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时间:2022-04-18 05:29:00

导语:科技局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技局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粮食安全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总书记在20*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紧绷,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始终坚持”。20*年7月2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会议强调,必须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供给,加大政策和投入的支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以科技创新保障我区粮食安全,促进我区粮食发展始终是我区农业科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面对今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以及在新形势下,我区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考验和挑战,科技厅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和自治人民政府办公厅的要求,于20*年9月11日,组织成立了《科技支撑*粮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组。调查组采取点面结合、座谈考察等方式,对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促进我区粮食生产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区内农业专家就科技兴粮进行研讨,并结合*壮族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科技兴粮战略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以及保障措施。

一、*粮食需求现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粮食生产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丰年基本平衡,欠年略有不足,存在结构性短缺。据统计,20*年,我区粮食产量139.5亿公斤,但消费量却达到了185.9亿公斤,缺口约46.2亿公斤,其中小麦缺口3.6亿公斤、稻谷缺口4.5亿公斤、玉米缺口23.1亿公斤、大豆缺口14.2亿公斤、其他0.8亿公斤。其中,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的玉米缺口最大,占粮食缺口量的60%。我区缺口的小麦、玉米、大豆每年都要从区外大量购进。由于需求量大,如没有稳定的粮源或受气候、运输等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及时调进粮食,就会造成我区粮食供求不平衡,影响粮食安全。

二、科技支撑*粮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科技支撑粮食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一)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方面

1、水稻新品种选育

(1)两系育种:*两系育种始于1983年,先后选育出“KS-7”、“KS-9”、“KS-14”、“桂科-1S”、“桂科-2S”等两系不育系和“275”、“276”、“1025”、“187”、“189”、“649”、“893”、“477”、“321”、“163”、“1356”等一批广亲和恢复系,并配合出“培两优99”、“培两优275”、“培杂266”、“培两优1025”、“培两优321”等一批优良组合,产量比同熟期的三系组合增产10%左右,米质较优。

(2)三系育种:始于1969年,1973年育成“野败广选3号A”和“雁野广选3号A”,筛选出“泰引1号”、“IR24”、“IR661”、“IR26”等强恢复系,同期育成的强优势组合有“南优2号”、“南优3号”、“汕优2号”、“汕优3号”、“汕优6号”等。“六五”至“八五”期间,主要进行三系杂交水稻高产育种,这期间*育成汕优桂33、汕优桂34、汕优桂44和汕优桂99等一批高产优良品种(组合)。其中“汕优桂99”1992年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5年获*(首届)重奖研制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有功人员一等奖;强优恢复系“桂99”选育与应用获1998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年优质恢复系“桂99”选育与应用获20*年*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是农业类第一个获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到20*年底,应用“桂99”恢复系配组的大面积生产的优良组合有2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亿亩,增产20%左右,新增产值超过110亿元。

“九五”、“*”期间,*水稻育种逐步从重视高产转向优质高产上来,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在这期间,育成“博A”、“美A”、“秋A”、“绮A”和“青A”等不育系和“桂1025”、“桂168”、“桂649”、“测253”、“测258”、“测781”和“测1012”等恢复系,同期配组出一大批优良组合,如“绮优293”、“秋优桂99”、“秋优1025”、“博优253”、“博优258”、美优998”、“美优1025”等一大批优质米组合。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取得了巨大突破,“华南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的创新及应用”获2006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系杂交水稻育种基本解决了“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矛盾,并实现了高产优质化和早、中、迟熟期品种的配套,有效地推动了*优质水稻生产的发展,优质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98年全区种植优质稻米面积94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约26%;1999年1014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8%;2006年,*优质早稻播种面积1180.9万亩,占早稻种植面积的81.91%,同比增加24.81万亩。*水稻良种优质化逐步得到实现。

