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局科学发展专题活动调研报告
时间:2022-01-13 11:19:00
导语:地税局科学发展专题活动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地税机关要适应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准确定位
独特的地理位置、天然的良港条件,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全省、全市人民的殷切希望与鼎力支持,使曹妃甸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有利条件。尤其是近期《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港总体规划》等一批规划项相继获得国家和有关部门批准,这更为曹妃甸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作为工业区重要的职能部门,笔者认为,地税机关要投身到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努力担当好以下几个角色:
一是当好“排头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先行。自20*年以来,随着工业区内各项围海造地工程的全面展开,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煤码头、原油码头、LNG码头、精品钢基地项目陆续开始建设,以及矿石码头投入全面运营,为地税部门组织收入提供了较为丰沛的税源。在此情况下,工业区地税局严格依据税收政策,结合工业区实际,全面加强税收征管。20*年,累计组织各项收入13855.7万元,其中税收收入13346.7万元,占当年工业区财政总收入的94.8%。20*年组织各项收入44*1.78万元,其中税收收入42266.16万元,占工业区财政总收入5.005亿元的84.44%,为工业区发展提供的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从这一点来看,地税机关的作为“排头兵”责无旁贷。
二是当好“践行者”。作为*市经济“四点一带”的核心和龙头,曹妃甸工业区担负着全市经济结构调整、资源转型的重任。胡总书记要求工业区要努力实现资源节约和集约化生产,减少高能耗、高污染、高耗水,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到十一五末,工业区将计划完成开发建设投资2000亿元,建立以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为主导,电力、海水淡化、建材、环保等关联产业为循环配套,信息、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这就需要地税机关要积极发挥好税收的调节职能,配合工业区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的步伐,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税收政策引导、扶持,促进工业区的产业、行业繁荣,产品升级、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示范区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当好“创新者”。作为全国首个科学发展示范区,曹妃甸建设站位高、起点高、规格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习,也没有先例可以借鉴,须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体制、机制、经济建设、产业布局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此相对应,税收环境、税收征管工作会不同于其他县区,征管形势会相对复杂。因此,地税工作不能囿于固有的模式,需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跟工业区建设步伐,通过税收实践,积极探索、积累有效的征管方法和经验,以适应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
二、地税机关在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中需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从曹妃甸地税局两年多来组织收入情况看,工业区经济和税收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地税机关收入进度取决于工业区的投资力度。由于工业区处在建设阶段,因此,不论是投资总量还是拨款进度都直接左右着地税机关的收入。二是区内经济发展较缓。目前,工业区内注册的纳税人共有290多户(含个体经营者),而驻区施工的外来企业有890多户,数量相差悬殊。另外,从税收贡献来看,工业区自有经济的税收贡献相对外来经济较小。三是税收的分行业构成中,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所占的税收比重较大,其他行业的税收支撑力度较小,行业构成单一。四是在税收的分税种构成中,仍以营业税为主体,税种单一。由于工业区投资额度大、建设项目多,且区内尚未形成建设资质高、规模大的建筑企业,工业区内的建设项目,主要被外来施工企业承接,营业税虽在工业区内缴纳,但企业所得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应回机构所在地缴纳,造成了政策性的利益外流。另外,外来施工企业中的高收入者流动性大,监控困难,个人所得税征管难度大。五是工业区内税收征管形势复杂。目前,工业区内建筑单位有数百个,且存在一个工程发包给多个队伍、一个项目多次分包转包、一个队伍承多个项目和标段的情况,税收形势错综复杂,这给仅有22名同志的地税机关的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上述这些特点的形成,一方面是受国家税收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在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的特殊条件、特定阶段所产生的。在这税情况下,地税机关要注意把握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组织收入的“快”与“好”。在工业区建设“快”字当头、“好”字当头过程中,地税机关的工作要突出组织收入这一工作中心,紧紧抓住税收增长的有利因素,做到应收尽收,实现“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要在挖掘潜在税源、培育新生税源上下功夫,积极配合管委会创建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环境,促进区内产业均衡发展、各类经济的共同繁荣,打破建筑业营业税“一枝独秀”的税收格局,提升其他行业、税种的税收贡献率,达到“质”的优化。
