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报告
时间:2022-05-31 02:44:00
导语:发改委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局领导班子在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入调研、查摆问题的基础上,联系工作实际,按照“四联系、四对照、四找准”的要求,认真总结领导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经验,检查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查找原因及教训,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现将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主要做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我们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改革工作全过程,坚持服务中心目标不动摇,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服务”作为第一宗旨,以“解忧”作为第一要求,努力当好参谋和助手,开创了新一轮改革与发展工作的新局面。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致力于转变观念、提高能力。
一是加强学习,增强信心。我们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系列全会和*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省、市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学习本职业务结合起来,深刻领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我们以学习为基础,以实践为检验,不断要求领导干部转变思维方式,进一步破除言必寻据、行必问典的思想禁锢;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落后观念,牢固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最根本的是要改变粗放式发展模式和服务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不断推动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增强素质,提高能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强化理论武装,打牢理论根基。加强实践锻炼,采取分类调研和专题研讨等形式,在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和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断提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决策能力,不断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与规划观的有机统一,致力于编制和推进实施“*”规划。
编制和推动实施我市“*”发展规划,是发改系统近几年来的中心工作。一是科学编制“*”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作为发展主题,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发展的动力,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规划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纲要》提出了“建设珠三角东部现代化经济强市和广东现代石化数码产业名城”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六大战略、十大任务、八大工程、128个重点建设项目,制定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三个方面的30项考核指标,为我市“*”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二是推进实施“*”规划。在编制和实施《规划》的同时,组织编制和提出了《全市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规划》、《“*”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规划》、《关于加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及实施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实施意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见》、《关于加快我市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建议》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和建议,确保了“*”规划的正常实施,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对科学发展的引领作用。2007年,我市GDP首次越过1000亿元大关;人均GDP首次越过3000美元;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32.5%,达到较为全面的小康水平;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7.9%,基本解决了温饱,步入小康。
(三)坚持探索速度与效益同步、规模与质量统一的发展道路,致力于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结构调整。确立了调高产业层次、调轻产业结构、调优增长方式的基本方针。注重突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和升级发展,注重突出现代服务业的升级和快速发展,注重突出投入的多元化和资本的有效吸纳,注重突出资源节约和利用水平的提高。提出了《关于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惠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惠州科学发展的六大建议》等意见和建议。二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坚持每个季度组织召开一次经济运行分析会,定期全市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积极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企业效益下滑、用电紧张、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出口退税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加大、投资增速放缓等突出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加强土地管理与调控、扩大投资规模、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优化出口结构等应对措施。
(四)坚持主动服务推进投资重点项目建设,致力于增强和积蓄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我们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和推动作用,充分发挥投资管理职能,想方设法为惠州发展争取资金,多上项目,积极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落实重点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和项目建设进展月报制。及时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征地拆迁等问题。领导带头,深入业主单位和项目建设现场,了解项目进展。提出了《关于推进我市重点建设项目工作的意见》。2007年,安排市重点建设项目52项,总投资8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3亿元,完成投资177亿元,创历史新高。共争取中央国债、地方国债和省专项基金1.56亿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和产业化项目。
(五)坚持改革创新,致力于消除发展障碍。
