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人本经济学论文
时间:2022-04-18 08:48:00
导语:科学发展观的人本经济学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提要]科学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学中的人本发展观是一致的。从人本经济学层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本经济”,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保证人民基本权利的实现;走依靠人力资源发展经济的模式;树立人本政绩观和建立人本考核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观念,由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走循环经济之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本经济学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新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丰富了发展内涵、创新了发展观念、开拓了发展思路,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
科学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学中的人本发展观是一致的。人本发展观克服了传统发展观下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强调把人的发展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社会的制度建设给人的发展创造了环境。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为了丰富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自由度和主体性,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本身的发展。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要求以人为中心,解放人、发展人、实现人,把人的发展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从时态上看,人的发展不仅指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从内容上看,不仅仅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人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使人的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体现。从人本经济学层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本经济”,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证人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所谓基本人权,也称普遍人权,是指人类中的与‘人作为人’和‘把人看作人’的属性相伴随并不因其社会身份、地位、民族、财产和实际能力(如水平、才智、见识等)等不同而应该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普遍的基本权利。”目前,我们在人权问题上达成的共识主要体现为《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人权宪章中所指的公民所享有的六类基本权利:(1)专属公民人格权利方面的基本人权;(2)受司法权力保护的基本人权;(3)专属人身权利的基本人权;(4)涉及政治权利的基本人权;(5)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方面权利的基本人权;(6)获得社会保障的基本人权。只有基本的人权得到了保障,才有资格谈其他权利。要保证人民基本人权的实现,必须实现社会的高度法治化,建立人本、人道、宽容、民主的“绿色文明”。
应保证社会成员能享用基本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中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以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目的的产品。其属性在于它的公共性。公共产品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品供给结构的公平性、产品供给过程的公开性、产品供给取向的公正性。公共产品供给实际上是政府对公共资源的配置过程,是市场经济对政府特别是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基本要求。政府应该公平、均衡地向城乡和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应该按照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公共产品,弥补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社会总福利和人均总福利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均衡。否则。将扭曲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农村人口享用的基本公共产品偏少。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消除体制和制度障碍,给予农村居民以同等国民待遇,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和农业的财政投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让拥有属于自己资产的人得到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成功改革的举措,无不以尊重和保护产权为前提,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也作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现有产权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产权归属方面有不少弊端,严重束缚了产权制度应有功能的发挥。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明确产权主体,把“虚化”了的产权主体做“实”,全面解决各类产权的归属问题即科学地界定产权;其次,淡化所有制,强化所有权,确立分级所有,健全有关制度,采取相应措施。迄今,农民长期土地使用权的保障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好。现行的制度,只承认农民对土地的债权关系,而不承认农民对土地的物权关系,这样就不能彻底解决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关系,换句话说农民还不是自己土地的真正主人。因此,改革不但要使人们获得财产,而且获得的财产要得到制度的保护。
保护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健全各种利益主体的表达机制。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享有通过任何媒介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知情权的内容不仅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党的大政方针,还应当包括政府掌握的一切关系到公民权利和利益、公民个人想了解或者应当让公民个人了解的其他信息。知情权是民主政治发展到现代阶段所产生的一项重要的公民权利,是公民实现和维护自身其他权利和利益的重要条件。有知情权才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包括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等。所以,必须保护广大人民的知情权。随着我国社会分层的变化,利益日渐多元化,但人民利益表达制度存在渠道单一、流于形式、难以操作和不平衡发展等缺陷。因此,必须建构法治化的利益表达制度体系,拓宽并建立通畅的人民利益表达渠道,着力培育利益表达的专门团体,扶助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严格规范国家社会管理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利益表达。如果既没有弱势群体表达利益的机制,也没有一个良性的谈判与协商对话机制,人民的要求就无法顺利表达,容易诱发各种极端行为。
二、走依靠人力资源发展经济的模式
