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党先进性党课讲稿

时间:2022-10-15 09:51:00

导语:保党先进性党课讲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保党先进性党课讲稿

教学对象: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党员;

教学目的:使党员懂得坚定理想信念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提示: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

教学时间:1.5小时。

理想,一个激动人心、熠熠闪光的字眼。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赞美它、向往它。理想,犹如心中的太阳,驱散前进途中的迷雾;理想,又像黑夜中的灯塔,照亮人们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党,也是一个靠理想召唤和凝聚人心的党。翻开党章,上面开宗明义地写着:“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八十多年来,正是这样一个理想信念,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民族的解放,为人民的幸福,殚精竭虑,无私奉献,谱写着壮丽篇章。可以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和力量源泉,也是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标志。正因为如此,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共产党员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要努力解决好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使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加牢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决心更加坚定。

一、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板书)

理想是一个人的人生信仰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每个思维正常的人都有其理想,比如,有的人立志成为科学家,有的人立志成为艺术家,有的人立志成为文学家,等等。但是,这样的理想仅仅是个人的理想。我们党从来不否定个人理想的价值,而且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总是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使每个人的理想得到尊重,每个人的才华得到发挥,每个人的价值得到体现。但这仅仅是就个人理想而言。实际上,理想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个群体的共同理想。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用特殊材料铸造的群体,说特殊,主要就是因为它由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中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理想,指的就是共产党人所特有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无疑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最崇高的理想。之所以这样说乃是因为这个理想所追求的目标,是要建立人类未来最美好的社会蓝图——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古往今来,饱经贫穷、战乱,被压迫、被剥削的人们,一直在苦苦追寻和探索着一个理想社会的出现,古希腊有柏拉图的“理想国”、英国有莫尔的“乌托邦”,而古代的中国则有儒家的“大同”、陶渊明的“桃花源”(教学提示:此处可加上教学参考之一之内容),等等。因为阶级和时代的局限,这些人不可能真正找到通往“大同”和“理想国”的途径,因而“大同”也罢,“理想国”也罢,都只能是空想而已。直到马克思主义的出现,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秘密”,才使得人类通向美好社会有了可能,有了科学的路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根本的动力,正是这对矛盾,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推动着一个社会代替另一个社会。虽然资本主义创造出了比以往任何一个社会都要多得多的物质财富,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仍然是对抗性质的,是靠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无法克服的,因此,也就摆脱不了覆亡的命运,取而代之的,将是人类最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以非凡的想像力和科学缜密的逻辑,向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的美妙远景(教学提示:此处可加上教学参考之二之内容),并且指出了实现这一个美妙远景的科学途径。从那时起,共产主义作为一种运动便出现在地球之上,社会主义运动随之风起云涌。也是从那时起,共产主义作为一个崇高的理想,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奋斗目标和力量源泉(教学提示:此处可加上教学参考之三之内容)。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自己的最高追求。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聚集了无数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他们甘于奉献,勇于牺牲,为了神圣的共产主义事业,甚至慷慨捐躯,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楷模。对于我们党员来说,共产主义的理想是立身之本,没有这个理想,我们的人生会变得毫无意义;对于我们党来说,共产主义的理想则是力量源泉,没有这个理想,我们的党就一定会停止生机,就会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变成一盘散沙。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正是在共产主义理想鼓舞下,无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同样是在共产主义理想鼓舞下,执掌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人牢记神圣使命,为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呕心沥血(教学提示:此处可以加上教学参考之四之内容)。我们说,共产党人之所以说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特”就特在共产党员胸怀这样一个远大的理想。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永葆先进性,同样源于这个远大的理想。因此,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并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便成为共产党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内容和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增强党员的理想信念,自然应该成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一要务”。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强调共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告诉我们,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共产党员只有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会有正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才能做到顾全大局,把人民的利益、整体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自觉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才能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勇往直前;才能培养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个人品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先锋队、先锋战士的模范作用。一句话,共产党员只有胸怀共产主义理想,才能永葆先进性。看看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共产党人的楷模,根本的就在于他们没有把理想当作身上的饰物,而是脚踏实地地把自己的岗位自觉地同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具体工作当作共产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并为之努力奋斗。反观成克杰、胡长清、李真之流,虽然他们嘴上也常挂着“理想”、“信念”之类的东西,但在内心里,早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抛到爪哇国里去了,而成为了贪婪成性、贪得无厌的庸俗之辈、无耻之徒。从上面正反典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党员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性,也看到了一个党员抛弃共产主义理想的危险性。因此,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通过科学理论的武装,固本强基,改造世界观,强化理想信念;通过学习革命先辈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坚定我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为永葆先进性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二、科学地看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挫折(板书)

