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统筹海西经济区发展探讨论文

时间:2022-08-19 10:47:00

导语:科学发展观统筹海西经济区发展探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学发展观统筹海西经济区发展探讨论文

2009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意味着海西发展终于被实质性地提高到了国家层面,为海峡两岸未来的合作与交流开启了新的篇章。作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平台,海西经济区通过承接台湾的资金、技术和产业转移以及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带动福建、粤东、浙南和赣东的发展,不但有利于推进海西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协作,逐步形成从环渤海湾到珠三角沿海一线的发展布局,促进全国区域经济整体布局的完善,凸显海峡西岸在东部率先发展、东中西部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通过两岸经济的密切联系、互动发展、互利共赢,可以提高台湾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认同感,有利于构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海西经济区具有地处沿海和台湾辐射范围内的良好区位优势、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底蕴丰厚的文化资源,理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跨省区域合作,形成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海西经济区的区域特色

海西经济区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整个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福建以及邻近的浙江、江西、广东等省份,南北分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望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涉及到以福建为主体的四省23个城市;第二层次即是指福建省;第三个层次则进一步缩小至厦门、金门地区。第一层次涉及省份多、地域广,协调困难,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而第三层次相对于台湾经济总量太小,难以完全发挥对台交流平台的优势。因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海西区更多的是指第二层次,即以福建省为主体的层次。

海峡西岸经济区本身就是基于海西独特的区位、生态资源和对台合作与对内联接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而提出来的,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有益尝试和探索。因此,海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其区域特色与优势的分析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进行统筹。

1、独特的区位优势

海西区东与台湾一水相隔,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与江西赣州、上饶等地接壤,直通江西、湖北、安徽、湖南等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沿海有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和汕头等港口,厦门与台湾的金门之间最近距离不到2000米。金厦关系密切,不可言喻;只是过去政治扭曲了地理接近性,使得金门民众的生活及发展不得不舍近求远。

独特的地理优势使海西成为对台工作、祖国统一和对台交流的前沿,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前,海西的区位优势由于台海间的局势而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制约着福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两岸局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由于交通上的人为阻隔,使得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技术扩散和资金流动对海西的辐射和带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导致海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于同为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的发展。目前,随着两岸一系列政策的推进和“大三通”的全面启动,以及国务院了《关于建设海峡瞎西岸经济区的规划》,将形成对海峡西岸的政策利好刺激,加快推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合作机制的建立,海西区域优势将逐步得以凸显,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

2、丰富的资源与优良的生态环境

海西区山海资源丰富得天独厚。海西区背山面海,为山、海自然过渡带,受到海洋和陆地的共同影响。海西区的北、西、南面基本上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与江西中西部、长三角和珠三角隔开,在地貌上和水系上成为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福建省的山地和丘陵就占陆域总面积的80%以上,粤东、赣东、浙南地区也主要以山地为主,“八山一水一分田”为其自然地理的真实写照。海西地区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拥有厦门湾、福州湾、兴化湾、湄州湾、沙埕港、三都澳等众多天然港湾。仅福建的海域面积就超过其与地面积。

海西与台湾的气候同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我国降水较多的地区。海西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0~70%,为我国四大林区之一,素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生态环境良好。此外,海西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沿海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风能等各种可再生资源。这就为台湾农业科技和精细农业向大陆转移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相对独立的地貌、水系及相应的气候、土壤和植被,使得海西地区的生态环境表现出很强的相对独立性。依山傍海、山多海阔以及山海兼而有之的自然地理特征,为海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物产,是海西发展的一大基础性优势。改革开放初期,福建省委曾明确提出大念“山海经”。值得注意的是,山地为主的地形同时也阻碍了海西的交通发展、经济的腾飞和对外的交流,这也是导致目前闽西、粤东和赣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重要原因。

3、同根同宗同源的闽台宗教与文化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的福建,与台湾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从地质构造上讲,台湾与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由于地层下陷而出现海峡,将二者分隔开来。闽台的地缘关系最深刻地体现在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上。如台湾已知最早的、距今约3万年前的“左镇人”就与福建发现的“东山人”等史前人类生活不仅年代相近,而且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习性都有许多共同之处。

台湾同胞大都是明末清初从闽南、粤东移民而来的,80%以上祖籍福建,因此台湾文化深受福建影响,在语言、民俗、节庆、建筑和民间信仰、戏曲艺术等许多方面都与福建同源同宗,闽台关系密不可分。

