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贯彻科学发展观转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05 04:46:00

导语:团委贯彻科学发展观转段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团委贯彻科学发展观转段调研报告

为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提高全市青少年工作科学发展水平,团市委严格按照《中共XX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全市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方案》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和团*精神,紧紧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周密部署,扎实推进,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进一步吸引和凝聚青年,服务XX改革开放,有力促进机关全体党员更新观念、提升能力,凝心聚力、团结奋进,推动XX共青团工作创新开放、追求卓越,科学发展、永葆一流。

一、深入发动,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XX贯彻“314”总体部署的宝贵机遇,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的重大使命。团市委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着重念好“读、写、讲、赛、研、思、行”七字真言,认真落实“三五学法”,努力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按照中央和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务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加强学习,深入调研,积极探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注重思想发动,加强组织领导,学习活动扎实充分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迅速成立了由团市委书记、党组书记王志杰同志任组长、其余党组成员任副组长、机关各部室负责人任成员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内设工作机构包括综合协调培训组、秘书组、宣传活动组、课题研究及制度建设组,具体负责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

二是拟定实施方案。根据市委活动方案的要求,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提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关键是要高举一面旗帜、紧扣一条主线、突出一个主题,围绕一个总要求、明确四个着力点,做到“五个突出”,以“七个”实践活动为抓手,“六个”专题活动为载体,努力实现“六新”目标任务。

三是做好宣传教育。始终坚持把思想发动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使广大党员干部和团员青年充分认识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参与其中。通过召开动员大会,进行思想动员,促进认识提高;创新开辟专题网站,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坚持开展党课教育,进行党性锤炼,做到思想统一。

(二)注重学习深化,强化理论武装,党员素质得到提升

一是突出学习重点。围绕“科学发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怎么学”,重点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相关理论和背景知识,着重抓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XX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扩大开放与青年责任”、“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切实保障和维护青少年权益”和一个自选专题“5+1”共六个专题的学习讨论活动。

二是创新学习方法。创新提出了学习实践活动“三五学习法”。坚持“五步骤”,即按照精读读本原文、摘抄学习精华、撰写学习心得、畅谈学习体会、践行科学发展的要求开展学习。抓好“五促学”,即统一培训促学、随机抽查促学、领导点评促学、辩学赛讲促学、综合考评促学。注重“五结合”,即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媒介结合、榜样激励与查找差距结合、学习读本与实地调研结合、专家辅导与相互交流结合。通过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三是确保学习实效。坚持“规定时间不缺一课,党员参学不漏一人,必读篇目不少一篇”的学习硬性要求,严格学习签到和请销假及补课制度,个别党员请假或缺席由党小组长进行单独辅导,3人以上请假或缺席由支部书记进行集中补课,并作好相关记录。8位党组成员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坚持带头学读本,带头讲党课,带头谈体会,带头促发展。坚持边学边改,从机关干部和基层团组织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做起,从影响共青团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抓起。

(三)注重调查研究,紧密结合实际,查找问题务实深入

一是开展团情调研。围绕“团的根本职能、团的总体功能、如何增强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XX青年思想状况、XX共青团重点建设工程和重点工作项目”等5项内容8个课题,组成7个调研组,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努力从基层的呼声中发现问题,从翔实的调查中总结经验,从事物的发展中把握规律,分析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并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具有操作性和前瞻性的措施建议。

二是组织专题研讨。立足XX共青团工作的新实践和XX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新变化,围绕“制约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和“进城务工青年思想状况分析及服务对策研究”两大调研重点命题,通过组织中心组学习会、“共青讲坛”、“支部学习生活会”、团干部座谈会等活动,进行专题研讨,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金点子”提供领导作决策参考。

三是深化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着眼于推动共青团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创新,重点研究新形势下XX青少年教育引导的新载体新方式、推进XX共青团工作和青少年事业的新途径新办法,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大力推动XX共青团调研及青少年课题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注重实践特色,创新活动载体,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一是丰富活动载体。以共青团组织如何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和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为重点,采取建立区县联系点、开展工作大调研、开展专题研讨、开展走访活动、开展青年接待日活动、开展值守12355青少年服务台活动、开设网络沟通平台等七项举措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二是突出活动主题。以“思想大解放、青年大发展、团建大创新”为主题,举办主题歌会、主题辩论赛、主题演讲、征文比赛、专题讨论、20*XX青年高峰论坛,进一步加深机关全体党员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在团的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青年、服务科学发展上更新观念、形成共识。

三是抓好活动结合。以“青少年文明行动志愿服务工作”、“青年突击队立功竞赛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共青林、青年林”、“青少年维权岗、12355青少年服务台”、“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青少年红歌传唱、心理阳光工程”五大活动为抓手,结合“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五个XX”建设,切实带领全市团员青年投身和服务“314”总体部署,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取得积极成效。

(五)注重统筹兼顾,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工作贯穿始终

一是坚持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义。在抗雪救灾、抗震救灾、“解放思想、扩大开放、青年争先”大讨论、20*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等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考验中勇往直前,整合资源、汇聚力量,为服务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勇挑重担。

