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

时间:2022-11-27 09:50:00

导语:扶贫办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扶贫办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

县委学科办:

根据县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要求,××县扶贫办班子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办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自查和反思,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

党的十六届三上全会以来,我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加快崛起、富民兴县的新路子。在此期间,我办认真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密围绕××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扶贫工作“十一五”规划,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明确三个原则,调动发展活力。我县是一个典型贫困的农业县,财政基础差,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为了集中有限资金办大事,我们在实施扶贫开发战略中,提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执行贫困村、贫困户首扶制度,坚持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整村推进与现代农业产业建设相结合,积极整合扶贫资源,整合资金,加大扶贫投入,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围绕“四基本”,即基本设施、基本产业、农民基本队伍、基本制度,突出一体,抓实两翼,实施“十项”工程。并明确了三条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一是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的原则。统筹项目资金以扶贫片区开发为平台,以财政专项资金为基础,部门负责落实抓组织实施,最大限度地整合项目和资金,集中财力实现项目建设整体推进,确保各项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二是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按照“资金捆绑、县为平台、县上协调、部门实施”的要求,对所有整合的项目资金,按照业务特点和行业要求,确保项目渠道不变、资金投向不变、实施单位不变,让被整合的涉农单位和部门好规划、好落实。三是整村推进、片区综合开发的原则。按照区域统筹发展,“点、线、面”结合的原则,根据项目村的特点和整合项目具体情况,实施整村推进,确保项目实施后村子发展变化明显、群众满意、上级认同。这三条原则使原本对扶贫开发项目整合要求不理解、有顾虑的部门和单位,都自觉自愿地参与了进来,为扶贫开发整体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三个引导,促进农民增收。把农民增收作为检验扶贫开发效果的重要标志,大力引导项目区群众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引导培育特色产业。为了促使贫困群众加快发展增收产业,从1997年到现在累计投放小额信贷14591万元,扶持发展畜牧、水果、蔬菜、三七、草乌、灯盏花等增收产业,为项目村开辟了农民增收渠道,为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奠定了基础。二是引导壮大龙头企业。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突破口,16年来,共争取5459万元的扶贫贷款扶持了千山生物公司、蓝天公司等14家龙头企业业,使企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随着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不仅直接增加了贫困农民的收入,而且有力的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引导加快科技扶贫。鼓励支持农业科技人员示范带动农民推广应用新技术。依托蔬菜、三七、灯盏花、草乌、水果等产业,聘请专家,重点对贫困户采取送资料上门的办法进行培训,累计发送科普知识资料12000多份,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种植水平,使之成为我县项目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三)加快二个改善,优化农村环境。以整合的项目资金为依托,不断加大改善项目区的农业基础条件、农村环境面貌和农民生存条件。一是改善农村基础条件。通过项目的有效整合,使农业、水利、交通、林业、畜牧等部门建设项目集聚贫困村,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的基础条件。坚持把群众最关心的水、电、路等问题作为重点,全力改善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二是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下功夫整治农村环境面貌,积极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理念。

(四)落实三个措施,确保发展成效。为了切实落实项目整合的各级责任,县委、政府把项目整合作为推进片区开发的重要抓手,形成了各级领导重视支持、干部群众合力共建的新局面。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县级领导挂钩联系乡(镇)制度,使领导力量和政策导向上向贫困群体倾注,形成了共同推动贫困村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严格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财政资金管理规定的要求,在县财政局所设立了扶贫专户,做到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封闭运行。在项目资金管理中做到了“三个坚持”,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坚持以计划管项目,以项目管资金,实行资金直通车;坚持县级报账制,严格审核支出票据,确保专款专用;坚持定期审计检查,杜绝挤占挪用。三是加强监督考核。严格审批程序,重点在整村推进、小额信贷对象的确定上,实行“农户申请,村组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查,信用社考察,专题会议研究审批”的工作程序,增强了透明度,杜绝了帮富不帮穷和挤占套取国家扶贫资金现象的发生。同时,每年把整村推进、小额信贷等扶贫工作纳入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目标考核,严格进行考核,激发了各级组织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积极性。

