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集体执政党课讲稿

时间:2022-10-15 09:57:00

导语:领导集体执政党课讲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领导集体执政党课讲稿

教学对象:基层党员和干部。

教学目的:使学员理解两年多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执政思路,进一步理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发展脉络。

教学重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执政理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先讲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政治理念的主要发展,再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时间:1.5小时。

执政理念,就是执政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它凝结着党的执政宗旨和价值取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六大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两年多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扬了我党为人民执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着眼于新的实践,以巨大的理论勇气积极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我党新时期面向现代化的执政理论。梳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发展脉络,对于全党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概括地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发展包括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着执政新理念的一个部分,这五个部分紧紧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宗旨,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承前启后、相互依存,最后统一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伟大的目标之中。

一、“两个务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的政治宣言

2002年12月5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曾庆红率中央书记处同志,冒着严寒,轻车简从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考察后,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同志重温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重温邓小平、关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其中蕴含着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两个重要思想:第一,在伟大的成就面前,党内一部分同志可能会骄傲起来,自满的思想可能滋长,不愿意再做艰苦的工作,如果不坚决防范和克服这种情绪,党的事业就不能向前发展,甚至会失败;第二,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当前,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艰苦奋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感到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成绩越大,形势越好,越要保持头脑清醒。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伊始,重返革命圣地,重温“两个务必”,既是政治寻根,寻找执政的精神支柱;更是政治宣言,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传统的决心和态度。“两个务必”的执政宣言,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根基,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探索执政新理念的起点。在此后的两年多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总结新经验,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03年7月1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2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在以后的许多场合,新一届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这些观点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增加了许多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成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群众利益无小事”,从这些质朴无华的话语里,我们不仅能看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心系黎民、心忧苍生的情怀,更能体会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重心由侧重国家、集体到关注公民个人、关注弱势群体的回归。这种执政重心的微妙变化,正是后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执政理念重大变化的发端。

关注民生,关注社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赋予了时代的内涵。我们从中央对“孙志刚案件”的处理后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条文里,从、和艾滋病患者握手的照片里,从总理专门为农民追回拖欠的2240元务工工资里,从中央连续两个一号文件中,读懂了什么是“群众利益无小事”,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执政宗旨。“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是从这些关系民生的“小事”出发,不折不扣地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迅速树立了亲民、清廉、高效、务实的执政新形象。

三、科学发展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贯彻执政宗旨的有效途径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同志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为各方面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在经济领域的展开。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也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新的升华。

科学发展观一头连着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一头连着我党带领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方向,是我党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反映了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逐步理顺各方面的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持续巩固。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不断增强。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2003年7月1日,同志在纪念建党82周年、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强党的领导干部的五种执政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从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总结了执政经验,完整地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科学地界定了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党的五大执政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项能力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以及国家主权和安全等各个方面。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一种新的执政理念,它不仅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认识,也进一步提出了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重大课题,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通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式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它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正在达到新的高度,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科学判断和高度自觉。把提高执政能力作为党建的重中之重,是我们党走向政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与时俱进。科学、民主、法治,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党要始终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是贯穿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一根红线。这三种执政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一方面,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实现民主执政,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另一方面,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依法执政来体现,科学执政是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态度、方法和指向;民主执政是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保证;依法执政是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五种能力建设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概念,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时展的潮流,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形势,回应民众要求的体现,是我党执政治国理念的重大转变。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仍然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宗旨在党的建设方面的展开。党的执政能力的加强,不仅更高层次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宗旨,而且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领导保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只有在能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新理念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目标。《决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产党的执政目的,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不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载体上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从横向来说,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发展和谐。必须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做到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二是环境和谐,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要做到人和自然协调共处,生态环境好,人居环境佳;同时要营造出诚信、包容、开放、文明、创新的良好人文环境。三是社会和谐。体现为干群团结一心,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社会各方面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缩小,人的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展现,人民群众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工作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赞成。

从纵向来说,发展和谐、环境和谐和社会和谐具体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第一,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第二,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第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第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第五,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第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其次,从哲学的观点看,和谐是相对的,不和谐是每时每地都存在的、不可避免的。解决不和谐问题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全党同志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次,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一个是路径和方法,一个是目标和方向。一个是方法论,一个是价值观。两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正确的社会发展路线;最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和归属,中国共产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有力保障,党的执政能力是否得到了加强,最终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得到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