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论内涵

时间:2022-06-02 04:40:00

导语: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论内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论内涵

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正确的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不同的发展观,在实践上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的导向作用。正确的发展观是正确的导向。不同的发展观会导向不同的发展结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协调问题,和我们领导干部头脑中发展观念的导向作用是有一定关联的。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健康、不协调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在领导干部中一定要破除发展是单一的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就是单一的发展GDP,而忽视社会全面发展的片面发展观念;一定要破除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单纯的物质指标,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只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发展观念;一定要破除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的追求发展短期化目标,而忽视可持续发展的片面发展观念。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是受更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上搞清问题。只有理论上的清醒和彻底,在发展观念问题上才能清醒和彻底。

一、一定要从辩证思维方式出发,解决好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把握

从世界观、方法论上来说,片面的发展观就是离开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在思维方式上陷入了主观主义、形而上学的误区,说到底是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出了问题。

唯物辩证法是观察、分析、解决发展问题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定要从辩证思维方式出发解决好对发展的科学认识。什么叫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事物运动可以有不同方向的运动、不同形态的运动,比如有向上的运动,有向下的运动;有前进的运动,有后退的运动;有可持续式的运动,也有间歇式的运动。发展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但又不是事物的一般的运动状态,而是特指事物向前而不是倒退的前进的运动;是向上的而不是向下的,是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运动;是由小到大的,由旧到新的,由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地推陈出新的创新运动。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复,甚至倒退的运动都不是发展。当然,发展作为事物运动的状态,也有快,有慢;有单一的,有全方位的;有不平衡的,有均衡的;有不协调的,有协调的;有一时的,也有持续的。也就是说,发展有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也有不正常的、不健康的、不协调的、不全面的、不合理的。总之,从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上讲,发展就是事物辩证的运动过程。事物包括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辩证的发展观。

如何全面把握辩证的发展观呢?

第一,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

什么叫辩证的发展观,首先要从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的角度来认识。矛盾是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法则,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旧矛盾解决了,新矛盾又产生了;矛盾是事物客观存在的特性,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矛盾本身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矛盾的解决才是好事,矛盾的积累不解决是坏事,前者是前进,后者是倒退。辩证的发展观实质上是矛盾的发展观,具体讲,旧矛盾解决,新矛盾又出来了,往复循环,事物才向前发展,有矛盾才发展,事物是以矛盾发展为动力的。发展就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辩证的发展就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

科学的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其哲学依据就是发现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说到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世界观、方法论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讲科学的发展观,就一定要高度重视和认识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矛盾和人民内部的一系列矛盾,对这些矛盾有清醒的认识,提出适当的办法加以解决。

斯大林在领导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没有前人经验可资借鉴,一定程度上离开了唯物辩证法,陷入了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犯了不可弥补的严重失误。从辩证的发展观角度来总结,斯大林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导致矛盾积累、恶化,直至激化。

第二,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全面的发展观。

辩证的发展观,还要从“系统的集合体”、“过程的集合体”的角度来认识。任何事物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事物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过程,也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事物辩证的发展应当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发展。也就是说,任何健康的发展,都应当是全面的发展,而不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发展。发展是辩证的,就应该是全面的发展,不能是单一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全面的发展观。

社会发展是全面的,必须看到它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必须系统地全面地推进社会发展。只有经济发展,忽视其他发展,最终其他社会发展会拖住经济发展的后腿,社会整体发展还是上不去;只有城市发展,不解决农村发展,农村拖住城市后腿,最终社会整体发展还是上不去;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不大力推进中西部发展如西部大开发,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不行。

第三,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协调的发展观。

辩证的发展观,还要从普遍联系原则的角度来认识。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则。一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存在的。一事物离开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普遍联系,实质上就是讲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协调的、兼顾的,否则,就是畸形的发展,甚至是倒退和停顿。事物正常健康的发展是协调的发展。一个孩子的发育成长,不能脑袋越来越大,腿越来越细或者肚子越来越大,这些都不协调。事物发展如此,社会发展也是如此。辩证的发展就是协调的发展。

第四,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辩证的发展观,还要从连续的、保持一定后发力的角度来认识。辩证发展是讲连续性的、有后续的发展,是要求保持内在后发力的发展。老百姓讲“不怕慢,就怕站;不怕慢,就怕停;不怕慢,就怕时好时坏”就是这个道理。人类个体发展有这样的例子,有的小孩一生下来三个月,就变老了,成了小老头了,他没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了。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包括社会发展,一定要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健康的、正常的发展应当是持续的、内在的、有后劲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注重三个资源的可持续性:一是物的资源的可持续性。自然资源、环境、能源等等,能否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发展战略问题。从资源和环境方面看,我国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的1/4,约1/6的中国城市缺水,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源短缺问题严重,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的一半,油仅为1/10。二是人文资源的可持续性。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知识、信息、文化资源是重要资源,人文资源是不可或缺的同物的资源同样重要的资源。如果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不足,人才资源、文化资源、知识资源也会面临枯竭和耗尽。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文资源的缺乏比物的资源缺乏更可怕。世界发展史中,很多物的资源匮乏的小国、穷国,靠人文资源发展很快,比如新加坡、以色列。在对待可持续发展资源问题上,要反对人文资源不是可持续资源的错误倾向。三是政治资源的可持续性。良好的民主政治,健全的法律体系,稳定的政治格局,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些都是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政治资源。任何一个动荡的、秩序紊乱、政治文明不发达的国家都是无法正常持续发展的。保持可持续发展,轻视物的资源不行,轻视人文资源、政治资源也不行。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来看,发展应该是辩证的发展,辩证的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协调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从哲学角度讲,什么叫全面,因为有不全面,即孤立的、片面的、零散的、单一的,才有全面;什么叫协调,因为有了矛盾,解决不了,互相冲突、对立,不协调了,才有协调;没有后劲,后发力不足,发展一阵子就停下来了,也就没有持续发展能力了。所以,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都是回答辩证发展问题的,辩证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健全的、合理的、有效的发展。

