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时间:2022-10-23 05:20:00

导语: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11日下午在北京闭幕。

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为期4天的这次全会,也将因此在中国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9个方面、6项原则勾勒和谐社会建设"路径图"

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六中全会从9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成为这次会议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上下求索,走过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六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体现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科学态度。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6项原则,涵盖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力、工作保证、工作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这9个方面的奋斗目标和6项原则,共同构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多项措施力促和谐群众利益成为重要着力点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不同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社会事业发展"短腿"现象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针对当前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全会强调的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会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始终贯穿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根红线。

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全会强调,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让人们看到了更加注重民生的政策取向。

★6大制度建设保障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六中全会公报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健全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加速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

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领域。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繁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全会着眼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和谐,对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全会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和谐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全面、具体的部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六中全会在总结近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表明将把和谐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会强调,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并对加强社会管理作出了具体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社会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增强社会减灾能力、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在决策中广泛听取公众意见……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努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我们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形成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协调机制。

全会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突出强调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体现了社会管理理念的深刻变化。

全会把"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等,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在利益关系多元化、各种矛盾相交织的关键阶段,社会管理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

★激发社会活力增进团结和睦

充满活力、团结和睦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全会公报中的这段话,令人倍感振奋。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

全会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强调要激发社会活力,"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团结和睦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

全会强调,要"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对统一战线、香港澳门台湾事务和外交工作提出了指导方针,勾勒了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