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科学发展观改革调研报告
时间:2022-04-18 05:08:00
导语:农业科研科学发展观改革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专题调研工作方案》的通知”(厅发〔20*〕101号)精神,为学习外省的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经验,9月22日至27日,由自治区科技厅、编办、*农科院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和专家组成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外省)调研组,到*省、*省、*省进行考察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调研,了解外省的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情况。调研组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保证,农业科研院所属公益性机构,需要进行调整,要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将调研情况及体会启示汇报如下。
一、调研目的
了解有关省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投入等情况,探讨我区农业科研体制深化改革的工作思路和对策,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我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调研方式
实地考察*省、*省、*省的农业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召开相关座谈会,听取相关省科技厅和农科院有关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经验介绍。
三、外省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三省和*科技进步的基本情况
20*年,*省、*省和*省和*的人均GDP分别为6742元、9459元、13123元和11417元,*人均GDP高于*和*。
20*年,*省、*省和*省和*的全省财政总收入分别为556.57亿元、1111亿元、1119.3亿元和703.86亿元,过去三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97%、10.77%、14.86%和13.98%,*处于四省区的中等水平。
20*年,全省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0.64%、0.58%、0.71%和0.38%;*处于全国倒数第三位,与全国平均水平1.42%比相差3.7倍。
20*年,在全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的排位分别为28位、29位、15位和30位,*在全国各省的排位中仅高于西藏。
(二)进行农业科研机构的整合,但都没有进行转制改革
*省、*省、*省除了个别的粮油加工研究所、农机研究所外,其它的包括供销部门的食用菌研究所、水利研究所等农业科研院所都没有进行转制改革。
1、*省把原属农业厅的农业科研所划归省农科院管理。
20*年,全国科技大会后,*省政府决定进行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把原农业厅所属的8个农业科研所,均划归省农科院管理,保留二级法人资格,并对各研究所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重组设置,新设了中药材和马铃薯的研究。但林科院、水利研究所、农机所、烟叶研究所没有划进农科院。目前,*省农科院共有18个研究所,在职职工1475人,科技人员比重达到54%,正高和副高职称人员153人,博士10名,硕士25名。*省农科院利用百年大庆的时机,省政府投资数千万元大大改善了农科院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增强了农科院的科研实力。*省委、省政府把8所农业科研所归并到农科院后,由于相近学科力量整合,使该省农科院的科研实力得到较大加强和提高。
2、*省进行省农科院属的研究所调整与改革,与地市政府或企业联合办所(办院),加强省市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成果的转化。
*年至20*年,*省农业科研体制与*一样,没有重大改革措施出台。*省的农业科研院所共有23个,农科院管理的15个,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桑蚕蜜蜂业。农业院所没有进行部门间的合并整合。省农科院与各市州的农科所只是农业科研协作与竞争的关系。
20*年,*省农科院撤消了所属研究所的二级法人资格。进行了研究方向调整与改革,保留了6个所,新建3个研究所,重组6个研究所。确定了5大领域10大研究方向,扩充了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检测、农业经济的研究;并提出要根据农业发展的形势,及时调整研究方向,*省机构编制部门也积极支持省农科院机构调整,在内部机构和人员编制上给予灵活安排。*省农科院现有在职职工1958人,科技人员1001人,比重达到51.1%。博士4名,硕士152人。事业费和科研经费稳定增长,20*年事业费为9500万元,科研经费4729万元。
*省农科院实行开放办院,联合办院,通过内部改革,实行课题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近年来,*省农科院与地州市政府或企业共建了7个农业研究所,如*省农科院曲靖万寿菊研究所、富源魔芋研究所、西双版纳普洱茶研究院、红瑞柠檬研究所,加强和促进地州市农科所的合作与发展,促进成果的转化和地方特色产业及地区经济的发展。
目前,*省的畜牧、兽医、水产、食用菌等研究所仍归属农业厅、供销社等部门管理。
3、*省进行一所两制改革,进行科研和开发分开管理,以成果商品化为突破口,加强内部管理机制创新改革。
农业厅所属的研究所开展一所两制,进行科研和开发分开管理,以成果商品化为突破口,今后还要加强内部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使收入向创新人才倾斜,加强人才培养和条件平台建设。*省计划把畜牧、水产的科研院所整合,成立养殖业科学研究院。
*全省现有23个农业科研院所,省农科院管理的有13个,其余归农业厅和供销社等部门管理,但省级农业科研院所重复设置的不多。
*省农科院现有在职职工1727人,其中高级职称450人。*省农科院获得国家特等发明获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各1项,其他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0项,为全国各省级农科院之首。通过抓重点学科的建设,在经费和人员配置上予以重点支持,同时对引进的博士给予增加编制,形成了一支700人的创新团队,获得成果1500多项。
省林业厅所属的林科院,增挂中国林科院*分院牌子,获得的国家科研经费从200-300万元增加到20*年的*多万元。对地市林科所的改革,通过重点投入,建设区域性林科所或增挂省林科院分院的牌子。
*省14个市有13个农业科研所。相对我国其他省份而言,市级农科所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三)农业科研院所定位于公益性,省级所实行全额拨款,市县多为差额拨款
1、*省农业科研院所人员编制压缩,省级院所从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
*年,*省根据科技部的部署开始搞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技术开发类院所全部转制,象农科院这类公益性科研院所仅保留原有编制的57%。有收入的公益性院所,不管创收多少,工资部分全拨,但办公经费和职工福利费仅拨一半。后来,经*农科院积极反映,办公经费和职工福利费拨款提高到了80%。期间,*农学院也合并到了*大学,对农业科研重视不够。这轮改革,使*省农业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受到了削弱。
20*年,全国科技大会后,*省纠正了以前的一些做法,明确了农业科研院所的公益性职能,省属农业科研院所实行全额拨款,但市县所大部分仍然为差额拨款。
2、*省农业科研院所全部是全额拨款,事业费和科研经费稳定增长。
