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科学发展观重点调研课题

时间:2022-08-20 11:22:00

导语:团市委科学发展观重点调研课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团市委科学发展观重点调研课题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推动青年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如何在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更好地立足国情省情市情,把改革创新的精神与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把积极创业的热情与科学有效的方法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工作,事关我市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现实需要与紧迫任务,更是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我市农村青年创业的现状

我市现有农村青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群体:一是在校学生群体,这人群一部分高中或职业学校毕业后,回到农村或者进入企业,成为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就业创业的重要力量,另一部分进入高等院校,经过高等教育的培养和就业观念的熏陶,绝大部分人希望在城市中更好的发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基本上脱离了对土地的依赖,不能视为农村青年创业主要的研究对象;二是青年务工群体,这一部分人群主要来自于本地或外地农村,他们凭借年龄优势和一定的文化素质,外出打工,或进入工厂、企业,从事技术生产甚至管理工作,开始了对人生经验、经济的积累,成为农村青年中的特殊群体,也是主要群体。三是务农青年群体,这一部分人通过传统的种植、养殖等方式谋生,但不能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与“生活宽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由于就业观念和意识的不断改变,这一部分人群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四是富裕起来的农村青年群体,这一部分人群继承或从事父母辈创办的产业,或通过发展个体经济、引进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等等,经过艰苦的创业,不断提高自身经济水平,成为了农村青年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这四个群体之间不断相互依存,相互衍生。

目前,我市农村青年在思想观念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国家有关农村的改革发展措施,关系切身利益的政策方针高度关注;求富心态较强,渴望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贫穷的命运,艰苦创业、外出打工、从事现代农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改变人生的选择。青年是最具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的群体,创业是青年人永恒的主题。由于受经济结构调整、“惠农”政策落实、价值观念转变等多方面影响,我市农村青年创业工作目前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基本形成了“政策优惠、项目带动、技术提高、多面发展”的局面,并呈现出三大特点:1、青年成为农村创业的主力军;2、青年的创业热情持续高涨;3、青年正逐步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领军人物。

但与此同时,农村青年自主创业总体上还存在发展不快、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四多四少”现象。即:愿望强烈的多,正真实施的少。大部分青年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其中不少工薪阶层的青年,也想从长期低工资收入水平的困境中摆脱出来,“下海”创业一试身手。但在权衡得失后,缺乏面对创业风险的勇气,真正实施创业行为的很少。尝试创业的多,坚持下去的少。不少青年对创业的风险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思想准备不充分,虽然曾经尝试过创业,但遇到困难和挫折后,多以放弃而告终,未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重新树立信心,不断坚持下去。低端创业的多,高端创业的少。农村青年创业局限于传统项目上,视野不开阔,思路不新颖,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空间不大。项目选择上“跟风”模仿、依样画葫芦的多,创新思路、独辟蹊径的少,造成了市场局部的恶性竞争。只身创业的多,团队创业的少。青年创业仍停留在“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上,大多为“家庭式”的运作管理,难以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谋划未来的发展,通过有效的方式联合起来,组建现代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实现由生存创业向成长型创业转变。

二、我市农村青年创业存在的问题

团市委于2008年9月至10月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了“青少年发展状况”专题调研活动。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5份,有效回收率为99.4%。

调查显示,对于有机会自主创业,表现的热情较高,60.5%的被调查者表示能胜任,且对自己充满信心,但也有近40%的人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或者说不清,其中明确表示不能胜任,准备不足的人占18.6%。

对于自主创业的领域,排在前三位的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和“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较低的行业”,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49.9%、21.6%和20.1%。

创业中遇到财务问题时,52.6%的人选择“向银行贷款”,排在其后的分别是“向亲朋好友借钱”和“向政府部门申请资金”,分别占24.7%和13.6%。

结合这次调研实际和平时的研究,我们认为,我市农村青年在创业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创业知识。青年创业的本领不是与身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学习来补充。而社会上专门针对青年创业的培训相对较少,大部分青年只能靠自己在创业中慢慢积累。这样一来,青年创业就缺乏有力的智力支持,创业的成功率也随之减少。

2、缺乏创业项目。创业项目的选择对于初涉商场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青年创业初期如果选择了一个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项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目前社会上适合青年创业的门槛较低,操作性较强项目与广大创业青年相比如凤毛麟角,极大地束缚了青年创业的积极性。

3、缺乏创业资金。创业资金的缺乏一直是困扰青年创业的一个瓶颈。许多有志创业的年轻人由于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支持,被迫放弃了自己的创业理想,改投他路。另有一些创业项目由于缺乏启动资金,无法予以实施,最终错过大好商机。

4、缺乏创业政策。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是青年创业的保障。在创业初期,政府各职能部门对青年创业的扶持力度,直接影响到创业青年今后的发展。目前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多是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而其他的创业青年却难以享受。

5、缺乏创业信息。信息是市场经济形势下青年创业的重要条件之一。信息质量的好坏与信息传递的快慢必然影响青年创业的成功与否。目前条件下,青年创业的信息都是比较零散的,收集起来也比较麻烦,且存在一个准确性和时效性的问题,缺少一个创业信息的管理平台。

6、缺乏创业指导。青年在创业中不会一帆风顺,一但遇到困难往往会让刚刚起步的事业遭受严重打击。目前一部分青年在创业过程中就是因为缺少专业人士的指导而导致企业一步步退出市场的舞台。

三、共青团服务农村青年创业的必要性

促进农村青年创业,拓宽农村青年增收渠道,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共青团组织参与青年创业工作,这既是新时期党对共青团的要求,又是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服务全局责无旁贷的责任。

