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邮员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2-03-02 08:47:00
导语:乡邮员先进事迹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洒在邮路上的爱,从爱岗敬业做起。23年前,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乡邮员的工作苦、累,责任大,可我却越干越有滋味,因为我从中品尝到了甘甜。按时投送邮件是对邮递员最起码的要求。多年来,我成了投递线路两侧人家的报时钟。每天中午,镇上人都说:“**来了,该煮中饭了。”然后是东家喊西家请,我不去他们就不高兴。每到报刊大收订的时候,不等我开口,就有人主动找上门。有一位用户没见到我,干脆将订报单和800元订报款放在报箱里由我代订。这份理解、这份信任让我感动。
有一年除夕,我一早就出去送报,下午天气突变,大风卷着雨雪打得人脸上生疼,结了冰的石板路寸步难行。在这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按照规定可以将没有投完的报刊转下一班再投。看看邮包里还有不少订户们眼下最期盼的《南通广播电视报》,我马上丢下自行车,卸下邮包,徒步投递。当我敲开一家家门递上报纸时,看到的是一双双惊喜和感激的眼晴。那天,我回到家已是晚上十点多钟了,春节晚会也没看完整,但那顿年夜饭我吃得特别香、特别踏实。
洒在邮路上的爱,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中。一个冬天的傍晚,我路过新蒲路张老太家门口时,发现她家门里门外“水漫金山”,原来是水管冻裂了。我急忙操起工具,忙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把水管修好了,两只手冻得又冷又痛。回到家后,我的手疼得连饭碗都端不起来,爱人含着眼泪把所有的家务活儿都揽了过去,并“命令”我以后不得沾冷水,我虽当时作了保证,但后来还是一次次“犯规”。
做邮递员经常会碰到“死信”,我总是要想方设法把它们救“活”。多年前,我投了一封来自台湾的信,信封上写着“南通市**北洋桥西首沈权收”,可**根本就没有“北洋桥”。几经打听,我得知“新蒲大桥”就是过去的“北洋桥”,但此桥早在1958年就拆了,周围的人家也早已迁走了。于是,我将这封信带在身边,遇人就打听。经过六个夜晚一个白天的努力,我翻阅了20多麻袋的资料,最后终于在蒲北村五组找到了信中要找的沈权。不久,台湾的沈老先生带着家人回家探亲时专门找到我,向我表示由衷的感谢。当时我感觉真的很欣慰,也很有成就感。
洒在邮路上的爱,可以从团结互助中得到回报。早在十多年前,我就与**镇的刘镜寰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刘老是南通市里的退休教师,有六个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我每天除了将报刊送到老人家里,还包下了他家换煤气、买米、打扫卫生、传信跑腿等几乎所有的家务杂事。我哪天不来,老人就要念叨:小姚今天怎么没来?刘老常常备些点心招待我。老人家逢人便说“小姚是党派来照顾我的亲人。”就这样,我一直陪伴着他到103岁去世。就在他去世前一年市政府举办的“万岁宴”上,老人挥笔写下“共产党好”的条幅。
刘镜寰老人走后不久,我又与无儿无女的吴敬林、张兰英夫妇结成了帮扶对子。后来,吴敬林老人去世,我像亲儿子一样地为他戴孝守灵、操办后事,镇上的人都说,吴老的后事办得很体面,一点也不比有儿女的差。
今年2月,张兰英老人病重,弥留之际,我像“儿子”一样一直守在她身边。我对她说,妈妈呀,你要吃点东西呀,你不吃点我心里难过。老人终于点了头,喝了几口我喂的水,吃下几口我亲手剥的香蕉。当天夜里,老人去世了。临终前,她留给养女的遗嘱是:“我欠小姚太多,等后事办过了,你一定要请他到饭店吃顿饭。”出殡当天,我早晨四点起床,提早送完报纸,然后赶去给老人抬灵柩。村里人都说:“就是亲儿子也不一定能做到这样,张奶奶真福气!”现在两个老人都走了,我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但想到他们平时不孤单、生病时有人服侍,我的心里就没有什么遗憾。
其实,我们每个乡邮员都上有老下有小。我父母73岁,还有一个93岁的爷爷,我和爱人都很尊敬老人。每逢家里吃好的,我们总是要先盛两碗:一碗送给家里老人,一碗送给帮扶的老人。我们乡邮员做的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其他人一定会比我们做得更好。我也深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奉献出一点爱,我们的家乡就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 上一篇:邮政局党委书记先进事迹
- 下一篇:煤炭工业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