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先进党课学习材料
时间:2022-09-25 06:39:00
导语:争创先进党课学习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4月6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随即召开会议,对全国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动员部署。5月7日,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围绕科学发展中心任务、迅速兴起创先争优活动热潮进行研究部署。目前,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各地各部门陆续启动,总体进展顺利。近日,新华社记者就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关重要问题,采访了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记者: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为什么要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答:党的十七大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明确提出要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实践活动是集中性主题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经常性工作。这两项活动应该紧密衔接、相互促进。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入,必将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中央对搞好创先争优活动高度重视。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总书记和习都对开展这项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部署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需要。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虽然基本结束,但整改落实任务还没有完成。第一、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需要长期整改落实的任务,特别是延伸到基层的工作,还要进一步抓好。如果没有扎实有力的措施来推动,向群众作出的承诺就难以全面兑现,学习实践活动的整改落实任务就难以全面完成。二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中央的大政方针已定,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都已经明确,关键要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头贯彻落实。三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地共新建党组织6万多个,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5万多个,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加强了组织建设。组织建设是基础,发挥作用是关键,组织建设的成果要在发挥作用中巩固和提升。四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性创造性的需要。学习实践活动激发了广大党员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要把这种积极性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组织党员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树立先进形象,需要行之有效的实践载体和动力机制。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目标和主要形式?
答: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的《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坚持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出发,改革创新,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其他经常性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努力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
贯彻落实这一总体要求,关键是把握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活动目标和内容。一是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本地本单位科学发展规划、思路和举措,党员以模范行动带动群众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是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三是服务人民群众。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尊重和依靠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创新活动方式,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更好发挥先进模范作用。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这“四句话”是一个有机整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服务人民群众,是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加强基层组织,既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这次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意见》明确提出,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要努力做到“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争做优秀共产党员要努力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把这些普遍要求具体化,明确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具体条件,做到简洁可行、好记好评。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注意同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相衔接,切实兑现向群众的承诺;注意同已有活动载体相衔接,进一步增强活动实效;注意同党的建设其他经常性工作相衔接,突出重点,统筹推进。
为了使创先争优活动有计划、有节奏地持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动员部署会议提出,从今年4月开始,着重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开展活动,兴起创先争优的热潮。从2011年7月开始,着重围绕迎接党的代表大会开展创先争优,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加出色的工作业绩,向党献礼。2010年“七一”前后,中组部将专项表彰“2010—2012年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成绩显著的先进县(市、区、旗)党委。
记者:如何把创先争优活动抓实抓好?
答: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务求实效,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原因。我们要充分运用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保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内活动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就党建抓党建,就活动搞活动,党建工作只在“体内循环”,其价值和作用就大打折扣。创先争优活动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但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阶段,科学发展面临的任务有所不同。因此,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谋划和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成果。
二是贴近基层单位实际,确定具体争创主题。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开展,要有鲜明、具体、实在的争创主题。要以正在干的事情为中心,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比如,经济发展落后村,可以脱贫致富为主题;相对富裕村,可以建设全面小康村为主题;矛盾多、维稳任务重的街道社区,可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为主题。全国37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如果都有具体的争创主题,就能形成科学发展主题突出、整个活动百花齐放、每个单位都见实效的生动局面。公务员之家
三是坚持分类指导,设计活动载体。《意见》区别不同领域和行业,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出了不同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区别不同领域和行业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不同群体党员的岗位特点,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可以与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相衔接,也可以针对当前大家最希望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问题设计活动载体。总的原则是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参加,有利于活动取得实效。活动载体要相对保持稳定性连续性,不宜经常变换;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防止空泛化。
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创先争优活动是立足本职开展的经常性活动,要重视舆论引导、典型带动。各地各部门要注意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员电化教育、党建信息网和手机短信平台的作用,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大对先进典型、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形成正确舆论导向。
五是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总书记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在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内活动要影响和带动群众,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处在群众之中,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服务群众,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请群众广泛参与。活动方案要听取群众意见,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活动情况要向群众通报,请群众评议;评选先进要请群众参与推荐,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妇建”,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广泛开展创建先进集体、争当先进个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记者:如何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领导?
答:这次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关系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确定。各级党委(党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对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及时交流工作经验,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县(市、区、旗)党委要切实担负起领导和指导责任。基层党组织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要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抓好工作落实,注意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对分管领域和部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情况适时进行点评,实事求是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联系互动。
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参照学习实践活动工作指导的办法,加强对相关领域(行业)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指导。条条为主管理和条块共管单位的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对行业、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这样做有利于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把抓业务与抓党建结合起来,相互推动、相互促进。
- 上一篇:电视栏目制作技巧论文
- 下一篇:新人文剧的审美性和商业性共存特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