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粮食局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分析检查报告

时间:2022-07-27 11:46:00

导语:区粮食局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分析检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区粮食局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分析检查报告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我局以“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实现××粮食工作新突破”为载体,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局党组把这次活动作为推动粮食流通工作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解放思想、带头深入调研、带头边学边改,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本局干部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总体情况,认真查找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提出今后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局党组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粮食流通中心工作,以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为目标,改革和创新粮食流通体制,扎实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

(一)不断深化改革,基本解决了困扰粮食部门改革与发展的“三老”问题。我局着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把解决“老粮、老人、老账”问题作为突破口,积极争取自治区政府出台有关政策和专项资金近4亿元,分别采取补贴价差、内部退养与置换身份和分清责任、理清挂账的办法,基本解决了“三老”问题。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和完善粮食行政管理、储备体系,培育粮食市场体系,构建新型粮食流通体制。根据我区实际,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改革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建立了权责一致、精干高效、统一管理的粮食流通行政管理新体制。按照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的要求,对自治区直属库和3个代储库实行集中管理,完善了粮食储备调节体系,保证了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调得动、用得上。积极培育多元化粮食市场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符合粮食收购许可资格的粮食经营者入市收购,积极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粮食有序流通。

(三)加强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确保区域粮食安全。我局始终把确保区域粮食安全作为粮食流通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一是建立粮食应急机制。制定了《××粮食应急预案》,在全区确定了28家粮油应急定点加工单位和60家粮油应急定点供应单位。同时,加快粮食宏观调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全区粮食储备企业和部分粮食应急定点加工企业的远程监控。2008年9月,成功举行了××重大粮食应急预案演习,观摩演习的自治区和有关部门领导对我区反应迅速、处置果断、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建立粮食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在全区建立了50个国家和自治区粮食价格监测点,及时市场价格信息,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和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三是调整和充实自治区储备粮规模与结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核定的指标充实了自治区储备粮库存,使自治区原粮储备达到国家核定规模;建立了由企业承储、定点加工、政府监管、适时轮换、确保数量的应急成品粮动态管理模式,审核确定了27家应急成品粮油定点储存企业,全区应急成品粮油储备分别达到8500吨和4350吨,为确保粮食安全供给奠定了物质基础。四是积极协调国家粮食局等部门批准,建立了银川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并指导其开展交易活动。2008年交易量达27万吨,为调节区内粮食供求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结合储备粮轮换,有效调节市场供求,2008年元旦、春节期间,针对市场粮价波动,适时抛售轮换出库的自治区储备粮2万吨,满足了市场需求,平抑了上涨过快的市场粮价,保持了区内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有效发挥储备粮调节市场供求、稳定市场价格的“蓄水池”作用。此举得到了国务院节日市场检查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四)坚持依法管粮,健全和完善监督检查和质量监管体系。认真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行政执法和法规体系建设,提请自治区人大审议颁布了《××回族自治区地方储备粮管理条例》,制定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严格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采取专项检查、联合检查等方式,强化市场监管,依法查处了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我区粮食流通市场秩序;加强粮食质检体系建设,建立了××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及石嘴山、吴忠市两个通过国家级粮油质检机构认证的粮油质检站,初步构建了我区粮食质量监管体系。

(五)加大扭亏增盈工作力度,直属企业实现整体盈利。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狠抓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工作,通过与直属企业签订扭亏增盈目标责任书,指导企业拓展经营思路和空间,积极争取减免税等政策措施,完善企业内控机制,优化企业外部经营环境。2008年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去年同期相比预计减亏50%,直属企业实现整体盈利,储备企业实现利润177万元。

(六)服务“三农”,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粮食订单”,引导农民调优种植结构;认真做好粮食收购价格的衔接,科学分析市场供求和价格走势,合理确定我区粮食收购指导价,通过流通环节促进种粮农民增产增收。2008年4月,同心、中宁、红寺堡等地出现玉米滞销问题,我局及时召开全区粮食购销协调会议,引导××和外省区用粮企业入市收购,紧急协调经贸委和兰州铁路局,帮助落实铁路运输车皮2400多个,解决了玉米“卖难”问题。2008年秋收时节,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部分地区稻谷质量较差,市场价格相对较低,农民出现“卖粮难”。针对这一情况,局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农村和收购企业调查研究,把解决农民“卖粮难”作为当前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采取实施自治区临时储备政策和进行托市收购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维护了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

