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时间:2022-04-29 05:57:00
导语: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马克思谈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时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马克思这一思想被证实是正确的,说明了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范畴的,但人们关心的是如何评价科技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邓小平回答了这一问题,1988年9月,他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时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又指出:“经济发展的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也是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概括。这一思想的提出,使人们从本质上认识了科学技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科技体系的确定,其发明成果迅速运用于生产,甚至可以不要任何设备就得到可观的效益,这比起从事机器操作速度要快多了,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直接性的推动作用。在十五报告中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要充分估量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合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据美国经济学家统计,在美国农业发展中,1939—1972年用于科研、试验设计和工艺工作消耗支出的回收率为1∶4。美国在1929—1969年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新的科学技术因素所占比重的递增情况为:1929—1941年为33.8%,1941—1948年为50.8%,1948—1953年为52.8%,1953—1964年为44.6%,1964—1969年为71.9%,其中教育和知识进展的贡献分别为37%和56.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看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科技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自然科学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周期缩短。19世纪以前的蒸汽机从发明到生产用了100年,电动机用了57年,无线电用了35年,汽车27年,进入20世纪后,电视机用了12年,晶体管用了5年,激光器从实验室到工业应用仅用了1年,而电脑软件技术,新能源技术几乎每天都进步一大截。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能产200万吨的标准带钢热轨厂,用人工传统技术控制生产,每周仅产500吨,而采用新技术后,每周产量高达5万吨,整整提高了100倍。生产力的提高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二者相互渗透,每一项新的发明都能够为改进生产方式提供基础,生产的发展都与科学相联系。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使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使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和社会生活各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加。
二、高新科技对经济的迅速崛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科技领域内的任何突破,都能够带动经济向前迈动一大步。邓小平南巡时就指出了这一点.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新能源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海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良种培育技术这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规模日益增大。这些技术有着很多的优点,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向前发展。袁隆平从1960年开始水稻的研究,到1971年创造出了“灿型杂交水稻”这个新品种自1979年推广到1988年,尽增产达600多亿公斤。这不仅解决了产量低的问题,而且大幅度提高了产品质量,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这一高科技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我国北大方正集团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高科技成果,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邓小平在1992年就说:“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说:“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起着关键作用。”高科技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发展高科技必须要有一支科学技术队伍,尤其要以高技术人才为骨干。因为高科技的知识密集度高,效率高,况且发达国家从事科技开发的人数远远大于中国,这些国家科技投入平均为50%,有的国家甚至达到70-80%,而我国只有19%。这些如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科技需要较高的投入,如果产业工人年产值为1-2万元,那么从事高新技术就可达到10-20万元。所以说,高新科技对经济的迅速崛起有巨大推动作用。
三、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
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在信息社会里,知识的生产系统化,加强了我们的脑力。以工业来作比喻,我们现在大量生产知识,而这种知识是我们社会经济的驱动力。”他认为知识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他打破了人们长期持有的生产决定技术的意识,突出了科技的作用。这些年,科技明显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加。杨敏才,李光二同志在《科学技术发展周期与技术发展战略》一文中说:“现在人们常常谈到生产的发展决定了科学的发展,又说科学要走到生产之前,这应如何理解呢?其实,这两种提法都不无事实根据。但是,如果不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不进行具体的分析,就很可能出现自相矛盾。”他们提出了分析问题要有全面性,在古代和近代,这种情况是不相同的。只有科学与技术的分离人们才谈得上科学在生产之前。
恩格斯曾说:“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但现在并非这样。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科技走在生产的前面。邓小平说:“现代科学为生产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是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1831年法拉第等就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创立了电磁感应定律,为电力技术打下了理论基础,直到1967年,才制成了直流发电机。1968年,美国物理学家诺伊斯与化学家摩尔创立了英特尔公司,当时他们只有250万美元,但由于1971年发明了微处理器,1976年,又发明了一块硅片上有二个晶体管构成的八位计算机,到1980年,销售额就达85000万美元。现代科技决定生产的发展,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疑是具有远大的战略眼光的。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几乎都是科学技术直接起作用。世界范围内正酝酿着一场高新科技革命,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坚持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指导思想,树立科技意识,发展科学技术,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才能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 上一篇: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历史考察
- 下一篇:邓小平理论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
精品范文
10简述教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