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

时间:2022-06-02 03:29:00

导语: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及时代背景

(一)科学发展观的产生。一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相继面临着“革命”和“建设”这两个历史性课题。相继产生了两个方面的理论成果:(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人迄今为止的理论创新犹如四级“火箭”。就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二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看。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二)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四位,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在这个新起点,人民群众产生了新期待,对建设和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二是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以此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是应对和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必然要求。根据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在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也往往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一个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我国从20*年起进入这个时期。这个规律在我国当前主要表现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东西部地区差距仍在继续拉大;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不和谐因素大量增加;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大大提高,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特别是生产、食品、金融、粮食等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二、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总书记在*报告中作了精辟概括:“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为了全体人民,发展依靠全体人民,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通过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是统筹各种利益关系,即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二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争取又好又快的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关系,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重庆民宗工作新变化,找准民宗工作切入点,助推重庆经济新跨越。

(一)找准重庆民族工作的切入点。少数民族群众最需要、最困难、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我们民族工作的切入点。少数民族地区最需要的是资金、人才、技术、优惠政策、加快发展,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缩小与主城区的差距,整合城乡资源,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少数民族群众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二)明确渝东南民族地区的主要新变化。一是国家出台刺激经济增长十大举措,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将获得更多的实惠。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央*届三中全会聚焦“三农”、改善民生及国家以保民生为重点的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十大举措,在2010年底前国家增加投入人民币4万亿元,高度重视农业基础地位,出台强农惠农优惠政策,改善民生,拉动内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经济对外依存度,防止经济通缩,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科学选择民族资金的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也是值得探索的课题。二是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重庆民族地区的交通、通讯、农村电网建设等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渝东南民族地区与主城区的时空距离,少数民族群众也可以享受方便快捷的交通、通讯、网络、广播电视和电力等资源,对加快推进渝东南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是少数民族群众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需求更加迫切。随着民族地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少数民族群众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日趋迫切;四是重庆发展提速对城市民族工作平台建设提出新要求。随着重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少数民族群众走出大山从业活动人数日益增多,海内外来渝经商办企业、旅游、求学等活动的少数民族及信教群众越来越多,对民族特需品供应及宗教服务,加快推进民族特需品供应、宗教活动场所网点建设及少数民族维权管理等要求日益提高;五是时代对民宗工作干部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中国经济的崛起,台独、藏独、疆独等民族分裂主义分子、达赖喇嘛利用宗教反华势力等颠覆活动日益加剧,西藏2008年“314”反华案警醒我们,社会发展对民宗工作及民宗工作干部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提出了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