(七)关注民生,“放心粮油”工程惠及城乡居民。大力组织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全区“放心粮油店”已达233家;支持和引导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逐步提高“放心粮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普及率,让广大城乡居民就近享受购买放心粮油的便利。我区军供“放心粮油店”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国家粮食局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同时,针对粮油食品价格易升难降的难题,前移粮食宏观调控平台,规划建设国有或国有控股粮店,发挥稳定粮价的“标杆”作用。

(八)以效能建设为核心,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局党组从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入手,以完善制度和提高行政执行力为突破口,以提升干部综合能力为重点,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改革选拔用人机制,切实增强党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能力。形成了一个风正、气顺、团结、务实、创新、劲足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局党组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学习与调研相结合,突出实践这个根本,组成了六个调研小组,由局领导带队对粮食流通产业化发展、监督检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储备体系建设和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党风廉政和效能建设等7个方面17个调研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同时,向自治区有关部门、各市、县(区)粮食局、粮食加工企业、局直各单位发了征求意见函(表),分层次召开直属单位、机关干部和离退休干部座谈会,走访部队和有关单位,广泛征求对粮食工作以及局党组的意见建议。由局主要领导带队到吉林、广东、福建、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取经,找出差距。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原汁原味听取了收集到的108条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梳理归类。局党组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虽然在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无论是在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跨越式发展方面还是在自身科学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上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近年来,局党组组织了多次学习班集中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但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的还不够深,结合实践不够好。尤其是对全局的、战略的、长远发展的问题思考的还不够,还没有完全树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依据科学发展观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还不够。

(二)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抓手少,政策、科技和资金支撑力不强。国有粮食购销和储备企业参与粮食产业化经营的观念滞后,发展模式定位不清晰,产业化经营发展慢、效果不明显;龙头企业规模小、知名品牌少、辐射带动作用不大;粮食产业集团没有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自身经营与发展陷入困境;产业化发展整体协调推动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不紧密,没有可靠的保障机制,影响了粮食产业化的发展。

(三)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主要是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式定位还不够准;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对引导购销企业转变观念、参与市场竞争工作力度还不够大;对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重大问题调研的还不细,配套政策措施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对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和推动力还不大。

(四)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体系不健全,市场监管还不到位。一是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综合执法队伍尚未建立,县级执法工作体系不健全,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和粮食经纪人监管力度不大,特别是针对目前大部分粮食经纪人分散收购、规模小、不够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条件的,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监管工作存在空白点。二是粮食质量监测体系还不健全,全区三级粮食检测检验大格局尚未建立。三是对成品粮监管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成品粮油监管有责无权,难以有效监管。

(五)储备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还不完善,整体合力发挥不足,盈利能力较弱。储备企业管理模式还不够科学,监管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购销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储备粮轮换机制不活、形式单一,整体合力发挥不足;企业积累薄弱,部分企业仓储设施陈旧、老化,机械设备严重不足;市场营销人才奇缺,管理粗放,适应和驾驭市场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自我造血功能不足,经济效益不佳。

(六)粮食流通工作机制创新还不够,机关效能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一是与粮食生产、科研、金融等部门联系沟通不紧密,工作协调机制不规范,粮食流通对粮食生产的引导作用发挥还不够。二是对粮食流通工作调研还不深入,尤其是对粮食购销市场化后粮食部门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快职能转变,如何围绕产业化发展,服务“三农”等事关粮食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新路子、好办法不多。三是制度体系还不完善,有些制度落实还不到位,行政执行力较差。四是有的干部职工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看不到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看不到与兄弟省区存在的差距,看不到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工作中存在畏难和厌战情绪。五是个别处室之间沟通协调不紧密,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服务意识不强。六是文件多、会议多、检查多,基层忙于应付。

(七)改进作风、服务群众还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关注干部职工利益。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还不够,有些干部作风飘浮,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设身处地为基层着想、为干部群众办实事还不够;对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关心体贴还不够细致;干部职工文体活动不够丰富。

三、深刻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区粮食流通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局党组认真进行分析,认为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主要是主观原因。

(一)主观原因。

一是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近年来,我区粮食流通管理体制发生变化较大,工作量不断增加,班子自身学习抓的还不够紧,学风不够扎实,特别是系统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还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对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认识有时还不到位;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和理论体系,有些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自觉性还不够;对制约和影响粮食流通工作长远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的还不深。