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动力,在发展中深化改革创新,通过改革创新促进发展。一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入。截止目前,全市共减少审批事项525项,减幅达到52%。完成了“惠州市一站式网上审批系统”的开发和建设。现在巳启动第四轮的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提出了3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的调整或取消意见,待市政府审定后实施。二是投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规定,研究提出了《惠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批程序的通知》。对新体制下的重大项目稽察工作进行研究,拟定了《惠州市重大项目稽查办法》。三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健全了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应急体系。对原有140家国有粮食企业通过整合重组,有30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军供储备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军供保障长效机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市4家粮油经营企业被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确定为重点支持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
(六)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开展重大问题研究。
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特别是“三农”、三产和社会事业发展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为科学发展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为解决“一保五难”等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持。起草了《惠州市关于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若干意见》,从建立解决“三农”问题长效机制、加大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建设新农村等方面入手,系统地提出了解决我市“三农”问题的12项措施。提出了《建设农村饮水工程解决饮水困难规划》,得到省、市政府批准,安排建设137宗农村饮水工程,解决了14.3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提出了完善户籍管理和中职学校管理的政策建议。组织制定了《惠州市城镇户口准入基本条件》(试行)、《惠州市城镇户口准入实施细则(试行)》。提交了《市属公办中职学校在校生规模核定方案》。动态掌握我市国民经济动员各项潜力,认真拟定了应对重大“台独”事变军事行动局部应急动员计划,完成了惠州市机场抢修抢救专业保障队伍研究性抽组演练。
(七)坚持抓机关作风建设,致力于优化服务软环境。
从新时期发展改革工作的特点和任务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抓改革、促发展的能力。一是以活动载体固本强基。扎实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排头兵实践、机关作风建设、五型机关和解放思想年、机关效能建设年等活动,开展了“走进项目、服务基层”和“项目联络员”活动。形成了“理想信念坚定,勤学善思上进;爱岗敬业为民,高效主动热情;改革谋划先行,科学发展创新;团结协作诚信,守法廉洁文明”的48字先进性标准,使广大党员对如何发挥先进性有了更明确标准。形成了“把握宏观、主动服务、争取资金、多上项目”的16字工作方针,使全体干部职工有了更明确的工作目标。二是以创新服务提高效率。积极推行了“政务公开”,通过上墙、上网、上报纸等多种形式公开行政许可项目、非行政许可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程序,进一步了规范办事程序和办结时限,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推行了“五个服务,六个办”(无偿服务、窗口服务、网上服务、跟踪服务、监督服务;当天的事情当天办、紧急的事情立即办、复杂的事情协调办、份内的事情主动办、份外的事情协助办;特殊的事情特殊办),为提高机关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以建立健全制度净化服务环境。完善了机关办事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30多项规章制度。结合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班子成员的责任分工。通过系统的制度建设和严格的纪律约束,强化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干净干事的意识,形成了公平、公正、公开,讲团结、讲正气、讲奉献,有利于人才成长、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近年来,局机关和机关党委先后被评为省“廉内助”教育先进单位、省“粮食工作达标单位”,市“文明单位”、“文明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排头兵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在2007年“万众评公务活动”中,我局总分排名54个执法单位的第九名,机关作风建设“群众满意率”96.7%排名54个执法单位的第七名。
二、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产生的主要原因
工作中,我局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根据分析检查阶段的要求,结合第一阶段查摆出来的问题,我们经过深刻反思,认真梳理,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方面抓得还不够紧。一是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时紧时松的现象,集中学习满堂贯,讨论交流少,考核、检查等学习制度落实不够。二是工学矛盾处理不够好。在工作和学习出现矛盾时,往往是工作挤学习,以开会代学。三是理论联系实际上还有差距。一方面满足于粗线条学习,理解不深刻,缺乏理性思维。另一方面,用科学理论指导改革发展的实践还不够有力,体现在勇闯改革的步子迈得不快,工作成效不明显。
2.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比较守旧求稳。从整体上看,领导班子思想解放不够,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存在稳妥有余,开拓不足的问题,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一定程度停留在口号上,没有真正触动人的责任感、紧迫感。对发改工作的灵魂是改革创新发展的认识不足,致使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习惯于按老经验、老套路干事,工作年复一年,没有新意,工作中亮点少,以至于工作中没有培养出典型,没有创出更多经验。面对头绪繁重的发展任务,从心里想把工作干好,而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怕担风险,尤其是对群众负责与对领导负责发生冲突时,考虑对领导负责的因素多;面对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发生冲突时,求眼前发展心切,长远利益被忽视;面对上级要求与主观努力时,依赖领导拿主意多,主观上努力想办法少。
3.在科学发展的理念、思路方面出现一定的偏差。重经济总量指标,忽视了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决策时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有时偏重经济效益这样的硬指标,而对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等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软指标没有足够重视。重外源型经济,轻内源型经济。近几年的我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我市内源型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总体实力薄弱,总体实力不强,民营企业大多规模偏小,全国全省知名品牌不多,大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少,核心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人才不足,自主品牌不多。重工业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绝对值少,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快,致使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域经济基础仍然较为薄弱。2007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4.2亿元,但其中工业投资195.9亿元、第三产业投资211.8亿元,二者合计占84.2%,农业投资仅7.3亿元,仅占投资总额1.5%。
