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深刻内涵

时间:2022-06-02 03:34:00

导语:党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深刻内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深刻内涵

摘要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演进。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形成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刻的内涵和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发展观就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作为意识形态,它的正确与否,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巨大的阻碍甚至破坏作用。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特别是发展日益成为核心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立足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在*大报告提出和谐发展观的基础上,在*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阐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回顾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掌握发展的规律,深入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从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人类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对于“发展”所具有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在当代,人们已经摒弃了“发展=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类对发展的理解仅仅集中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这个层面上,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是以GDP产出的量的增加作为目标和衡量尺度的。实际上GDP增长的原因很多,有必然原因,有偶然原因,有可持续增长,有破坏性增长。GDP总量或人均GDP数量只有定量意义,没有定性意义,不能反映这些GDP是用什么生产方式创造出来的,如何分配的,不能全面准确反映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

传统的以量的扩张为主要目的的单一性的发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奇迹。但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因素,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往往会造成两极分化和社会稳定方面的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人们往往要付出巨大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生态环境的代价,这些代价经常大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造成“无发展的增长”。在20世纪50—60年代世界经济“增长热”之后,由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阻碍,各国开始反思这种增长战略的后果。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直接带来社会的进步,必须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协调起来。到了80年代初,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问题日见紧迫,人们不得不对发展的内涵重新探索,寻求新的整合性更强的发展战略。1987年,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至今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纳。

“可持续发展观”被广泛地称作当代具有综合集成意义的“新发展观”,它从自然支撑系统对于人类发展的承载力出发,有着相互协调,时间持续,以人为本的集成发展模式的思想内涵,从整合的角度强调了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复合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是适应时展的科学发展观,因此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在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包括104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192个国家的代表再次郑重表达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他们在政治宣言中表示,将联合采取行动以“拯救我们的星球,促进人类发展,并实现共同的繁荣与和平”。

二、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展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执政条件和环境的变化,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方位下,有着与时俱进的发展观。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对发展观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刻、更加全面,是唯物辩证法和系统论在执政兴国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高度重视我国的社会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和多侧面的探索。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现代化任务。在致力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也把实现现代化作为国家和政府的发展目标,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就是我国通常所说的“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把经济社会发展置于战略的高度,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发展的重点从以社会革命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科学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1992年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又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鲜明地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这个论断虽然只有7个字,却抓住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表达了发展生产力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速经济的发展,使得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人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化为增长是硬道理,使运行的调控目标和发展的战略目标都以GDP增长率为核心,混淆颠倒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针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进一步解读、充实、完善可持续发展观,党的*大报告在发展问题上强调“和谐发展”,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并把可持续发展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届三中全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目标,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发展,是在对我国经济发展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标志着我党对发展观内涵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发展观上的反映,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使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纪元。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怎样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关系到如何正确处理新时期所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任务。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有三:一是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二是要注重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三是要注重统筹兼顾,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昭示我们: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却是发展的核心内涵。“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辛酸回忆和沉痛教训。我国没有过去20多年的高速增长,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展望新的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既有过去积累下来的老问题,也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但不论解决什么问题,最终都是要靠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如果不稳,“综合国力”则无从谈起,更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放在首位。

2、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发展的目的也是人,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只要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摒弃形而上学的量变发展观,才可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坚持以人为本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提高与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首先是人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提高人民的政治素质;再次是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民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第四是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2003年党的*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中国政府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这说明“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

3、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差距拉大、区域差距扩大、就业压力增加、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解决上述问题的路径只有一个,就是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用协调发展模式来代替高速发展模式,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就是我们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贯彻“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1)统筹城乡发展。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全面实现小康,关键在农民。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目前已经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并不是单纯的支农、建农问题,而是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差距的问题。

(2)统筹区域发展。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就必须统筹区域发展。这就要求政府继续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全面部署和兼顾东中西各大区域的发展。要继续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上下功夫,鼓励东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2003年春季非典疫情蔓延,集中暴露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兼顾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在经济更加发展的同时,要关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领域。由于这些领域的特殊性,政府必须承担应负的责任,在工作的着力点和财政投入等方面,及时作出必要调整,推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人口和资源的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此外,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又日益尖锐。为了保证发展的持续性,我们必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三大基本国策,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必须与国际经济充分接轨,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新的发展观既符合时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必将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赵杰:党的历史方位与党的发展观[N],中国青年报.2003年7月6日

4、刘福垣: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党建[J],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