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后勤改革论文

时间:2022-11-24 02:09:00

导语: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后勤改革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后勤改革论文

当前,全国高校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拓宽思路,大胆尝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高校后勤行政管理与经营服务进行了分离,建立了服务经营实体,发展了后勤产业,实现了高校后勤服务质的转变。前不久,在党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结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际,也必须切实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运用这一理论指导高校后勤工作实践,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走上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和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与高校后勤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滞后的高校后勤满足不了教学、科研和师生多层次的需求。故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势在必行,而且应不断深化,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动态的、渐变的发展过程。其中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只有坚持发展的方针、运用科学发展观看待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深层次问题才能少走弯路,顺利达到改革预期的目标。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根本指针,落实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问题上也同样可以发挥出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要明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和文化创新体系就离不开高等教育事业的兴旺发展。高校后勤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体系必须对此有明确的认识,抓住机遇、与时俱进,随势而上,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解决好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现实问题。

能否在对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问题上做到真正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需要对其内涵和要求有正确的理解。科学发展观首先强调的就是发展,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具体国情和过去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不能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就不可能形成科学的发展观。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要明确认识到应该通过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发展而不是回避的态度来正确对待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还要重视人的发展,要把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要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全面地协调不同的利益群体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之达能够到相对平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分析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找到协调、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正确的办法,统筹安排各方面的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但同时应注意统筹兼顾绝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既承认差别,又要使涉及后勤的各个方面的利益都能有所体现,有所保留,促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总体方向上能够得到协调、平衡的发展。在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纠正和防止认为社会化就是把高校后勤服务机构简单地推到社会上去或是认为社会化就是把高校后勤完全交给社会力量去办这样两种倾向。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问题上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社会发展的各要素中,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是主导性、主动性的因素,是社会发展中活的要素。以人为本,是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核心,同样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能否做到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与核心。以人为本就意味着要尊重人,也就是说要从人的特点或实际出发,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要体现人性、考虑人情、尊重人权;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人的需要,这也是由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的。讲发展与讲统筹兼顾都是为了使高校后勤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现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大多数的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使广大师生员工认识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等各种关系,认识到利益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可能是比较长的过程,认识到自己既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承担者又是受益者的双重身份。

以创新实现后勤社会化改革可持续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并对其内涵和要求有正确、深入的理解是高校后勤社会化取得成功的关键。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出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因地因校制宜途径,在涉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各个层面上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这种突破与创新是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需要用不同寻常的思维方法,不断打破旧的、僵化的思维定势的束缚才能获得全新的有价值的效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是对现有规则的突破与创新,如果不能打破旧思想、旧观念、旧框框的束缚,而是按照一贯延续下来的模式墨守成规、不敢突破,则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就会停滞不前。当然,这种突破与创新也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遵循有利于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有利于降低后勤服务成本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稳定和发展的原则。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突出强调创新的重大意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取得突破与创新,必须坚持思维观念、管理体制、产权制度、运行机制、财务管理、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坚持创新。

坚持思维观念的创新要充分认识到高校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正确认识后勤社会化改革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经营与服务的关系以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打破计划经济的旧观念,树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新观念;打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和等、靠、要的观念,树立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勇于竞争的观念。

坚持管理体制的创新应处理好后勤企业化管理机制与学校事业型管理体制的关系、后勤的企业性质和其具有的教育属性的关系以及后勤有偿服务与经营服务的关系。将高校后勤由事业型转变为企业型,使之自成体系,尝试企业化运作,所面对的除校园内原有的市场外还有更大的社会市场。管理体制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的理论和手段有效地进行管理,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高校后勤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能力,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

坚持产权制度创新,建立清晰的产权关系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在近年来高校后勤几种主要改革模式,如以

“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为基本模式的分离和以“承包”、“托管”等为经营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产权制度,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理顺产权关系。使高校后勤能够降低服务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加强高校后勤对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保障服务能力。

坚持运行机制创新就是要转变过去计划经济下经费靠国家、管理靠行政的运作方式,形成市场经济下事企分开、市场驱动的高校后勤运行新机制,使高校后勤服务具有市场化、专业化以及效益化的特点,促使其以舒适的环境、优良的服务来开拓更大的市场,赢得更广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坚持财务管理创新就是按照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特征和任务的要求规范形成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将高校后勤企业财务主体定位为实行独立财务预算和决算并承担财务责任的经济实体;建立一种以资本保值增值为前提的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目标,形成筹资、调节、分配、监督等财务职能;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等良好的理财观念。

坚持资源利用创新就是要面向市场、双向开发、优势互补、资源共用、利益共享。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学生宿舍、食堂、商业网点、体育场馆、园林绿化、幼儿园、招待所等。在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师生员工生活日常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加以合理开发,变高校后勤独家包办为社会各方面协办,形成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各方共享的良性循环。

当前,我国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我们应响应时代的召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后勤工作的实际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