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城市建设理念与创新论文

时间:2022-04-24 01:52:00

导语:科学发展观城市建设理念与创新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学发展观城市建设理念与创新论文

摘要:针对我国城市化快速冒进式发展态势,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从城市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定位和功能开发、城市广场选址与建设、城市雕塑和标志性建筑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城市建设理念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城市化;城市交通;城市广场;城市雕塑

一、引言

科学发展观(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出发,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事物发展的规律,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而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人为本,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中国特色,实现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速度过快,城市建设理念陈旧,脱离了城市发展的正常轨道,带来了诸多隐患,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从城市化进程分析来看,1980年,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20%,2001年达到40%。与世界各发达国家相比,各国城市化进程各不相同。从20%增长到40%所经历的时间,英国是120年,法国是100年,德国是80年,美国是40年(1860-1900),前苏联是30年(1920-1950),日本是30年(1925-1955),我国是22年。相比之下,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现实,一方面彰显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活力和态势,另一方面也快速积累了城市化过程中来不及解决的许多问题,使得我国城市化进程困难重重。从社会整体层面看,城市公共设施供给不足、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城市住房短缺和房地产市场失控、城市交通臃堵、城市环境污染加剧、农民工数量巨大等问题不断暴露,西方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所患的“城市病”一一开始表现。由于进程速度加快,消除和解决“城市病”的难度加大。从城市建设和发展层面看,城市空间扩张失控,各地争建大广场、大马路、大雕塑、豪华行政中心等,在城市建设方面追求政绩工程、漠视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建设观念陈旧,各城市千城一面,城市内部功能失调,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全国年度统计公报,到200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3.14亿人,其中城镇人口5.77亿人,城市化水平为43.9%。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顶峰16亿之际,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即城市人口会达到9.6亿左右。在这样一种发展局面和发展态势下,需要我们探讨这样一个命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城市理性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是什么?本文试图从城市化的本质要求和城市建设的理念创新角度做些粗浅的探讨。

二、城市建设理念创新

(一)城市化发展要遵循其本质要求

城市化,或称城镇化(Urbanization)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是一种社会经济变化的地域空间过程。它有四个基本含义:(1)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2)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3)是二、三产业向城市集中和发展的过程;(4)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以及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过程区分为城市化I和城市化II。前者包括人口和非农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后者包括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乡村的地域扩散过程。前者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而后者则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1]可见,城市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的发展、人口的集聚是由产业的集聚和发展而带动的,其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一般而言,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第二、三产业活动迅速向城市集聚,带动人口向城市集聚,又带动第三产业活动的集聚和发展,总体表现为二、三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和城市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化水平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人口城市化的不可逆特征,人口的集聚往往会脱离产业集聚的水平和要求,造成人口城市化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过度城市化(注:过度城市化: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失控和城乡发展失调。过量的乡村人口盲目向大城市转移,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造成过度的人口迁移压力、城乡发展失调。)的特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各界有一个主导思想,即我国“工业化超过了城镇化,城镇化滞后了”,我国“农村人口太多,需要尽快解决城乡不合理的二元结构问题”这两点,都要求我国实行“快速城镇化”。但是,回顾历史我们发现我国工业化进程长期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是改革开放前的片面重工业化,二是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同时在两个空间并行。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讲,城市化水平是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相联系的,而不是与工业的就业比重相联系。所以,我国城市化水平低的原因主要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低是因为服务业发展滞后,这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结构性问题。

改革开放前由于片面重工业化导致吸纳劳动力数量有限,(注: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每亿元投资提供的就业机会(约0.5万个)只及轻工业的1/3。)不利于发展第三产业,以及抑制消费的社会导向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导致城市服务业发展滞后,人口集聚速度慢、水平低。改革开放后,相关制度的改革和松动使农村经济迸发出强劲的活力,但限于城乡二元体制尚未完全打破,我国出现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同时在两个地域空间并行发展的格局,乡村城市化发展模式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探索出了新的路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部地区在城市发展方面表现出无序的态势,造成部分区域分散化发展的局势。此现象一方面违背了集聚经济和地方化经济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因人口统计系统尚沿用传统体制下的模式,人口的集聚水平不能得到真实体现,因此,造成一种片面的认识,即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要加快城市化发展。实际上,据测算,1995-2005期间,全国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达到1.44个百分点,远远超过每年提高0.6-0.8个百分点的正常水平。[2]在这样一个发展水平下,我国耕地、水资源、能源等重要资源过度消耗,城市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城镇空间规划建设出现无序乃至土地失控等问题不断显化,实质上已经属于冒进式的“过度城镇化”现象,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巨大的浪费。

