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学分析论文
时间:2022-04-24 11:25:00
导语: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学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目标,在发展的价值评判上选择又好又快的标准,在发展的价值实现上指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路径。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价值取向;价值评判;价值实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因为科学发展观在哲学层次和宏观意义上,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在社会发展过程的具体展开上,为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社会发展理论自身的发展上,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注入了新内容,实现了社会发展理论的新飞跃。这是科学发展观价值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这一价值,从价值学的角度来看,源于其在确定发展的价值取向目标、价值评判标准、价值实现路径等方面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立足于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发展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是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集中起来,就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价值目标,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唯物史观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原理。首先,在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人的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在唯物史观看来,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1]。“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2]。“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亦即“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其次,在唯物史观科学体系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标志。唯物史观考察社会的发展程度,是以人的发展为尺度的。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社会进步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一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二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三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社会财富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阶段。再次,在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由此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要坚持唯物史观发展的世界观,就要选择坚持以人为本。
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价值目标,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代表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剥削阶级政党受其阶级属性和阶级基础的制约,不可能成为全体人民意志、愿望、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而“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4]。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不谋取任何私利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这是我们党能够得到广大人民支持和拥护的根本所在。要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就要选择坚持以人为本。
强调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为了走出“见物不见人”发展误区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处于一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那时候发展经济首先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因此,突出“物”、强调“物”是必要的。但30年发展过来,一些人混淆了发展的真正目的,把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甚至追求GDP的增长,这一改善人民生活的手段变成了目的。“见物不见人”的狭隘观念成为其典型的思想特征。一些人在强调“做大做强”的同时,常常忘记了为什么要做大做强。他们一谈到发展,首先想到的就是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忽视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忽视了总量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和社会成本,忽视了发展应当注意的民生和社会公平等问题。这是一种片面的发展观。执行这种片面的发展观,很可能是经济总量搞上去了,而社会问题却多了起来,人民群众对你的信任度、对你的支持度下来了。要改变“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发展现象,就要选择坚持以人为本。
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目标,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为了让社会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的发展要求。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真正的根本性的人文关怀。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充分体现这种人文关怀,以人的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才是真正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是为了人的发展提供社会条件,最终是为人的现代化服务的。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要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促进人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离开了这一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毫无意义。
二、发展的价值评判:又好又快是标准
“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特征有:“一是总量平衡。要保持总供求基本平衡,防止通货膨胀,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二是结构优化。要促进需求结构趋于协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三是资源节约。要狠抓节能降耗,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生态良好。要控制并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保护和治理城乡环境,促进生态修复和建设。五是民生改善。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此基础上,要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5]“好”与“快”是有机统一的,两者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好”是“快”的前提,发展首先要讲究质量和效益,才能实现长期持续的快速增长,“快”才有实际意义。“快”又是“好”的必要条件,只有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抓住机遇,增强实力,才能体现出“好”来。
“好”与“快”有个前后安排问题,“好”字当头还是“快”字当头有个选择问题。我国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原来提“又快又好”,现在提“又好又快”。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虽然只是“好”与“快”两个字顺序的变化,但含义十分深刻,这是经济发展理念的一种变化,是经济发展的价值评判标准的重新核定。为什么要把经济发展的价值评判标准从“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呢?
首先,从原来的经济增长方式到现在的经济发展方式提法的转变要求把经济发展的价值评判标准从“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或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讲的是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适应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和理解,人们往往在“增长”上做文章,就把“又快又好”作为发展的价值评判标准。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既涵盖要素结构的变化,又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也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还要求从通常的经济增长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适应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和理解,对发展的价值评判标准,就应该是“好”字当头才贴切,才更能体现“发展”的科学性。
其次,把“又好又快”作为经济发展的价值评判标准是反思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突现出的矛盾和问题的结果。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上升期,经济增长速度每年都达到或超过10%。在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伴生出的一些经济现象,反映出我们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一是结构性通胀。表现为物价水平上升较快,特别是2007年8月份以来的CPI涨幅创下十年来的新高。二是投资增长快。在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加剧了资源紧张和节能减排的压力。三是高消耗。经济增长的成本上升,支持经济增长的土地、能源和资源等约束已接近极限。四是低就业。虽然城镇就业增加较多,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没有从根本上逆转高增长低就业的局面。五是高储蓄。过量的储蓄给我们宏观经济带来多方面的压力,最突出的就是银行存贷差的比重增大,使得大量资金出现投资时滞。六是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流动性过剩容易引发固定资产投资膨胀,也不利于抑制过旺的投机性买房需求,并加大通胀压力,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七是外贸顺差大。高顺差反映了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结构不合理,因为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在高顺差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八是低收益。我国GDP增长速度很快,但相当部分并没有转化为国民财富,经济发展存在着“快而不富”的问题。[6]因此,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强调经济发展好中求快,以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要深刻认识把“又好又快”作为经济发展的价值评判标准的重大意义。从近期看,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如果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是继续比速度、拼资源,不但难以保持快速增长的好势头,还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付出更大成本。从长远看,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完成这个新的目标,必须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更广阔的视野看,有利于子孙后代和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是新世纪新时期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考虑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要考虑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此,必须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的价值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是路径
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是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
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发展的价值实现路径有其唯物史观的理论依据。首先,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是走全面发展之路的理论依据。人类社会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联系的社会体系中,各种因素按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彼此形成一种固定的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秩序,从而使社会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组成社会有机体的要素及其内在联系和关系是社会的结构。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社会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的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其次,社会整体的各种构成因素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的理论是走协调发展之路的理论依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再次,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尺度的理论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理论依据。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当代人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这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
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发展的价值实现路径有其现实的实践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使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时候,总结过去的发展,我们发现我们在发展的方法上、发展的路径上出现了一些偏颇,产生了不少盲目,主要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仍然存在,社会发展没有很好地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发展目标中只见物不见人被司空见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影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建设中不尊重自然规律,重建设、轻保护,重开发、轻治理,重眼前的增长、轻长远的发展,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发展观念的某些狭隘,导致出现了我们现在需要统筹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城乡发展的大反差、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和谐等。
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落实以人为本发展目标的根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前提。当前,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逐步形成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相协调的新格局。只有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种新格局才能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是落实以人为本发展目标的当然要义。发展的全面性,不仅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突现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发展的协调性,重在通过统筹兼顾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解决好民生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发展的可持续性,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关注人类当前的利益,更关注人类未来的利益,是要努力为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注释: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72,2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3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649.
[5]曾培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5.
[6]参见李连仲.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文汇报,2007-12-13.
-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哲学论文
- 下一篇:安检单位党支部工作意见
精品范文
10科学课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