台湾的民间信仰也是随闽移民而移植到台湾,所供奉的神明大都属于泉州、漳州、汀州各地。先民们迁移台湾,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动乱,将其故乡的神明带到台湾,祈求超自然、支配万物的神明庇佑。这些神明有的慈悲为怀,有的驱恶扬善,有的保护安全等,对信仰者劝善积德。如土地公、妈祖、关帝、观音菩萨、三山国王等。闽台妈祖信仰的交融一直有着深厚的情结。移民随船供奉妈祖,以求平安抵台。到台后,自然把妈祖供奉于庙宇。台湾民间信仰不同于西方与世俗生活分开的“制度化宗教”,而是一种深层次精神生活中的民俗文化,这些神明信仰没有共奉的典籍,更没有固定的入教仪式,而是融汇到人们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中,成为一种世俗化、生活化的信仰活动。崇祀者不像基督教徒、佛教徒那样是排他性的一神教信仰者,而是开放的多神信仰者。

因为同根同宗同源的闽台宗教与文化,构成闽台血缘相亲的重要基础,这也促进了闽台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20世纪80年代两岸放宽往来以后,台湾通宝纷纷到大陆办企业、拜谒祖先。福建的宁化石碧村、南靖塔下村、王审知墓及祠、胡氏宗祠、连氏宗祠等遗存也就成为联系两岸血缘的重要纽带。目前,福建各地每年举办的妈祖文化旅游节、关帝文化节、保生慈济文化节、开漳圣王文化节等种种活动,以民间信仰为纽带,搭起一个促进两岸民间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平台,进而推动了闽台的商贸、旅游、文化、教育、宗教、科技等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两岸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增强了两岸同胞的了解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4、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潜力

除政策扶持和天然的地理优势外,海西经济区的发展相对于周边地区来说都要落后,因而其发展空间相对而言更大。无论从总量规模上,还是人均上来看,海西经济区的发展不但远远赶不上台湾,而且还落后于毗邻的珠三角的广东与长三角的浙江。在产业结构上,海西经济区仍然以农业为主,农业所占比总仍然较高,而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程度显然要更为落后,而且还存在龙岩、三明、赣州等不少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基础设施设也要落后于沿海发达省份。发展的滞后,也给海西未来发展以提升空间。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经济都进入了发展瓶颈期,而两者之间的海西经济区却仍然有进一步工业化的空间,资源会自动向洼地流动,这将带给海西内在的发展动力。

台湾生产性服务的转移给海西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历史上台湾曾有过三波产业转移。第一波是以轻纺行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波是以石化行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第三波是则以电子技术行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海西地区在承接第一波、第二波产业转移时虽然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第三波却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而目前,台湾正在进行第四波产业转移,即生产服务行业向大陆转移。海西区则可凭借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具有互补性的资源、区位和人文优势,主动承接台湾产业的转移,在精致农业、医疗服务业、造船业、休闲健身业的合作开发、观光与文化活动、金融业等方面加强合作,构建两岸两种经济体系的衔接地、经济合作机制的先行区,以及市场高度开放、制度条件健全、产业结构互补、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完备的区域经济共同体。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大致是,三大区域引领经济发展,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在此大格局中还有辽宁沿海经济带、北部湾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带等若干小的格局。海西经济区正好可以填补长三角与珠三角间的区域经济软肋,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海西区域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引领

海峡两岸有着深厚的血缘、地缘、商缘、文缘、法缘关系,资源和产业结构互补性强,经济发展呈现差距明显缩小,融合加速的趋势。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实现祖国统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向海西经济区提出了重大的实践要求,在科学发展上率先探索,先行一步,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方面走在前头。

1、经济发展总体上滞后,区域差异明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已经联结在一起,成为一个半圆环,唯独欠缺中间的福建地区。

虽然海西经济区地处沿海,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因两岸特殊的政治地缘关系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及台海局势,使得国家在这一地区的投入受限,从而制约了海西经济区的资金投资、城镇建设、港口开发等,最终导致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建国初期直到改革开放前,沿海地区被划分为国防一线,出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在投资、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这一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发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地区差距拉大;虽然海西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同属于沿海地区,但因复杂的两岸关系和台海局势,国家在海西经济的政策、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支持力度没有后者大,从而使得海西区在东部沿海地区面临边缘化的挑战,经济发展滞后,成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凹地,这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同时,海西区山地面积广,革命老区多,经济基础落后,也导致区域内部事实上的地区差异。对于福建来说,沿海的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闽西的龙岩、莆田、三明、南平则较低。整个海西区来说,除汕厦经济带和浙江经济相对发达外,其余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甚至为国家级贫困地区。