西方国家城市建设与农村改造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工业化过程,同时也是资本原始积累,依靠掠夺殖民地国家人民的财富而起家的。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则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尤其是,西方国家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总人口规模小。我国现阶段13.14亿人口,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所要求创造的就业岗位比发达国家相应进程中的要求高出5-10倍。

总理在2005年3月全国人大会上强调,我国13亿人口大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1400万人,每年进城民工1.2亿人,还有贫困人口9000多万。因此,要提高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实现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还得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所以,中国城市化发展“要尊重城镇化的发展规律,要特别警惕过度城镇化,要充分估计到中国城镇化过程的艰巨性,树立城镇化进程不是越快越好,城镇化水平不是越高越好的观念。城镇化要与经济增长、新增就业、资源、环境、生态保持协调和可持续的关系。”“我国当前的城镇化应该更多地关注城镇化的质量。”[2]这正是城市化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我国城市发展应遵循的基本路径。

(二)城市规划要重视城市布局及其调整与交通规划的结合

从城市发展的空间属性看,城市用地布局和交通骨架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秩序,成为城市各种活动的载体。城市用地布局是指城市的大小和形态、各类用地性质、规模和空间分布,及其开发建设的密度、时序与强度。它决定了城市中人和物的空间分布情况,对城市的交通生成、分布、交通方式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反过来,城市交通“可达性”会影响城市的功能布局,一静一动,二者密不可分。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许多城市开发与建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过于急功近利,尤其在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方面。同时,我国城市机动车辆正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而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造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因此,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城市都面临交通拥堵等问题,制约各城市进一步的发展。究其原因,关键是城市规划中用地布局与交通规划长期脱节,在现实社会中,城市决策者也往往就局部用地进行调整而费尽心机,而忽略城市交通网络的整体协调发展。

城市用地布局是城市交通产生的“源”,在特定的城市交通设施供给条件下,用地布局的变化势必影响城市交通效率和城市空间秩序。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编制在时序、理论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相互独立,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大多分开编制。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以土地利用规划为核心,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常作为一种配套性的规划依附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总是先考虑城市用地的布局,然后在用地的基础上,交通进行协调。本来两者是互动进行,但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这点。在“先城市规划,后城市交通规划”的模式下,城市交通规划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只能分析现状城市交通问题和提出近期或局部的城市交通设施调整改善规划,难以对城市规划目标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的城市交通规划论证并及时进行比较和信息反馈。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期间,土地用途的调整和土地利用强度的变化随意性较大,而且一般不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对城市交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当前城市用地功能置换的速度与频率明显加快,城市发展中不确定因素增多,城市用地发展面临多重选择,城市交通规划仅是在已有城市布局的基础上对城市交通进行规划组织,不能与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很好结合,必定会带来更多的城市交通问题。

例如,亚运村是北京现在最堵的路段,但是规划中的亚运村原本并没有规划成现在这种大型住宅区,由于当时良好的市政设施,吸引了大批房地产投资商,而政府的管理调控措施不力,使得土地用途和土地利用强度发生改变,而既有的交通骨架已经建成,新的大型住宅区形成巨大的交通需求,进而造成现在的交通瓶颈。又如,现在很多城市的主要商业区都布置于城市主干道两侧,使得主干道所承担的通过性交通与商业区所需要的到达性交通相互影响,产生矛盾。这就是为什么在交通主干线两侧建设的新的大型商业网点成为城市新的交通堵塞点的原因。到两者矛盾激化时,往往就是高架而过,使通过性交通与到达性交通分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者的矛盾,但是,对于商业区的景观破坏殆尽。对于老城区的改造更加是这样,临江、临主干道地段开发商都喜欢,拼命建高层,而交通影响评估一般都是事后评估,对建筑体量不可能有很大改动。有些地方政府,明知大型建筑物建成后对交通影响很大,仍一意孤行,对此重视不够,导致城市开发建设过度,已有的道路容量不能满足要求,或者道路性质与道路两侧的建设用地性质不协调,使城市中交通性干道“生活化”,甚至因为城市布局带来城市交通的“潮汐式”流动,造成新的城市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

