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发展完善讲稿
时间:2022-10-15 10:23:00
导语:经济体制发展完善讲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充分体现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精神,在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和突破,是指导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突破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每一步前进、每一个成绩都离不开理论创新的引导。党的**在所有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尤其令人关注。《决定》关于所有制理论的新突破、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突破之一,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倡导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决定》提出,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重大突破。
改革以来,人们对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的认识过程。最初人们认为,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公有制格格不入。但在实行股份制改造试点过程中,人们发现股份制确实具有其他经营形式无法替代的优点,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积聚社会资金,要积极试点,总结经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所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深化,党的十五大又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对于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在这一认识指导下,公有制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进入一个新阶段,它在转变公有制企业的经营机制、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积极性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充分说明,我党对公有制的认识已彻底摆脱了传统教条主义的束缚,无疑是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贡献。理论上的突破必然使公有制实现形式进一步多样化,促进混合经济大发展,从而增强公有资本特别是国有资本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这一理论为创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指明了方向,清除了思想障碍,在它的指导下,我国生产力将再一次得到解放,经济发展将跨入新阶段。
突破之二,《决定》把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提到了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高度,深刻阐述了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和重要地位。《决定》明确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并强调,“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老垄断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以及政府职能的改革,之所以进展相对缓慢,或者说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原因在于产权制度的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原有的产权制度本身正是计划经济的核心基础,因此构建现代产权制度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攻坚战。改革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产权清晰既是市场经济顺畅运行的前提,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得以巩固的保障。市场经济越发展,产权关系越复杂,产权的明晰界定就愈加重要。《决定》关于现代产权制度的论述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
突破之三,放宽了非公有制经济可进入的领域,给予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待遇。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正确方针和不断创新的理论指导下,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市场准入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一直受到诸多的限制,甚至一些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都不允许国内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之前,国有经济可以进入80多个行业,外资可以进入60多个行业,而国内的非公有资本只能进入40多个行业。也就是说,有一半左右的行业非公有制经济无法进入。此次《决定》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意味着今后国家将大大加快行业准入的开放进程,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领域。只要不是法律法规“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资本都可进入。
此外,长期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在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进出口经营权方面无法获得与公有制企业、尤其是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融资难、批地难、进出口难、乱收费、乱罚款等一直是困扰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问题。《决定》针对上述问题明确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一规定对于消除所有制歧视、彻底转变人们的观念有重要意义,必将为非公有制与公有制企业展开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展战略的新思路
过去20年,我国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多种复杂原因,社会经济生活中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大发展是,提出了统筹协调发展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决定》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这一发展新思路的提出,对于促进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提高、经济和社会共同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是统筹工业和农业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发展战略的重点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在资金投入和政策上给予工业、城市、市民更多的支持和照顾。长期的政策倾斜致使城乡存在较大差距,无论是技术装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还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三农”问题更加突出,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的制约更为明显,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提出城乡统筹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契机,必将有利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也预示着我国将对长期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一顽固堡垒展开攻坚。
其次,要统筹区域发展。经过24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东部地区发展迅速,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老工业基地没有很好地振兴,区域经济的差距加大,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为此,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统筹区域发展”的思想。统筹区域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形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把“推进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与推进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地区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结构”。“统筹区域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再向均衡发展演进的结果,就是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中部地区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发展,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行东中西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思想充分反映了中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再次,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的工作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一切以经济建设为转移。在“”刚刚结束、面临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和急需恢复经济发展双重艰巨任务的情况下,突出经济工作的地位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后来的一个较长时期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对社会发展关注不够、工作没有到位,以致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其突出表现是:收入差距拉得过大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步导致道德滑坡,党的干部队伍中滋生官僚主义和种种腐败现象引起群众不满等。上述问题必须通过社会的综合治理和均衡发展才能逐步加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从反面说明,只有使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才能使经济发展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才能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党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都体现了寻求发展的协调性的战略思维。
复次,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国资源严重短缺,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建国后,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足,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改革开放以来这方面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在趋利动机的支配下,愈演愈烈。滥采、滥垦、滥伐屡禁不止,空气、水体、土地污染普遍堪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空前严重。资源不足和生态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大障碍。因此,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最后,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引进技术迅猛增长。去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首次位居世界第一,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已接近4000亿美元。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国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内资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对外开放的步伐。其表现在:出口总额中有65%的出口额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在许多行业和领域,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在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质量、市场占有率、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当前我国发展经济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迅速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面临着较为有利的外部经济、政治环境,西方国家普遍对我开放市场。但20年后,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与发达国家的竞争性加强。西方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的发展开始抱有疑虑。近年来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以及近期日美对人民币汇率施压,都说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环境在恶化。因此,不论是从发展民族经济的角度,还是从应对变化了的外部环境的角度,大力发展国内经济都显得十分重要。
体制改革攻坚的新举措
