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企业财务定位论文

时间:2022-04-18 09:07:00

导语:科学发展观企业财务定位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学发展观企业财务定位论文

[摘要]对于财务目标的讨论,目前理论界尚未达成统一的观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对于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选择依据,也为企业财务目标选择的研究提出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企业财务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各国都争相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不仅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而且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一个更为广阔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视野,同时科学发展观将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各因素纳入企业财务目标考虑的范畴,也为财务工作者对于企业财务目标选择的研究提出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一、企业财务目标的内涵

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资金运动以及在处理经济利益关系人利益关系的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目的。对于财务目标的争论,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企业所处的文化背景、政治法律环境、生产力水平和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等因素变动都会引起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动。尤其在中国,企业的财务目标应当同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企业所有权性质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初创企业更多地关心企业的生存和利润的增长,成长期、成熟期的企业更多地关心企业利润的实现与稳定;小规模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多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股份制企业关心的是股票的价值和股东财富的实现,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则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其财务目标更体现出多元化的性质。

企业在追求不同财务目标的同时,应当明确:企业的财务目标不同于经营者的财务目标,也不同于所有者的财务目标。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是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和财务主体客观存在的,三者的财务目标也不尽一致。企业所有者的财务目标是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实现自身财富的增加,经营者的财务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或者说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经营者在实现自身财务目标的过程中,常常会背叛股东的利益去寻租。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的财务目标更多地受到个人的价值观、风险态度等主观色彩的影响。而企业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其财务目标则应更多地考虑社会责任的因素,受经营者的价值观、企业生命周期、组织形式及国家政策等更多、更复杂因素的影响,表现出目标选择的动态性与不稳定性。综上所述,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的财务目标并不一致。企业在确定财务目标时必须与所有者的财务目标、经营者的财务目标区分开。

二、企业财务目标的定位——企业价值最大化

对于企业财务目标的讨论,目前主要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多种观点。利润最大化是在改革开放后提出的财务目标,对于当时国有企业放权让利、承包经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利润最大化忽视企业资本的投入规模与货币的时间价值,而且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极易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为追求利润而牺牲企业长远的利益,甚至以环境恶化为代价;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中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和西方财务管理理念引进相结合的产物,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但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只强调股东的利益,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追求股东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仍然会出现环境问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传统的财务目标不能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企业价值则是20世纪60年代初伴随着产权市场的发展而出现的,近些年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很大的发展。企业价值具有多重属性,其内涵极其丰富:首先,它可以是一种理念,反映企业追求市场的发展能力、追求市场竞争优势的战略意图;其次,可以指企业的经济价值,将企业本身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一定的途径,利用一定的函数来用货币来表示;再次,企业价值可以指企业的社会价值,表示企业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满足国家宏观调控要求等承担国家社会责任的大小。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价值的核心,要求企业发展的同时必须具有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着眼于企业发展的远景和持续,摆脱狭隘的短期和个人利益,重视资源合理、节约利用,承担社会责任和风险,把股东、员工、消费者、竞争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置于整体考虑。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兼顾国家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通过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决策,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情况下,使企业的总价值达到最高。由此可见,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从战略和长远角度,对企业发展作出的设想,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因此价值最大化越来越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认可。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科学本质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形成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之上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制定企业财务目标时,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纳入了考虑的范畴。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在公司治理和企业战略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治理理论下,企业被认为是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集合体。利益相关者按照其对企业影响的重要程度包括以下几类:a.核心利益相关者,指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如企业所有者和员工。b.直接利益相关者,如银行债权人、企业的供应商客户、购买者客户、行业内部竞争者、潜在的投资者及替代品生产企业等。c.间接利益相关者,主要是一些监督机构和部门,如政府、证券监督机构、社会公众、审计机构、行业协会及工商税务部门等。企业在制定财务目标的同时,不得不考虑相关者的决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如企业的竞争者,一旦经营者的决策影响到竞争者的利益,竞争者会作出相应的决策来应对,这些决策的后果会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企业,影响到公司的长远利益,进而影响公司的总体价值。因此,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各利益相关者被纳入到财务目标的考虑范畴中,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理念。(2)企业财务的内涵的扩大,企业财务不仅包括非人力资产,而且包括人力资产。在知识经济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靠得是人力资产,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而传统财务目标只是围绕非人力资产从筹资、投资、分配几方面展开,而对生产要素的核心部分——人力资产却视而不见。相对于人力资产而言,非人力资产的挖掘潜能是有限度的,同样的非人力资产与不同的人力资产相结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却截然不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正是从包括企业内部人力资产的整体资产观出发,以人力资产的合理配置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围绕人力资产的分布,配置相应的非人力资产,借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资产的潜能,既能最大化企业的整体价值,又能使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契合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涵。

(二)全方位的协调

财务主体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时,要注意全面协调企业内的财务活动和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1)企业的财务活动通过企业的业务活动表现出来,因此,财务目标的实现要注意协调企业内部的业务活动。企业的采购、生产、营销以及其他的基本活动以及辅助支持活动的协调,可以产生内部协同效应,达到各环节、各机构在资源上的共享、资金上的互补。(2)产品生命周期的协调。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要注意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及时地开发新产品或者增加新功能,使企业能够不断地经营下去。若企业生产多种产品,要注意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协调,利用成熟期产品所带来的大量现金支持初创期产品的投入,使企业形成良性的产品周期循环和现金流的互补。(3)利益相关者财务关系的协调。各经济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过程中既然要受到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的制约,其安排经济活动就必须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影响,全面协调企业外部的各方财务关系人。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众人利益的协调。只有各方利益得到全面、有效的兼顾,企业才能持续、稳定、协调发展。(4)战略活动的协调。战略活动可以使一项新的管理经验得以不断推广和创新,也能够使一项新的技术应用于相关或相似的活动中去,从而使产品不断创新,这种无形的协同使一种创新不断推广,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新。(5)内部组织结构的协调。要尽量减少因组织结构的原因而带来的信息交流的屏障。

(三)持续的发展能力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发展更多地关注于企业战略的发展,在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下,企业的目标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及持续发展能力,具体来说是企业拥有区别于别的企业的核心能力或者说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发展能力的增强源于企业资源节约与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的增强。企业资源的节约要注意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尽可能避免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还要避免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压缩对企业具有战略意义的成本支出,如企业职工培训基金、企业的创新投入及企业科研开发投入等。企业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正是基于企业战略上的发展优势,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源于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因此,企业发展能力要求的企业财务目标就是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质是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的价值的实现。

综上所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质在于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企业与各利益团体利益的协调。现代企业只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目标扩大了企业的内涵,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考虑了企业的内外财务关系人、企业的社会价值及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但是,企业价值的衡量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目前一般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和市场价值来反映。随着科学发展观理论以及会计计量理论研究的深入,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理论和实践终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蕊.论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2]伍中信,张荣武.人力资本观念变革与财务理论体系创新[J].财贸研究,2005,(2).

[3]周宇,朱红艳,刘振华.从科学发展观视角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3).

[4]雷光勇.产权结构与财务目标──兼论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调整与定位[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

[5]陈瑶.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目标定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1,(2).

[6]周瑞平.现金流量最优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合理目标[J].商业研究,2002,(19).

[7]涂建明.财务激励发展与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当代财经,2005,(3).

[8]吴秋红.企业理财目标定位探析[J].事业财会,2005,(2).

[9]孔冬.科学发展观与民营企业软环境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