上海1999年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第二次修编,其经验获得建设部的肯定和推广,其优点和经验就是在总体规划中非常重视交通规划的作用,使土地使用规划与交通系统规划紧密结合,对多种土地使用调整方案产生的交通需求进行评价分析,提出反馈意见,使城市布局结构、复杂的土地使用与交通系统得到协调优化。在交通专项规划中,引入了先进的定量交通预测、分析方法,对各种城市布局和土地使用规划方案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从城市交通角度对城市结构和土地使用规划调整提出反馈意见,建立了土地使用与交通规划的联系。可见,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就是要遵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城市建设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功能定位和功能开发

城市公共设施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和事业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主要指城市公用事业和市政工程设施,城市事业设施主要指公共的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休闲等设施,它们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保障,直接和间接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各种公共服务。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尤其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急速扩张时期,盲目照搬国外和其他城市的做法,城市建设表现出一种混乱的状态,尤其是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追求形式的美观,而忽略各类设施功能的定位和开发。例如,城市中心大拆大建,大马路、大广场修建攀比成风,新区开发大面积圈占土地,带来诸多城市问题,影响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所有基础设施中,交通设施的供求变化最为明显,需求快速增长,不同类型的交通设施的供给也在快速发展,立交桥就是发展最快的交通设施之一。这是因为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车辆日益增多,平面立交的道口造成车辆堵塞和拥挤不断加剧,需要通过修建立交桥和高架道路形成多层立体的布局,以提高车速和通过能力。建设立交桥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由于立交桥功能的特点、空间的制约和设计理念的影响,多数立交桥的造型与主体构造都大体相同,不可能给美学设计留下太多的余地。所以,立交桥的修建不应过分追求造型和美观,而应注重其功能的定位和功能开发。

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许多特大城市大力发展立交桥,以缓解城市交通臃堵问题,目前城市立交桥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许多城市立交桥修建到哪里,哪里就成为新的堵塞点,很多立交桥上面赫然耸立着双向红绿灯控制交通,令世人惊叹。例如,北京是国内最早修建立交桥的城市之一,北京的立交桥数量众多、形状各异,从空中看有不同的造型和图案,多种多样的立交桥虽然美化了首都,却让北京的驾驶者不知所措。立交桥设计的非常复杂,对于路况不熟的驾驶者来说,尤其是到北京办事的外地驾驶者,在立交桥上行车是件非常头痛的事情,经常发生上得去、下不来的现象。造成此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片面追求立交桥的视觉效果和美观度,而忽略了立交桥的功能是提高车速和通过能力。一般而言,实现立交桥功能的根本途径就是让驾驶者快速学习和掌握通行方法。所以,立交桥的设计应当以行车人员为本,设计力求实用,通行方法要简单易学。因为对于驾驶者来说,简单的重复是最快的学习方法,不同的立交桥的通行方法越相似,行车通过的时间则越短。但是,现实生活中,北京众多的立交桥中,不同的立交桥左转、右转、直行、掉头走法都不相同,同一条环线光一个左转弯就能有三四种走法,再加上标志牌和行车指示不够完善和清楚,从而造成堵车严重的交通问题。另一方面,就一座立交桥而言,修建完成后,如何发挥该立交桥的功能呢,换句话说,如何将它的功能开发出来呢?清晰的标志和行程指示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城市修建了一座又一座立交桥,城市现代化的进程看似加快了,但城市交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另一个典型问题是交通岛的设计问题。交通岛的功能是为控制车辆行驶方向和保障行人安全,在车道之间设置的高出路面的岛状设施,包括导流岛、中心岛、安全岛等。由于交通岛占地面积大,如果是中央环岛的话,车辆绕行延误行车时间,车流量大的情况下,还会延误车辆通过时间,所以现在城市道路设计很少用中央岛、导流岛等交通岛做交叉口渠化了,一般采用平面画线式加以指示,这种措施可以达到两种效果:其一,起到了交通岛为驾驶员指明行车方向的同样效果;其二,交通流量大时可以压线行驶,可以临时停放交通事故车。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城市仍然盲目学习过去的一些错误的做法。比如,在城市的入口处设计大的交通岛,并提供行人休闲的设施,进而演化成交通广场,人为地增加人车混流,埋设很多交通隐患。实际上,交通广场应当禁止行人通行和休闲。

