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局科学发展观转段分析检查报告

时间:2022-06-05 05:44:00

导语:工业局科学发展观转段分析检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业局科学发展观转段分析检查报告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局按照省委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建设煤炭强省”为活动载体,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两个阶段的工作。组织局班子成员及机关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央有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特别是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在安塞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由局领导带队分三组深入煤矿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开门纳谏、问计于民”活动,广泛征求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深入查找了个人和领导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明确了整改方向,并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现将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局领导班子带领机关干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促进了全省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

(一)煤炭产量和经济总量大幅提升。近年来,我省煤炭产量平均每年增长2000万吨以上,20*年达到1.83亿吨,在全国的排位由2000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3位;20*年煤炭工业总产值700多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0%以上,上缴税费170多亿元。今年1-11月生产煤炭17084.04万吨,同比增产1316.90万吨,预计全年实际产量将达2亿吨以上。

(二)煤矿安全状况明显好转。近年来,针对我省煤矿灾害严重、小煤矿安全基础薄弱的实际,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一是突出瓦斯治理。出台了《加强煤矿瓦斯先抽后采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和政策,明确和落实了各级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企业、企业法人和总工程师在瓦斯管理工作上承担的责任;针对各矿区瓦斯赋存的不同特点,采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方式加强了瓦斯治理。20*年全省煤矿抽采瓦斯10340万立方米,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675处瓦斯矿井安装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二是强化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制定了《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实施意见》,从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和现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45条规定;针对小煤矿发生事故的次数和死亡人数,采取了严厉的经济处罚和整顿关闭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单纯采用行政手段对小煤矿安全监管难以到位的问题。三是强化和完善了煤矿安全监管措施。20*年以来,抽调10余名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个瓦斯治理督导组,常驻瓦斯灾害严重的铜川、韩城、彬长矿区,长期开展瓦斯治理督导工作;去年又在全省推广了旬邑县政府向煤矿派驻安全监督员的经验,目前全省已向地方和乡镇煤矿派驻安全监督员611名,使政府的安全监管工作直接延伸到了煤矿一线。通过以上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小煤矿的安全生产。20*-20*年,全省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平均每年比上年减少62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平均每年比上年下降34%。

(三)煤炭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生产布局调整步伐加快。近年来,按照稳定渭北、建设彬长、重点开发陕北的思路,加快了三大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矿项目建设,相继开工建设了大佛寺、黄陵二号、柠条塔、红柳林等一批大型、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彬长矿区在建大型矿井3处,投产后新增产能1100万吨/年;榆神矿区在建大型矿井15处,投产后新增产能9250万吨/年。二是煤矿整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取得初步成效。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近几年我省通过关闭和整合减少小煤矿166处,单井平均产能由2000年1.3万吨/年提高到目前的40万吨/年。三是煤炭转化起步良好。目前全省火电、煤制甲醇、煤制合成氨、焦炭年转化煤炭6396万吨,占全省煤炭产量的32%。在建的火力发电装机容量400万千瓦、甲醇550万吨、焦炭560万吨等项目,投产后可转化煤炭2352万吨。另外在建半焦(兰炭)3000万吨。

(四)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进一步规范了煤炭开发秩序。依据《煤炭法》和新的煤炭产业政策,在借鉴外省做法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和6次修改,制定出台了我省《开办煤矿企业审批办法》,对开办煤矿的基本条件、审批程序等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二是加强了生产和经营监管。在煤炭生产和经营证照管理中,严格条件和程序,采取逐级审查和现场抽查的方式,对不符合条件的生产及经营企业坚决吊销其证照。三是严格行政审批程序。煤矿新建、技改等行政审批事项,都必须填写《局长办公会议题单》,由承办处室提出研究事项的缘由、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和拟办意见,再由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有效地避免了行政决策的随意性,同时成立了煤炭技术委员会,所有技术审查项目必须由专家组审查把关,为行政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生产矿井储量管理工作全面开展。一是加强了矿井储量管理力量。组建了省煤炭地质测量技术中心,专门负责生产矿井日常储量监管工作,同时组织对全省相关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二是制定了《煤炭生产矿井储量和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和《生产矿井动用储量和回采率考核办法》,下达了各类生产矿井的储量和回采率考核指标,从今年开始组织对全省生产矿井动用储量计划进行审查考核;三是对榆林、铜川、咸阳、渭南不同开采条件的15个国有重点、地方国有和乡镇煤矿的储量、回采率进行了实地检测,为下一步制定储量管理措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认真检查分析,我局领导班子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一是思路不够开阔。近年来把大量精力投入在煤矿安全生产上,对煤炭工业的长远规划及体制、机制建设投入精力较少。二是还没有完全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思维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习惯于老套路、老办法、老习惯想问题、做工作。满足已有的工作成绩,缺乏寻找差距,比较不足的意识,缺乏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

(二)保障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一是煤炭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省煤炭行业管理涉及近10个部门,加之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相互牵制,没有形成煤炭勘查、规划、建设、生产、运输、销售和安全统一管理的协调机制,造成了谁都管谁都不负责、推诿扯皮、责任难以落实的局面,严重影响行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二是煤炭科学研究相对滞后。我省煤炭科研实力雄厚,但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煤炭生产技术研究统一协调管理和投入保障机制,致使一些影响煤矿安全及生产的技术难题尚未突破。