(3)优质常规稻育种: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开展水稻矮化育种。1964年育成矮秆(95cm)、中熟(128d)、耐肥、耐旱、抗倒伏、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广选3号”。这是*自育水稻品种第一次实现大面积生产亩产超千斤,是*水稻育种史上的重大突破,也是水稻矮化育种的重大突破。“广选3号”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直都是*乃至华南地区早造当家品种。随后,*在常规水稻矮化育种上又取得一系列新成果,先后育成“广红”、“红南”、“桂晚辐”、“西乡糯”等矮秆高产品种和“特眉”、“桂713”、“团黄占”等优质谷常规稻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八五”计划以来,在常规稻优质米品种选育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先后育成“七桂占”、“八桂香”“新香占”、“桂农占2号”、“博香占3号”、“闻香占”、“桂香2号”、“玉科占5号”、“油占8号”“桂丰2号”、“桂丰6号”、“桂香占”等优质常规稻品种。这些优质品种的产量一般在450-500kg,既高产又优质。目前,*优质常规稻年均播种面积占水稻面积30%左右,部分县(区、市)优质稻种植面积达50%-100%。

(4)超级稻选育:*超级稻育种起步较晚,“*”期间*在“九五”国家“863”计划超级稻选育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超级稻育种,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培S/893”、“培S/276”、“培S/187”等组合的亩产分别达到658.8kg、669.6kg、7*.4kg。近年来,*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特优649”、“桂两优二号”新组合,20*年在陆川县100亩以上试种示范,验收亩产分别为735.57kg、740.38kg,达到了国家双季超级稻产量标准,取得了*超级稻育种的新突破。据不完全统计,1999至2005年*累计示范推广超级稻约150万亩,2006年121万亩,20*年超过250万亩,20*年380万亩。

2、玉米新品种选育

(1)玉米杂交新品种选育:*玉米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的演变,经历了从农家品种、品种间杂交种、双交种、单交种、群体改良种到顶(三)交种和恢复应用单交种等几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育成和推广品杂1~8号,靖西1、靖西2号等近20个种间杂交品种。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育成桂单系列、南校系列、色单系列等26个品种,如桂单2、桂单12、桂单15、桂单16号,色单1、色单2号,南校1号、南校7号、南校8号,忻农1号等;80年代选育出墨白1号、94号、墨黄9号、桂集1号等品种和桂顶1号、桂顶2号、桂顶3号、南顶等顶交种;90年代中后期育成桂单19、桂单20、桂单22号和花单1号等粮饲兼用品种;2001年以后主要推广品种有花单1号、南校11号、南校15号、桂三5号、桂单22号和26号;2002年以后,从国外引进的优良杂交玉米单交种正大619、迪卡0*等得到大面积推广。据统计,2005年,全区推广杂交玉米面积达656.9万亩,占玉米总面积的87.1%,目前玉米单交种推广普及率达85%以上。育种技术方面,在优质、抗逆性强的热带、亚热带种质改良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并应用于杂交种的选育,提高了*玉米杂交品种的抗逆性、适应性和产量水平。

(2)甜、糯玉米新品种选育:*甜玉米的品种选育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并曾领先于全国水平,*当时育成的超甜20号在两广地区种植曾经风靡一时,甜玉米的种植面积也从零开始上升到6万公顷。据统计,20*年*甜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2万公顷,总产量达到48万吨,2006年*甜玉米种植面积恢复到4.3万公顷,鲜穗总产量达到66万吨。近年来,*种植的甜玉米品种主要是引进品种,主要有台湾华珍、华甜一号、先甜5号、奥甜5号、夏珍等。

糯玉米杂交育种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糯玉米种质资源丰富,收集和保存在国家种质库的种质资源达273份,约占全国糯玉米种质资源的33%,现已育成一批优良的杂交糯玉米新品种。如“柳糯1号、柳糯2号、玉美头601、玉美头602、玉美头606、桂香糯6号和彩甜糯13-1等,引进的主要品种有京科糯2000、燕禾金2000、苏玉糯1号、香糯618”等。

据统计,1980-20*年通过我区审定的玉米品种有66个。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我区旱作地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薯类品种选育

*玉米研究所先后育出18个品种,在全区推广面积21068.6*万亩以上,其中桂薯2号推广面积达1492.837万亩以上,近几年新选育出的品种还有高淀粉品种桂粉1号和桂薯16号,优质食用品种富硒11选、桂薯131、桂薯12、桂薯89、桂薯03-75等品种,这些品种正在区内逐步推广;*农科院经作所近几年也筛选出桂经薯3号、桂经薯5号,正在试验试种。*甘薯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是桂薯2号、桂薯1号、桂薯96-8、其次是富硒11选、桂薯90-24-2、岩薯7-3、徐薯18、南薯88、广薯182、广薯1*等品种。近几年来,*甘薯种植面积约40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840.7公斤,居全国倒数第三位。

