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党课讲稿

时间:2022-10-15 09:34:00

导语:科学发展观党课讲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学发展观党课讲稿

教学对象:基层干部、党员;

教学目的:使学员能够从哲学意义上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教学提示:讲课过程中可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

教学时间:1.5个小时。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生存、发展、享受的空间和舞台;人们继承了前辈创造的文明成果,开拓着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崭新事业。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任务、历史课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国人民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全面吸收当代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十六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个结论,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毋庸置疑,以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标志,科学发展观已经由一个政策型的理论观点,上升成为对我们党和国家起根本性指导作用的基本原理,是指导当代中国又快又好发展的哲学。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用科学发展观提升我们全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逻

辑(板书)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发展观的问题至关重要。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十分重视发展问题,为了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富强,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殚思竭虑、艰辛探索,有成功和经验,也有曲折和教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历程,实际上就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进行探索的过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同志就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并写出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光辉著作。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高擎起“发展是硬道理”的时代大旗。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进一步告诫全党:“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强调全党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不言而喻,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了一条关于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清晰的历史线索和思想脉络。

改革开放使我们经历了里程碑式的体制变迁,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同时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物质财富与日俱增,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日渐成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济快速增长,积累了相当的物质成果,社会整体福利的改进才有了现实的经济基础,社会全面发展才有了物质前提,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完全可以这样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丰富物质成果后水到渠成的精神文化成果,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综合发展形成的思想产物。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世纪,在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之后,我国已经从总体上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既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期。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和社会运行中,呈现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和矛盾。比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等等。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牢牢把握新的发展阶段的特征,切实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积极妥善地应对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教学提示:此处主要谈我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可列摆本地区或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也可引用教学参考之一之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不仅立足国内,而且放眼世界,正确借鉴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全面吸收了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人类历史上传统的发展观,普遍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往往不能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自上世纪中叶开始,不少国家开始反思人类的发展历史,越来越认识到遵循协调性、综合性、持续性是人类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从1960年美国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问世,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到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逐步完成了人类思想史上新发展观的根本性转变,以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载入人类文明史册。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包容了近代以来工业化国家的一切优点,特别是在吸纳了当今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教学提示:此处可进一步讲述传统发展观的局限性和危害性,也可引用教学参考之二之内容)。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并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标志着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到了一个新高度。正如同志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又快又好发展的哲学

(板书)

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不是一般的体现,而是集中的体现。集中到哪里?哲学。因此,科学发展观就是指导发展的哲学,它包含了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途径和要求等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把科学发展观赋予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和高度,提升到哲学的境界,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一大理论创新,为我们从更深层次上解读我国发展现状、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思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探讨浸润其间的哲学意蕴,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全面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以过程而存在,是永恒发展的;事物以系统而存在,是普遍联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符合“永恒发展”、“普遍联系”的原理,符合事物辩证发展的规律。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看成一个系统工程,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与整体进步,不能只计一点不及其余。所谓“协调发展”,是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会自动保证社会公正、公平、和谐、稳定等社会发展综合目标的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畸重畸轻,而应协调共进。所谓“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涵是指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机会为代价,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粮。历史一再证明,只有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综合起来统筹考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地区和国家乃至世界,才可能避免全局性生态和社会灾难的降临,健康长久地前行。总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要求(教学提示:此处讲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可引用教学参考之三之内容)。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崇高理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不管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否则,所谓的发展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因此,从目的范畴来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属性。“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以人为本”的要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那样的理想境界还很遥远,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在现阶段还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是,即使如此,中央还是站在面向未来发展的高度把问题提了出来,这不但表明我们党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对远大目标的执著追求,而且表明从现在起,我们就要脚踏实地地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这对于把未来社会的理想和初级阶段的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减少历史进程中的盲目性,增强发展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二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党所主张的发展,不是为了少数人或某些集团的利益,而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平等地分享到。科学发展观开宗明义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高扬和提升,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要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的问题,关键是要做到统筹全局、兼顾各方,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这就需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科学发展观把“五个统筹”作为发展的根本要求,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方法,这是它的突出特点。“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方针,是党和国家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基本政策取向和行为导向。同时,在每一个“统筹”中,都还有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五个统筹”,是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目标和手段的统一,现实性和长远性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真正做到“五个统筹”,最大限度地兼顾各个方面,其结果必然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然是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因此,科学发展观以“五个统筹”为根本要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

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

(板书)

