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论文
时间:2022-04-18 08:27:00
导语: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学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把我校建设成和谐校园是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包括高校师生员工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要求,完全适用于我们高等院校。高校在传承文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具备的人文优势,理应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示范区和辐射源。我们要把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落实到学院的具体工作中来,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为目标,把我院建设成为安定团结、规范有序、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校园,建设成为师生员工安居乐业、文明健康、成功成才、兴业创业的家园。
和谐校园就是要具备稳定公平的校园秩序与文明,求真、明德、至善、超越的校园文化以及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与氛围。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校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正确认识和面对发展带来的困难和问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学院的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之道,学校要始终坚持发展这一主题,抓住发展契机,一心一意谋求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要落后,发展慢了也要落后,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矛盾。
二、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马克思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和谐社会的着眼点是人,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的状态。而和谐校园应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所以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每个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要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师生享受教育教学的成果,得到发展、提升的实惠。以法规、道德、政策和舆论的力量,有效调控师生的差异,确保学校的稳定和谐,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要承认学生的主体性,确立教学能动观;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确立教学自主观;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确立教学民主观;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激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点,唤起成功的信心;要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确立教学创新观,形成一个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教育共同体,让学生不仅在身心方面得以全面和谐发展,而且要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也得以协调统一、和谐地发展。
三、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
依法治校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师生人格,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依法治校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保障师生民主权利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校是平衡和调节校园利益关系、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有力保障。通过依法治校,运用法律、制度、校规的力量来预防纠纷和事故,不断化解矛盾与冲突,弥合裂痕,整合校园资源,维护校园秩序,就能以文明、理性、平和的方式消除校园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形成人心安定、秩序井然、教学相长的和谐局面。
以德治校是同志“以德治国”理论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以德治校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构建以德治校领导体系。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通盘考虑学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构建包括学校公德、干部道德、教师道德和学生道德等方面内容的以德治校内容体系。其次,要建立一支政治坚定、知识渊博、品格高尚、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
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是治理现代化高校的两种手段,两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以德治校是实现依法治校的基础,依法治校是实现以德治校的保障。在高校治理工作中必须坚持德法兼治的原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以“德治”促“法治”;大力实施依法治校,以“法治”保“德治”,最终实现以法保和谐,以德促和谐。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明校园
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灵魂,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对师生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阵地,必须加强先进校园文化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还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等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弘扬校园先进文化主旋律,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系部、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的活动。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要根据学校特点、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努力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格,使全体师生每时每刻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化的熏陶,实现人格的升华,共享平等、宽容、理解、激励和关爱,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即科学、道德和艺术的统一,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与学校和谐发展的统一。
我院依山傍海,绿树成阴,生态怡然,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我们要教育广大师生爱护我们的校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现代生态人格和生态精神。创造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绿色校园,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在生态化校园建设的物质层面,要树立“生态平衡”观念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意识。以神圣的体悟敬畏自然,以诗性的智慧热爱自然,以“栖居意识”顺应自然。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继续发扬讲改革、讲团结、讲进步、讲奉献的精神,牢记求真、明得、至善、超越的校训,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把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M].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
[2]郭枫焰,范俊德.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J].华南新闻,2005-03-15.
[3]邴正.以德求师以德育人——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师德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1,(11).
-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促进工会建设论文
-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文化建设创新论文
精品范文
10科学课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