谈到理想信念,怎样对待共产主义运动遇到的挫折,怎样对待当前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应当肯定,当前大多数党员和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坚定的。但是,也有一些党员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特别是看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就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看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就对共产主义的前途感到悲观和失望;看到我们正在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马克思所描述的社会主义不一样,就认为我们不是搞社会主义。因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迫切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看待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挫折,科学地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首先,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是不是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经过70多年的发展后于1991年解体。在此前后,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先后发生了剧变。发生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剧变,到底是因为社会主义本身出了问题,还是这些国家本身失误所致?其实,只要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来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社会主义运动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造成的,而是这些国家经济上、政治上的一系列失误和错误所造成的。比如在经济上,它们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重生产轻消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日用消费品奇缺,导致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提高。在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党政不分,权力失控,腐败盛行,执政党成为特殊利益集团。在改革问题上,更是迷失了方向,尤其是戈尔巴乔夫的所谓“新思维”,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使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毁于一旦(教学提示:此处可加上教学参考之五之内容)。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苏联、东欧的失败,不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结果,而是在许多方面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必然结果;或者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僵化态度所受到的惩罚。

其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是不是意味着资本主义可以万古长青?诚然,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了资本主义作为人类最后一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将不可避免地被它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埋葬的历史命运。但是时至今日,资本主义不但没有灭亡,反而快速发展,其原因何在?不外乎三点:第一,饱尝周期性经济危机之痛的资本主义国家学得“聪明”了,它们普遍采取了“凯恩斯经济理论”,对市场进行干预,使得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危害大大减小。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第三,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增加工资、缩短工时、加强社会福利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的矛盾。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延长资本主义的寿命,但却无法改变它必然灭亡的命运。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所实行的这些“改良”措施,并没有触动私有制的根本,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对抗性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垄断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剥削和掠夺,也不断把自己同国内外无产阶级的矛盾推向极端。因为这些矛盾的存在和激化,资本主义最终摆脱不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资本主义还在发展、变化,就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怀疑,就动摇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纵观人类历史长河,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况且,取代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是一个完全崭新的社会制度,是一个需要涤荡一切旧制度残余,生产力和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壮举,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到,其间也必然充满艰难和曲折(教学提示:此处可加上教学参考之六之内容)。但是,不管怎样,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历史的必然。实际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并没有因为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而停止了生命。相反,中国共产党人所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表明,作为共产主义一部分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充满希望,共产主义的实现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必然。

三、在伟大的实践中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板书)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既然胸怀着共产主义理想,就要为这个理想而进行实际的工作。否则,我们只能是口头革命派。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从中国这个最大的国情出发,制定了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我们共产党人胸怀共产主义理想,最具体和最生动的体现,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矢志不移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并在这个伟大的实践中,进一步坚定我们的理想和信念,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这其中,处理好两个关系最重要。

一是处理好最终目标和当前目标的关系。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知道的。但是,共产主义的实现,又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目标。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低级和高级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亦即低级阶段,而我们又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样看来,我们离实现共产主义大目标,真的还有一段相当遥远的路程。那么,作为当代的共产党员,我们是否因为目标遥远就可以放弃大目标了呢?当然不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该懂得,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朝着共产主义的大目标迈进的。当前,全党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当前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也是我们党在当前的最低纲领。但是,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是靠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引领的。拥有“大”目标,我们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干着“小”目标,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才拥有希望。正因为如此,同志指出:“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前进的,忘记远大目标,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而努力奋斗,同样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因此,每一个准备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人,每一个胸怀共产主义理想的人,都应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为实践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贡献,做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