科学发展观从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结合上,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等重大问题,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基本内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要求。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提升执政能力,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最根本的是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科学发展观所集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在处理这些带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关于“为什么发展”。必须十分明确,科学发展观不是否定发展,而是鼓励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强调又快又好地发展。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正在走的发展道路,是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从未走过的,也是世界近代历史上后发大国兴起从未走过的。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当年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要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世界上杀出一条血路,将给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提供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也证明社会主义的成功。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政治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把握面临的发展机遇,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要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壮大自己(教学提示:此处重点讲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快发展的关系,也可引入教学参考之四之内容)。

关于“为谁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四个字,如此温暖人心,是因为它包含着普遍价值,洋溢着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的基本政治立场。它要求我们,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就是执政为民,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为什么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不要肤浅地把它当作只是为了强调一种姿态、一种作风的说法,应该懂得,这是一个以政治语言来表述的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刻命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教学提示:此处可引入教学参考之五之内容)。

关于“靠谁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包含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内涵,而且也包含了发展“依靠谁”的深刻内容;既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又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一切发展依靠人民。这就明确了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源泉问题,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一切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健全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把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才能、力量,作为构想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要始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于“发展什么”。人类思想史上,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发展理论,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强调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决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是通过抑制经济发展来平衡别的发展。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经济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这是不能动摇的,是坚定不移的。如果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我们反而模糊了这个认识,偏离了这个方向,那就恰恰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我们党的政治路线。同时,又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代替不了社会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不等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自然提高。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偏离科学发展,不重视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那么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社会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因此,在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更加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化解等社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并进。

关于“怎么发展”。怎么发展?一句话,又快又好。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所谓“又快又好”,就是要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首先要快,快是前提;关键在好,好是方向、目的。按照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24字基本思路。概括地说,就是要以实现科学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强大动力,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重要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按照这一基本思路,《建议》要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十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因此,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又快又好发展上下功夫。

教学参考之一

中国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的若干个理由

一是中国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其脆弱性,明显超出全球平均状况: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每年受季风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一个残酷的现实是: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

二是中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这已日益成为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10个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9.7%。

三是我国近3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浪费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无序、无度的消耗,迅速透支着我们宝贵的资源。例如,1952年我国人均耕地2.82亩,2003年人均耕地减少到1.43亩,在各地轰轰烈烈的“圈地”热潮中仅最近7年全国耕地就减少了1亿亩,被占耕地大量闲置。与此同时,从上世纪50到90年代,我国每年沙化土地面积从560平方公里增加到2460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

总之,从资源、环境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我国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教学参考之二

为什么要和“GDP崇拜”说“拜拜”

曾几何时,对一些官员来说,GDP是图腾,是一切,是发展的全部,是政绩,也是他们晋升的“硬杠杠”,以至于官场上出现了“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之说。有些人为此而搞层层加码,管他实际效益怎样,先把“大数”(GDP)搞上去再说别的,甚至个别人不惜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这方面最典型的,当数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据统计,王主政阜阳期间建造的一系列“政绩工程”,使阜阳市到期财政负债达20多亿元,相当于目前财政可支配收入的5倍,至少透支了阜阳未来10年的财力。

这样低效率的“政绩工程”为何频频出现?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一语中的:“就是因为过去的发展观出了问题,不是科学发展观,是GDP崇拜。”在GDP崇拜下,诸多问题被掩盖。这其中,尤以对资源和环境的掠夺式利用令人痛心。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我国消耗了全球31%、30%、27%和40%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而创造出的GDP却不足全球的4%。可以说,中国的GDP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的机会获得的。已经有专家对此提出警告:“如果不改变目前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中国将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来支持今后的发展。”

我们抛弃GDP崇拜的另一个理由,是传统GDP统计方法里掺杂了太多的水分。有数据显示,1985年至2000年的15年间,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率为8.7%。但如果扣除损失成本和生态赤字,即自然部分的虚数和人文部分的虚数后,这期间中国的“真实国民财富”仅为名义财富的78.2%。这意味着,过去15年中国GDP的实际年均增长率为6.5%。

教学参考之三

为发展注入持久生命力的“绿色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但是现行GDP只反映了经济总量的增长,却没有全面反映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容易高估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给人一种扭曲的经济图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现在,国际上一种新的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应运而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绿色GDP”。

所谓绿色GDP,就是把资源和环境损失因素引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在现有的GDP中扣除资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挽回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民经济核算新体系,不仅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率,从而增进社会福利。同时,采用绿色GDP这一总量指标,也有助于更实际地测算一国或地区经济的生产能力。