1986-20*年,我区选育和引进水稻新品种447个、玉米新品种83个。这些新品种90%以上分别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应用。20*到20*年,*选定并成功推广的水稻品种达393个、玉米品种达141个,直接示范推广新品种1000多万亩,累计带动推广水稻良种面积1.1亿亩,增产33亿多公斤,增效近50亿元;带动推广玉米良种3*8万亩,增产15.2亿公斤,增效15亿元。从2005年起,*接连3年实现粮食增产丰收,连续两年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20*年总产达1551.6万吨。新品种的选育及引进创新促进了我区粮食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品质。

(二)粮食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重点组织推广了水稻培育壮秧、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杂交水稻高产配套栽培、水稻抛秧栽培、水稻免耕抛秧栽培、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免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先进适用技术;开展了水稻无公害生产试验研究,实施了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其中,到2005年止,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累计推广面积16568.17万亩,按每亩节本增收50元计,累计节本增收82.84亿元;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累计推广面积13433.42万亩,累计增产稻谷382.17万吨;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821.76万亩,平均亩产427.9公斤,比常耕抛秧增3%,累计增产稻谷21.74万吨,增收节支11.1亿元,节水12.18亿立方,节省劳动力915.74万工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累计推广面积1250多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玉米92.5公斤,共增产玉米9.25亿公斤,累计增加社会经济效益达到8亿多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986-1995年累计推广面积达1*58万亩,平均亩增23公斤,累计增产粮食24.97亿公斤;1997-2000年,在全区46个县(市)实施《*土壤诊断施肥网络工程》项目,四年累计推广水稻土壤诊断施肥面积1850.84万亩,亩增产稻谷38.1公斤,增9.2%,总产增70.5万吨;玉米土壤诊断施肥推广面积70.11万亩,亩增52.3公斤,增18.2%,总产增3.67万吨;2001-2005年,《*电脑施肥专家系统智能化精准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1000多万亩,增收5亿元以上;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应用面积2005年为550万亩,2006年为650万亩,20*年突破了1000万亩,亩增产粮食50公斤,节水95立方米,仅2005-20*年,累计增产粮食11亿公斤,节水20.9亿立方米;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挽回稻谷产量损失达157.91万吨以上。

(三)粮食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

20*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127.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76%,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机动力0.93千瓦;各类拖拉机(含耕整机)拥有量达68.84万台,比上年增长5.18%;小型拖拉机(含耕整机)相配套机具达75.09万部,比上年增长6.53%;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机具达2.18万部,比上年增长18.87%;农用排灌动力机械达60.18万台,比上年增长6.83%;动力脱粒机达65.45万台,比上年增长1.76%;水稻收获机械达5998台,比上年增长74.72%。20*年,全区共组织174.83万台拖拉机投入农业生产,全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18.93%,比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20*年实际机耕面积1090.5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5.01%,占*总耕地面积的42.61%,机械播种面积2.16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610.82%,占*总播种面积的0.033%;水稻机收面积221.2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83.94%,占水稻播种面积的10.79%,比去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实现农民节本增收达2.49亿元。

(四)粮食储存与加工技术

粮食储存技术:在巩固“双低”(低氧、低药)储粮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环流熏蒸、机械通风、谷物冷却和粮情检测等“四项储粮新技术”,全区储备粮科学保粮率达90%以上。成功地采用了仓库喷涂反光隔热涂料储粮技术、隔热控温储粮技术及多种防治虫害保粮的新技术、新方法。

粮食加工技术:“*”期间,我区加强了稻谷、小麦加工业的技术改造,增强了粮食的精深加工能力。较大规模的大米加工企业基本上都配置了先进的电脑色选机等现代大米加工设备。注重品牌的打造,开发了新品种,提高了大米的产品质量,形成了一批影响力强的产品品牌。“*”期间,我区粮食商品有*名牌产品8个、有全国“放心粮油”产品44个,*“放心粮油”产品65个。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技创新在促进我区粮食的生产,增加粮农收入,保障食物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区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粮食安全工作仍然十分严峻,科技支撑粮食发展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1、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1)科研资源分散力量不足。*有自治区级、市级、县级农业科研机构,这些机构曾经为*粮食作物育种做出过重大贡献,现在还在努力工作着。然而,由于资源分散,研究力量不足,造成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竟争力不强。市、县级的农业科研机构基本上处在“找饭吃”的艰难处境,人心涣散,大部分县级的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处于停滞状态。

