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科学发展观党课讲稿

时间:2022-10-15 10:14:00

导语:党员科学发展观党课讲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员科学发展观党课讲稿

教学对象:基层干部、党员

教学目的:使学员懂得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内涵、核心和根本要求;

教学提示: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

教学时间:1.5小时。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观是指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发展观的问题很重要,会影响到发展目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深刻分析我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我们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步伐,切实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在党内外和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正是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这样一个时期,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不是说这些年我们的发展有多大的问题,更不是说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出了问题。而是说,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可否认,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或者所加剧的。而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需要。经过20多年的奋斗,我们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显然,要实现这样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靠传统的发展观是不行的,需要我们转变发展观念,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

总之,新的发展观既符合时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对全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如果将这一发展观付诸实践,将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将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应当说,科学发展观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句话,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共产党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宗旨和理念在发展问题上的反映。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还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当前,坚持以人为本最生动最具体的体现,就是要切实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应该看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个道理,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通过发展经济,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首先,发展必须要全面。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其次,发展必须要协调。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再次,发展必须要可持续。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可以说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它所涉及的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城乡差距较大,导致所谓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连同“三农”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拦路虎,是我们必须啃下的“硬骨头”。统筹城乡发展,应该着眼于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同时,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例如,应该注重从“农”外找出路,通过“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来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应当说,在一个国家内部,发展不可能有“齐步走”的模式,经济发展不平衡应该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由于历史、地理、资源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比较突出,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地区差距不仅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也表现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还表现在省、自治区内部地区之间。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还不利于地区的稳定。当然,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以牺牲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为代价,硬求发展平衡,而应该通过国家宏观政策的扶持,加上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等方式,来缩小地区差别,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问题,许多同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领域有其特殊性,政府必须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乃至社会生活方式时,都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问题。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面临着和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和10年前完全不同的外部环境。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我们不可能两眼只盯着国内市场,必须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同时,对于那些在过去封闭经济、进出口很少、外汇短缺条件下形成的体制和政策,要大胆改革,对于不适合的经济观念,要及时更新。要学会按照WTO的规则办事,努力追求“双赢”局面。这对于许多领导干部来讲也是新的课题,但也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课题。

我国在发展问题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统筹各方,促进全面发展。

教学参考之一

建国后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观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问题。1956年,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邓小平先后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发展是硬道理”论断,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邓小平又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观。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发展战略。

按照十六大精神,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鲜明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按照“五个统筹”来推进中国改革与发展。

教学参考之二

对片面追求GDP增长说“不”

在过去的25年里,中国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8%的世界奇迹,但与此同时,在社会、环境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在实践中,存在着片面理解和追求GDP的现象。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要勇敢地对片面追求GDP增长说“不”。

因为GDP不能完全反映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它将质量好的和坏的产出一视同仁地计算在国民财富之中,这其中,难保不会有相当一部分是靠以牺牲环境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获得的。同时,由于中国人均资源不多,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加之中国20多年来盛行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中国现在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的粗放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能源浪费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这种情况如果不解决,中国将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来支持今后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就不能只把GDP作为测定发展水平的惟一标准,而是要将环境、资源、社会进步等包括进来。而这种把注意力从简单、片面关心GDP转向更为广泛的发展视野,有利于我们今后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放在社会发展和加强薄弱环节上,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教学参考之三

绿色GDP与人发GDP

——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标准

目前,两种新的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正悄然兴起,这就是绿色GDP指标和人发GDP指标。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两会”期间曾透露,国家统计局与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正在加紧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用以衡量经济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中国将首先对能源、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实物量”的增减情况进行统计,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人既是现代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其建设成果的占有者和享受者。发展的直接而外在的表现是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其深层次的内在蕴涵则体现在民主、文明、法治、生活质量、财富分配、人权保障等多方面。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不仅要追求GDP,还更应该倡导追求反映总体社会发展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标”——注重生活质量、人均寿命和文化教育等人文因素,充分考虑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如果只注重发展的速度而忽视效率,注重发展的物质因素而忽视发展的人文因素,忽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寿命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提高,注重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呵护和反哺,这样的发展绝不会给人民群众带来福音,也绝不可能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价值和积极意义。

教学参考之四

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有关新的发展观的论述

2003年4月15日,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说,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同年7月28日,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2003年10月中旬,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2003年11月21日,国务院总理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唐尼采访时说,我们新一届领导通过抗击非典型肺炎这场疾病,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要注意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就如同一个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一样,一定会跌跤的。2004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