2.税收征管的“轻”与“重”。当前,工业区内税收主要靠工程建设项目拉动,主要分布于建筑业、交通运输行业,且外来企业居多,工业区内的中小企业规模小,税收所占比重小。因此在税收征管上,区分好“主”与“次”,征管方向、征管力量应向重点纳税人倾斜,杜绝税款流失,利益外流。对工业区内的中小企业在政策允许的范畴内,适度把握,为其创造适当的发展空间。
3.税收执法的“宽”与“严”。由于工业区内各类经济兴起、发展时间不长,纳税人的自觉纳税意识、自我办税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地税机关在执法上要区别对待。对依法诚信纳税的纳税人,要做好宣传服务工作,选先进、树典型,发挥其模范带动作用。将执法重点放在那些纳税意识差、存在偷逃税行为的纳税人上,通过稽查、检查和处罚,起到触动警示的效用。以“宽”、“严”相济的执法,不断整顿税收秩序,优化税收、投资大环境。
4.干部队伍建设的“远”与“近”。按工业区的规划,曹妃甸科学发展示范区未来的规模大、规格高。随着其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内乃至国际大型企业也会陆续入驻。因此,地税机关在人才培养和干部队伍建设上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在干部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上下功夫,使全员做到敢想能干、能征善管、能说会写,打造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勇于开拓的队伍。
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
总书记在20*年视察曹妃甸时提出:曹妃甸是一张白纸,在白纸上要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新就新在科学发展,美就美在科学发展。“风物长宜放眼量”,胡总书记对曹妃甸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定义,给地税机关如何站位,如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拓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曹妃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积极组织收入,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财力支撑
1.做好税源调查,进一步增强科学掌握收入的能力。今年是工业区建设的“配套年”,全年重点项目计划投资将达到4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城起步区建设、四大专业码头建设等大量项目相继铺开,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从经济到税收的观念,加强宏观税负、微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的分析,准确把握和预测经济走势、税收增量,实现地税收入的及时均衡入库,确保税收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所以,税源调查要深入实际,客观准确,并且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将与被调查对象有关的其他涉税信息进行有效地收集,做到由点到面。不仅要定期深入企业实地调研,还要加强与工商、国税、规划建设管理局、发展改革局、滨海新城筹建办等单位的协调联系,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及时获取开工建设项目、登记注册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要细化收入指标,将税收计划详细分解到每个工程项目、每名纳税人,便于准确掌控税源、科学均衡地组织收入。同时,还要加强内部任务指标的考量,将任务落实到人头,明确责任,严格奖惩,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做到税款应收尽收。
2.细化税收征管,提高征管工作质量。工业区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度大、施工队伍多、主体税种作用突出,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地税机关税收征管要有针对性,工作开展要有创造性。一是把握好重点税源,严格执行“先税后票”、“以票控税”的管理办法,坚决杜绝施工企业异地开取发票造成的税款流失。二是巩固好协护税组织的作用,加强与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联系,委托一些投资额度大,财务管理规范的企业代扣税款,从源头上防止分包企业税款外流。三是管理好小税种,开展对房产税、土地税的实地核查,加强与工业区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取得房产税、土地税等小税种的相关资料,建立完善的分税种登记台账,对小税种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四是发挥好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的作用。针对“零申报”且持续经营的业户开展专项检查,必要时引入纳税评估,严防业户利用虚假申报偷逃税款。对外来施工企业进行重点检查,若无《外管证》,企业所得税一律就地缴纳。要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建立起一个组织严密、措施有力、涵盖面广的税收管理体系,确保税款的应收尽收。
3.巩固税基,加强税收基础资料建设。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严防企业“改头换面”逃避地税征管。加强漏征漏管户清理,提高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率和登记准确率。同工商部门结合,整顿规范纳税人机构名称、经营地址与核发营业执照、税务登记部门地址不一致问题,强化纳税人的户籍管理工作。对未在我区办理证照登记的区属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加强清理整顿,巩固充实工业区税源基础。从加强发票管理、规范纳税申报、健全税收征管资料入手,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机制,不断夯实征管基础工作。
(二)用准用足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工业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已经明确,管委会也在不断地向国家争取更加优惠的区域税收政策。地税部门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要围绕上级地税机关和管委会的决策,努力创建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环境,做到与管委会思想合拍、行动合力。要在不违背国家税法的前提下,及时落实各种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做好税款减、抵、免的审批与报批环节的工作,为减免企业的技术创新、扩大规模、增强发展后劲提供税收支持。
