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深刻内涵

时间:2022-06-02 03:28:00

导语: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深刻内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深刻内涵

一、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3.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的实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这些年来,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发展保持着较快增长速度的同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协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反映出经济工作的不少方面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无论消除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都要求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4.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是我们党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最主要的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5.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就要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开放;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科学发展观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发展,以科学的政策支持发展,以科学的手段促进发展,以科学的机制保证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社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其动力来自于其内在的各个系统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经济建设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而政治、文化等等事业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也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内容。

1.全面发展

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范畴的认识,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观的全面性要求,就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抓,在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要充分重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2.协调发展

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形态的认识,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发展观的协调性要求,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3.可持续发展

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时效的认识,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发表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发展观的持续性要求就是在资源、人口、生态、环保、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建设中,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统筹规划和治理,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防止与克服以往社会发展中曾经出现过的种种弊端。

应该说,新的科学发展观涵盖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等多重关系构成了一个新型的综合发展理念,体现了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三、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其根本着眼点也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1.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所有问题

由于中国的城乡差别、区域差距等差别的客观存在,城乡收入、贫富差距有不断扩大趋势,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当今中国百姓普遍关心的话题之一。与此相关的还有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就业问题、“三农”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等,也是近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来解决。也就是说,用发展的办法在发展中解决发展中的所有问题。

2.抓住战略机遇,加快发展步伐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那么我们究竟面临哪些战略机遇呢?

①和平与发展的机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一方面,不仅各国人民要和平、求稳定、谋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和平力量进一步壮大,而且各种冲突和战争的可控性也进一步增强,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另一方面,大国关系日渐巩固和成熟,周边关系局面良好,国际安全环境总体上处于比较好的时期,有利于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致力于国内经济发展。

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来讲,一是有利于解决我国生产要素短缺的矛盾;二是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三是有利于继续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

③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的机遇。以历史和战略的视野审视现在和未来,多极格局虽未形成,多极化趋势却是历史大趋势。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俄罗斯的振兴、日本的复活等都在逐步改变和遏制美国单极化的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曲折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我国有可能利用比较稳定的国际环境加快发展自己。

④新科技革命的机遇。20世纪后期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目前新科技革命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给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一方面,我国拥有较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环境和基础以及市场潜力,以此为依托,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促进我国

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新科技革命推动着新一轮全球互动式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和国际产业大转移。

四、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讲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二是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

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四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振兴东北战略形成过程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

·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先后赴东北三省就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进行调研

·2003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思路

·2003年9月10日,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2003年12月,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成立

·2004年3月,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西部大开发

西部开发大事记

2004年|2003年|2002年|2001年|2000年|1999年|1956-1998年

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是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早在五十年代,同志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就强调,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他讲道:“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70%在沿海,只有30%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八十年代,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要顾全两个大局”的地区发展战略构想。“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即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全国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同志高度重视这个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问题,并多次就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问题发表重要讲话。1999年6月17日,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抓住世纪之交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步伐”。

长三角经济区

地理概念: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

工业经济概念:以上海为龙头的苏中南、浙东北工业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城市经济概念:就是苏浙沪毗邻地区的17个市组成的都市群。长三角城市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8个市:南京、苏州、扬州、镇江、泰州、无锡、常州、南通;浙江省的7个市: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台州。

中部崛起

中央领导话中部

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崛起

视察讲话:河南要走在中部地区前列

:中部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

中部六省省委书记省长的“中部崛起”新思维

俞正声:中部崛起战略,就是最大最好的优惠

徐光春:“七要七不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1994年至2005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20.6%的速度增长,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8.63亿元(是浦东的76%),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7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70多家在新区投资。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非常重视滨海新区发展,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时就指出:“你们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的荒地,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先后对滨海新区的发展作过重要的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是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

从"省份经济"迈向"区域经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这是令人难忘的一幕:2003年底,呼和浩特市举行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交流会。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杨晶一番讲话赢得与会的浙江各级领导一片掌声。他说,内蒙古近几年将新增加3000万亩耕地,可组织浙江农民和农业企业前来经营,从而形成浙江省在内蒙古的“粮食飞地”;浙江供应蒙古和俄罗斯的边贸产品可以在内蒙古建立加

工园区,浙江方面可以把税务机构同时带到园区,从而形成“工业飞地”;内蒙古还可以把新的煤矿交给浙江的企业开发,把生产的煤炭运回浙江,从而形成“能源飞地”。浙江与内蒙古协作发展,打造三大经济飞地的构想与实践,是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与扶持机制下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之举。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宏观框架完成“封顶”,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四大板块”正在共谋打破行政区划和体制的坚冰,朝着市场一体化的和谐新格局迈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迅猛强劲的喜人态势,正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发展新思路:“合纵连横”谋崛起,国家级区域规划起步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逐步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并在管理与调控区域发展手段上不断创新,这是我国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事实上,党的十六大已经为我们描画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图景,明确了四大战略区域的发展重点与方向。梳理十六大以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其政策指向愈发清晰,出台的措施愈发具体,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央管理与调控区域发展的艺术日臻成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强调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2006年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把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中国政府调控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三个“四大”,即四大战略区域(亦称“四大板块”)、四大机制和四大主体功能区。

所谓四大战略区域,就是从战略上将发展区域划分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所谓四大机制,即通过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与扶持机制协调区域发展,为企业、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区域行为提供基本规范;所谓四大主体功能

区,就是依据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中国区域管理的一大创新。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新思路、新观念和新举措,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发挥区域间比较优势,来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实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这实质上点出了缩小区域差距的内涵,即人民生活水平差异趋向缩小。

总书记在今年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再次强调:“把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切实贯彻落实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改革新动力:从“单极突进”到“多轮驱动”