(四)城市广场建设要以人为本,选址应与社区布局相结合

城市广场是城市环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它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良好而具特色的休憩空间,主要包括有市、镇、区的中心广场、宗教广场、城市中的纪念性广场、建筑前庭广场等。城市广场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空间内最具公共性的开放空间,它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享受空间和交往、娱乐、休闲和集会等活动的公共场所。而且,城市广场也是传递城市文化、弘扬城市历史的重要载体。它不但丰富了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及景观特色,并且更能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外吸引力。所以,城市广场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一个热点,各地城市兴起了广场建设热潮。但是,我国很多城市在广场建设方面观念陈旧、追求奢华、追求面积、追求形象,广场设计缺乏与城市总体空间的联系,很多广场成为交通广场、政治集会型广场,缺乏对人的关怀。例如,武汉的洪山广场,位于一个六岔路口,总面积10.8万m2,是武汉最大的广场。它曾因是武汉最大面积的广场、拥有武汉最大面积的观赏草坪以及最大面积的楚文化铺底图案而被誉为中南地区一流的城市广场,广为其他城市效仿和学习。但是,从选址角度看,在一个道路交叉口设计一个城市广场,选址本身有误。一是行人在通向广场的路途中形成人车混流,影响通行车辆的车速,引起交通堵塞,并易发生交通事故;二是在交通闹市区,噪音和汽车尾气造成的空间污染极不适宜市民的休闲;三是广场远离市民生活区。从广场设计角度看,追求大尺度的广场空间缺乏亲切感和舒适感,同时,因片面追求视觉效果,绿化单调,广场使用效率不高,广场建设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根据,盲目追求图案化的表面化造型而缺乏文化交流活动的场所,最后陷入文化表现形态单一的僵局。[3]再如,武汉鲁巷光谷广场位于一个六岔路口,四周是人口密度很高的高校集聚区,往东一公里处是华中科技大学,两公里处是光谷腹地——关东科技园。往南,约三公里处,是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南湖。往西一公里处即到东湖,再走就是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市区。往北两公里处是中国地质大学。据说若从天空俯视,那银色的布幕呈一只鸽子飞翔状,非常美观。广场内修建有各种健身休闲设施供居民使用。但是,地处交通要道和人口密集区的鲁巷光谷广场也是一个交通环岛,行人穿行其间干扰车辆运行,车辆绕行也延误通过时间。2005年,光谷广场建成地下通道,通道穿过珞喻路,并连接鲁巷购物广场地下超市,在广场上活动的市民人数更不断增加,2007年光谷步行街正在修建,其交通秩序及人流状况不容乐观。实际上,因缺乏便民的小型休闲广场,在很多交通要道附近,已经自发形成了市民休闲健身的娱乐空间。如,鲁巷光谷广场之外的东北角、光谷大道与珞喻大道的交汇处已经成为附近市民集聚、休闲、娱乐的主要空间。然而,从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精神出发,一个城区的城市广场的选址尤为重要,环境安全、步行化、通达性、噪声小污染少应当是基本的选址原则,应当与社区布局相结合。应尽量避免在闹市区、在交通要道和交叉口修建大型广场;其次,要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化、多样化原则,设计休闲空间和休闲设施,来更好地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高品质的文化生活需求。目前,很多中小城市都在修建城市广场,尤其是借新区开发之际大兴土木建设豪华大广场,城市形象确实改变了,但是因广场远离居民生活区,人气聚集不足,广场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而居民需要的休闲空间又极度缺乏,“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等都成了一句空话,并为城市未来的发展设置了障碍。总体而言,城市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不断膨胀要求人们提高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因此,理性认识城市广场建设的原则,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建设、城市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至关重要。

(五)城市雕塑要挖掘文化内涵,追求城市特色

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的公共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大致可以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娱乐性、宗教性五类。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中,城市雕塑艺术作为城市特色构成的重要元素,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城市雕塑不仅成为美化市容的主题构件,最主要的是作为记载当地文化、历史延续的载体,它不仅传承历史、弘扬优秀文化,同时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而成为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经济投资点。