二、一定要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出发,解决好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把握

片面的发展观念还可以从历史观方面找到其产生的理论根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哲学说明,是说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破除片面的发展观念,一定要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高度搞清问题。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第一个方面,叫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就是物质的生产资料、物质的生产力,这是一切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所有的社会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东西、经济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所决定的,所以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最重要的首先就是发展生产力、解决生产力,发展归根到底首先是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第二个方面,是强调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社会发展,不能仅仅把经济、生产力归结为是发展的惟一因素,要讲自然、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因素在整体社会发展中的制约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是在解决矛盾过程中发展的。社会发展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关于社会发展问题,总是既讲重点方面,又强调其他方面因素的作用。

第一,既强调人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又强调自然因素对社会与人发展的制约性。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人是社会发展的积极的能动的主体,而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依赖于自然的发展,自然的发展制约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人及其社会对自然有相当程度的依赖性,人类发展的过程一定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

第二,既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又强调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范畴,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全部社会生活过程的概括。社会存在主要是指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这是第一个因素;第二个因素叫地理环境,也就是人生活周围的自然环境;第三个因素叫人口因素,也就是人本身的自然。在这三个因素里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全都前提,而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赖以存在的自然条件。此外,社会存在的内涵,还应该包括由社会的生产关系及其相应的上层建筑所产生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制度、体制和机制。

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社会的精神的生活过程,它不过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第一个因素包括社会心理,比如情感、感觉、情绪等等。第二个因素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科学、哲学、宗教等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首先,社会存在是第一位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受到政治因素、文化因素、意识形态因素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

第三,既强调物质、经济、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又强调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政治、文化的反作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说到底,就是社会存在中的生产力决定人类社会,构成人类社会的全部前提和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就是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文化,物质生活决定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归根结底,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生产关系能够影响、制约生产力,上层建筑能够影响、制约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也就是生产关系的具体体制和机制,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也就是上层建筑的具体体制和机制,反过来都能够对生产力产生制约和影响的作用。这种制约和影响作用表现为两个作用:一是促进作用,二是阻碍作用。如果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体制和机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如果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体制和机制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就会制约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强调人类社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矛盾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充满着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发生了,这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其内在动力就是社会矛盾的不断解决。关于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主要是强调两点:一是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有重点的发展观,重点就是抓住最主要的东西、决定性的东西,就是生产力、经济、物质的东西;二是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社会辩证法的发展观,就是讲发展重点的时候,还要讲其他因素的作用,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社会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它内在地包括稳定、公平、民主、价值等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诸要素,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是重点发展观,同时又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

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前苏联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曾一度搞片面的、单一的发展,走了一条畸形的发展道路: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的道路,一条腿走路,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轻工业和农业,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在管理体制上,过分强调中央的统一领导,不注意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都没有;片面强调物的作用,忽视人的作用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忽视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全面需求的满足;在处理国家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关系方面,忽视劳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把农民搞得很苦;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法制建设上,形成了一套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践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严重窒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同志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曾总结了前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高度、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还要掌握好以下几个基本理论观点。

第一,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只有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全面发展,在理论上的一个误区就是没有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可以把人类社会结构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叫社会存在,或物质生活;另一部分叫社会意识,或精神生活。再进一步划分,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可以把依属于社会存在、物质生活,介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中介部分,即政治生活划分出来。从人类社会生活角度,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或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从社会文明角度,可以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社会构架角度,可以划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分两个部分:一是政治上层建筑;二是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从社会领域角度,可以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活决定政治生活及其精神生活;物质文明决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经济决定政治、文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过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精神对物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从而对生产力起制约和反作用,文化、政治或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反过来对经济、物质文明又起制约和反作用。社会发展三大部分缺一不可,社会发展是社会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按照经济社会形态理论,经济增长是基础和前提,但它只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忽视政治文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最终要付出沉重的社会代价。

第二,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认为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只讲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不讲其他,又是一个理论上的误区。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即人口的生产;精神生产,主要是指思想、观念、意识、宗教、法、道德、理论等精神产品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人类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家庭,生产出国家,生产出更为复杂的社会。以上四个方面的生产相互渗透、相互关联,构成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学习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可以划清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同“经济是惟一决定因素”的庸俗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区别,可以搞清发展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的全面生产不是指单一的物质生产,而是包括人、精神、文化、社会的生产。

