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创新品质论文

时间:2022-04-10 08:20:00

导语:科学发展观创新品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学发展观创新品质论文

创新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在品质。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创新成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深刻领会它的创新思维,牢固树立

创新观念,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实践,用改革创新办法破解科学发展难题,靠改革创新思路构建科学发展长效机制。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进程,在每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党都围绕面临的时代课题,进行实践和理论的创造性探索,从而形成指导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开创之作,它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我们党的每一重大理论创新,都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新飞跃。

科学发展观不是在个别方面、而是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对时代主题和历史潮流的分析判断上,由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拓展为“和平、发展、合作”三大潮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布局上,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上,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加快发展拓展为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上,由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实现共同富裕拓展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达到了一种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推进理论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和结果。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新认识,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

强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体现了我们党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理念,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认识。多年来,人们往往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发展,甚至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这种发展观念虽然在特定的发展阶段有其必然性,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发展的片面理解必然导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结果,甚至出现经济畸形增长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的不协调局面。针对历史上曾有过的经验教训,同志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它不但关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更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不但关注社会财富的创造和涌流,更注重社会利益的分配和调整;不但关注经济实力的增长,更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不但关注开发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但关注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根本动力的认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落脚点。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彰显了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价值理想,使得这一科学理论具有了植根于人民的强大生命力。

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体现了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需要,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建设道路的认识。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又好又快的发展,这种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惠及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要按照“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的要求,处理好局部与全局、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真正构建起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永续发展。

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体现了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各种重大关系的要求,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略的认识。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兼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发展,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各要素的良性互动,在统筹兼顾中求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引领实践创新

伟大的实践催生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启迪人们用科学的思想与理念去研究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争取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党上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容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针对国内出现的严重冰雪和强烈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精神,举国动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形成了快捷高效的灾害应急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夺取了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针对国际上剧烈的金融动荡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因素,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因素,采取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重大战略措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解决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理论武器。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接受检验,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推进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根本源泉,就在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实践。世界在变化,实践在发展,科学发展观也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健全其体系、丰富其内涵。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发展的新鲜经验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惟其如此,才能保持其生机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发展的实践也才能达到新的水准和更高的境界。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弘扬创新精神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和提升。创新的理论,需要以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去理解和把握。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必须在转变发展观念、形成正确的发展思路、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求实效,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和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

着力转变发展观念,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前提。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包含了许多新的思想观念。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它的精神实质,把握其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改变一切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使以人为本、科学统筹、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等新观念在头脑中深深扎根,努力实现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

着力形成正确的发展思路,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划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要搞好顶层设计,制定出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把本单位、本部门的建设发展放在军队和国家发展的全局中来考察、来谋划,使局部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全局的发展,以局部的发展促进全局的发展。要找准制约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分析原因,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尽快加以解决,在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中求发展。

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障。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建立一套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加公平、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完善体制、长效机制和具体制度,从而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张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