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时间:2022-06-07 09:09:00

导语: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理论依据和必要性

(2)能够运用实事求是和一切实际出发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通过国情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学习,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从而更加坚定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了解我国的国情

(2)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教学难点: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实际出发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2)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如发表我们的看法,提出我们的观点,制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设计我们的计划方案等.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1)理论依据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2)必要性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3,怎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

(1)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

(2)正确把握实际(从实际的总和,多个方面,辨证地,把握变化了实际)

(3)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课堂思考:怎样理解"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①"主观与客观必须符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客观和主观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②"具体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不但有同类事物的共性,还有自己的个性,只有如实反映具体事物的全面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③"历史的统一":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和客观

历史的统一.

(4)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

4,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I)中国共产党要做到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什么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前进的道路.

(2)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是什么

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井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为什么要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

①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②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③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板书)

二,实事求是

1,什么是实事求是

2,

(1)解释:"实事"——客观存在的事物;"是"——规律性;"求"——研究

(2)(2)含义: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引出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2,2,为什么要实事求是

(1)理论依据: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关于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地位

①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

②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

实事求是承认世界是物质的,所以说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实事求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为代表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带领我们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邓小平同志在创立,设计和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新事业的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相继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一国两制"的理论等.这些理论的提出,形成和发展,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思想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③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且在它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拿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3,3,怎么做到实事求是

(1)与时俱进,解放思想;

(2)既要克服胡思乱想,盲目蛮干,又要防止固步自封,无所作为.

(3)

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两者是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1)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为了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是为了在运动中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内在地包括着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也必然以实事求是为基础.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二者是互相促进,互相渗透,密切联系的关系.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条件和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和归宿.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异同

方法论

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

基本含义不同

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作为根本出发点.

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引出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理论依据不同

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

对立表现不同

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常表现为宿命论和"盲目论"

总体要求相同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都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一.

实事求是是指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时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规律办事.

热点透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成为我党建设的重中之重是现实的需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之所以如此重要,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我们党面临着来自三个方面的严峻考验.一是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二是党面对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三是党的自身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能不能牢固树立,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执政,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协调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光观察,审视世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容应对,趋利避害,争取主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如何进一步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如何有效遏制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国情,世情,党情,问题,矛盾,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增强党员,干部的素质和本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党的执政安全,正非常现实,非常紧迫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2,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执政规律

"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已有55年,但她在执政方面的实践和关于执政规律的思考则远不止这55年的历史."

从井冈山时期的红色政权,中央苏区的政府框架,到延安时期的"三三制",一些革命根据地开展的选举活动……早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前,中国共产党已在一些地区建立政权,开始执政的初步尝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尤其是十年""从反面告诉我们:违反执政规律的基本要求,党和国家事业必然遭受严重挫折.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党带领人民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研究和解决新世纪新阶段党执政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共产党不断认识,把握执政规律的伟大探索,纵贯55年的历史时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自身和他党的成败得失,让党深刻体悟到: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针对训练

1,针对练习

"量才录用,育才待用,外才我用,以才生财"这是华西村致富的经验之一,根据材料回答1-3题

1,"量才录用"主要体现的唯物论观点是(D)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抓住主要矛盾C,联系的观点D,一切从实际出发

2,"育才待用"主要是看到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是(A)

A,发展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C,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D,全面的观点

3,"外才我用"从经济学角度说,这主要是看到了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C)

A,平等性B,法制性C,开放性D,竞争性

11,1,鲁人身善织履(用布或履织成鞋子),妻善织缟(白色的绢),而狱徒予越.或谓之曰:"予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为之也,而人行(光脚走路);为冠之也,而人被发.以予之所长,于不用之俗无穷,其可得乎"据此回答: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A)

A.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

B.有良好的愿望再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C.劝阻者目光短浅,不知道事物发展的方向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2,交通一直是限制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等地区发展的因素.要改变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地方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这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目的

C.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

D.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人民日报》社论十分强调,我们一定要不断增强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一切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继续创造新的辉煌.强调,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据此回答3-5题.

3,之所以要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一切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是因为(C)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都开展实践活动

D,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是(A)

A,办事情必须把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出发点

B,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辨证统一,不可分割的,表现在

①都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②思想越解放,越能做到实事求是③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④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C)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主席访法期间适逢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达到高潮之际,今年10月,法国还将在中国举办文化年.两国文化都有着各自民族的鲜明特点,这是由

A.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B.不同的人口状况所决定的

C.不同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D.各自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决定的

7,我国要建立起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相适应,高效率低成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这一体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B)

①既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要实现社会安定

②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③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④既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又要发挥企业应有的活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我国要建立起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相适应,高效率低成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哲学上说,体现了(D)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发展的观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9,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它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了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有了很快的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了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裕之路.

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参考答案

该地区的做法是: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该地区从脱离本地区的实际盲目办工厂,转为根据本地"山场面积大"的特点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做到了对自己地区客观实际的准确了解和把握.

(2)辨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该地区既看到了自己的有利条件,看到了自己的不利条件,作出发挥自己优势的决策,体现了对客观实际的全面把握;在林果业和养殖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又办起了与之配套的果品,肉类加工厂,体现了对变化发展了的实际正确的把握.

(3)正确对待别人的经验.该地区对"无工不富"的经验,从简单照搬照抄到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因地制宜的正确决策得以实施.贯彻三个代表坚持与时俱进

(4)充分而又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该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与靠自力更生,并抓住时机办起了加工厂.

10,材料: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国情,世情,党情,问题,矛盾,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增强党员,干部的素质和本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党的执政安全,正非常现实,非常紧迫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参考答案:材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观点,根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的观点,我们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我党当前面临的国情,世情,党情,问题,矛盾,挑战与以往已经有所不同,因此,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我党建设的重点也要发生变化,使得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党的执政安全成为当前党建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