*省农科院现有在职职工1958人,科技人员1001人,比重达到51.1%。博士4名,硕士152人。事业费和科研经费稳定增长,20*年,省农科院事业费为9500万元,科研经费4729万元,并且每年安排基本业务费500万元。
*省地州市和各县的农业科研所有的是全额拨款,有的为差额拨款。
3、*省的农业科研院所从全部差额拨款改为省级全部为全额拨款,市县农科所大多为差额拨款。
20*年,全国召开农业科技大会后,*省按照社会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功能重新定位,对农业科研院所由过去的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并重新进行了定编核定,进行岗位设置改革,按比例定岗,提高科技人员中级人员的比例,对农业科研出院所聘用的后勤管理人员、科研辅助工人等也给予人员核定,给予财政拨款补助。
(四)加强了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省农科院加强了人才的培养力度,与泰国的大学合作,培养硕士和博士。现有博士20多人。同时,以优惠政策大力引进高学历人才,引进博士奖励住房100平方米,给予安家费8000元、科研启动费2万元。
*省农科院与中南大学合作办研究生分院,培养硕士和博士。各科研所对在读硕士补助1万元、博士补助3万元,鼓励科技人员攻读更高的学位。对引进的博士,引进1个,就增加编制1个。
(五)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拍卖,加速成果转化
1、*省进行农业科研所开办农业科技开发公司试点。
*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通过建立科技开发公司、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下乡活动等形式进行,直接服务农户,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如*省的马铃薯、油菜的研究走在了全国的先进行列,成果的推广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特别是*省油菜研究所建立了3个控股公司,直接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省油菜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农业新品种)通过拍卖,使研究成果得到及时的转化和推广,每个新品种可获得200-300万元的收益,强调研究成果必须转化,使研究、转化和推广相益得彰,达到良性互动,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2、*省进行成果拍卖,实行所内的研究和开发两种内部管理机制。
开展成果转化形式的探索,进行成果拍卖转化,与企业合作进行成果转化。进行内部机制改革,通过课题奖、论文奖、成果奖、转化提成奖等多种方式,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但转化提成奖的比例低于国家的规定和高校的标准。
省农业厅所属的研究所开展一所两制管理,进行科研和开发分开管理,以成果商品化为突破口,进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使收入向创新人才倾斜,科技成果及时得到转化和推广。
(六)各省大幅度地提高省级科技三项经费,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总量增长迅速,但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偏低
1、各省大幅度增长科技经费的投入
20*年,全国有14个省区市财政科技投入增长超过50%,全国各省科技三项经费拨款达到678.8亿元,比20*年增长28.8%。经过三年的增长,全国绝大多数的省区市省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都翻了一番以上。20*年,*省、*省和*省和*的省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分别为2亿元、5亿元、2.5亿元和1.7亿元,过去三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1.98%、35.72%、43.28%和12.31%,*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长率都低于其它3个省,特别是经费增长率,*不足其它3省的1/2。
20*年,*省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由20*年的8700万元增加到1.37亿元,增加5000万元,增长了57.47%,各市(州、地)级财政科技经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也达到3.89亿元。*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年后,省级财政科技经费按每年20%的比例增长。20*年,*省本级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达到了2亿元(*仅1.7亿元)。
20*年,*省颁布了《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建设创新型*行动计划的决定》,组织实施8大科技工程,20*年省级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达到5亿元(新增2.5亿元),州市县财政每年配套5亿元,设立专项财政资金,5年计划筹措500亿元资金。
20*年,*省本级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增加1.2亿元,比20*年增长141%。
2、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增长,但总体水平低。
各省财政农业科研投入约占科研投入的总量的30%-40%,随着科技三项经费的总量增长,农业科研经费也随之增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已由1999年的占GDP的0.23%上升到20*年的0.56%,但离世界粮农组织确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科研投入标准(1%)的仍然相差很远,发达国家达到2%-5%。我区农业科研投入为农业总产值的0.17%,约为农业GDP的0.3%,自治区本级农业科研经费为5000多万元,与周边省区相比,无论总量还是比例都相对较低,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增长比例也不高。
(七)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立农业创新岗位制度
根据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等九部委“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精神,全国各地积极贯彻,加快本省农业科技条件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改善科研条件,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各省都提出了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正在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在不改变原有机构管理体制的情况下,通过整合全省的农业科研资源,投入资金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中心,重点建设实验室和区域性农业试验站,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科研力量,进行农业科研机制创新,研究中心跳出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机制,管事不管人,按创新岗位给予专项经费保障,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目前,*还没有提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方案和规划。
1、*省