二是坚持以青年为本。大力开展服务青少年月、“阳光行动”XX市青年创业贷款、“禾玺之光”青年服务超市、农村青年培训“新芽计划”、青年人才论坛、20*京津沪渝大学生青春倡廉辩论邀请赛等工作,为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创新实践。

三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理念和统筹兼顾的工作方针。明确提出了以“创新开放、追求卓越”为主题,以“三基四化五坚持”为要义,突出“抓基层、促开放、强素质”的工作重点,大力实施“支持基层共青团工作接力计划”、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共青团网络信息化“青藤计划”等工作,积极推进共青团事业重大理论创新课题研究、项目调研和工作试点等工作,构建建功与育人并重、活动与建设并举、区域与战线并行、事业与产业并进的新阶段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新格局,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勇立潮头。

二、突出重点,加强调研,认真查找差距和问题

深入查找差距和问题,是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直辖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XX共青团经历了从追赶式发展到跨越式发展,再到成功迈入科学发展新阶段的发展过程,整体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以如何更有效地组织青年投身“314”总体部署来比对,用科学发展观的标尺来衡量,我们清楚地看到工作的差距还很大。特别是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深入检查反省,我们认为当前XX共青团在服务中心、联系青年、自身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工作内容和方式与时展要求不适应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共青团组织面临三个方面的主要挑战:一是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由此带来共青团根本职责的发展和变迁;二是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三是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特别是20*年6月14日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部分代表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在新形势下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要求,强调要大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对照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全体”的要求,XX共青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都需要XX共青团深入思考、认真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予以解决。

(二)参与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手段不丰富

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明确提出,XX要紧紧围绕“314”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大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这一任务艰巨繁重而又前景光明,为XX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从科学发展所要求的转变政府职能来看,政府部门职责将逐步健全完善,政府有关部门职能定位将会越来越向做社会工作过渡,这使共青团原有发挥作用的空间面临新的挑战,团的工作职能将会面临重新定位,共青团服务经济建设的方式和内容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特别是与先进省区市共青团相比,当前XX共青团动员组织青年参与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手段不够丰富,办法不够多样,措施不够有效,在加强同东部发达地区以及周边省市青年组织的合作,积极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促进青年经贸活动开展,把XX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等方面还做得不够。

(三)服务进城务工青年的办法不够多

XX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对试验区的建设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从XX市统筹城乡改革的突破口——解决农民工问题来看,吸引农民工进城需要经济的发展和强大的产业支撑,留住有经济条件在城市居住的农民工需要土地产权、户籍改革、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制度创新,转变农民工为城市居民则需要在经济条件具备的前提下,用较长的时间消除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各方面的差异,这些问题均非一朝一夕之功可成。青年历来就有流动偏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给这种流动偏好创造了适宜的社会环境,这方面的重要体现就是进城务工青年群体的不断壮大。从共青团服务统筹城乡的能力来看,我们单靠自身力量还无法搭建有效服务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平台和载体,还缺乏为进城务工青年提供有效服务的资源和工作项目。城乡统筹背景下共青团如何准确把握进城务工青年的状况,更加积极有效地服务进城务工青年,如何在参与统筹城乡试验区建设中找到职能定位、发挥作用和建立长效机制还没有比较好的办法和思路。

(四)基层团组织覆盖面萎缩、凝聚力不够强

当代青年在急剧地变化,有崭新的时代特点,和团组织设置关联性最大的变化就是青年的流动性加大。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介组织、民办学校、青年自组织等新兴领域和新型组织大量出现,团的组织依托日益多样化。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使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企业共青团工作一度陷入困境,原有的部分基层团组织缺失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出现了团组织被取消或被撤并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相当数量的青年流向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领域,相当一部分青年游离于共青团组织覆盖之外。社会结构的转型使社区的作用日益凸现,一些青年下岗失业流向社区,社区建团率尽管较高,但社区团组织对社区团员的吸引力、凝聚力不强,社区团组织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农村团建仍然非常薄弱,农村人口相对分散,团员青年因毕业返乡或外出打工,流动性大,在渝西、渝东南和库区青年外流情况非常明显,团员的团籍管理、活动开展存在诸多困难。青年群体的流动性使部分流出地出现“有组织无团员”现象,而流入地的团员又难以找到团的组织并参与到团的活动中,基层团组织设置与团员青年分布失衡,基层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覆盖和服务都出现萎缩的倾向。

(五)团干部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全面

部分团干部在个人能力上存在工作经历单一、缺乏一线工作经验的问题。部分团干部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三种落后意识”。一是存在惯性意识,思想僵化、观念陈旧,习惯于把“条条框框”当作尚方宝剑,工作中不善于开动脑筋,在因地制宜、用好用活政策上缺乏创新的勇气,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下新的工作模式。二是存在求稳意识,个别团干部工作中还存在一定“唯书、唯上”、求稳怕错、等靠要的思想,患得患失,瞻前顾后、想赢怕输,怕支付“风险成本”。三是存在自满意识,个别团干部在已有成绩面前流露出满足、骄傲情绪,缺乏不进则退的危机感,缺乏同强手过招、与高手一争高低的勇气和雄心壮志。部分团干部在发展思路方面存在“三种倾向”。一是重活动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注重围绕活动来谋划工作,而对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等一些基础性工作重视不够。二是重机关轻基层,由团市委直接承办操作市级示范活动多,而基层团组织承办活动或创造性开展活动较少,工作对最基层的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覆盖和影响比较有限,存在着上热下冷的现象。三是重形式轻效果,个别团干部在工作中没有很好地实现工作与青年之间的良性互动,活动轰轰烈烈但流于形式,导致活动感召动员青年比较有限。

