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安全文化素质体会
时间:2022-10-25 11:22:00
导语:全民安全文化素质体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安全文化是大众文化,是通俗易懂的防灾兔难、互救、博爱的吉祥文化。而文化是可以通过载体进行传播或称为社会遗传的方式,世代相传,取其精华,融入新意,借以传教,由社会和人民继承、实践和发展,再以符合当展的新文化(即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优化形式)留传给下一代,永世不竭。文化总是靠人民来创造、发展、优化和繁荣的。而人民大众的文化素质高低是文化繁荣和发展的关键,特别是人民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创造、优化和发展安全文化的重要基础。
安全文化教育是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最深刻、最根本的方法和途径。以这种重要的方式来传播和继承安全文化,也是宣传和传授安全文化最有效的手段和极为普通的办法。通过安全文化教育就可以有计划、分阶段、按层次、有目标、系统地传授安全文化,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
安全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传授对安全的思维、认识和态度;树立安全的哲理、价值观、行为和道德规范;掌握安全科学的知识、技术、手段和方法;学习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建立与当代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安全工作机制,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宣传安全的伦理道德,安全行为科学、安全法制观点,从带有强制性的“要你安全”的方法,就变劳动者(人民)的“我要安全”的行动;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动员和发动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单位、全民、全社会,实现自保、互救,提高防灾应急能力,建立安全的环境和条件,保障人民的安全与健康,教育全民、全社会要以生产领域的安全为基础,同时要特别重视非生产性领域的安全,尤其是生活与生存领域的安全等等。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创建安全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安全生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最根本的要求。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已由过去的主要依靠经验型管理、依靠“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管理体制,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广泛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的综合管理体系。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信念,最高目标,道德理想,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没有先进的安全文化做基础,没有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搞好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抓基础建设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由化,各种利益分配的盲目性导致一些决策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背离客观实际,违背科学,拼设备,拼体力,靠侥幸追求生产目标而忽视安全生产的现象十分严重,客观上使得“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被扭曲,安全事故自然层出不穷。据权威人士估算,我国每年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人民币,因此用科学发展观创建安全文化既是体现“三个代表”思想的精神,也是促进小康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安全文化。必须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理念推进发展,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是创建安全文化的全部内涵。树立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安全生产管理首先要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都知道,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安全。因而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安全文化的建设,重要的是转变让“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要使“我要安全”的意识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充分体现“我要安全”的自觉性、主动性,逐步使每个人时时处处事事都把安全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做到人人都能“自主管理”,“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在社会和企业内创造一个充分体现“安全第一”的思想氛围,使其深入每个成员心中,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互相指导的安全管理体系。
要加强现代管理和安全保障的培训,其中包括理念、知识、实际操作等诸多方面的培训,要持证上岗,应建立定期的安全考核制度。因此,要营造安全文化的整体氛围,认真地做好安全宣传教育乃是必要的基础和前提。
总之,只有以文化的方式,以文化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才能最深刻地启发人、教育人、影响人、造就人,通过安全文化教育来改变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方法,规范人的行为,树立安全文明道德风尚,确立正确的安全人生观和安全价值观,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中,学习保护个人、群体的知识和方法,达到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