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始终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使广大劳动群众都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心情舒畅地为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努力工作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因此,应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在产业类型上,“必须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在合理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第三产业,以增加就业量。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力争不断缩短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另一方面,继续积极发展面向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进一步扩大就业。具体说来,应该是在劳动力资源相对不足而资本较丰富的地区选择技术密集型发展模式;在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相对不足的地区选择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重点是发展那些投资少、见效快、吸纳劳动力多的轻型工业和第三产业。对于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必须强调发展技术密集型和高新科技产业,以便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而对于大量存在的不同性质的中小企业,则应该根据其自身实力,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
在企业规模上,要注重发展中小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能够以较少的投资成本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能够凭借较强的动态平衡起到就业稳定器的作用。因此,要注重发展多类型的中小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总体要求,重点扶持科技型、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型和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要发展中小企业,不单是企业自身的责任,更涉及到国家社会的各个方面:要建立功能完备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给予中小企业宽松的税收政策,加强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解决其资金短缺的问题。
在人才机制上,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设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包括事业环境、工作和生活环境、政策和制度环境等。环境建设对于人才脱颖而出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应营造一种舒心的、和谐的良好氛围,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和造就人的人事环境;创造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来实现人才与事业的共同发展;提供优厚的经济待遇和必需的物质保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另外,要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特别注重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一支具有国际水准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家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
在人才流动体系上,鼓励各类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部门、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理有序流动,消除各种体制障碍;建立起有利于人力资源高效配置的企业分配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参与分配制度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当前的关键在于强化人才个体对人才资本的所有权,让人才真正成为人才市场的主体,通过市场交换,将人才的使用权交换给单位、社会,从而实现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人才使用社会化。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承认人才个体对人才产权的最终支配权、处分权,除非国防战备、抢险救灾等国家紧急情况的需要,一般应尊重和维护人才本人的自主择业权和人才资本的自由交换权。要强化合同契约意识,明确人才、单位、社会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个人通过市场将人才使用权交换给单位,单位按契约支配人才的使用权,将人才管理与使用纳入社会化、契约化管理轨道上去。要研究制定人才产权管理条例及人才产权保护法,建立人才产权仲裁机构,合理划分、鉴定人才产权的构成与权属,科学、公正、合理地处理人才产权纠纷;尽快制定、出台人才产权保护法,切实保护人才个人的终极产权。
重视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要加快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除继续大力发展正规教育外,还要在全社会形成多种模式的现代化职业培训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尽快建立和完善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和终身学习体系,突出单位和个人的主体地位,使人才的培养由政府推动走向市场机制推动,由行政推动走向人本驱动。
三、树立人本政绩观和建立人本考核体系
在我们的经济工作中,领导干部未能处理好发展经济和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关系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些人甚至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置人民的生命与健康于不顾。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不完善直接相关。
当前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指标设计过于偏重经济发展的内容。长期以来,我们评价一个地方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水平和成绩以及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主要是看其经济发展的状况,而且是看几个主要的经济指标的增长。在这种评价标准的影响下,不少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往往只重视经济建设,而忽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只重视短期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二是考核内容比较随意。一些地方对下级官员的政绩考核缺乏科学依据,往往是上级领导一张口,就把某项工作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各级干部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围绕着领导人的注意力在转。三是包含项目过于繁杂。现行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虽然显得很全面,但并不科学,也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趋势不相适应。
一般说来,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们更关心收入、财富、经济的增长;追求经济和物质水平的提高被放在首位。但经济发展不是最终目的,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物质、精神、价值的总体满足程度和全面发展水平,才是社会发展与否的根本标志。这就要求政府官员的政绩观需要实现由“物本”向“人本”的转变。必须放弃“以GDP论英雄”的错误认识和做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以人为本,注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衡量“政绩”和“业绩”,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具体指标,不仅要看GDP水平高低,而且还要看大多数群众的反应。应该说,对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实际影响,才是衡量各级领导政绩的真实尺度。只有这样,“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在行动上落实。与人本政绩观相适应,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必须作出调整。首先,要树立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把群众意见作为考评干部的重要尺度。其次,要完善考评内容,从单纯地追求速度,变为综合考核增长速度、就业水平、教育投入、环境质量等方面。最后,还要探索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与手段。一是在指标体系的设置上,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能片面地用经济指标考核干部。二是在经济指标的设置上,既重视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又重视反映社会发展的指标。三是在评价标准上,既要看数字,又不能惟数字,坚决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