不同类型区域的全面快速发展,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明显增强。

从国家战略层面上讲,中央政府重视区域经济,主要是由于区域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开始暴露。针对西部地区长期贫困落后,中央在1999年底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面对“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地区发展出现明显衰退,中央2002年又提出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中央在2003年提出“统筹区域发展”,重视长三角与京津冀都市圈这类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规划,其背后的深意是:统筹区域发展,在于综合解决各种区域问题。只有通盘考虑西部的“落后病”、东北的“萧条病”与东部部分城市出现的“膨胀病”,才能防止中国的发展步伐因区域病困扰而放缓。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同样引起中央高度关注,“中部崛起”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被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中部六省的发展本身,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布阵中,这是最后一个板块的战略宏图。

由此,中国的区域战略基本上完成了由“沿海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未来战略区域的范围已经基本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区域战略将按照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四个大范围一级区域框架来安排。

只有东中西互动,突出自身发展重点,才能综合治疗多种“区域病”。

东部继续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各个经济特区,屡创佳绩,发挥了“领头羊”作用,珠三角、长三角跃升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极”。

东北三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争取重振昔日雄风。今年6月12日,总理主持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并强调,3年多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西部地区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发展和区域合作,由传统资源时代向产业时代挺进。成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环北部湾经济区等西部有实力的地区被确定为率先发展的重点。就在不久前,国家新批准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第一次在西部地区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试验区由原来的经济建设为主,发展到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公平的新高度,充分体现了对制度创新的强烈需要。

中部六省山水相连、省情相似、使命相同。早在国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之前,中部六省就不等不靠,结合各自实际,开始探索崛起之路。中部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外部投资的“磁场效应”已经形成。

区域经济总量高速增长、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创新能力逐步提高———谁也不能否认,区域经济整合已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越来越重要的支柱力量。

经济新格局:从“省份经济”迈向“区域经济”

“十一五”规划首次把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位置,与此同时,长三角、泛珠三角区域、京津冀地区、东北老

工业基地等区域开始步入有组织有制度保证的实质性“共谋一体化发展”阶段。“上下互动”意味着,中国开始从“省份经济”真正迈向“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直是推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性的区域发展问题的同时,一些省、市、自治区纷纷提出或实施内部区域发展与合作新举措。

中国此前的经济格局一直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虽然其间一些省、自治区也在尝试着进行区域合作,但由于区域制度缺失,缺乏强有力的上级协调机构,这些地方性的协调不具有约束力,很难在跨省合作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审视,党的十六大以来地方政府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新动向、新突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首先,几乎每一个省份都意识到了促进内部合作与打造整体竞争实力的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城市群或经济圈的培育上。例如,山东省提出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思路;河南省提出“中原城市群”概念,提出要将其建设成为撑起中原崛起的“擎天巨柱”;湖南省将“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定为“中国第五极”;湖北省规划建设“武汉经济圈”;江西省提出再造“昌九工业走廊”;安徽省提出“合肥-芜湖都市带”概念;陕西省继“关中经济区”后又提出了一个“大西安都市圈”构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酝酿构筑“环天山经济圈”。

在2004年,几乎每个省级行政区都不约而同地扛起了发展区域经济的大旗,这是对客观发展要求的一种必然反应。地方政府谋划区域发展,是由于单打独干已不能适应全球化趋势。因此,这一轮区域经济整合中呈现出另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从各自为战到合作共赢,地方政府开始意识到跨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利于形成利益共同体。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种种“上下互动”迹象传达着这样的信号———在历经几十年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发展之后,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经济格局也将由此改变。

发展是硬道理,民生是落脚点。

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和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努力。这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大举措,是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也是保证中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我国区域发展“四大板块”增速差距趋于缩小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近五年来我国东部、西部、东北及中部“四大板块”均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增速普遍提高,区域发展增速差距趋于缩小,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这是记者从杭州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获得的信息。据介绍,从生产总值增速看,“九五”时期,GDP增速最快的东部地区与最慢的西部地区年均增长率相差2.1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增速最快的东部地区与最慢的东北地区只相差1.74个百分点;去年,增速最快的东部地区与最慢的中部地区差距缩小到了1.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西部与东北地区的GDP增速均超过东部,中部与东部的增幅差距缩小到0.3个百分点。

在投资上,今年上半年,我国西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2%,东北37.7%,中部35.3%,均快于东部地区的21%;在消费增速方面,上半年的数据显示,东北和中部地区稍快于东部地区,东北与中部分别同比增长16.53%、16.67%,而东部同比增长16.12%,西部同比增长16.05%;在进出口方面,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尽管占全国进出口贸易的比重还很低,但增速都超过了东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表示,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出现诸多亮点。他说,这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使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与体制政策环境都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随着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入,资源富集地区与输出区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区域发展活力与主动性不断增强。

据悉,内蒙古从2003年以来连续四年GDP增速居全国第一;西藏抓住青藏铁路通车机遇,大力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加强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今年上半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7%,创十年以来新高。

杜鹰表示,在区域发展中,重点地区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日趋明显。目前区域经济增长三大引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GDP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

同时,区域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提升。据悉,目前全国已建成上百个不同规模与覆盖范围、不同层次的区域合作组织,除泛珠三角合作、长三角合作、环渤海合作外,还有黄河经济协作区、武汉经济协作区、中原经济合作区等,不少国内顶级企业的布局不再局限于一个省份。

杜鹰还强调,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他说,在过去多是从经济角度讲区域关系。现在谈区域协调发展至少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改善民生的社会事业发展,另一个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环境保护已逐渐成为各地促进经济发展摆在优先位置考虑的问题。据介绍,浙江等一些省份明确提出,不要污染的GDP;强调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

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六是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适应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七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