**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系列新举措,这些举措对于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具有决定性意义。
首先,要打响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20多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过度行业垄断,以及经营机制僵化、经济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规范而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政企不分”致使国有企业无法真正成为市场主体。针对上述问题,全会提出了今后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四项重要任务:(1)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不需要国有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可以部分退出或完全退出。(2)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要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同时也要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各项权利,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3)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继续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4)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的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改变大型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一股独大”的局面,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我们相信上述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将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国有经济重新焕发活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其次,要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一直受到中央的高度关注。改革以来,在党中央正确方针政策的引导下,农村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过于薄弱,加上经济体制中诸多深层次障碍尚未消除,近年来农村、农业矛盾加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税费负担过重、农民权益受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遇到制度障碍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农业和农村的健康发展。**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的宗旨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上提出以下新举措、新精神:(1)搞活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这一方针是继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在农业用地产权制度改革上的有深远意义的新举措,必将对解决农业发展中的现存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落后的经营方式,加快农业向现代化进军的步伐,产生深远的影响。(2)保护农民权益,还权于民,还利于民。一要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征地时必须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二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率,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三要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切实保护粮农的利益。(3)消除体制障碍,给农民以平等待遇,为劳动力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建国之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自主选择居住地。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政策有所松动,但直至目前为止,歧视性的体制障碍并没有完全消除。体制障碍的存在阻碍了劳动力及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极不利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此次全会通过的《决定》在这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再次,要完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改革。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财税体制先后进行了利改税、分税制的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税体制框架已基本建立,但是仍存在某些税种设计不尽合理、不同所有制企业税赋不统一、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公共财政体制还不够健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还存在较大缺陷。突出的问题,是实行分税制之后,县乡两级财政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严重制约了县乡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全会提出完善财税体制的新举措,对出口退税、增值税、统一企业税收都做出新规定,并提出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老大难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造进展缓慢、经济效益低下、呆坏账比例过高以及经营机制僵化,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融资需求和日益加快的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新情况,并成为金融安全的隐患。因此,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决定》指出,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各类金融企业都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稳步发展各种所有制金融企业。这些新举措充分体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对于攻克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堡垒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最后,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着越位、错位、缺位等现象,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决定》提出完善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使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成为“廉政政府”和“廉价政府”,以适应资源配置方式由以行政为主向以市场为主的转变,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法律制度。目前,制约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行政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部门利益超越法律界限,凡此种种,都使得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难以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与法律环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有权威的、具有统一性的公正的法律制度和一个能够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因此,《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加强经济立法;加强执法和监督,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按照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防止和纠正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等等。
此外,《决定》还在政治文明以及党内民主方面做出了新的努力,在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方面有新的尝试。这些举措,体现了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也为完成上述艰巨使命提供了绝佳契机。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随着利益的多元化以及政治表达的公开化,随着整个民族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舆论形式的多样化,中国政治文明的建设面临空前的机遇。如果能够把握机遇,更多地吸纳人民大众对政治的参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中华民族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就一定可以实现。(写作组主要成员:刘泓、孙慧敏、张贵、张雪峰)
附:
教学参考之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次三中全会
纵观党的历史,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历次三中全会往往具有特殊意义,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做出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会议还彻底否定了“”,审查和解决了中共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可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党我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的开始。
十二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该《决定》在许多问题上,特别是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这些重大问题上,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澄清了在许多人中间存在的模糊认识。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
十三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1988年9月26-3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一个特殊时期召开的。当时,中国正处在新旧两种体制的转换时期,因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经济秩序混乱,物价上涨过快,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了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得以深入下去,这次会议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要求把今后一段时期的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这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
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11-1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认为,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经过15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全党要紧紧抓住国内国际的有利时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全会还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此,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这次会议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十五届三中全会——建设新农村
1998年10月12-1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高度评价农村改革2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创造的丰富经验,一致认为,这场伟大变革,带动和促进了国家的全面改革,进而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会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
**——新任务、新起点
2003年10月11日-14日,中共**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全会充分肯定十六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会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重大进展。强调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按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全会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制基础。实践证明,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宪法,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保障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应该保持稳定。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定程序,把**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有利于宪法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
教学参考之二: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之路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是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也是思想不断解放取得的理论成果。它突破了把市场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传统观念和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努力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从那时到现在,其大致的历程如下: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鲜明地指出应当坚决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由此,中国人民开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征程。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突破,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突破和飞跃,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制定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总体蓝图,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全局性整体推进的新阶段。至此,历经15年,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目标及其框架在理论上、认识上已基本完成。这以后的10年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经济增长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连续迈上新台阶。
2002年11月,党的**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
2003年10月,**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把新世纪新阶段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又进一步向前推进。
教学参考之三:
市场经济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较长的时期内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计划经济留给百姓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无疑是物资短缺。人们曾经憧憬过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式的理想生活,就因为长期的短缺而使这一理想长久地停留在人们的幻想之中。可以说,计划经济时代,短缺与经济如影随形,票证与生活朝夕相伴。
而市场经济带给老百姓的又是什么呢?