我县自1994年以来,相继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至今已有16年的扶贫攻坚历程。这一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上海市徐汇区和省级挂钩部门的鼎力帮助下,县扶贫办充分发挥部门议事协调作用,使扶贫项目、扶贫资金覆盖到全县贫困村寨,为全县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谱写了新篇章。16年来,共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14217万元,上海对口帮扶资金2671万元,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挂钩扶贫资金746万元,整合其它部门资金3477万元,省、州、县挂钩部门投入2252万元,扶贫贷款20050万元。各项扶贫资金的投入,加快了全县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各事业的发展。一是修建乡村公路及村间水泥路85条,共426公里,改善了偏僻山区群众交通闭塞问题。二是完成大小水利工程160件,其中修建十五万立方小二型水库1座,建水池234个,铺设饮水管线558公里,支砌三面光沟渠23公里,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21400亩,解决了5.67万人、1.64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三是新建学校54所,资助贫困生605人,建村级白玉兰卫生室31个。四是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41个,革命老区项目2个,温饱示范村61个,生态村9个,小康示范村3个,实施特困户住房安居工程543户,五是实施能源生态工程,改厕、改厩、改厨和配套沼气池4004户。六是实施异地搬迁扶贫450户,共2073人。上述扶贫工程的完成,为稳定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目前仍有1196元以下贫困人口16.32万人,全县发展处于区位优势差、农业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弱、基础设施建设慢、农村基础条件差、财政自给率低、社会保障程度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要求,结合“三个一”,“六对照、六检查、六树立”的要求,通过征求大家的意见和深刻反思,扶贫办班子查找到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距:一是在工作思路、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方面距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差距。主要表现在谋划和指导工作时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默守陈规、循规蹈矩;遇事求稳怕乱,求稳怕险;工作上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二是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对服务对象总体要求的多,具体考评的少,缺乏主动靠上去服务、事前服务的意识;还没有正确处理好建设与服务的辨证关系,片面强调建设,存在重建设轻服务的思想。三是服务机制方面不够完善。制度建设滞后,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服务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制度落实力度不够,往往流于形式,有的环节存在制度管理空白,有的制度操作性不强,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四是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业务知识的探索更新不够。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给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一方面,要形成“大扶贫”的工作格局,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动员、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的扶贫开发之路。实践表明,推动多部门参与的行业扶贫、“县为单位、资源整合、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区域扶贫以及机关定点扶贫和东西协作为基础的社会扶贫“大扶贫”工作格局的形成,可以动员、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和各种资源参与扶贫工作,使扶贫工作的渠道更广泛、帮扶更到位、措施更丰富,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工作重点,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大力促进产业扶贫,通过产业扶贫与科技扶贫相结合,加大对扶贫地区的科技投入,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科技培训,将现代技术、管理和人才等要素引入贫困地区,促进其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注意选择资金回报率更高的产业,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等。通过扶贫开发工作,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使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位扶贫干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思想、更新业务知识,以适应新时期对扶贫工作的要求。五是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受习惯思维的影响,工作的创新发展受到传统思维定势制约。由于扶贫固有的程序性、原则性、重复性特点,容易形成定势思维和惯性思维,制约扶贫工作创新开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扶贫工作中单纯只注重经济发展,不注重社会全面发展。二是只重基础设施建设,勿视了对群众科技意识的培训。三是在思想上保守,观念上陈旧,与“大扶贫”开发工作理念不相适应。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归纳和分析,扶贫办班子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宗旨观念和大局意识树得不牢,尤其是联系实际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不强,对科学发展观理解得不深刻。二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树得不牢。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不够,思考不多,对干部职工在想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了解比较少。三是思想解放不够。未能自觉地运用党的基本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造成了思想不够解放,手脚放不开,政策运用的不活、不准、不到位,队伍管理不严、不细、不规范,进而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四是群众观念弱化。未能自觉坚持群众路线,这就很大程度上使思路受到局限,认识与实际脱节,从而影响一些决策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四、班子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识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办班子形成如下四点共识: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扶贫工作必须解放思想,服务发展大局。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任务,也是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扶贫工作只有真正融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发展为先、发展为重,才能不断增强扶贫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只有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己任,扶贫工作才能立得住,站得稳,做得强。只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各级党委政府才会重视扶贫部门。所以,只要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事,我们就要积极去做,并且要克服困难,把好事做好。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扶贫工作必须重视人才建设,配备好各级领导班子,带好队伍。事业兴衰,重点是人关键在干部。领导班子建设是事业成败的关键。要在改革和发展中考察识别干部,真正把那些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推到重要领导岗位,切实把各级领导班子配好、配强。队伍建设是事业发展成败的根本,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内涵日益丰富,单靠主动、热情是远不够的,只有加强培训,练好内功,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才能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扶贫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行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是扶贫工作“永恒的主题”,只有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才能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为事业的发展和工作领域的拓展构建有效的平台。要以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主要内容,突出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只有始终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加强沟通协调,对自身的问题不护短、不手软,行业形象才能真正得到提升,才能为促进我县扶贫事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五、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