有鉴于此,海西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同东部沿海各区域和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实行差别化政策,加大对福建龙岩、三明和江西、粤东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扶持、优惠力度。

2、跨多个行政区,需要统筹协调

经济区是不完全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它是以经济内在联系、经济关联为特征的,与行政区的概念是不同的。尽管当前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覆盖范围说法不一,对其与行政区域的关系也有不同理解,但是不能否认其覆盖面广,突破了多个行政界线的限制。。海西经济区以指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范围涵盖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衔接,涉及四省23个地级行政单位,是一个不同于行政区划的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地区差异大。既有经济较发达的汕头、厦门、泉州、漳州、福州,也有赣州、上饶、揭阳等落后地区。因此,既要加强同台湾、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统筹、协调,又要统筹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如城乡之间、沿海与内陆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革命老区),推动跨省区域合作,形成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此外,还要兼顾经济发展与祖国统一、生态环境保护等目标的协调。

3、经济发展与祖国统一大业需要统筹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战略,更是事关祖国统一大业。提“海峡西岸”是因为还有“海峡东岸”即台湾。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不能忽略台湾,这也是为将来与海峡东岸共同构建“环海峡经济区”创造条件、奠定基础。海西区的发展正是建立在海西与台湾的独特区位和两岸地缘近、血缘亲、人缘同、商缘广,法缘久,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一脉相承的人文关系。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紧密联系、互动联动、互利共赢和缩小两岸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强两岸经济的融合,从而提高台湾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因此,海西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兼顾经济发展与祖国统一大业的双重使命,使福建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结合部、先行区和重要通道,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新贡献。

三、统筹海西区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在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的新形势下,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海西经济区发挥其比较优势,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重视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进行指导和统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促进海西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进而为建立海峡两岸全面合作奠定基础。

1、正确处理好“东南西北”关系,明确区域功能定位

海西经济区的建设,要处理好“东南西北”四个方面的关系。东是指隔海相望的台湾;西是指与内陆腹地的关系,包括沿海与内陆、经济发达地区与革命老区的关系;南是指珠三角,粤东地区本身就是珠三角的一部分;北则是长三角,浙南本身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体上看,东西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而南北关系同质性则大于互补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竞争,因此需要妥善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实现共同发展。除了地域上的比邻之外,在承接台湾的产业转移中,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条件整体上较海西区要优越,正确处理南北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防止台湾所转移的产业继续流向珠三角、长三角。这就要求福建9市要加强与毗邻的浙江、江西和广东三省11个城市的经济合作,在推进产业、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对接。

2008年海峡两岸的“大三通”和全球经济危机,在客观上加速了两岸的产业整合。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下,早期来大陆创业的台湾企业家,现在面临四种选择:一是保留原来产业,进一步向大陆内地转移;二是保留原来产业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三是留在当地升级做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四是转型做服务业。福建由于地缘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和巨大的空间。同时,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的各项协议,如果在全国推行的条件还不成熟,可以在福建先行先试。目前,海西区可以在金融、保险、证券、服务业等方面展开合作。

海西区范围较广,区域差异显著,为使其建设更有成效,需要因地制宜,突破行政区划界线,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形成若干带动能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如福厦漳泉经济带、汕厦经济带等。

2、构建对外开放、对内联接、山海协作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使海西经济社会得到飞速发展,但因海峡两岸局势的变化,其对外开放优势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省际间的开放力度还有待加强,外省在海西的投资不多,海西区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不大;省内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占全省70%人口的山区,其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22%。为了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应当构建相应的战略通道、整合区内外的资源,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即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对内联接通道和对外开放通道。

海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必须拓宽山海协作;海西区独特的地理位置,要求积极参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加快在连接各区域的通道建设、产业延伸对接、扩大边界贸易等方面的建设,同时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努力推动省际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密切合作和协调发展;海西经济区的对外开放优势,要求更多更好地吸引外资,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全面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三条战略通道是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的通道,是产业延伸的通道,是陆运、水运、空运相互配套的通道,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通道。三条战略通道是统一的整体,覆盖整个海西经济区,相互融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海西经济区内部各地区要通过科学发展实践,形成区域内部协调机制,承接台湾资金、技术和产业转移,努力推动区域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加快整合和优化内部资源、产业和市场,加快培育和形成本区域的增长极,不断增强自身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具体来说,海西经济区的发展要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协调发展。第一层面是沿海的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4市;第二层面是沿海的莆田和宁德2市;第三层面为山区的三明、南平和龙岩3市。

