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干部学习十七大精神密切关注民问题心得体会

时间:2022-05-11 05:58:00

导语:人大干部学习十七大精神密切关注民问题心得体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大干部学习十七大精神密切关注民问题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列入党章,对民生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深刻认识这个重点,牢牢把握这个重点,采取有效措施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到工作的首位,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一要履职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不仅是国家权力机关,而且是了解民情、反映民声、集中民智的民意机关,在发扬人民民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进人大工作,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人大工作的准则,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角度考虑问题,始终注意把握和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当前利益的关系,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人大各项工作顺应民心、反映民意、贴近民生。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在群众“最盼”上想办法,在群众“最急”上抓落实,在群众“最怨”上促整改,为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要切实增强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方面的操作性、实效性。党的十七大在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清晰描绘了百姓美好生活的新图景,也为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重点。地方人大应当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结合本行政区域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下的利益问题,全面分析利益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清轻重缓急,权衡主次利弊,认真研究解决途径,积极履行法定职权。对于涉及全体公民共同利益、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的问题,应及时纳入常委会审议议题,深入实际,广泛调研,认真审议,提出建议,督促“一府两院”尽快解决,同时可以做出决定决议,号召和动员全体公民共同行动,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奠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对于个别问题,根据需要可以提交主任会议研究,组织专项问题调查、组成特定问题调查组,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督促有关部门解决问题,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从而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凝聚力;对于一般涉及部分群众利益的具体问题,可以通过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等形式,认真受理,及时督促并积极探索人大信访推进民生问题解决的新方式,化解矛盾,平息纷争,取得让来访群众满意的结果,真正体现人大信访为民的本色,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从而消除构建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要积极发挥代表作用,不断拓宽民主渠道。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他们来自人民,代表人民,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拥有者、具体利益的表达者、现实利益的传递者、切身利益的维护者。要高度重视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方面的主体作用,通过加强建议办理、保障活动经费、列席常委会会议、集中视察等制度建设,改进和完善代表活动的组织和服务工作,进一步拓宽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畅通民意表达的途径,提高办理代表议案、建议、意见及批评的质量和效果,增强人大代表维护群众各种利益,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主动性。通过各级人大代表认真履职,进一步发挥代表在立法、监督和参与信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形成代表与社会各方保持经常性联络的渠道,使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得到及时反映,形成民意表达和反馈的新途径。只有畅通了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并通过法定程序和民主集中制的办事原则,规范和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才能真正成为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具体利益的代表机关,从而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凝聚力,形成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