“服务”是扶贫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扶贫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扶贫部门良好形象的关键所在。服务理念不更新,就会偏离科学发展的轨道;服务能力不提升,就会失去服务科学发展的动力优势;服务机制不健全,服务就只会流于形式。扶贫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进一步解决好“真服务”的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立足本职为科学发展出力加油。

(一)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更新服务理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一是正确理解“好”与“快”的关系。实践证明,高速度可以有好质量,快发展也可以保安全。只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就可以做到服务于“好”与服务于“快”的有机统一。扶贫部门既要竭尽全力服务于“好”,又要全心全意服务于“快。二是正确处理服务与监督的关系。把服务作为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努力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监督中体现服务,坚持服务与监督并重,做到监督不缺失,服务不缺位。三是转变服务理念。由群众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为群众服务,由坐等群众上门转变为主动上门为群众服务。四是转变服务方式。由习惯于事后服务,转变为注重事前服务和事中服务。

(二)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持深入农村、深入群众,现场解决农村面临的实际问题。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切实解决服务“缺失”和“不到位”的问题。切实转变工作方式,积极开展驻村服务,抓试点示范和服务农村活动。

(三)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服务农村长效机制。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制定并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服务农村和农民的有效运行机制。用制度保障服务工作常态化、日常化。一是实行服务工作岗位目标管理。根据机构和工作岗位设置,制定涉及每个岗位的服务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服务工作目标任务,服务责任落实,严格对照服务标准要求,开展岗位服务达标活动,使服务工作具体化。二是健全服务农村和农业工作制度体系。进一步修订“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期办结”、“文明用语”及重大事项决策听政、重大事项公示公告、重点工作定期通报、政务信息查询等工作制度,严格规范服务行为。三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制定和完善“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定期走访群众征求意见”等相关监督检查制度,充分发挥组织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确保服务群众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六、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学习领会总书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员干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和魄力。增强坚持以人为本的群众观念、大局意识,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干部职工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增强宗旨意识,把人民是否满意,人民是否答应做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把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破解群众民生难题作为目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贫困群众。

(三)加强自身廉政建设。认真执行中央和州县廉洁自律的各项要求和规定,廉洁自律,洁身自好,在各个方面做到不违规,不越线,班子成员坚持经常对自己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细节进行总结,注重发扬和坚持好的做法,及时纠正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中汲取教训,防微杜渐。

(四)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班子成员认真执行统一领导的分工负责制,遵守组织原则,认真执行议事规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同时要努力提高党性修养,坚持个人服从组织,自觉维护班子集体的领导权威,着力有效地提升单位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使单位干部职工形成“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进一步打造单位部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