第三,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只见物不见人,只讲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理论误区。以人为本,解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弄清“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发展的主体又是什么”。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只重视物,不重视人,是人的缺位理论,这是错误的。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就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理论。正是从这样一个历史观出发,马克思主义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建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弊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18世纪到19世纪期间,资本主义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以牺牲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是物对人的统治,人成为物的奴隶。他们强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非人道的社会弊端,希望建立以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为基础原则的新社会,在未来的新社会,不是物对人的统治,而是物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必须以人为本,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最终目的,要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满足人的民主权利、人的公平公正要求、人的全面素质提高、人的价值实现、人的精神文化等社会需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人民,把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三、一定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解决好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把握

片面的发展观还可以从认识论上找到其产生的理论根源。片面的发展观,实质上就是离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离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协调问题,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一些领导干部主观臆断、盲目办事,不尊重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按规律办事所造成的。坚持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是科学发展观本身的重要内涵。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尊重事物发晨的客观规律,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推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条件、客观规律制约的,人只有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创造历史。当然,人又不是无条件地受制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对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任何现象,无论是自然、社会或人类思维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只有尊重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照规律去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人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反之,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自然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也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过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有共同的地方,同时又有别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相区别的主要点是,在纯粹自然界中,自然规律是没有人参与的,是通过各种事物包括动物的无意识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而在社会中,社会规律是由人参与的,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活动体现出来的。有了人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社会规律还是客观的吗?历史唯心主义认为,历史完全是人的主观创造的,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创造历史,否认社会历史发展是客观的、是有规律性的。还有一种机械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在自然面前、在社会历史面前是毫无作为的,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历史,否认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观创造性和能动性,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不是随意的,而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的,这种制约性主要是通过社会规律起作用的社会条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条件就是人们从事历史活动的条件,主要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不能不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首先,人们的创造活动受到人们生活的自然条件的限制,也就是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其次,人的创造活动还受到经济条件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经济规律的限制,还受到经济制度的制约。再次,人的活动要受到政治条件及政治制度及其体制的制约,即政治规律的限制。还有,人的活动还要受到主观思想条件的制约,如意识形态条件、文化传统条件、活动主体本身的主观认识水平,等等。总的来说,社会条件对人们来说是创造历史活动客观规律制约因素,它从根本上决定人们创造历史活动的内容、性质、方式、发展方向和结果。制约人们的社会条件表现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社会规律包括经济发展规律、政治发展规律、文化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人的思维发展规律等等。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必须处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客观规律的关系,要学会按照规律办事,如果违背规律的话,人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以自然规律为例,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如气候变化规律、生态平衡规律、一些自然资源的不能再生规律等等。人类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一方面要利用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要慎待和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任何人为的创造活动决不能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程度,为所欲为地掠夺、破坏自然,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人一定要有“人定胜天”的精神气概,要敢于与大自然斗争,但是,又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人对自然界过分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人进行报复。人们必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懂得如何与大自然相处的道理。

以社会发展规律为例。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如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的规律,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规律。不懂社会发展规律,无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超前还是落后,都会出现问题。整个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一定要按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统筹协调发展规律来推进。

以经济规律为例。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价值规律、资本循环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分配规律等等,虽然都有人的因素的作用,但都是客观存在的,必须遵循这些规律。比如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错在有计划上,而是错在计划经济体制超越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客观的计划,实际上是脱离实际的主观想象,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在发生作用。经过长期探索,我国终于选择市场经济体系,打破过去根深蒂固的“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的传统观念,这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在经济发展中还有很多规律,比如,企业发展必须按企业运行规律来办事;宏观控制要按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来办事,等等。经济工作是讲成本的,成本意识淡薄,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严重,甚至为了私利不惜劳民伤财,搞什么“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最终结果不是发展经济而是破坏经济。能源消耗也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据有关部门计算,目前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了。如果降低到世界平均水平,就能节约不少能源,降低不少成本,减少不少污染。

总的来说,正确处理好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才能解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发展应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和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才能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一地致富,八方遭殃”,绝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发展,就应该在自然界涵养能力和更新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与自然相和谐,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四、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满足人们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一切发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离开人的生存需要,离开人民的利益,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实现人的共同富裕、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

第二,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发展不是单一的经济运行过程,而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三个文明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必须看到,经济发展又是同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紧密联系的。政治文明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包括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文化、政治法律结构和政治法律制度、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它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是思想文化道德建设的积极成果,表现为精神生活的进步,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三,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协调发展,就是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互协调发展,实现制度、体制、机制、机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区域、工农业相互协调发展,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公正与效率、改革与稳定的协调发展,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要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序利用和实现社会的有序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护社会人文环境和社会人文传承能力,保持人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人文资源、政治资源的有序利用和社会文化的有序发展。

第五,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实质。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六,实现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统筹兼顾,就是要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结合点,实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在改革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稳定中推进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我们一定要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