(三)影响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问题仍较突出。一是生产结构不够合理。目前全省大型矿井只有21处,小型煤矿仍占全省煤矿总数的91.4%。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绝大多数煤矿企业仍以销售原煤为主要经营方式,靠原煤产量的增加提升经济总量,煤炭加工和转化率低。三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虽然我省煤矿安全条件普遍有较大改善,但是安全保障能力仍然不强,特别是影响煤矿安全的三软煤层瓦斯的抽采、澄合矿区奥灰水防治以及榆林地区顶板大面积垮落防治等技术难题尚未解决。四是资源浪费严重。大中型煤矿平均回采率仅为50%左右,小煤矿的回采率约为25%到30%,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五是煤炭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加大。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破坏,造成山体崩塌、地表塌陷、水源枯竭、河流干涸等地质灾害,使矿区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六是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截至20*年底,全省煤矿从业人员约20万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0.8万人,仅占4%。

(四)队伍建设与科学发展观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够紧,缺乏系统性,结合实际不够紧密;二是对煤炭工业全局性、深层次的问题研究不够,决策水平有待提高;三是机关党建工作制度还不够健全;四是服务意识有待加强。技术审查和文件办理上把关不严、办理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有客观的。但主要原因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不够强,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等方面仍然存在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

三、形成的新认识新思路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班子成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认识更加深入,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

(一)要始终把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以煤为主的能源化工业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我省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煤炭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加快煤炭生产开发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做大全省煤炭经济总量,变煤炭资源大省为煤炭经济强省。

(二)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煤炭生产是高危行业,煤矿安全事关经济发展、政治大局和社会稳定。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把矿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强化安全措施,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三)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速度、质量、效益、结构的关系,统筹煤炭开发与资源节约、煤炭生产与环境保护、煤炭工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坚持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

(四)要始终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建设好领导班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因此,必须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

基于上面的认识,我们确定今后我省煤炭工业发展和我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建设煤炭经济强省为目标,加快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煤炭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以瓦斯防治为重点,不断强化安全工作措施,确保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以科技进步为依托,高起点建设现代化新型煤矿和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煤炭工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以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和管理水平,努力实现我省煤炭工业跨越式发展。

四、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

今后几年是我省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建设煤炭经济强省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和工作方式,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推动煤炭经济强省建设。

(一)加快产能建设

以神东、陕北、黄陇三大基地建设为龙头,紧紧抓住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不断增长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煤炭基地建设步伐。到2010年43处在建煤矿投产,新增产能10106万吨/年,全省煤炭产量达到3亿吨;到2015年开工建设投产34处煤矿,新增产能14690万吨/年,全省煤炭产量达到4.5亿吨。

(二)加快结构调整

一是加快生产结构调整。在“*”后三年再关闭煤矿139处,届时全省煤矿单井平均产能达到46万吨/年。同时积极推进煤炭企业联合兼并重组,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兼并重组小煤矿,鼓励中小煤炭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进行联合重组。到2015年,力争形成两个煤炭年产量1亿吨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两至三个煤炭年产量3000-5000万吨的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现代化矿井的比例由目前的3%提高到10%,千万吨超大型现代化矿井数量达到10处以上,大型煤炭企业的煤炭产量占到全省煤炭产量的80%以上。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快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等煤炭转化项目和洗煤厂建设,积极推进煤矸石、煤泥综合利用,延伸煤炭产业链。规划到2010年、2015年和2*0年,转化煤炭分别达到14080万吨、27890万吨和39*4万吨,全省煤炭及转化产品总产值分别达到2*2亿元、3549亿元和5137亿元。

(三)强化煤矿安全监管

一是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煤矿安全监管责任和煤矿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二是积极探索和改进煤矿安全监管方式。进一步加强对瓦斯灾害严重的国有重点煤矿和低瓦斯矿井的瓦斯督导,同时坚持向地方国有和乡镇煤矿派驻安全监督员制度,以强化对煤矿安全生产全过程的监管。三是强化以瓦斯治理为重点的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以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为目标,加强煤矿“一通三防”管理特别是瓦斯治理工作,督促煤矿建设“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防治体系。四是加大煤矿安全投入。采取强制性措施,督促煤矿企业按上限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做到专款用于煤炭生产、安全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五是强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建设。到2010年,全省大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要达到95%以上,中型煤矿达到85%以上,小型煤矿达到50%以上,从根本上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通过以上工作,到2010年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5以下,2015年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45以下,实现全省煤矿安全状况的进一步好转。

(四)强力推进煤炭科技创新

一是全面推行采煤机械化和先进技术。新建大中型煤矿全部采用机械化采煤技术。到2010年现有大中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90%,小型煤矿基本实现正规化开采。二是加强煤炭生产和安全技术研究。逐步建立统一管理的煤炭生产安全技术研究和投入保障机制。组织煤炭科研院所及高校,对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技术难题,集中技术力量进行专题攻关研究,力争2-3年内在煤炭生产和安全技术研究上取得突破。三是加快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以财政补贴方式,支持、鼓励煤炭院校恢复煤矿相关专业,扩大煤矿专业招生量;开办两年制煤矿专业,采取定单式培养、企校联合、对口单招等形式,招收和选送优秀青年进入高校深造,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的省内承认文凭,以解决煤矿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燃眉之急。

(五)加强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抓好理论武装这个首要问题,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自觉维护中央权威。严格执行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班子专题学习制度,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学习、思考和研究,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对反腐倡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同时,重视抓好机关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每年邀请经济、管理、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局机关干部进行专题辅导或讲座,教育引导干部坚定理念信念,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全面提高机关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二是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加强机关干部业务学习培训和技术交流,邀请专家学者介绍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组织管理人员外出学习考察,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管理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岗位责任制,完善干部考核、评价、监督、激励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认真清理现有规章制度,从创新和完善行业准入、规划管理、生产许可、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机制入手,加强各项审批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同时研究制定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规范、新措施。四是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重大决策集体研究决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形成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氛围;强化公仆意识,热情服务基层,努力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