20*年上半年,*省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方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目前正在等待省财政厅的最后审批。计划建立*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在不改变原有机构管理体制的情况下,通过整合全省的农业科研资源,投入2亿元,建立17个农业研究中心,重点建设实验室和区域性农业试验站,设置创新岗位,使农业科研有固定的经费投入,每年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业务经费3000万元。
2、*省
*省提出,今后几年计划投入3亿元建立*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依靠原有农业科研院所,不打破原有院所的管理,围绕产业发展建立20个农业研究专业中心。研究中心整合全省资源,与地州市联合,管事不管人,进行农业科研机制创新,按创新岗位给予专项经费保障。研究中心跳出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机制。
3、*省已开工建设
20*年,*省已开工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计划总投资4亿元,下设20个研究中心、2个基地、13个试验站,进行全省农业科研资源的整合,设置创新岗位300个。
(八)改革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方式
20*年,*省颁布了《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建设创新型*行动计划的决定》,组织实施8大科技工程。通过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宏观研究,进行产业5年布局,从宏观层面突破,通过行业、领域顶层设计,根据行业和领域发展方向,滚动支持,有针对性地开展构造、策划重大专项,整体推进产业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战略联盟,整合农业科研资源,改革科研评价制度,加强农业科研投入,进行科研院所内部改革,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开展银企合作,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大力促进产业技术的进步。行动计划工程中安排农业科研的经费达到35-40%。
(九)各省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经验及其问题
1、经验和特点
*省:调整农业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进行机构合并与调整;农业科研投入大幅度增长。
*省:及时调整农业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省市联合办院办所,促进成果转化;农业科研投入大幅度增长;改革农业科研计划项目的管理方式,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
*省:及时重新核定职能和进行定岗定编,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由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与企业合作,采用成果拍卖、成果商品化内部管理等多种方式进行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农业科研经费的筹措方式;大幅度增加农业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起步早,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通过与大学合作,建立研究生院,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争取国家支持力度大,获得的国家农业科研经费多。
2、存在的经验教训
*省:压缩农业科研机构的人员编制;农业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没有形成省市联合和联动的体系,省强而市县弱,产学研联合的程度有待提高。
*省:农业科研机构管理分散,多头管理;种植业研究力量强,畜牧业研究力量薄弱;科研人员待遇不高,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
*省:省级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经费少,造成省级农业科研经费不足;激励机制没有重大突破,科研人员待遇不高;地市农科所是差额拨款,经费不足,主要精力花在搞开发、搞创收、求生存,职工人多,而科研人员少,留不住人才,科研条件薄弱。
*
四、体会与启示
(一)农业科研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力度,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科研周期长、保密性差,成果应用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农民,科研单位难以通过成果的转让获得相应的收益。农业是弱质产业,是各国政府的保护产业,WTO贸易谈判的重点和难点在农业,特别是最近的粮食危机警示我们,农业科研绝不能放松,只能强化。
各省的农业科研投入近年来已大幅度增长,最近3年已增长一倍以上,多的省增加了10倍,而*农业科研投入增长率一直都保持在12-15%之间,需要进一步增加。
(二)必须加强农业科研体制的改革力度,稳定农业科研院所
我区提出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求必须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保证,农业科研院所属公益性机构,需要进行调整,要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研是一个多头管理工作,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由政府牵头,多部门配合,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改革,并制定相关政策与之配套。农业科研体制的改革要正确处理好行政与科研的关系,理顺科研院所的管理关系,改革农业科研计划项目的支持和评价方式,并逐年增加经常性科研经费的比例,使科研工作有固定和长期的经费渠道。根据20*年12月29日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关于加大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稳定支持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制定出*稳定支持农业科研院所的政策措施。
(三)整合农业相关科技资源,增加农业科研实力,提高农业科研水平
据了解,全国32个省级农科院中目前只有*、*、*等3个省区的农科院是非综合性的,仅为种植业的科研,其它省的农科院都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合并的。*种植业科研院分属多部门管理,重复设置,学科交叉,资源分散,多而不强;养殖业研究力量弱,特别是市级缺乏畜牧水产的科研和转化机构,*海洋研究所改制后,海洋养殖的公益性研究缺乏。需要对科研院所进行资源重组、合并与加强,减少管理层级。
(四)农业科研与转化推广相脱节,没有形成上下联合,体系不完整,机构配置上“重研究,轻转化”现象严重,成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区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推广工作的人数多,成果转化力量和能力很弱,是制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薄弱环节。在科技人员职称评定和干部考核中,过于强调研究成果和论文数量,科技人员不愿搞推广,成果转化率低,研究与推广脱节。自治区、市、县的农科所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研究转化推广断裂。需要加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机构的设置和布局,形成自治区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重点在研究、市级重点在转化、县级重点在示范推广的科技创新体系。根据农业区域的特点,建立区域性试验站(分院、分所)。要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工作,通过转化,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提高科研成果的应用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整合农业科研资源的有效手段