4.在宏观调控方面高瞻远瞩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对国家和省经济发展战略理解不够全面,不能结合惠州实际,及时提出宏观调控建议和措施。主要反映在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上,在重大项目的审批过程中,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时原则性有余,灵活性不足,战略性和前瞻性不强,过于强调对原则性的坚持,而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5.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上仍比较粗放。近年来,我市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大量消耗能源、土地、水资源等投资拉动,从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看,表现为高投入、低效率。2007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7%,工业用电增长23.1%,但同比GDP才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GDP的5.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才8.2%,农民人均纯收入才5693元。从投入性推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看,表现为仍停留在高耗能、低层次上。目前,我市经济发展方式总体仍然是以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产业技术水平低,科技原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仍然滞后。从城乡协调发展的需求关系看,表现为区域间投资不平衡。2007年,惠城区和大亚湾区占全市投资总额的64.9%;惠阳区、惠东县和博罗县分别占12.8%、8.3%和11.3%;龙门县仅占2.7%。
6.在工作作风方面离发展要求有一定差距。一是对待棘手工作有畏难情绪。在棘手工作中习惯于找客观原因开脱自我,而没有去想尽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敢闯敢试敢冒的信心不足。二是工作标准不够高。对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务,虽然能够积极主动地贯彻落实,但是工作标准较低,往往满足于完成任务而不求突破,“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时觉得市直一百多个部门,能把工作干到中游就不错了,从而对工作要求标准低。三是为基层服务不够主动。会议多、文件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少,研究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建议少,对县(区)发改局的工作研究分析少,具体指导、实行面对面指导不够。
7.在班子自身建设的力度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班子成员间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工作中注重了强调团结,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不够,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看优点多,但是认真的指出对方缺点、帮助对方整改提高不够,甚至看见同事之间的缺点,也碍于情面不指出,怕得罪人而不敢严抓严管。二是班子成员之间沟通还不够。班子成员之间研究工作多,思想交流不够,对干部职工的工作要求多,指导少。与干部职工交心谈心不够广泛、不够深入,常常是谈工作多,深入谈思想的时间少。三是个别同志进取心、艰苦奋斗的意识有所淡化。随着整体经济状况的好转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的精神少了,贪图享受的欲望多了,迎难而上的勇气少了,不愿做艰苦的工作了。公务活动中接待标准执行不够严格,在公务接待时偶有超标准现象,虽然存在一些客观原因,但有时候在思想上错误地认为吃喝是交流感情的手段,廉洁自律不够严格。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经领导班子全体同志认真、反复地剖析思考,感到存在的这些问题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对理论武装是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深,行动不自觉,没有把其上升到是提高每个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能力的必修课的高度来认识。认为工作业务太忙,掌握一些主要精神就行了,在深入学习上下功夫不够;还认为领导班子的文化程度都较高,过去理论学习的基础扎实,所学的内容也不少,又有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基本够用了,所以从主观上就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还有,感到现在的形势发展较快,许多新情况、新事物也不是一时的学习就能看清楚,理解明白。主要是缺乏理论武装和敢闯敢试的精神,所以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脱节或联系不紧密。
2.对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理解不够透。对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人、社会和自然环境永续发展的统一,发展是全面发展、重点发展和文明发展的统一,发展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的全面理解不深不透,以至于在发展思路上出现偏差,在发展途径上走老路,在宏观调控中没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
3.科学发展的核心意识树得不够牢。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但我们的宗旨意识、核心意识树的不牢,因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机关人员还没真正把自己放在“人民公仆”的绝对位置上,没有实实在在突出一切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的绝对地位。以至于在工作作风中、发展思路上、投资方位中等方面出现忽视人本的主体;以至于在谋划和推动惠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中,没有很好地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实现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4.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够准。一是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理解不深。也就是没有深刻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二是对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的“五个统筹”重视不足。没能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坚持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既巩固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又要着力加强薄弱环节;既善于调动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注重持续稳定发展,努力实现发展的均衡性。以至于在实际的工作中,片面的追求GDP增长,没有很好地把加快经济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结构和全面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其实质是忽视了民意、民生、民利,淡化了为民执政的群众观念。
5.统筹兼顾、宏观调控的方法不够活。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未能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展要求,深刻认识国情、省情和市情。未能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未能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目标,克服市场的缺陷和不足,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惠州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和改革攻坚的过程中,未能更加注重发挥政府在促进就业、调节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协调城乡和区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中的作用,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6.思想作风还不够端正。工作上出现的问题,作风上出现的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好人主义等现象,都是由于思想作风不够端正所带来的凭旧观念老经验办事,拿来外地经验直接借鉴,久而久之,形成了思想上懒惰,不愿求真务实,不愿吃苦耐劳,以至于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满足于完成任务,不解决实际问题,作风浮在上面。抓管理,带队伍中有的同志奉行“好人主义”哲学,怕管严了,评议考核丢赞成票;也有的抓工作怕“越位”,把摊守好,过得去就行了,进取心不强。
