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十一五”规划总纲自学提纲
时间:2022-03-16 09:43:00
导语:中央“十一五”规划总纲自学提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思路
明确4句话24个字: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创新促进社会和谐
(一)立足科学发展
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理论基础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抓好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中央强调的发展不是以牺牲资源、污染环境等等为了一时的发展而发展,它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以往盲目的片面的发展观念,创新陈旧的狭隘的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附:科学发展观的表述和“五个统筹”: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随后,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贯彻200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的是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确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这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阐述和明确定位。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途径是"五个统筹"
"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
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只会阻碍自己的发展。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同时,要坚持6个原则:
1、坚持保持经济平稳加快发展的原则。
2、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
3、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
4、坚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5、坚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原则。
6、坚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原则。
(二)着力自主创新
就是要长期持续的发展,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主要是提高“三个能力”。即:一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二是提高集成创新能力;三是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三)完善体制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四)促进社会和谐
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实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简单的说就是要明确1、2、3、4、5、6、7,即:1条中心线索、2个主要目标、3个建设、4项改革、5大关系、6个必须、7项任务。
1、一条线索:科学发展观
2、二个主要任务: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二0一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3、三个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4、四项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
5、处理好五大关系:内需与外虚的关系时常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6、坚持六个必须(或者说是6个突出的重点):(1)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2)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3)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4)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5)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6)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7、七项任务:(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5)深化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水平。(6)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7)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上一篇: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 下一篇:在某某县团拜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