3、建立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区域合作是推动海西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贯彻落实海西区域合作,巩固和扩大区域合作成果,提升区域合作质量,加强统筹协调,及时沟通情况,协调问题,应当建立起促进区域互动和整体发展的机制,包括海西经济区所涉及的23个城市和珠三角、长三角在内的区域经济联盟和协作体系建设,以及海西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协调各地区的发展。目前主要是在能源、交通、旅游、农业、劳务等方面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合作与无缝对接,打造成为台湾地区产业转移承载基地、资本扩张新高地、大宗产品供应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地,充分利用国家宏观战略利好因素,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区域整体效能,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联席会议应由各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召集,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联席会议主要研究制定区域合作重大规划,检查督促和统筹协调区域合作重大事项,部署区域合作重点工作,集中推进区域合作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定期召开会议,听取联席会议成员部门工作汇报,研究确定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指定专人作为联席会议联络员。联络员原则上保持稳定,确需变更,应及时通知联席会议办公室。联络员负责所在部门开展区域合作工作的联系、督促、协调和落实情况的收集、汇总、分析和反馈,并根据联席会议办公室确定的工作任务,负责相关工作的对接与联络。

4、设立区域发展基金

建立海西区域合作新机制,合作逐步走向务实,重点推进了两岸三地的交通、科技创新、环保及能源等平台建设,探索设立区域行业协会、区域发展促进基金(特别是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创业基金)、区域利益分享和环境保护补偿机制,积极发展各类产业、创业风险投资等基金,逐步完善海西区核心区与延伸区、辐射区的合作机制,推进城市圈之间的合作。着力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环保、信用、社保、金融、涉外服务、工商管理等重点专题的合作。依托海协会、海基会、台商会等协会,发挥福建9个城市作为核心区的先行先试作用,加强城市间双边或多边专题合作,推进一体化进程。这些区域发展基金应当由企业主导,多渠道、宽领域地获得资金,同时要严格管理、科学使用,避免政府过多参与、干涉。全球经济危机使其导致许多中小型企业资金链短缺,最终陷入倒闭或萧条的境地。我国沿海地区目前的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和投融资困难。

5、干部培养与干部任用制度

海西区所涉及的行政区域众多,区内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其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多和困难重重,需要多方统筹和协调发展。这就需要一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人才。政府应当以提高干部执行力、战斗力、凝聚力和公信力为目标,深入推进干部选任制度改革,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服务大局的主动性;坚持着眼长远、服务大局,切实增强干部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坚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目标,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坚持以人才工作社会化为方向,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改进和创新干部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意识、顾全大局意识、团结共事意识、尽职尽责意识、服务群众意识、提升能力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和树立形象意识。在用人问题上,要敢于负责、不怕得罪人的干部,用品行端正、维护团结的干部,用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干部,用善于应对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的干部。

以“人”构筑发展之本,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形成选人用人公正导向,树立推动工作的形象、对人民负责的形象和公正廉洁的形象。

6、鼓励央企到龙岩、三明等革命老区发展,支持老区建设

海西经济区既有经济较发达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温州、汕头等沿海城市,同时也有龙岩、赣州、上饶、梅州等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这些革命老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仅福建龙岩全市有在册革命烈士2.37万名,占全省烈士人数的一半多。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许多革命老区经济状况、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因大都位于交通便、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不畅的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目前仍然未能摆脱贫困。因此,在海西经济区发展过程中,国家可以参照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给予这些革命老区以政策上的优惠、倾斜和资金上的援助;从政策措施、规划布局、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特别是对福建老区、原中央苏区县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龙岩广大老区、苏区人民应当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大型央企应当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投资发展或进行产业梯度转移中,从项目安排、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老区建设和发展。