二是要处理好远大理想和具体工作的关系。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不仅体现在轰轰烈烈的壮举中,更体现在平常的具体工作中。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有自己的生产、工作或学习岗位,而我们的岗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共产主义事业,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献身共产主义事业,就不能只做口头革命派,而是要在实际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最重要也是最实际的就是立足本职,忠于职守,扎实工作,不尚空谈,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群众树立榜样。我们衡量一个党员是不是具有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不是只看他嘴上说的,更重要的要看他是不是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工作,尤其是能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共产党员大都在一定的岗位上承担着一定的生产、工作任务。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经常地、大量地反映在本职工作上。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每一名党员都应该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党员,我应该为党、为人民做点什么?共产党员应该自觉把自己的理想和奋斗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同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一流工作业绩。”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只要我们不虚度年华,而是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天,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是在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就可以说是有共产主义理想的表现,同时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教学提示:此处可结合学员单位实际,提出具体要求)。

教学参考之一:

大同:中国古人追求的理想社会

千百年来,中国的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在苦苦追寻一个理想的社会。从古代的孔子、孟子,到近现代的康有为、孙中山,都曾进行过这样的努力。在我国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中,就曾对儒家理想中的“大同”世界做过美妙的阐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儒家所推崇的这种“大同”思想对中国后来的思想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东晋时代大诗人陶渊明曾写下了名垂千古之作《桃花源记》,在这篇文章里,陶渊明幻想、臆造了一个环境优美,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个个享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太平世界。到了近代,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为了凝聚人心,也曾在其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里,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未来世界。晚清思想家、的倡导者康有为在其《大同书》中,也曾描绘出一幅无私产、无阶级、无家庭、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

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中国的这些先哲们不可能真正找到通往“大同”世界的途径,“大同”也只能停留在幻想阶段。

教学参考之二:

马恩笔下的共产主义社会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在其《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就向人们描绘了共产主义的远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灭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描绘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第一,共产主义社会是彻底消灭私有制和阶级、阶级差别的社会;第二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第三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第四共产主义社会是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人们能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第五共产主义社会是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消灭一切重大社会差别消失政党和国家都会消亡的社会。

虽然以上这些特征只是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大致轮廓但它已经向我们表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尽管迄今为止,马克思所描绘的情景尚未在地球上出现,但这决不意味着共产主义是渺茫的、不可捉摸的,更不能说明共产主义的“失败”。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和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以来,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展开了风起云涌、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并在俄国、中国等一些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充分说明,共产主义理论及其指引下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上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作为共产主义制度的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在一些国家存在了几十年,并继续存在和发展着;尽管当前国际风云变幻,但是,正如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初期个别国家的封建复辟不能阻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一样,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总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

教学参考之三:

体系、运动和制度

——“共产主义”的科学定义

“共产主义”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四个字眼。在党的历史上,有多少人为了这四个神圣的字眼,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都贡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但是,“共产主义”的科学定义又是什么呢?

“共产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为“公有”的意思。我们现在通常使用的“共产主义”这个概念,可以有三层含义。

第一,“共产主义”是个科学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彻底解放和人类社会必将进入美好未来的一整套理论和观点。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旗帜,是一切共产党人奋斗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

第二,“共产主义”是正在进行的现实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早就说过:“我们所称的共产主义是那种消灭现存制度的现实运动。”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起,全球无产阶级为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而进行的共产主义运动就没有停止过一天,这一点连共产主义的敌人也不否认。尽管当前共产主义运动遇到了挫折,但谁敢说,共产主义运动会就此而“偃旗息鼓”?

第三,“共产主义”是崭新而美好的社会制度。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共产主义分为两个阶段: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把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我们今天虽然离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还很遥远,但是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正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由此可见,共产主义是同我们今天的实际生活,同我们当前所做的事情密不可分的。

教学参考之四:

理想与信念:永恒的追求

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其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标志。在我们党的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从我们党的领袖,到为理想而捐躯的英烈,到默默无闻为党的事业辛勤工作的普通党员,都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视为永恒的追求。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有人“好言相劝”中共最好要将自己的名字改一改的建议,针锋相对地回答:“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和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在革命战争年代,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始终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坚忍不拔、前赴后继地英勇斗争。1927年4月8日,伟大的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毫无惧色地走上了敌人的绞刑架,面对杀气腾腾的刽子手,大义凛然地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取得光荣的胜利。”1935年1月,革命烈士被捕后,坚定地表示:“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正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中刘少奇惨遭迫害,即使这样,也没有动摇他的共产主义信念。也许是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他给子女留下了遗嘱:“一个革命者,生为革命,死也永远为共产主义事业,一心不变……将来,我死了之后,你们要把我的骨灰撒在大海里,像恩格斯一样。大海连着五大洲,我要看着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革命先驱者的事迹告诉我们:理想和信念,对共产党员来说真是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教学参考之五: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

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到来。一些西方的政治家和学者据此也大肆宣扬“社会主义失败了”,并预言说“20世纪兴起的社会主义,将在20世纪内灭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苏东剧变呢?