(2)粮食作物育种基础设施落后。由于投入不足,一些研究机构的基础设施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改善,育种设施设备非常落后,科技人员的研究条件仍然十分艰苦。

(3)高新技术应用少。从“七五”开始,*利用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分子育种技术、辐射诱变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在水稻、玉米及薯类作物育种上应用,自“九五”以来建立了多个重点实验室,通过利用这一平台来提高育种技术水平,虽然取得了成效,但是,在高新技术应用的突破性成果少,与国内其他先进省区相比还有差距。竞争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能力弱,由此形成了育种条件和人才培养适应不了发展要求、粮食科技创新突破性成果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

(4)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世界各国平均对农业科技经费的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1%,其中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2.5%-4%,我国为0.2%-0.5%,而我区农业科技经费的投入只占农业总产值的0.12%,远远低于我国以及发达国家的水平。由于农业科技经费总量投入不足,极大影响了我区粮食作物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5)管理机制不适合育种规律要求。粮食作物多数是一年生的作物,杂交后到自花授粉稳定一般要到8代以上。然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要求2-3年育成新品种结题,这样的要求不符合育种科研工作规律。即使杂交一次就能选出优良品种也要超过4年的时间,由于育种科技人员申报获得项目机会少、难度大,所以一旦获得项目只能采取小打小闹的方法,育出有小差别的品种交差。因而,多年来粮食作物育出的新品种在产量、抗性、适应性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

(6)基础研究严重缺乏。由于管理机制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科技人员中没人愿意做科研周期长的育种工作,对野生种质资源的利用研究更加望而却步,因而造成粮食作物基础性研究比较薄弱。例如,目前*保存有野生稻种质资源1.2万份;栽培稻种质资源1.7万份,在全国居第一位;需编写全国稻种资源目录的栽培稻有9000多份,野生稻资源有4000份左右,分别占总数的33.33%和52.94%,还有很大部分资源没有鉴定编目性状。而进行抗病虫性鉴定的资源就更少,野生稻资源只有1/6的资源鉴定过稻瘟病、白叶枯病等,而其它病害都没有进行鉴定评价,分子水平的鉴定评价更加没有开展。由此可见,虽然*稻种资源研究在原生境保护、异位保护、整理整合、数据库建设、信息与实物共享,多样性研究、生态学研究等处在国内外领先地位,但是在抗性鉴定、分子生物技术、基因组学研究等基础研究上还极其薄弱,基础研究严重缺乏。

2、资源利用率低

*拥有丰富的稻种资源,其中栽培稻种质资源1.7万份,野生稻种质资源1.2万份。在这些资源中包含有高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米质优、生长势强的优异种质。然而在*育种上成功利用的种质资源比例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在20世纪*成功利用野生稻种质杂交育成优良品种的资源份数约15份,占保存总数的1.25‰;本世纪*的水稻育种者正在利用的野生稻资源也不超过50份,占保存总数的4.17‰。虽然利用的数量在增加,但是,利用的比率很低,与稻种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杂交育种周期长难度大;(2)技术手段落后难以利用种间优异种质;(3)不良基因连锁;(4)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等高新技术进展不大。

3、重大病虫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仍然相当严重

我区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适宜的气候条件为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水稻褐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瘿蚊、三化螟、稻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玉米的玉米蚜虫、玉米螟、玉米铁甲虫、玉米纹枯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等重大病虫害呈现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为害不断加重的趋势。特别是水稻“两迁”害虫爆发成灾,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两迁”害虫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会造成严重灾害,一般损失为10%—20%,严重的达40%—60%,甚至绝收,严重威胁粮食生产安全。

由于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具有自然灾害所特有的长期性、反复性和突发性,特别是我区重大病虫害的种类较多,分布广,起伏变化复杂,致灾频率高,加上农业种植结构和耕作栽培制度不断变更,同时又受异常气候的影响,目前我区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仍存在许多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