城市是一个空间实体,因地理环境、历史发展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间性格,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城市雕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应当是城市个性的组成部分,成为彰显一个城市个性的重要途径。作为审美文化的构成部分,城市雕塑艺术代表了本城市、本地区的文化档次和精神风貌。某些城市的雕塑作品,由于反映了该城市或地区某些方面的特点,具有广泛的文化内涵,艺术上又比较成功,受到公众的喜爱,从而被公认为该城市的地区性、全国性乃至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地标后,并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可极大地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可为城市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具有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例如,哥本哈根的“海的女儿”,广州市的“五羊石刻”,纽约的“自由女神”、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童”等。可见,不同的城市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追求符合自己城市性格和文化特色的城雕艺术。[4]

与欧洲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城市雕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很晚,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各级城市政府都认识到城市雕塑在城市形象建设中的作用,城市雕塑越来越受各级城市政府的重视,雕塑和标志性建筑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建设对象。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城市雕塑最多的国家,而且,雕塑建设的热潮仍很高涨。但是,许多城市雕塑形式放弃了对于艺术个性、格调、品位、深度和境界的追求,其外观形式不断标新立异,花样翻新,但其文化内涵却越来越稀薄、越来越肤浅,造成一种浮夸之风。例如,2006年7月12日,比自由女神还高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在郑州落成后,2007年5月底,又传出了河南永城市政府耗资3000万元建全国第一高历史人物雕塑——刘邦塑像的消息。花巨资让帝王将相争相复活的做法一时引发社会热议。在争论余波未平的时候,2007年9月又传出高邮要建世界之最的巨型尧帝青铜雕像的消息。这尊尧帝雕像为世界最高的青铜雕像,99米高,需要青铜2200吨。项目建设方还将在尧帝塑像体内设灯光隧道和观光电梯,可升至头顶,观众可在塑像体内的多层平台向外观景。根据设想,竣工后该雕像将成为扬州吸引2010年上海世博会海内外游客的文化地标。与此同时,很多市民在质问,“穿膛而过”的尧帝雕像是对始祖的祭奠还是蹂躏?与此相比,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童”的高度仅有50厘米高左右,占地不足10平方米,但因其凝聚了民族精神的历史传说,使其三百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国著名的旅游热点。所以,在城市的不同位置应选择城市雕塑的不同主题,分别表现城市的历史、发生在这个城市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展望城市未来、表现城市特色等。这些主题可以表现伟大的题材,也可以表现细小的题材,应该因地制宜。

城市雕塑作为产生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城市形象的凝缩,更是城市文化品位不可或缺的象征。城市雕塑是社会需要的结果,有很强的公共性,应当体现社会的共同理念、共同需要和共同信仰。城市雕塑要讲究艺术性、要与环境协调、要有明确的文化定位、切忌在创作时不顾城市的文化历史、不顾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不顾城市独特的自然环境,不顾城市的文化定位,盲目追求“欧化风”、“广场风”、“大雕塑风”,似乎雕塑建得越大越好,如此下去,往往会弄巧成拙。而且,绝大多数城市雕塑都是政府出资建设,少则投资数十万,多则高达上千万,甚至上亿,变成所谓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劳民伤财,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结语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笔者认为,对于城市决策者和管理者而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应当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次要能认真吸取国际、国内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能深刻总结各国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成功经验;再次,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竞争正变得日趋激烈。城市的基础设施、城市的交通秩序、城市形象等都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竞争力。各级城市政府在求新、求异、求快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真正把握城市化本质要求、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挖掘和培育城市特色和内涵,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城市和区域、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随着以快速城市化进程为特征的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耕地(特别是城郊高产良田)锐减、能源和资源的浪费、环境质量的恶化等问题已经日益凸现,部分城市化地区资源、生态和环境状况严重恶化,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障碍。在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人均资源)的国情背景下,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以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化冒进式发展而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和城市建设失控问题,建设宜居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城市化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彦琳.现代城市管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5.25.

[2]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增刊.

[3]陈芬.以武汉洪山广场为例谈城市广场设计的误区[J].山西建筑,2005,(21).

[4]桑任新.论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J].装饰,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