首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国家错过了改革的大好时机,致使存在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矛盾越积越多。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虽然对体制的某些方面也作过一些调整,但结果或是浅尝辄止或是半途而废,总体上都不成功,导致积弊愈重、危机日深,为剧变埋下了隐患。

其次,改革脱离了正确的方向,改革的结果不仅没能完善社会主义,相反葬送了社会主义。例如,戈尔巴乔夫公然举起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旗帜,提出:“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他在政治上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在经济上取消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在思想上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必然导致剧变。

再次,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丧失警觉,使其得逞。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的策略,一是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用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二是进行政治方面的颠覆,通过扶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敌对分子,达到篡政夺权的目的。三是进行经济方面的诱迫,通过附加政治条件的“援助”,促使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西方的轨道。四是进行外交方面的干涉,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制造矛盾、挑起动乱,以实现其“以压促变”、“以乱促变”的图谋。苏联正是在这些内外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逐渐走向解体的。

第四,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火车头的苏共的蜕变,是苏联解体和剧变的根本原因。一是党内思想混乱。戈尔巴乔夫积极倡导所谓“民主化、公开性、多元论”。主张不要无产阶级专政、不要集中的“无条件的民主”;主张放弃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毫无保留”、“毫无限制”的公开性;主张在思想上“摒弃”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多元论。结果党的思想被搞乱了、组织被搞散了,完全丧失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把党的领导变成个人集权,进而将个人集权变成个人专断,形成把个人意志凌驾于党和人民意志之上的局面。三是党内腐败之风愈演愈烈,成为特殊利益集团,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由此可见,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只是宣告了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路线的破产,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失败。

教学参考之六:

500年的社会主义运动史

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社会主义作为人们的一种美好的理想,以空想的形式在世界上存在。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莫尔和欧文,前者于1516年写了《乌托邦》一书,后者于1844年写了《新道德世界》一书。他们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对未来理想社会做了详细的描绘。他们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必然,但无法找到通向理想社会的道路。莫尔还曾建立了一个“乌托邦”村,用以实验他的改造社会的理想,但由于一切努力都是建立在空想而不是科学基础上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必然以失败告终。这是社会主义的空想阶段。

1848年,以《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为标志,社会主义也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也由理论变成了现实。欧洲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使无产阶级革命越来越成为可能。1917年,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隆隆炮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俄国诞生了。苏联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社会主义也由理想变成了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变成了多国实践,并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从而结束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个阶段,是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的初创阶段。

但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并没有充分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反而陷入僵化和教条的桎梏而裹足不前。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势力纠集在一起,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和平演变”,进行经济战、政治战和文化战,终于在20世纪还剩下不到10年的时候,在国内外复杂因素的作用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有史以来的最大挫折。这是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的阶段。

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并没有吓倒中国共产党人。就在西方国家“社会主义失败了,资本主义胜利了”的一片欢呼声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临危不惧,冷静观察,沉稳应对,成功地找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新的发展道路。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实际,吸取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探索出了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模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将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复兴阶段。

教学参考之七:

借鉴传统文化加强党员修养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郑海峰

“修养”,即古人所说的“修身”、“养德”,主要指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以及正确的为人处事态度,求得学识、才干、道德、涵养等各方面的充实、完善和提高。通过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们继承、借鉴这份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党员修养,对于“做好人”、“执好政”、长期保持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修己安人”是执政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和目的