(1)重大病虫害种型变异。由于病菌生理小种和害虫生物型的频繁变异,过去表现抗病虫的主栽品种现在已失去了其抗病虫性。褐飞虱、白背飞虱、稻瘿蚊生物型和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的生理小种不断变异,给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和推广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2)危险性重大病虫不断传入,对我区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随着我区与国内外经济贸易等各种活动日益频繁,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威胁机率增加,外来有害生物一旦进入,往往具有爆发性,有的还将造成毁灭性灾害。

(3)重大病虫害抗药性不断增强,农药污染环境严重。由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对多种农药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尤其对杀虫剂的抗性问题更为突出。

(4)灾变预警能力差,减灾手段落后。长期以来,由于受研究经费和条件所限,我区对一些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的致害与变异机制以及爆发成灾的原因等基础研究还相当薄弱,因而对一些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在区域流行或爆发的预警能力较差,仍难以完全摆脱被动应付的局面,使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4、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

农机装备水平滞后。20*年全区农机原值140.16亿元,农机总动力2127.2万千瓦,各类拖拉机68.84万台,联合收割机拥有量4728台,水稻插秧机550台,亩耕地动力0.33千瓦(按全国普查口径),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4%。

农机作业水平滞后。20*年全区实际机耕面积1709.42万亩,机耕水平仅为44.5%;机插面积3.25万亩,机插水平仅为0.034%,机收面积331.87万亩,机收水平仅为3.4%;我区是全国水稻生产第三大省,但是20*年我区水稻的机耕、机插、机收水平仅分别为57.74%、0.1%和10.63%,远远低于全国67%、11%和44%的平均水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26.3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6个百分点。

5、粮食储存过程的损失较大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常遭受虫、霉、鼠等有害生物的侵害,造成重量和质量的损失。粮食产后损失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全世界每年粮食霉变损失3%,虫害损失5%。据国家粮食局调查,由于农民在粮食产后储藏、运输等方面的不科学,国内粮食产后损失8%-10%,其中主要是农户储粮损失,其现状为“一多一少一差一大”,即储存鼠、虫、霉害多,防护措施少,仓储技术条件差,造成产后粮食损失大浪费大。全国每年仅农户储存粮食造成损失180亿到240亿元。据统计,*粮食田间损失5%-8%,储备损耗达到15%,特别农村粮食储存手段原始落后,小加工企业的工艺技术落后,致使粮食产后损失很大。因此开发经济实用、面向农户的储粮装具和技术迫在眉睫。

三、粮食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迫切需要突破粮食生产发展的技术“瓶颈”。人口增长、资源约束、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区对食品需求增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因此,要确保我区粮食有效供给,提高粮食的品质和质量,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深入挖掘生物遗传潜力,选育新品种(组合),创新种植模式,大幅度提高单位土地的粮食产出率和降低粮食的损耗率,为我区粮食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科技兴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产业化”的科技工作方针,以国家实施“‘*’科技支撑粮食丰产工程”为契机,充分发挥我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围绕我区粮食生产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解决一批制约粮食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储藏加工瓶颈,促进*粮食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原则

——创新发展原则。注重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与引进相结合,形成以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等为研发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品和技术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合作,提高我区粮食创新能力。

——重点突破原则。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从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入手,集成组装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使其相互有机配套,发挥多项技术的综合效益,实现粮食增产增收。

——超前部署原则。既要立足已有工作基础和现实需求,又要把握科技发展动态与方向,瞄准科技发展前沿,选择制约我区粮食生产的重大科技问题、关键技术进行超前部署,做好技术储备,提高持续创新能力。

——统筹发展原则。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开展水稻、玉米、薯类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五、基本思路

在粮田面积不断减少,地力不断下降的前提下,为确保*粮食总量保持在1500万吨,口粮基本自给,在确保*基本种粮面积的基础上,必须依靠科技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育种创新水平,技术集成配套创新应用水平、防灾抗灾减灾水平,提高种粮科技水平,实现“藏粮于科技”;进一步通过科技提升地力,实现“藏粮于田”;进一步提升粮食储粮技术,特别是提高农民粮食保管技术,减少储粮损失,实现“藏粮于民”。

六、科技兴粮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我区科技兴粮的总体目标是:围绕从田头到餐桌的产业链,建成较为完善的科技支撑*粮食发展的创新体系,以粮食产品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促进粮食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提高,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粮食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工作有效推进,粮食作物优良品种、专用特色品种培育取得新突破,取得一批在国内有重大影响的粮食科学技术成果;全区科技支撑粮食发展的总体水平明显提高。