服务农村青年创业,是由团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飞跃,当代青年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由配角走向主角、由边缘走向核心、由生力军转变为主力军。创业已经成为青年的历史责任和品格特征。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引导、教育青年积极参与经济建设,自觉创业,把开展团的工作与促进经济发展统一起来,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团的工作成效的标准和尺度,努力使广大团员青年成为先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服务农村青年创业,是由团的职责和任务所决定的。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其精神内核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青年是文化的创造者、传递者和体现者,尤其是新文化的承载者和实践者,在新文化的前进过程中起着一种“开风气之先”的作用。这就要求团组织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青少年,全面提高青年一代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青年确立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的个性品格,为创业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

服务农村青年创业,是实施“双基”工程的客观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团十六大精神的根本举措,是应对新挑战、克服薄弱环节的迫切需要,在“双基”工程推进过程中,基层团组织要特别强调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就农村共青团而言,关键就是要以农村青年不甘于现状、渴望有新的发展为根本动力,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来开展工作,要特别做好青年能人的工作,通过大力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工作,在更大的范围内想办法吸引能人、挖掘能人、培养能人、发挥能人的带动作用。

四、思考及对策

从政策角度讲,2008年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在完善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健全服务体系,提供优质服务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市政府《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11月6日出台,目标从今年起到2012年,全市将重点扶持3万人自主创业,实现带动就业20万人以上。《意见》确定,将有创业愿望、且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城乡各类人员,全部列为创业扶持对象,有针对性的提供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这无疑给农村青年就业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针对制约青年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共青团组织要通过载体创新、服务能力提升,努力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有效服务,积极构建青年创业的支撑体系。

1、加强创业培训,提供智力支持,指导农村青年创业。创业培训工作是创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创业者除具有一定的基本能力外,还要了解工商、税务、财政、金融、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要进一步加强各类农村青年创业培训工作,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层次、分专业地开展。在培训中要使用多种方法,着力在打破农村青年的思维定势,发现自身优势,培养经营能力,树立创业观念,建立企业构思,制定营销计划,熟悉创业环境等方面实施规范培训,使创业者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要加强创业培训的跟踪指导,在创业者实施创业计划过程中,及时提供指导帮助。建议组建创业指导志愿团,通过“结对子”、上门服务、网上服务等方式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开业咨询、创业策划等后续支持和服务,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2、引进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库,支撑农村青年创业。创业项目是创业的载体,选择好的创业项目可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农村青年的市场信息相对闭塞,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研,缺乏对创业项目评估的能力。因此,可以针对农村青年自身的特点为青年提供合适的、多样化的项目选择,引导待业青年走入市场。适合农村青年的创业项目最好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低门槛,对资金的需求较低,首期投资在五万元以下。其次,项目对商铺的依赖度不高。同时,联合有关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农村青年根据当地的资源和产业优势,从事最符合市场需要的好的项目和提供选择空间,进而为农村青年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和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促进农村青年的创业。

3、落实创业基地,搭建创业平台,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建立专门的机构和场所对创业的小企业进行培育和孵化是各国提高创业成功率的通行做法。要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思路,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创业基地(园区)增加创业机会。创业平台和创业基地的主要功能和作用:一是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项目等。二是提供一个便利的创业场地,使初办的企业节省时间,减少负担。三是可以组织专家为企业提供培训、市场咨询、办理政府创业贷款等。创业基地可以与教育、企业、技术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农村青年解决他们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专门组织专家深入到企业提供具体指导。四是构筑信息通道,通过基地的网站为农村青年用工信息、产品推介。五是创业基地还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能够为更多愿意创业的青年提供一个复制、参考成功创业模式的平台。公务员之家:

4、培育创业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农村青年创业。对于一个即将创业的人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积极培育各类创业典型,及时发现和总结创业成功典型的先进事迹,通过创业论坛、创业者座谈会和媒体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启发和鼓励农村青年转变观念,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走上创业之路。各街道、各村都应该树立本地区的创业典型,用身边典型平凡但不普通的创业经历、先进事迹对那些还不敢迈出创业第一步的农村青年形成心灵上的撞击,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引发他们的思考,用鲜活的创业事例感染他们。在培育典型的过程当中,要注意选准对象,要挖掘那些真正靠自己双手勤劳致富的平凡创业者,坚决抵制那种“一夜暴富”的不健康创业心理。要鼓励创业典型采用各种方式帮助农村青年创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通过培育和树立创业典型,形成“典型带动创业”的良好局面。

5、出台激励政策,落实帮扶措施,激励农村青年创业。虽然我市有一些鼓励和扶持创业的政策,但是总的来看,我们在鼓励创业方面拿出的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因此建议按照“政府引导、搭建平台、政策扶持”的思路,制定相应的扶持奖励政策,积极鼓励农村青年勇于创业。对处于家庭型创业初期的农村青年,给予一定的创业补贴。对吸纳就业人员较多的创业项目,给予场地、资金的优惠扶持。对有条件的乡镇,规划和培育创业街、创业夜市、创业市场、创业园区等,由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对创业成功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创业典型,给予表彰奖励。对成功引进创业项目的,根据创业规模和吸纳人数给予奖励。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小额担保贷款办法,不断完善鼓励、支持创业的融资政策。

农村青年的创业问题涉及到政府的许多部门,要加强国土、劳动、工商、地税、财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并与教育机构、企业咨询机构建立紧密联系,整合各种资源,组织专门的专家队伍,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及时解决他们在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另外,还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利用社会上中小企业、协会组织的创业经验和创业场所,从而掀起农村青年创业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