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协调发展与科学发展观论文

时间:2022-04-18 09:00:00

导语:城乡协调发展与科学发展观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乡协调发展与科学发展观论文

[摘要]作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要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其中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根源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且影响和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抓好以下四个环节: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速城镇化进程、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创新城乡管理体制。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城乡协调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说明今后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蕴涵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精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我们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问题是要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所以,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并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即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亟待改变,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的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根源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表现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大量农业劳动力剩余。我国目前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61%,占全社会从业人员50%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仅仅提供15%的国民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倍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人。这种状态既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我国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中国要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其根本措施在于要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问题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并进一步影响和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

客观来说,在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各国共同存在的现象,但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偏大,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农产品大幅度增加和国家多次调整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曾经有所缩小,到1983年降到最小。随着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加上城市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4年开始拉大。1984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1.71∶1,1989年为2.27∶1。进入“九五”以来差距逐年拉大,1996年为2.51∶1,2001年为2.90∶1,到2002年和2003年又进一步扩大为3.11∶1和3.23∶1。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622元,后者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享有各种补贴、劳保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会更大,而国际上城市与农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极少超过2。

城乡居民巨大的收入差距相应地引致了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差距。从消费总量看,2000年,占全国人口总量30%的城市居民的消费总额占全部居民消费的55%,这一比例在1978年仅为38%,1990年也不过44%。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1985年为2.12∶1,到1995年扩大为2.70∶1,2001年则进一步拉大到3.05∶1。1990年至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了2.8倍,农村居民只增加了1.8倍。近两年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又有较大提高,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由于收入低速增长,提高极其有限,估计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应在3.6倍左右。从消费结构上看,随着城乡居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2002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居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大体上是“民办义务教育”,即除了公办教师的工资是由国家和当地政府财政支付的以外,基本上都是农民自己掏钱而举办的教育。很多农村的孩子因为小时候家庭贫困上不起学,长大后,又由于缺乏知识、缺乏必要的技能而陷入新一轮的贫困。如此的恶性循环,将会使整个农村的居民素质下降,使他们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造成了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一般农民在城市只能从事城市人不愿干的苦活、累活、脏活或被认为不体面的工作。而就业的不平等又造成了收入的不平等。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下一代、再下一代农村居民生活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和收入的不平等。

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并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农村人多地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了农业的低效益。农村经济的落后导致农村内需不足,进而也影响了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4.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方面的差距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下,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被明确区分为农村和城镇两大块,城市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居民享受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熏而农民除了享受承包土地权外再无任何福利。

三、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逐步改变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经济一体化,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

(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从最终目标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标志是:建立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其内涵包括:一是城乡地位平等。就是要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农民能够平等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使城乡居民和城乡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二是城乡开放互通。就是要打破城乡界限、开放城市,使城乡居民能够自由迁徙,城乡各种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与效益。三是城乡互补互促。就是要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发挥城市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扩散与辐射作用,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四是城乡共同发展。就是要在坚持城乡地位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开放互通、互补互促机制的作用,加快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差距,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与进步。

(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

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我们应该看到,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统筹城乡经济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因此,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城乡差距的源头是投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在财政支出上不断向农村倾斜,提高国家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比重。重点是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国债投资和新增财政资金,首先应向“三农”倾斜;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经费应主要用于农村,并强化中央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公共卫生的职责;进一步增加财政扶贫投入。要改变财政支农的结构和方式,重点是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以及增加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投入。

(2)加大对农村金融支持。当前,农村资金外流、金融发展滞后,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应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息收入采取免收营业税、降低所得税税率等政策,并对一些重要农业贷款项目给予必要的财政贴息,促进农村信用社在获得不低于商业银行同等赢利水平的条件下,以低于商业银行的利率向农民、农业发放贷款。比照国有商业银行政策,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予以适当剥离。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其他金融机构对农村的支持。

(3)加大对农村税收支持。在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通行的统一城乡税制的做法,按照城乡平等的原则,改革农村税收制度,并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直至全部取消农业税,将农民视同个体工商户,征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4)加大对农村保险支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以对风险较大的农业项目进行保险,保护投资者和生产者的利益。当前,应主要发展政府主导下的由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混合经营的农业保险公司。

2.加速城镇化进程

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去,实现农村城镇化。因此,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切入点是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本质上是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城镇化。

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首先要以规划为龙头,树立“大规划”新理念,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要打破过去城乡规划相互独立的老路子,按照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各地人口分布、自然地理、经济状况、历史文化、基础条件和市场前景,体现地方特色。其次,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小城镇建设要因地制宜,选择最佳模式,并推行非均衡择优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建制镇。培植城镇产业,吸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和城市搬迁企业向城镇集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并按照市场经济的办法,吸引各方以多种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使之成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再次,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契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但要防止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并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4.创新城乡管理体制

只有公正而有效的制度才能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根本性的保障。我们要以改革户籍制度为突破口,逐步调整和改革现行的城乡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积极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并在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一视同仁,统筹发展。要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乡镇的财政实力,强化乡镇财政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建立健全对乡镇财政的监督管理制度,抑制乡镇财政弱化向公共产品支出的倾向。要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使省、市的财政转移制度化、法制化,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

制度建设不仅要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上的融合,也有助于实现和保障农民政治上的平等。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公民权的基础之上的政策和制度才具有合法性的基础,也只有公正的具有合法性的制度才可能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可靠和持久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伯溪.发展经济的目的、对象和方式[J].中国工商,2004,(8).

[2]肖文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N].福建日报,2005-11.

[3]赵保佑.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J].中州学刊,2005,(4).

[4]田向利.调查与研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N].经济日报,2003-12.

[5]李京东.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

[6]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求是,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