绿色GDP的概念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当今国际社会认可。但是从核算方法上看,绿色GDP对传统GDP并没有颠覆性的变革,只是变革了计算方法。因此,与其说它是一种新概念,不如说是一种新态度,一种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态度,一种对人类以往高消耗、高污染发展模式的反思。

倡导绿色GDP对我国现阶段发展尤其有借鉴意义。一些干部之所以热衷“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不够科学,过于偏重经济指标,而较少考虑对资源环境的保护。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矫正这一缺陷,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之一。

以绿色GDP为主导,不仅是对破坏性开发的限制,更将为经济发展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天地。如与之相配套的“循环经济”模式,将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把绿色GDP上升到政策和法律高度,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作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将大大有助于建立科学的干部考评制度,引导正确的政绩观。

教学参考之四

GDP本无错,错的是缺少科学态度

由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硬指标,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脱离地方实际情况盲目上项目上投资,不仅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资源和环境。在个别地方,少数干部为追求任期内的“政绩”,大搞五花八门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使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反对。正因为如此,一些地方开始“淡化”GDP指标,不再单纯地用它来考核干部。这样的做法是对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但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况,有些人把GDP说得一无是处,甚至把GDP当成“万恶之源”,这样就从一个极端跑到了另一个极端,是绝对不可取的。

按照科学发展观,不能以单纯GDP增长为中心,这是对的。但在目前所有描述和衡量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中,GDP仍是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GDP变化趋势的分析,人们可以有效地判断经济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货膨胀的威胁之中,是需要刺激经济增长还是要控制经济过热增长,同时还可以大体显示国家间、地区间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例如,据专家测算,假如美国GDP增长3%,中国GDP增长8%,中国需要68年才能实现人均GDP与美国相同;如果美国GDP增长4%,我国GDP增长7%,中国需要118年才能赶上美国。由此可见,在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用GDP指标衡量经济发展,保持GDP一定速度的增长,至关重要。

当然,作为一种综合经济考核指标,GDP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它是一项宏观的经济指标,但绝不是唯一的衡量依据。它固然能体现一国或一地的经济发展速度,但其增加值并不完全意味着社会财富和福利的等量增加。GDP在反映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准确反映它所带来的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的代价,更不能如实反映群众生活水平与质量的状况。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够否定GDP存在的意义和价值。GDP本无罪,只是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以GDP为中心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简单否定GDP同样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教学参考之五

“十一五”将给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十一五”规划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明确了方向和道路,它必将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还将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六个方面的实惠。

实惠之一:从发展到科学发展,更多更普遍地惠及普通百姓

发展的目的是造福百姓。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有目共睹。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在这些地方,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体制弊端,不但没有增加人民福利,反而损害了百姓的利益。而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同时特别强调“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消除发展中的不科学因素,端正发展目的,从单纯经济增长转向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这必将使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

实惠之二:从先富到共同富裕,让中国每一个角落都富起来

近年来,我国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距,并且这些差距还在扩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容易引起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甚至利益冲突,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不公,则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给社会带来很多的不稳定因素。正因为如此,五中全会把解决两极分化、缩小贫富差距摆到了突出位置。“十一五”期间,政府将通过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等措施,缩小城乡间差距;将通过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举措,缩小地区间差距;通过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等措施,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实惠之三: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健全的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五中全会提出,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据测算,如果“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能保持在8%左右,那么每年可新增800多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以安排就业1000万人左右,整个“十一五”期间将新增就业岗位4500-5000万个。此外,五中全会还提出,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更多的普通百姓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

实惠之四:看病难等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将逐步解决

五中全会提出,要“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可以说,五中全会已经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十一五”期间重要议事日程上,因为这些问题事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相信“十一五”期间,老百姓的一些生活难题将得到妥善解决。

实惠之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前景

尽管这几年农村经济发展很快,农民也得到很多实惠,但也应该看到,农业的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农民增收的难度日益加大,农村的面貌需要进一步改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中全会描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通过积极推进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等措施,“三农”问题会从更深层面上得到解决,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会得到进一步的缩小。

实惠之六:关注各类安全,百姓生活的安全度将大大提高

近年来,各类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也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正因为如此,安全问题将成为“十一五”期间倍加受人关注也是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通过我们的努力,百姓生活的安全度在“十一五”期间将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