7.对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认识有差距。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载体,是机关党的建设与改革开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有效途径。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有差距,认为党务是“虚事”,在思想上重视就够了,把业务工作干好了,就是党的建设好了,就是党的执政能力提高了。抓党建促发展的认识不到位,行动的自觉性不强,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因此有出现重业务轻党务的厚此薄彼现象。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按照省委书记同志提出的建设“惠民之州”的要求,对照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领导班子认真研究,达成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正视问题,认真整改,理清思路,谋求发展,做出实效的共识。提出了如下努力方向和措施:
(一)以提高发展和改革工作能力为根本,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1.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克服看、等、满、怕的思想,把思想观念从不合时宜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形成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带头增强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紧迫感;带头实现三个转变:在工作方法上,由注重推动发展向推动和服务发展并重转变;在工作取向上,由注重发展速度向速度和效益并重转变;在工作内容上,由注重经济发展向经济和社会发展并重转变。
2.强化理论武装,提高科学指导实践的能力。加强学习,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做到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好惠州的发展定位、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不断提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决策能力,增强各项决策的针对性、适用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勇于实践,大胆创新,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3.争创科学发展“五好班子”,提高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水平。(1)建立“五好班子”争创机制。围绕“科学发展思路好、科学施政本领好、科学发展机制好、科学发展绩效好、科学发展作风好”的目标要求,制定好创建方案,并付诸实施,下大力抓好落实。(2)努力提高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在政治上起导向作用,工作上起协调作用,作风上起表率作用,集中精力想涉及全局的大事,抓涉及全局的大事,把主要精力放在抓重点工作、抓调查研究上,努力提高谋划和推进科学发展能力。(3)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领导班子例会制度,遵守“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凡是重要工作部署、干部任免、大额资金使用、重大项目建设等重大问题,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集体决定的事项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不能走样。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4.多管齐下,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能力。用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打造机关作风,培养具有团结协作、不怕困难、勇于进取、作风过硬的机关干部队伍。采取岗位压担子、深入基层调研、办班培训、送出去深造、走出去参观学习、请进来讲课辅导、研讨交流、演讲比赛等措施,重点培养干部的谋划参谋能力、调研创新能力、业务办事能力、组织实施能力、协调配合能力、解决难题的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使机关的整体综合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5.建立各级干部考核机制,激发干部队伍的内在动力。一是制定局各级各岗位人员的考核体系。制定考核办法,实行目标责任、定量考核,每年一评,奖罚分明。并充分应用到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干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干部考核方式的创新带动干部管理理念、体制机制的创新。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对局原有的30多个制度进行清理调整,不合时宜的及时完善充实。三是严格管理队伍。严格执行党政机关有关规定和局各项规章制度,对无故不参加集中学习、会议等集体活动,以及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上网打游戏等现象要进行批评教育,严重的要戒免谈话、通报批评。四是提高服务质量。做到办公语言文明,态度主动热情,办事认真负责;能够办的事情立即办,可以灵活办的事情变通办,需要协调办的事情牵头办,明令不能办的事情不乱办;对企业和项目单位呈报给局里的报告、请示,手续齐全的限时办结,资料不全的一次性告知,坚决杜绝推诿扯皮,误时误事的现象发生。五是落实征询监督制度。多渠道征询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以推动建设“惠民之州”为目标,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根本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即“加快三个步伐,加大三个力度”。
1.加快绿色现代化建设步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一是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二是抓好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发展的空间布局。坚持保护优先,整合资源,打造石化数码、商贸物流、特色农业、旅游休闲四大区域性中心功能区,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专业集聚区。三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比和审查制度,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项目,加强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实施用能差别价格政策。制定行业用能限额和控制标准。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鼓励发展节水型产业。
2.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步伐,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思路,做大做强石化产业。制定和实施好石化产业发展规划,抓好石化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服务平台建设,把惠州建成全国最大的炼油基地和石化产品深加工基地、东南亚地区的油品转运中心、国家主要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和国内主要的油品交易市场。二是坚持“大幅度调整、大力度扶持”的思路,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新优势。压缩淘汰低端电子装配等一般性电子工业,加大力度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坚持“运作市场化、优势品牌化”思路,开发壮大旅游产业。积极拓展外向型旅游经济,加快与外来企业和外来资本的联合,形成集自然生态、山水风光、休闲度假、名人文化、名胜古迹于一体的旅游产业新格局。四是坚持“产业规模化、企业集团化”思路,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甜玉米、马铃薯、韭黄、梅菜、荔枝、年桔、蔬菜、花卉等八大特色农产品,提升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加快区域融合发展步伐,推动经济合作一体化,促进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一是以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打造合作平台。