经过13年的努力,我区科技兴粮要实现以下目标:

——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水稻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创新利用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发掘一批具有优异基因的新种质;采用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一批两系、三系、优质常规超级稻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培育一批优质的特种稻新品种;重视我区现有优良水稻品种的品质保护和改良;建立*玉米育种材料和育种技术创新的动态储备库,改良创新玉米育种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单倍体育种、转基因育种、分子辅助育种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取得新进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创新和耕作制度的改良创新取得突破;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培育马铃薯、红薯优良新品种;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灾减灾总体水平赶上先进的省份乃至先进国家,基本实现我区粮食作物有少量病虫发生而无重大灾害(即有害无灾)的目标;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粮食节水灌溉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开发出一批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制定科学可行的调配水方案,实现地区间水资源的科学配置。

——加强粮食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家水稻、玉米改良中心南宁分中心和*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等平台,加大投入,建成一批国内一流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成稳定高效的创新队伍,在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显著提高粮食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快速转化应用能力。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小高地建设和科技人才引进工作取得新突破,培育出一批粮食研究的拔尖人才,造就出一批粮食研究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二)近三年的工作目标

——育种能力。为我区农业生产持续提供优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开展超级水稻新品种选育,水稻育种材料创新。育成早、晚籼超级稻新品种3-5个,双季稻100亩连片720公斤以上,单季稻750公斤以上,抗一种以上主要病害。优质常规稻5-8个,产量潜力650公斤/亩;选育出适应本生态区域内的高产、稳产、多抗、品质优良的各种类型玉米新品种3-5个,产量对照增产10%以上;选育高产优质高花青苷含量的甘薯新品种,鲜薯生产潜力达到2000公斤/亩以上;开展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引进筛选适合我区发展品种5-10个。创新粮食作物育种新材料30-50份。

——粮食高产节本轻型高效集成技术及安全生产研究。在良种推广的基础上,改良粮食作物生态环境,开展良种良法相配套技术集成研究。一是提高完善现有的水稻抛秧、水稻免耕、玉米免耕、马铃薯免耕等轻型栽培技术,形成不同生态区域保优高产节本轻型高效栽培技术,提高技术效果;二是进行高效节本精简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产量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良种良法、优质化生产达85%以上。

——耕地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以提高水土肥、光温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粮食生产环境保护为核心,开展农田土壤培肥技术、农田养分管理关键技术、耕地质量保护关键技术、肥水光温高效利用创新技术的研究,环保型、专用复合型缓释控释肥料的开发与应用取得新成果,水土保持、退化修复、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粮食节水灌溉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开展作物高效用水与生理调控技术、作物需水信息采集与精量控制灌溉技术、农田水肥调控利用与节水高效作物栽培技术等生物节水技术研究;研究开发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研发、完善和提出符合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调控技术、生物防治新技术以及化学农药减量和精准使用新技术,并进行组装配套,建立适合我区不同生态区的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并示范推广。

——积极探索绿色储粮技术,使粮食储藏在生态防治、害虫综合防治、环保、无公害储粮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强粮食产后增产增收增效方面的科研工作,在运用“双低”储粮新技术的基础上推广四项储粮新技术和气调储粮新技术,普及农村安全储粮知识。提高粮食加工储藏方面的科技水平。加强成品粮储备的保鲜技术研发。

——根据*耕地特点,大力开展粮食耕作适用机械的研制与开发应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七、科技兴粮的重点任务

围绕上述发展目标,重点实施以下重大专项:

——粮食作物种资源收集整理和创新研究。完成现有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建成共性与特性共享数据库,改良创新种质材料,加快野生资源的利用研究,为育种提供足够的优异种质资源。

——优质高产新品种、新组合选育及良种繁育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水稻、玉米、马铃薯、红薯等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创新一批优良种质,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开展优良新品种的规模化制种关键技术研究,攻克一批优育新品种繁育的技术“瓶颈”,提高良种繁育技术水平,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保障。

——粮食作物高效节本及标准化技术研究与示范。以优良品种为基础,开展轻简栽培、平衡施肥、节水灌溉技术等研究,集成一批先进实用的技术,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的关键技术,开展粮食作物作物高效节本及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提高种粮效益。