自古以来,修养不仅对个人的成长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与社会的安定、民族的盛衰、国家的兴亡有密切的关系。孔子所提倡的“修己以安人”就是儒家治理天下的一项政治原则,它要求国家统治者和社会管理人员必须进行自我修养,陶冶性情,成为仁德贤明的君主或清正廉洁的官吏,然后再用已修之身去管理国家、社会和人民,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目的。“修己安人”之说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首先,它指出了治乱的根源和治理的途径。孔子说,治理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里的“均”是指各得其所)。由此推论,只要能使人们各得其所,当政者得到拥护,即使社会财富贫乏,也能上下相安,家国无倾覆之患。他认为,“不均”比贫乏更容易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论语·季氏》)。其次,它指出了当政者的价值目标,即是为了达到“仁”的理想境界。孔子对“仁”有多种解释,其中最核心的是“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他认为,“仁”是处理人际关系乃至政治关系的最高标准。君子“爱人”,是一个推己及人的演进过程,即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想要具备的美德,想达到的目的,也尽可能给别人创造条件使他们也能获得。这种求“仁”的价值目标,体现在当权者施政中,就成为治国之道,被孔子描述为“修己——安人”模式。再次,它具有一定的“民本”意识。“修己”才能“安人”这一逻辑推断,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主体性,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按孔子的意思,君子通过修己,才能安百姓。若君子自身正,就会“不令而行”;若君子自身不正,小民则可以“虽令不从”,“天下有道,则庶人(百姓)不议”(《论语·季氏》)。换言之,无道,民众发议论,甚至发牢骚也是正常的。孔子企图通过提高执政者自身素质达到安天下的思路,从“做人”开始讲为官之道,具有一定真理性和可操作性,完全可以转化为我们干部队伍建设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孔子的理想与其政治实践相脱节。在现实中他主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搞愚民政策。他还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显然把民众放在了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对于这些,我们要加以分析和批判。

作为执政党党员的修养,还要在科学理论指引下,通过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足,不断加以认真改正,使自己的主观不断符合客观,使自己的个性不断符合党性。当前党员修养要体现在“执政为民”的实践中,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构建和谐社会达到人民满意、社会安定。具体说:一是要甘当“公仆”,甘当“小学生”,自觉地为人民服务。要眼睛向下,调查研究,掌好权、用好权。要不追求规定之外的利益,不放弃职务范围内的责任。二是要抓住“发展”这一关键。要一讲科学,二讲实干,在本职岗位上争做一流贡献。三是要脚踏实地大公无私。要通过吃亏求理解,通过吃苦树形象。四是要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变成依法执政的行动,变成对群众的热情,变成每天反思的内容。

二、提高“官德”水平是执政者必修的功课

培养好的“官德”,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自身修养。孔子认为,自身修养以内省为核心,人的进步靠自立志、自努力、自省察,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自省的内容主要有:

一是要“正心”,就是要树立“杀身成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由此可见,“正心”并不是闲适的雅兴,它包括牺牲利益直至生命。尔后的孟子则明言“舍生取义”。他们都强调“仁”与“义”具有超越生死的终极意义,能用“仁”、“义”调控自己言行的人,才算是“正心”。正心之后才能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在这一主流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历史上确有一部分人舍生忘死追求“仁义”(理想)。比如,西汉有苏武牧羊不辱汉节的爱国情怀;北宋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南宋有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晚清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价值选择。历史表明,有超越生死的价值观,才能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就如鲁迅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二是要“去私”。这是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政治理想的必然要求。在他看来,尧、舜、禹三代,才是至公的社会,后来有了私产、有了私心,人们产生了非分之想,争权夺利,上下相瞒,社会风气也颓靡不堪。儒家认为只有通过克服自己的私欲,按照礼制的要求行事,个人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整个社会才能趋于和谐完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克己”指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自己遵循人所共遵的规矩行事,以达到天下归仁的目的。这一思想对后来的历代执政者影响很大。在个人修身方面,如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太平御览·卷439》)。在治国方针方面,有唐太宗李世民的“戒骄抑奢,慎终如始”的自警,因为他知道“骄侈则危亡立至”,“贪于近者而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等等。应该说,这种贯穿着“去私”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广大民众,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