作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曹妃甸产业结构的特点是绿色、循环,产业相配套、产业链较长,走的是高新技术的重化工业路子。所以,地税机关要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这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同时,还应积极向管委会提可行性建议,制定实质性的倾斜政策和灵活的征管办法,吸引全省乃至全国的较大项目和多种经济成份入驻曹妃甸,使工业区内迅速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商企业群,提高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促进区内经济的多元化,实现工业区和纳税人的互惠互利。
(三)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打造宽严适度的税收环境
目前,工业区正处在招商引资、大规模发展建设阶段,地税部门作为一个窗口单位,其执法水平与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着工业区的投资发展环境。因此,我们应当认真把握好执法与服务的最佳契合点,做好依法治税与优化服务这篇大文章。
1.坚持公正执法,打造公平的税收秩序。当前,曹妃甸工业区内的纳税人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纳税人情况复杂,且外来纳税人居大多数,在税收政策上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二是纳税人税收贡献差距较大,有年纳税几千万的大钢铁公司、港口公司,也年纳税几百元的个体经营者。三是纳税人分布分散,尤其是个体经济经营无定所,给税收管理带来一定难度,难免百密一疏。在这种情况下,地税机关要秉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严格把握好执法尺度,做到执法严格、公正、公开,不论本地企业还是外来企业,不论大企业还是个体经营者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用税法的“一把尺子”丈量,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和法定程序办事。同时,还要增加执法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与纳税的监督,加强自查力度,对违规都严肃追查、严格追究。
2.创新服务手段,提升纳税服务质量。牢固树立纳税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税源的创造主体的理念,杜绝因思想“错位”造成的服务“缺位”。要从纳税人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为其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加大税法宣传的力度,全面提升纳税人的自觉纳税意识和自我办税能力。针对纳税人往来办税不便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辟纳税申报渠道,减轻纳税人负担,降低纳税成本。通过“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措施的实施,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人性化服务,提升纳税人对地税工作、对曹妃甸税收环境和投资环境的满意度。
(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适应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
今年是曹妃甸的“配套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勇要求曹妃甸的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要配套。因此,地税机关的干部队伍素质也要和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需求相“配套”。
1.思想政治素质要与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配套”。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使全员进一步树立曹妃甸第一代创业者意识和主人翁思想,并以教育为先导,以活动为载体,将“建设曹妃甸,发展曹妃甸,服务曹妃甸”这理念转化成为全员的自觉行为,培养大家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识。主动将地税事业的大发展、大跨越与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独一无二的曹妃甸地税精神。
2.业务水平要与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配套”。随着工业区建设的推进,一些高科技、大规模的企业会相继入驻。作为职能部门,地税机关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加强全员业务水平的培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严格落实省、市局的《税收执法岗位职责》和《税收执法考核评议和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加大过错追究的力度,增强全员的工作责任心。同时,就滨海新城即将开工建设及码头的陆续投入运营这一情况,着手对房地产开发及港口运营方面的税收征管进行针对性地研究,为以后工作积累经验。
3.工作效率要与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配套”。目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勇提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要发挥“白加黑”、“五加二”精神,就是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地税机关也要紧跟这一发展形势,加强效率建设。要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税收征管形势复杂等不利因素,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力推进效率型机关建设。要进一步简化涉税办税程序、简并纳税人报表、建立顺畅的工作流程,让纳税人能一次办完的决不跑第二趟。建立起科学的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各职位间的有机联系,提一步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 上一篇:广播电视移动接收论文
- 下一篇:低密度校验码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