二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粮食流通工作能力和水平还不够。一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工作实际结合得还不够紧密,自觉应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意识和应用能力还不够强,对粮食流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深入细致思考还不够。二是对扶持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还不深、措施还不具体、整体推动力不强。三是领导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是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创新发展意识还不够强。近年来,我局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宏观调控、助农增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粮食局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成绩面前,部分干部职工产生了一定的自满情绪,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进即满、盲目乐观的思想,忧患意识、抢抓机遇意识还不够强,有求稳怕乱的思想,缺乏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和不畏艰险的勇气,用科学发展观开展工作的眼界不够宽、思路不够广、办法不够多,攻坚克难、创新机制、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还不强,在推进工作时,仍然缺乏“小省区也能办大事”的大气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没有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四是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还不够高。求智于民、问计于民、取信于民的作风还不够扎实,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对企业和群众的需求把握还不准,制定的有些文件和制度还缺乏针对性,抓工作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部分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还不够强,积极性发挥还不够到位,独挡一面、责权统一的工作局面还没有完全形成。反映出党组的领导能力、领导方法、领导艺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客观原因。

一是粮食流通行政管理体制和市场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新的行政管理体系建立后,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反映在体制和机制上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区粮食行政垂直管理只垂管到地级市,县级粮食行政管理委托当地政府管理,政令不够畅通,工作衔接不够紧密,客观上影响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作用的整体发挥。粮食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的重点在市、县,由于市、县粮食局执法机构和队伍不健全、缺少编制和必要的行政执法经费、设施设备,特别是粮食流通市场监管部门多、涉及面广,粮食、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监管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粮食流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粮食流通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工作不断受到挑战。目前,粮食流通依然存在法规体系、标准体系不健全和滞后的问题,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被迫承担了更多“消防队”的职责,往往是被动跟进,工作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在所难免;城乡居民粮油消费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健全、技术保障不到位,留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是粮食产业化发展涉及部门多、牵扯面广、推进难度大。粮食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部门处在流通环节,在联系产、购、加、消等环节的衔接机制还没有形成,推进产业化发展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支持,制约和影响了粮食产业化的经营与发展。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史包袱比较重,政策措施和改革资金筹措难,既影响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也影响了粮食产业化的推进。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措施

科学发展观是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粮食流通工作的思想理论武器和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确保粮食安全和有效供给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来抓,制定颁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把粮食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要从我区粮食工作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努力把握粮食流通行政管理和行业指导的主动性、规律性,制定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各项具体措施,切实解决好影响我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局的重大和首要政治任务,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一是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采取专题辅导讲座、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座谈会等有效措施,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上下功夫,在领会理论精髓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下功夫,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思考和指导粮食流通工作上下功夫,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工作能力上下功夫,切实做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二是抢抓机遇,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跨越式发展。局党组在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出台措施、部署工作时,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粮食流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抓住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的重要战略机遇,学好用好用足政策,紧紧围绕涉及粮食工作的民生工程、仓储基础设施、物流中心和粮食精深加工,切实抓好项目规划、论证和实施,带动××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实现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着力完善粮食宏观调控机制,切实提高区域粮食安全的控制力。一是制定《××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建立粮食生产与流通的沟通协作机制,促进优质粮食生产,进一步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符合××区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二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集粮食资源管理、粮油交易、政务管理三网一体的粮食监测、预警体系,扩大全区城乡市场粮油价格监测的覆盖面,全面提升信息服务功能。三是坚持“提质、扩量、增效”的原则,创新经营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改革现行管理体制,优化管理方式,全面提高储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四是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体系,制定《××粮食应急预案实施细则》,分级落实应急保障责任,建立市县粮食应急联动机制,强化应急定点加工、供应单位职责,形成粮食购销、储备、加工企业和城市连锁店联动应急供应体系,保证特殊情况下的粮食有效供给。