7、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统筹协调

目前,海西经济区内的主要铁路有温福铁路、福厦铁路、厦深铁路、浙赣铁路、沪昆铁路、鹰厦铁路、龙厦铁路、京福铁路、京九铁路等。高速公路主要包括沿海高速公路等。未来还将陆续修建沟通区内的多条铁路干道:京台高铁、杭广高铁、向莆快铁、昆台高铁、景宁快铁、建武铁路等,届时各城市将实现无缝对接,交通瓶颈将被打破,区内交流将更加活跃。应当将福建港口群建设纳入全国港口布局规划,加快出省交通通道建设,建立能源保障体系;扩大开放对金、马、澎货运直航口岸和航空口岸,早日开放福建对金、马、澎旅游。扩大福建对台资项目的审批权限,积极推动台湾资本进入福建金融业,推动人民币在闽台两地使用与结算。有利于形成服务中西部发展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大型海港、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挥对外开放的“窗口”示范作用,为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提供一条快捷顺畅的对外开放战略通道,并不断拓展福建发展空间。

8、文化交流与合作

从日据至今,一个多世纪的政治分裂和将近一个世纪的经济疏离,使两岸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距离越走越远,但台湾并没有因此而从祖国分裂出去。其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政治,也非经济,而是文化的力量。文化的稳定性不仅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维护祖国统一的基础。

中国文化的走向,有着显著的由内陆文化向海洋文化发展和融合的趋势,海峡则是人类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台湾海峡地区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征。福建是海峡西岸的核心部分,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闽文化、闽南文化是影响海峡东岸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因而也应当是海峡文化的主体部分。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闽南文化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因此海西经济区应当利用其文化优势,加强两岸在教育、文化、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四、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获得国家认可和大力支持的同时,经济区相关的各省市和地区在创新发展中要克服如下一些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实现两岸的互动,真正给海西地区带来实惠,而不是转移到长三角、珠三角。避免各自为阵,产业重构,实现差异化发展,形成自身特色。同时,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公务员之家:

1、海西先行,贵在“先”,重在“行”

海西经济区建设与发展需要高起点谋划,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运作和实践,努力做到思想先行、改革创新先行、规划先行和思路举措先行。这就要求,一是要强化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两个抓手,壮大海西先行的综合实力。二是重点培育新经济增长区域,增强海西先行的发展动力和产业支撑。三是优化发展环境,为海西先行提供坚实的保障。良好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是海西先行的重要保障,要继续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能配置,创新政府管理机制,正确履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四是加强部门的合作,凝聚海西先行合力。海西先行需要强大合力,要整合宝贵资源,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发挥后发优势,引导各种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形成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的市场机制、协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

虽然为鼓励海西经济区的发展,国家在资金、政策、项目、政策、投资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为区域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海西区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在得到国家的各类支持后,,应当积极创业,增强造血功能,防止滋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就需要创新的观念和思维,增强造血功能。

2、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区域恶性竞争和产业同构

台湾与海西区在产业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在两岸实现三通后,这些地区凭借其良好的基础,有可能会吸引台湾的许多企业去投资,这就需要利用各自优势,促进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从周边地区比较而言,目前,海西区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科技水平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相对于珠三角和长三角来说,都存在很大差距,竞争力较弱,产业结构存在趋同性严重,这给海西区形成了巨大压力,最终导致海西区的虹吸效应,形成恶性竞争,导致资源的浪费与低效。同时,海西区的汕头、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区都邻近台湾,彼此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这都需要国家和海西经济区的各级政府进行统一规划、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和合作机制,根据各自资源、人才、区位等优势,进行科学分工,突出特色,整合资源,避免区域之间和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和产业同构,导致资源的浪费或低效,环境遭到破坏。

3、发挥民间交流作用,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纵观两岸关系发展脉络,两岸交流合作,从人为隔绝数十年藩篱的冲破开始,到破冰之旅、春暖花开,两岸关系一路走来,民间交流始终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两岸关系每向前推进一步,都无不得益于两岸民间交流从形式到内容的不断突破和纵深拓展。随着两岸关系发生积极重大变化,两岸交流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新趋势,势必需要更上一层楼。海西经济区是两岸关系发展水到渠成之后应运而生的又一个民间交流大平台,为今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再注新活力。

福建各地市应当利用其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区位优势和同根同源的宗教、历史、文化渊源,积极搭建两岸民间交流合作平台,自觉不自觉地担负起更多的历史使命,让两岸民众实现更广泛更直接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从两岸同根同源的宗教信仰领域,如妈祖文化旅游节、保生慈济文化节、开漳圣王文化节,向两岸密不可分的文化、经济等众多领域发散,如教育、科研、旅游、中医药、图书、展览等,通过文博会、两岸图书交易会、台交会、海交会、旅博会等活动,促进两岸的交流与合作。这些民间交流活动应当充分考虑到双向互动,积极邀请台湾代表性民间机构参与主办、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