——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以严重危害我区粮食生产的重大病虫害为主要对象,开展成灾规律、监测预警和控害减灾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重点研究解决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率以及可持续控制关键技术之间的兼容性、增效性和持效性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发、完善和提出符合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调控技术、生物防治新技术以及化学农药减量和精准使用新技术,并进行组装配套,建立适合我区不同生态区的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并示范推广。

——绿色储粮技术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在扩大地方粮食储备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实用的仓储技术,促进储粮技术由传统向绿色生态型转变,加强粮库技术改造,提高粮库的保温隔热及气密性能,改善储藏环境及条件,降低储藏成本。加大对农户等分散储粮户的储粮设施及储藏技术推广,普及农村安全储粮知识,运用科学储粮技术,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开展粮食作物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提高粮食产品的附加值。

——实用型农业机械研制。通过联合攻关,研制适合我区粮食生产耕作特点的实用型农业机械。

八、保障措施

(一)坚定不移地树立科技兴粮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增强科技兴粮意识,贯彻落实科技兴粮的战略思想,积极营造科技兴粮的氛围,把科技兴粮的思想切实落实到行动中去,充分发挥科技在支撑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

(二)加强组织协调领导,把科技兴粮工作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把科技兴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科技兴粮工作与其它业务工作的协调发展。要紧密围绕我区粮食生产与安全的目标,统筹部署和安排粮食科技工作。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将科技支撑粮食生产提高到新的水平。

(三)增加投入,为科技兴粮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一是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科技经费的投入。今后三年,建议自治区每年投入粮食生产科技经费8000万元,其中育种1000万元、技术集成3000万元、地力提升1000万元,病虫害防控500万元,储藏加工1000万元,耕种机械1500万元。二是自治区以及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科技兴粮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加强研发基地、新品种繁育中心的建设。三是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兴粮社会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到粮食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科学普及等工作,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科技兴粮战略的实施。确保资金的使用效果,逐步建立粮食科研项目的绩效考评制度,使财政科技投入粮食科研效益最大化

(四)建立健全粮食发展科技创新体系。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为重点,遵循农业科技工作的基本规律和自身特点,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为核心,通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创新项目的带动,以任务带团队,以团队促网络,以网络建体系,优化配置我区农业科研机构和相关农业高校的科技资源,建立自治区和不同生态区域粮食技术创新基地,在改革完善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明确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农业的技术优势,利用科技、教育、农业优势互补,形成农科教相结合的新型推广体系。发展农资连锁配送、病虫专业防控等社会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积极稳妥地将可交由市场来办的一般技术推广和经营性服务分离出来,鼓励其他经济实体依法进入农业技术服务行业和领域,参与基层经营性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鼓励组织和个人创办农技服务中介机构。建立农技中介机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市场信誉。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保证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资金的供给。

(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科技兴粮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证。一是要努力营造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开放包容、崇尚竞争的创新文化,形成珍惜科技人才、重用科技人才的良好氛围,大力营造诚信、创新、和谐的创业环境。二是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要针对我粮食产业的科技需求培养领军人才。三是要充分发挥自治区人才小高地的作用,培养培育优秀拔尖的科技人才。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和激励机制,用大项目带动科技发展,促进人才成长。四是要高度重视科研人员的知识更新工作,不断提高科技队伍整体水平和素质。五是加强基层科技队伍的建设,稳定技术推广人才,确保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六)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院校和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建立由政府组织、农业部门主导、农科教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系统。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培训条件,推进农业技能鉴定,不断探索和完善农民培训的运行管理制度。

(七)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科技兴粮工作的发展。要积极加强与国家科研院所和兄弟省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提高我区粮食科技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要加强与东盟国家在粮食科技方面的合作交流,鼓励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与技术交流。

(八)完善激励政策,落实相关法规,确保科技兴粮战略落到实处。落实国家在粮食科研、教学、推广机构在金融信贷、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入粮食科技,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粮食科技投入格局。允许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捐赠设立支持粮食科教基金,支持粮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培训。深入贯彻落实《农业法》、《科技进步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财税、金融等政策,根据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粮食相关的配套政策。引导各级地方政府对相关粮食科技项目实施配套。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行政监管体系和风险交流体系,加大转基因生物安全执法检查力度,提高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