儒家自省的内容很多,其目的就是要培养所谓的“谦谦君子”,以教化百姓。贯穿其中的动力,就是“君子检身,常若有过”,所以要“吾日三省吾身”。儒家学说的长期浸染,使“君子”如唐太宗等人深感当皇帝并不容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稍有差错就会导致国破家亡。忧患意识,也常使开明的封建政治家“战战兢兢”。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讲道:“侈(浪费、放纵)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如果说,这是对唐代诗人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名句最好注解的话,那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建国之前就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其远见卓识,更使历代“前贤”、文人墨客无法望其项背。“两个务必”永远是执政党必须保持的精神,永远是执政党党员“官德”修养的基本内容。

三、提高“安人”的能力是执政者修养的目的

儒家主张君子修养的目的在于“安人”,要把修养的成果运用于政治实践,形成一种“讷(语言迟钝)于言、敏于事”的积极进取态度。

一是“先富后教”。孔子认为,求富是人性的要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执政者不能违背人性,而要顺应人心,“因民之利而利之”。在“富”与“教”的关系上,“富”是教化的基础和动力,人有温饱,才能安心,才能接受教化,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使人富,本身就是一种教化。另一方面,“教化”可以使“富”升华、长久。因为“富”对于人有双重作用,可能“富而思进”,也可能“富而思邪”;可能使人幸福,也可能使人堕落。所以,孔子告诫执政者,人们富裕起来以后,要通过教化使人们懂得还有超越物质利益的“仁”与“义”,懂得当物欲与仁义发生矛盾时,应“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对见利忘义之徒,孔子大不以为然,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在如何致富的途径上,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其突出强调了富贵贫贱中“道”的作用。可见,传统文化中的治国之道是既照顾到人们的物质需求,也兼顾精神需求。时至今日,我们党科学地提出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概念,创造性地弘扬了“先富后教”的思想,使中国特色更加鲜明。

二是自觉尊重人格。孔子历来强调等级制度,但他同时认为,维持等级不是靠权位,而是靠“相互尊重”。在回答如何处理好君臣关系问题时,孔子答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当时君臣应是最典型的等级关系了,但君要靠“礼”,臣要靠“忠”来维持这种关系。这里,“礼”是第一位的,起主导作用。君有礼,就可以换来臣属的竭忠尽智。若君不能尽“礼”,就不能要求臣尽忠了。比如,孔子讲作为君子,在天下有道时,就要挺身而出,建功立业;天下无道时,宁可隐藏起来,也不为虎作伥。后来,自尊、敬人、重国格、重人格成为中华民族民族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推崇的“大丈夫”人格、志士仁人淡泊名利视死如归的气节,都是这种精神的必然反映。我们党执政以后,在科学的高度上捍卫和弘扬了人格的尊严。在“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指导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蔚然成风。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把此项要求纳入自身修养的内容,同时自觉接受监督,通过制度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做官当老爷”的不良作风,增强党的凝聚力,防止“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三是知人善任。主张“人治”的孔子,对执政者个人的选拔任用十分重视。因为,这首先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他认为:“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论语·子路》)即如果贤德之人当政,就可以消除残暴和杀戮。其次关系到引导民风、稳定民心。一般而言,人们愿意在正派、有能力的人手下做事,对投机钻营之人心存戒备且本能排斥。所以,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就是说,提拔正派的人放在邪恶的人之上,民众就能服从,否则民众就不会服从。怎样选拔治理之才呢?第一,要选贤任能,以义为标准。“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孔子家语·卷九》)当然,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尊尊”、“亲亲”的宗法观念,但他把选人的视线扩大到宗亲之外的人群,则是难能可贵的。第二,对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要通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对他的行为加以判断。第三,对众人的意见也要分析,“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大家都说好的人,这人未必就好,反之亦然,要进一步分析评论者的目的是什么。真正可用的人,是那些好人拥护、坏人反对的人。第四,要客观评价人,不能“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不能说谁好一切都好,说谁坏一切都坏,不能凭个人的主观感情决定取舍。第五,“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只要大节立得住,就不要抓住细枝末节不放。当前,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儒家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凡是“官”没有做好的,首先是“人”没有做好,郑培民讲“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张云泉讲“做人要像人,做官不可像官”,都既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又体现着时代精神。王怀忠、李真的覆灭,源于做人不合格。俗语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选人制度还未完善的特定阶段,选人者是否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党性强、大家都认可的好人,关系到能否把一心为民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关系到能否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个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