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思考
时间:2022-04-10 04:57:00
导语:林业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进一步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把握自然保护区管理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局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调研,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密切联系
1、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资源环境的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七大提出的战略要求,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的基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打好基础,做好最基本的资源保护工作,基础性工作是谋求发展的根本,也是科学发展观之“科学”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任何忽视基础、急功近利、盲目冒进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因而必然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基础性工作扎实了,什么时候单位战斗力就发展进步;什么时候忽视了基础工作,什么时候就要走弯路,就会出问题。发展是在牢固基础上的发展,打基础就是谋发展。
2、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开展基础建设工作坚决维护群众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呼声,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联系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的实际来看,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改善基础设施,关心职工疾苦,推进民生建设,执政为民,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3、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产业发展保障自然保护区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的,要求在现代化建设中,正确执行和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各项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决定,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联系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来看,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开展绿色环保的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参与蓝天碧水工程建设,开发生态旅游,保障可持续发展政策正确地落到实处。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解决的问题
1、思想观念纪律作风问题。一是部分职工是摆不正工作和生活的问题,将工作中的分岐带到生活中,将生活中的矛盾带到工作中,政治表现不成熟。二是受社会道德危机的影响,以自我为中心,贪图享乐,不愿吃苦已成为普遍现象,“天老大,我老二”,集体主义观念不强,缺乏奉献精神,使单位的凝聚力下降。三是教条主义仍然存在,对处理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能力过分依赖书本,预案,缺乏实践经验和办事能力。四是纪律作风执行不到位,奖罚不分明,存在自由散漫现象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五是知识落后,更新不及时,不全面,形成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的现象,对工作的要求不高,没有活力。六是民生待遇还有待提高,送温暖等方面还有差距,职工工资和福利都不是很高,得不到社会平均水平,单位经济实力不强,对于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存在隐患。七是工作作风还存在差距,还有办事拖拉和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单位形象有待提升。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管理还不完善,思想认识还有偏差。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必须对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正确有认识,我们所讲的人,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而是我们所有的职工、群众。我们既要重视人的需要,鼓励员工为主,又必须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在单位内部开展科学发展观大讨论,解放思想大讨论,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的良好人际关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建立关注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人的教育水平,文化品位,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要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党群之间,干部职工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对存在的自由主义,自我独立的不良习气进行教育和帮助,用科学发展观改造我们的政界观,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发展的每一项措施中,贯彻到改革的每一个行动中。全面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
2、开拓思路创新发展问题。一是我局科研仅仅局限在完成日常的动植物资源上且监测内容还需进一步改善,科研工作开展内容单一,层次不深,实用性不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生态建设,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按照自然规律发展现代林业,其中科技兴林是重要的技术支持。从自然保护区的角度理解生态建设,就是深入细致地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珍稀濒危动植物进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扩大其种群,减缓其灭绝步伐,为子孙后代保留更多的生物多样性。需要我们一、二期工程建设基础上,科学、全面、系统地提出三期工程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基础性研究,探索猕猴的生活规律,开展珍稀保护植物和乡土经济树种的繁育培育工作,维护营造适宜的栖息环境和群落生态环境,努力将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生态和谐的典范。二是生态旅游的发展还需改进,勿庸置疑,选择生态旅游路子是目前发展的最佳途径,国内许多著名的风景区都在尝试这一条路,太多的教训告诉我们,生态旅游是一把双刃剑,至今没有哪一家能够做到完美无缺。大多数过度开发都造成环境破坏和资金浪费,长白山开发形成的环境污染,生活垃圾,花四年时间才逐步清理,九寨沟过多的人为的建筑用三倍于投资的资金资去拆除,但是人为的嗓音与空气污染等因素引起潜在的隐性的生态环境的逐步退化并没有好的办法根除,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蟒河处在初始的发展之中,我们就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考虑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来找寻利用与保护的结合点,在开展建设的过程始终围绕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理念,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节能型清洁能源,实施区内旅游区外服务的大旅游战略,减少生活垃圾的污染,最重要的要严格控制环境容量,改变观光型、度假型的模式,突出生态主题和意义,从生态安全的教育入手,倡导生态和谐,从分散型的游览模式入手,创造精品生态旅游的目的地,争取达到少走弯路的发展,坚决摒弃先破坏,后整治的无知理念。在林下资源野生食物的利用上,既要体现山野绿色特点,还必须搞好可及资源调查,严格控制利用规模,大力提倡营造人工绿色替代产品,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3、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我们的外在条件。是实现规模化横向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区域发展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和渠道是实现林区增收和和谐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在发展中既要瞄准大市场,更要注重身边的各个因素的变化,在以往的发展中,我们往往只是注重走出去承揽工程,在社区共建、社区共管方面无暇顾及,也无资力去协作,08年我们在防火道路维修、管护站引水方面和当地社区进行了协作,投资20万元,收到了良好的效益,既解决了我们的实际问题,又帮助百姓办了实事,为干部赢得了政绩。但是从合作的方法上看,还存在手段单一,可融性不强的缺陷。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国家倾注了大量的物力和优惠政策,而林业建设也正是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农村、农业、农民密不可分的伙伴,应该积极地参与进去,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当中,宣传我们的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将新型农业和新型林业结合起来,将生态园区的建设与多元化的农产品结合起来,将荒山的利用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很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园区建设高潮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地分析市场,抓住当地产品和市场的优势,发挥我们的技术能量,为林农提供技术支持,为自己赢得市场份额。同时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利用优惠政策,通过“减免税收、优先低价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和农民打成一片,互利双赢。
- 上一篇:唐代货币思想历史论文
- 下一篇:唐代虚估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