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时间:2022-06-02 04:33:00
导语:学院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命科学学院在学校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后,就立即布署,总支书记、院长作为学院主要责任人组织成立领导机构,对班子成员及支部书记进行培训。我们认为,这次的学习活动非常重要、非常及时,这正是我们生命科学学院新班子成立开始工作起步的时候,需要思考和形成工作理念的良好契机,因此,我们要求大家首先在思想上统一到学校学习活动的整体要求上来,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把科学发展的理论和思想运用于我们生命科学学院的各项工作中,我们认真研究与讨论生命科学学院的科学发展观实践载体,曾4次召开班子及各支部会议,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舒已见,经反复讨论与论证后,确定“构建和谐奋进环境、坚持教学与科研谐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载体。对于这个载体我们的解释是:生命科学学院自20*年3月由三个单位组建以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更为重要的是,为学院奠定了厚实的发展基础、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营造了和谐环境。在前任领导范院长任职期间,生命科学学院就以科学的态度确定了学院末来的发展目标,基于事业发展的继承性和创新性的要求,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要坚持下去。我们提出坚持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是基于生命科学学院具有很高的科研水平,并已充分体现出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但从两者的发展上看,我们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教学建设,从而更加体现出教育教学在大学中的主导地位。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最了落脚点是培养高质量人才,这也是我们这几年发展与建设的切身体会。目前生命科学学院的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已初显成绩,如近三年的毕业生考研率近30%,本年度毕业生考研率预计突破4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们培养人才的质量。
在学习中,我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从精读原著切入,领会精神实质与内涵,通过学家一致认为,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只有把“好想法”与“好办法”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发展的科学性,并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于工作中,才能真正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通过学习,每位教师都能从自已的工作视角出发进行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探索学院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科学解决问题办法,认识到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只有坚持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才是最科学的,才能实现学院快速发展的目标。
在大家广泛的思想讨论与调研的过程中,提出了35条建议,通过梳理形成了10条共识,下面我就其中比较重要的5条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
共识一:如何进一步构建高水平学术团队,在重大项目申请、高水平成果及奖项获得上有所突破。
凝炼研究方向、构建科研团队,形成有方向、有项目、有成果、有队伍的四有学术团队是目前生命科学学院构建高水平学术团队的根本所在。生命科学学院经过几年建设与发展,形成了有一定科研实力的队伍,申请并获得了一些国家级科研项目,但是我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大方向、获得重大科研成果与奖项,存在研究方向散、单兵作战的问题,这是我们今后必须要解决的。目前,我们已着手于这方面的努力,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如张树彪博士就是很好的例证,恰恰是有团队、有方向才能获得国际排名第五的知名制药企业-罗氏公司的亲睐,人家才能信任你、资助你。最近,罗氏公司的专家对张博士的研究成果非常满意,说:你们学校没有大名气,但科研实力、研究水平、敬业精神是不输于一些名牌学校的。这充分说明了,领军人物只有组建团队才有能力承担和完成大项目。在项目申报上,我们是这样认为的,要组建好团队,加倍作好项目准备,积极推介自己、推介项目、推介学校,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共识二:如何进一步理顺学科与专业关系、整合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优质教学资源在教学与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这些年,经过建设,我院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较好成绩,学院的民族地区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有9名教师,其中学科带头人和教授占的比重较大,而且在科研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由于研究所没有专业为依托,优质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只有将研究所打开,与生物技术专业打通,建立生物技术专业、成立生物科学系,使他们在学科发展上有根基、在教育教学上有专业、在专业发展上有目标。
通过研究所与环境工程系的资源整合,成立民族地区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将成为融合已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两个专业和目前新建的生物技术专业资源的学科大平台,形成了由9人发展到21人的学科大团队。这样做,有利于这些教师在教学上发挥作用、有利于他们在学科建设上有立足点、有利于在环境、生物、生态等方面更好地为民族地区服务。这样做,在我们学院就构建了2个一级层面的研究中心,一个是生物工程研究中心,这个中心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取得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等多项建设成绩,形成了非常好的学术团队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这个中心涵盖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五个专业。第二个就是新成立的民族地区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它涵盖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物技术三个专业。将来,我们将加强这个中心的建设,使其在三个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辐射与平台作用。
共识三:如何进一步发挥学科与科研优势,为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真正做点实事,体现民族高校办学的贡献度。
多年来,我校在利用科研与人才优势,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农产品深加工、逆境植物利用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总支书记姜国斌博士选育的抗逆杨树新品种已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正在辽宁西部推广。副院长吕国忠博士的生物防治研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阮成江作为年轻博士在抗逆植物沙棘对生态环境改良的研究上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大家在讨论中一致认为,以我们这些教师的学术实力,其取得的成绩还是远远不够的,原因在于其项目对接上还缺乏很强的针对性,仅限于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没有突显出来。对于这个困扰了我们几年的问题,范圣第副院长、王晓华副书记、以及科技处与我们学院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决定首先要深入民族地区进行调研,鉴于以往的作法,我们这次先在家里把我们已经成形、成熟的科研成果与技术进行筛选与论证,带着项目到民族地区进行现场对接,目前,前期准备工作都已完成,计划下月底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本溪满族自治县等地区进行洽谈和项目对接。
共识四: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地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一直以来,我们把人才培养质量做为学院中心工作,大家在讨论中都认为,办大学、办教育,必须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让学生能就业、能发展、能成才。这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秉承的基本思想。这几年我们一直重视学生质量培养,无论在教学团队、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下了很大力气。现已在精品课程建设、学生考研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学习、调研与讨论中,我们的教师、用人单位和我们的毕业生都反映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再扎实一些,那会对我们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发展、成才会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为了我们学生的发展、为了我们学生的未来,也为了我们学校的长期生存,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结合09版培养方案的修订,我们是这样思考和实施的:
一是,将多个独立的生物工程系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成立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确定我院骨干教师朴永哲博士担当主任一职。
二是,结合培养方案的修订,在8个专业建设中,有效利用教师资源与实验条件,建设2个大类专业基础教育教学大平台,形成多个专业分流与培养模块,建立15-18个导师工作室,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通过导师工作室,使学生介入导师的科研项目,并在这个过程中,导师进行全程指导,让学生的专业水平、实际操作能力、社会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最终突破学生就业能力低的制约瓶颈。
三是,学院实验室全部开发,为学生全方位提供自主选择进入实验室,并能得到教师指导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在此基础上,坚持我们原有提出的大学生素质、创新、考研、就业四项工程的实施,可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我们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共识五:如何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构建团结和谐奋进的领导班子,为学院和教师的发展服好务。
我们学院的教师队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三高特点,即学校优秀学科带头人多、海归人员多、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多。这样的一个优秀团队,如何能带领好,这是对我们学院新班子的一个挑战,这也要求班子成员要具有更高的自身素质与修养、业务能力与水平,同时,领导班子还要面临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面临高水平教师团队的期待、面临学校党委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提高班子的科学发展能力、团结奋进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秉承上届领导班子和谐向上的优秀品质,尽职尽责、踏踏实实把学院工作做好。
最后,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定会为我们的思想注入更多的务实、向上与创新的工作理念,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奠定更为坚实的科学工作基础,会使我们能够更有成效地科学与创新工作。在此,我代表生命科学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以及全院教师向学校党委保证,今后,我们一定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与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把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生等工作做的更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上一篇:粮食局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内涵
- 下一篇:学校建设科学发展观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