(三)着力完善粮食流通监管机制,切实提高对粮食市场的约束力。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要求,尽快完善粮食流通市场监管机制,切实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失位。一是完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制度,尽快制定《××回族自治区粮食流通管理实施办法》,理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关系,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行政管理职能,实现由监管原粮质量向监管成品粮油质量的延伸。建立健全粮食经纪人管理制度,开展规范粮食经纪人试点工作,加强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和年检工作,严格市场准入标准,规范经营行为,确保粮食流通市场监管不留死角。二是建立区、市两级粮食行政执法队伍,健全粮食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操控粮价、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绝不让劣质粮食流入市场,危害群众生命健康。三是加强和完善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加大粮食质量检验工作力度,构建粮油“大质检”格局,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四)着力完善粮食产业化发展运行机制,切实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一是积极协调自治区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市、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二是高度关注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经营状况,积极争取和研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粮食及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有实力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科研机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联营合作,通过企业重组、兼并等形式,盘活、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指导和鼓励储备企业、民营粮食经营企业、加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或兼并、破产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真正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化的市场投资经营主体。四是加快重组××粮食产业集团步伐,化解债务,盘活优良资产,为粮食流通产业化发展打好基础。五是进一步深化储备企业改革,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储备粮经营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储备企业间的合作,整合力量,扩大规模,发挥优势,逐步建立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筹运作的大储备体系,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储备企业的盈利能力。六是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国家拉动内需、促进发展的良好政策机遇,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落实好××粮食流通领域重点项目的论证申报和建设任务,加快粮食流通物流体系和仓储设施建设,夯实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提升我区储备体系的整体功能。

(五)着力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切实提高粮食行业的影响力。站在关注民生的高度,强化服务意识、充实服务内容、落实服务责任、优化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效果,着力建设服务型机关。一是为“三农”服务。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粮食订单,搭建粮食产销平台,促进粮食顺畅流通;认真分析研究区内外粮食产销形势,探索建立区内外粮食产销衔接协作机制,拓展粮食销售渠道,指导企业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切实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组织推广农村科技储粮技术,减少产后损失。二是为企业服务。加强引导,积极协调,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加工企业争创自治区级和国家级名牌产品,着力提升我区粮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建立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与加工企业捆绑式和股份合作式经营的新机制,着力推行“龙头企业﹢农业科技部门﹢农户”、“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放心粮油店”等先进的粮食产业化组织形式,实现粮食生产与流通的良性互动;指导企业开办“粮食银行”和“四代一换”业务,拓宽业务领域,提高经济效益。三是为城乡居民服务。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按照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加强督查、稳步推进的原则,强化对“放心粮油店”的监管力度,有效提升“放心粮油店”粮油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快建设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粮店,不断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对安全放心粮油消费的需求。

(六)着力完善高效务实的行政运行机制,切实提高粮食行政部门的执行力。一是进一步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树立粮食部门的良好形象。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科学界定处室职能,明确工作职责,规范运转程序,全面落实机关ab岗、限时办结制等效能建设制度,加强处室之间的协调,确保政令畅通。二是认真落实政务公开、服务承诺、效能考评等各项制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坚决纠正在粮食收购、销售、行政许可审批、企业改革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严格执行各项检查考核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三是严格按工作规则办事,理顺工作关系,注重发挥基层工作积极性,克服越级行使职权现象。四是精减文件,改进会风,杜绝各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评比活动,提高粮食行政管理效能。

(七)关心群众利益,着力构建和谐粮食行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从干部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高度重视来自老干部、基层和机关关于维护职工利益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把粮食流通科学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干部职工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干部职工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一是经常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文体活动,活跃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丰富和陶冶干部职工的情操,增强干部职工队伍活力。二是定期组织老干部学习中央及自治区文件,适时通报全区粮食工作情况,适当安排参加自治区有关报告会和参观考察,逐步满足离退休人员的政治生活需求。三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干部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安居乐业。四是关心困难干部职工的生活,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帮助解决直属企业职工的养老、医疗保险等实际困难。五是认真落实好干部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好干部职工体检制度,关心干部职工身心健康,积极构建和谐粮食行业。六是加大粮食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体,广泛宣传粮食部门服务“三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措施,进一步提升粮食部门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八)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一是强化班子自身建设。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好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党组议事制度、工作规则和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增强班子的权威性和凝聚力、战斗力,逐步把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务实、高效、创新的领导集体,不断提高领导粮食流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党风廉正建设,旗帜鲜明地开展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健全反腐倡廉的长效工作机制,落实党风廉正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促进我局党风廉正和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三是以创建党建先进单位为载体,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度。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组织开展“党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作风好、业务成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党支部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四是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执行不力、推诿扯皮、不抓落实、打不开工作局面的干部;优化干部管理和考核方式,进一步建立真实反映干部工作实绩的考核机制,营造干事创业氛围,真正把愿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选拔、任用到合适的岗位,切实树立科学、正确的用人导向;科学合理地进行干部交流轮岗,培养工作的多面手和复合型干部;五是加大干部职工培训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着力打造适应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行政管理、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