四、转变政府职能和观念。由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现阶段,政府的转型绝不仅仅是其经济职能转变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政府同社会各利益群体之间关系的问题,涉及到执政党工作方式转变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要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政府必须切实转变职能,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按照现代政府管理的理念,政府应由“人治政府”转向“法治政府”、由“无限政府”转向“有限政府”、由“权力政府”转向“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有限政府”是与无限政府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所谓有限政府,是指权力、职能、规模和行为方式都受到宪法和法律的明文限制,并接受社会监督和制约的政府。与全能政府不同,有限政府严格界定自己权力的范围,不是什么事情都要管,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它尽量避免干涉私人事务,充分尊重人的自由、权利,以人为本,尽量避免直接干预经济行为,充分尊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在公共行政时,应秉持责任理念,承担社会责任,弥补市场的缺陷,调节市场自身难以克服的经济波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公共产品、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调节社会财富分配不公问题,通过税收、济贫、社会保险向失业者提供培训等方式缓解社会财富的不公平状态,保护市场竞争中的弱者,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在全国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真正实现“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模式的转换;同时,研究制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探索完善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制订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逐步探索建立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使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享有社会保障;依法强化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做到应收尽收,积极调整各届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做大做强社会保障基金,同时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重视普及科学文化。作为科普文化主要内容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大力普及科学文化,对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愚昧迷信和反科学、伪科学的行为,占领群众思想阵地以及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
重视合理分配。在分配上,一味片面地追求规则公平、起点公平或结果公平都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现实的。依据科学发展观,公平合理的分配应该把规则公平、起点的相对公平与结果的差距适度结合起来。在初次分配上,侧重于起点的相对公平和规则的公平。在再次分配上,强调结果的公平与新一轮竞争的起点相对公平。分配的公平合理主要体现在经济主体获取经济利益机会赋予的公平,获得经济利益多少与作出的贡献相称上的公平,以及保持合理的收入差距,追求客观分配结果的相对公平。这样就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人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走循环经济之路
马克思曾把经济发展分为外延式和内涵式,也就是对应于我们经常说的粗放型和集约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把经济机会分为外生的经济机会和内生的经济机会。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为了利用外生的经济机会而搞外延式的增长是符合比较优势原理的,尽管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在很大程度就是所谓的“拿资源换增长”。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这些外生的机会就会逐渐失去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再走外延之路就不符合比较优势了。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现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着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这些局限条件已经成了转型理论所说的“有效约束”,对经济发展的束缚作用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学会走内涵式经济发展的道路,从注重生产要素的投入到注重生产技术的进步,这才是决定长期经济发展的关键。
科技的新发展将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科技事业的出发点,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科技进步的福祉和新的发展机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资源环境的制约、保证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要求决定了我国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因此,要大力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大力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或者产业;在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就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出,提高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水平,在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未来发展的迫切需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和基本部署。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二是抓住未来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和新材料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三是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四是以重大成套装备和高技术装备、新一代绿色制造流程和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全面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五是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努力发展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
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从技术上说,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于三个方面:一是资源消耗增长过快;二是资源利用效率过低,我国同样单位产值的消耗是日本的8倍、美国的4倍以及印度的2.5倍;三是资源再生化率不高,我国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以上。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正如同志指出的:“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
-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文
-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学说论文
精品范文
10科学课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