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等9个部委“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农科教发《20*》3号)精神,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该由*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性农业试验站、企业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农技推广体系组成。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可有效地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科研力量,进行农业科研机制创新,研究中心跳出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机制,管事不管人,按创新岗位给予专项经费保障,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据了解,这项工作全国绝大多数省区都已陆续进入了实施操作阶段,*需要尽快启动自治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规划和论证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和组建实施。
(六)要放开搞活和壮大农业科研院所
我国农业经营分散,单一农户难以抗拒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农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效益不高,风险大,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科研院所的基础条件、人才、成果和收入分配政策及评价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研究院所创新水平不高,能力不足,政府的投入有限,要发展就必须采取搞活。对农业科研院所的深化改革,要坚持发展与改革相结合,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给农业科研机构宽松的政策环境,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科技创新路子,搞活经济,壮大科研开发实力,开展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成果推广等综合业务,为农业科研单位壮大实力提供有利条件,以吸收更多高级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服务。
五、建议
(一)成立自治区农业科研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利于统一部署和协调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事宜。
在机构整合、创新环境和平台建设、人才吸引和培养政策、财政科研投入的增加、科技投入机制的创新、岗位设置、人员定编、内部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部署,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进行自治区级农业科研院所的机构整合和学科调整,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科研的整体实力和水平。
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多头管理的格局,把农业厅、水产畜牧兽医局、农垦局等部门所属的农业科研院所,进行合并调整,归属农科院管理,形成起管事、管人、管财相统一的管理机制;或另外成立畜牧水产科学院,加强*特色畜牧水产业科学研究。通过机构、人才、资源的整合,加强创新平台的建设,使创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三)加强和改善自治区级和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协作关系。根据农业区域特点,在原有地市级农科所的基础上,建立若干区域性的*农科院市级分院,以市级政府为主导,市与自治区共建,*农科院与各分院具有业务指导关系,对分院的人才培养、科研项目进行指导与合作,开展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科研、技术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
(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鼓励和支持市县级农业科研所与市县农业推广机构合并。
加强自治区和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工作,建立区域性农业试验站,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铁支持力度,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和支持其它的市县级农业科研所与市县农业推广机构合并,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方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市县农业科研所的场地,可作为农业成果转化的试验、示范基地。增设市级畜牧、水产试验场或研究转化机构。
(五)改革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方式。
从3-5年中期目标入手,对重点产业、领域进行顶层设计,策划一批重大专项,一次布局,连续性地分年度组织实施;改革农业科技的科研与转化推广成果评价与奖励政策,加强对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的奖励工作。要切实改善农业科研资金投入结构,避免和减少农业科研项目年年申请、年年变更的现象,减少急功近利的项目,落实中长期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形成长期的科研大协作,推进重大研究项目。
(六)增加农业科研的投入,扩大政府农业科研经费的筹措渠道。建立农业科研投入增长的政府投入机制,每年增长20%,逐步使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增加值达到1%。建议先在水利、林业等部门进行试点,在林业部门的“两金一费”和重大造林、营林、护林项目中按比例提取科研经费,在水利部门的水利基建项目、水资源使用费、水土保持管理费中提取1%-3%的科研基金。
(七)建立自治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整合农业科研资源,提高农业科研的效益。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包括农业科技创新实验大楼、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专业科技创新中心设备建设等,选聘首席专家和创新岗位的科研人员,开展创新资源整合,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投资4亿元。尽快启动自治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规划和论证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和组建实施。
- 上一篇:农业科研院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 下一篇: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精品范文
10农业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