恐怕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短缺”这一词,“票证”这一概念,已成为历史名词而正在为人们所淡忘。用老百姓的话说:只要你有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这个如今看起来十分简单的现象,在计划经济时代却是人们根本无法想像的。
市场经济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及时发出需求信号,并调动千千万万生产者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变动,一方面反映了社会需求的变化,告诉生产者社会最需要什么;一方面又影响生产者的利益,促使他们按照市场信号行动。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格的不断变化,达到配置资源的目的。这是中国经济告别短缺时代的根本所在。
市场经济给老百姓带来的另一个积极影响,是使我们每一个劳动者都成为了真正的市场主体。农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不再听生产队长的号令了;工人也不再是国家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在此不顺心,可以抬屁股就走人,“工作对调”一词,在今天听起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如果你自认为自己是个人才,你完全可以大声地说: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是隶属于国家或某个单位的,让你干什么就得干什么。要想换个工作,你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市场经济也促进了老百姓观念的更新。等价交换、平等竞争、合法经营、自主择业、人才流动等市场机制的引入,必然会形成平等、竞争、自主、效率、契约、守法等市场经济观念。这些观念正是一个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总之,市场经济不仅改变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也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也使老百姓获得了丰厚的利益。
当然,毋庸讳言,市场经济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甜美,也有苦涩。有个人择业的自由,就会有失业的风险;有企业竞争的机遇,就会有破产的压力;有价格的信号作用,就会有物价的波动。但是,我们只能勇敢地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而不能退缩。因为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能找到的最有活力的经济运行方式。(张艳丽)
教学参考之四: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路还有多远
经过20余年的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但距离建立完善的经济体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仍然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国家有关方面负责人指出,中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亟需解决以下问题。
一、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率亟待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很快的,但我们投入的资源恐怕也是罕见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结构不合理。
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需要克服。金融是影响经济的核心,困难不是在解决25%的不良贷款,在于我们今后怎么保证不再出现这么多的不良贷款。改革还涉及很多方面,政府的改革对金融体系来讲是非常重要。因为过去的计划投资、对金融的管制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迫切需要成熟化的、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社会保障体系在过去10多年里进行了很多探讨,原来有一个方案,但实施得不是很理想,特别是还不能兼顾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劳动力。
四、必须抓紧建立一个有效保障市场统一的法律体系。现在的司法体系对于保障市场统一性有很多的缺陷,是按照行政级别来设定的,涉及跨省跨市的经济纠纷时,由不同地区的法院来判,容易出现地区保护主义。
五、从制度上保障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目前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少3到4年。
六、必须使社会服务领域和事业单位充满生机活力。服务业特别是社会服务业,包括科技、教育、卫生等,都有一个发展潜力的问题。我们说企业改革是中心问题,但事业单位改革一点不比企业改革的重要性要小。我国事业单位有三千多万人,仅仅从解决财政问题角度来说,事业单位改革也是刻不容缓。
七、政府管理方式需要现代化。
八、改进和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就是随着我们企业改革、政府改革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人们不再依附于单位,很多事情需要社区来办理,这也是非常严峻的挑战,也需要社区做出一定贡献的。
- 上一篇:保党员先进性教育党课讲稿
-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稿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