加快“五横三纵”高速公路网络建设,打造京九、广梅汕铁路南端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把惠州建设成连接香港、珠三角东部与粤东、江西、福建等省市的交通枢纽。二是加强区域间的商务与贸易合作,拓宽合作领域。重点加强商务、物流、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推进资金、技术、人员、原材料、信息的无障碍双向流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联手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三是大力抓好“双转移”工作。研究制定落实“双转移”工作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双转移”工作的协调指导。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改善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加大推动招商力度,既要“腾笼换鸟”,更要“进笼抓鸟”,力争承接一批高水平、高效益的项目进入惠州;鼓励和支持惠州TCL、德赛、华阳等大企业、大集团以各种形式到内地省区投资办厂,兼并、收购内地有效益、有潜质的企业,充分利用内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4.加大扶持发展服务业力度,完善新型工业化的支撑服务体系,壮大服务业“堆头”。一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工业高速发展提供支撑。重点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二是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拓展现代服务领域。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商务服务行业,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健身、旅游、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三是大力培育服务业市场主体,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鼓励服务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方式,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企业或企业集团。四是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其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五是提高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服务业发展与国际接轨。通过引入国外先进经验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六是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措施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
5.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一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绝对值。按照“三高”的要求,建立起科学合理、比例适度的城乡投入体制,逐年增加对“三农”投入绝对值。二是加快实现公共设施共建共享。抓住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有利时机,抓紧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尽快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将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衔接,以此为指导加快中心镇建设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合理规划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努力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将农民就业问题纳入整个社会的就业体系。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打破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的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全市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6.加大推进大项目开发建设力度,储备经济增长能量,保持经济发展活力。今年我市安排重点建设项目80项,总投资130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5亿元。这些重点项目都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投资增长具有重大牵动力的项目,1—4月,巳完成投资65.2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额的29.02%,高于去年同期进度10.91个百分点,要继续下力气抓好大项目推进工作。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三级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和重大项目联络员制度,为项目推进提供组织保证。全力做好全市重点项目的组织协调、跟踪问效、信息反馈和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好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项目建设信息,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加强对政府类投资项目监管,会同市纪检委、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对我市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进行稽查,指导和规范项目管理工作。
(三)以激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活力为动力,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消除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激发活力,形成长效机制。
1.制定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代市政府起草制定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四类45个指标,对科学发展、干部政绩考核。使经济社会管理以及政府政绩考核的依据真正建立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见证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上。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抓好“一站式”网上审批系统推广使用。推进系统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取消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快中介服务类和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向市场化、企业化和社会化转制。
3.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健全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决策权,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制和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制。建立健全项目决策责任风险承担机制,对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投资决策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行政、经济和司法责任。建立健全项目咨询论证责任追究制度,对出具虚假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机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深化以人为本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尝试土地收益股份化改革,使农民的利益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得到合理保障。统筹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建立失地农民社保、再就业和培训基金。积极探索农村金融制度、农产品和农资流通制度等各项体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