三、着力创新,完善措施,努力推动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

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团市委决心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的部署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觉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践能力,努力在全团形成谋科学发展之策、干科学发展之事、成科学发展之业的良好氛围,推动XX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永葆一流,为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实现XX更好更快发展贡献力量。

(一)着力解决在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差距,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要求

在新阶段推进XX共青团事业,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定不渝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的根本指针和行动指南,大力实施XX市青少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行动,深入推进“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XX同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努力做好用科学发展观武装青年的工作。着力推动《中共XX市委关于加强党的后备军建设的意见》和《XX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分解落实,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事务与社会公共事务接轨。积极探索建立XX青少年发展指标体系,力争相关指标纳入政府统计序列,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全面、动态地监测青少年事业发展状况,切实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为党培育青年、凝聚青年、成就青年,引领青年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二)着力解决在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方面存在的差距,进一步推进发展,创造一流业绩

以实施XX青年参与开放型经济发展行动和XX青年建功城乡统筹发展行动为重点,主动服务党政工作大局。以“扩大交流合作,服务对外开放”为主题,进一步深化“解放思想,扩大开放,青年争先”大讨论、青年人才论坛、“内陆开放型经济与青年使命”主题论坛活动;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组织青年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依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组织,开展牵手500强活动,为招商引资作贡献;通过拓展海外、港澳台、区域相关青少年组织的交流渠道,加强XX与国外、港澳台、区域青年合作交流,构建XX青年对外交流的多边新格局,促进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向XX集聚,有效服务XX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以“统筹城乡促发展,青春建功试验区”为主题,通过建立共青团工作联合会促进青年素质提升、深化“鸿雁行动”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实施新型青年农民培训计划提升农村青年素质等措施,努力构建青年学习成才一体化、就业创业一体化、组织保障一体化、维权服务一体化的城乡统筹基层共青团工作新格局,切实服务XX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三)着力解决在密切联系青年群众方面存在的差距,进一步转变作风,服务青年发展

以深化XX青年创业就业行动、服务进城务工青年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共青团服务青年的新载体,深入开展城乡青年中心功能再造、共青团区域化服务网络打造和国有企业及“两新”组织青年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和推广工作,大力实施青年就业创业项目“阳光行动”、XX市新型农民免费培训“新芽计划”、“禾玺之光”服务城乡统筹农村青年中心建设项目,帮助进城务工青年解决就业创业、恋爱婚姻、子女入学、社会保障、职业培训、医疗卫生、权益维护等问题。注重团队一体化分层教育,开展红岩精神代代传、红色之旅、“校园之春”、“挑战杯”、社会实践、阳光体育活动、青少年文体社团等工作,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全面推进青少年维权工程,以“维护权益,陪伴成长”为主题,大力加强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青少年维权岗建设,推动《XX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XX市志愿服务条例》的立法工作,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四)着力解决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进一步夯实基础,打造坚实阵地大力实施后备军建设工程,紧紧围绕各类社会组织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功能,找准基层团的工作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推进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有效模式、载体和机制。当前,尤其是要探索如何联络和引导青年自组织的问题,加强“两新”团建。通过农村青年培训“百千万工程”、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建立青年创业培训基地和创业实践基地等举措,建立发现、培养青年能人的工作机制,助推一大批新型青年农民、青年创业带头人、青年农业产业化带头人、青年经纪人成为各行各业青年“领头雁”,为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骨干力量,提供人才支撑。全面推进全市基层团组织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大力实施青藤计划(XX共青团集群式网站建设),积极探索依托互联网教育、引导、服务青少年的新方式,着力打造覆盖全市各区县(自治县)、乡镇、机关、学校、重点企业及有条件的村级团组织的工作信息网络,逐步实现全市各基层团组织及团干部沟通互动信息化。(五)着力解决团员团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增强活力,全面提升能力实施机关干部职工能力提升工程,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检验机关干部的思想、工作和作风,牢固树立正确的成长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努力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和掌握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学会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学会运用经济手段推动发展,学会运用改革开放激发动力,学会运用法律法规建立秩序,不断提高破解发展难题、化解各种矛盾、善于干事创业的能力。加强作风建设,引导干部注重品行、做有追求的干部;勤于思考、做有思想的干部;务实敬业、做有激情的干部;不惧困难、做有办法的干部;不断积累、做有潜力的干部。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开展每月一次共青讲坛,经常性开展征文、辩论、演讲比赛,坚持做工间操,增强机关凝聚力,努力打造学习型、思考型、创新型和实干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