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高级农艺师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2-01-25 05:23:00
导语:县高级农艺师先进事迹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又是一年春耕忙。77岁高龄的*县老科协顾问、原县政协副主席、高级农艺师*再次来到西六家子乡三河村,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人们见到“刘财神”,争着抢着往家请。
去年,*同*县老科协的同志在西六家子乡三河村搞科技示范点。他拿出自己的工资和积蓄6000元,引进11种作物36个新品种。他自带行李,吃住在村里,以五十年代的老传统老作风传播二十一世纪的新技术。采用农研会的组织形式,搞群众性科学试验。一年中,办大型科技培训班五次,常年指导到田间地头。使全村农业获得大丰收,平均亩效益达1000元。农民蔡德富在*的具体指导下,98亩地收入70000多元,四口之家兴高采烈地跨进了“小康社会”。
*1948年参加革命,一直从事农业科技工作,先后担任*县政府农业科副科长、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五十年代,因为推广棉花新品种新技术获大面积丰收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棉花刘”。七十年代,他抓棉花生产,创造了亩产皮棉超百斤的纪录,受到了国务院棉花办的表扬,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八十年代,获得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先后三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83年起担任*县政协副主席直至1992年退届。
*1989年离休后,特别是从政协副主席的岗位上退下来后,没在家里享清福。尤其是1996年起,先后担任了县老科协副主席、顾问,每年都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到农村去,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办培训班讲课,到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十几年来,他先后主持了*县甜菜高产高糖、棉花高产栽培、烤烟生产等农业科技项目的开发,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几十年来,*历经坎坷,屡遭磨难,但他对党忠心耿耿,始终不渝。五十年代后期,他被打成“右派”,劳改三年。中,又被“专政”,下放农村劳动。但他走到哪里,就学习到哪里,把农业科技传播到哪里。他说:“母亲错打了儿子两巴掌,儿子怎么能记恨在心!”1995年,他以近古稀之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激动地赋诗言志:“五十年代心愿,九十年代佳音,夙愿终以遂。老骥伏枥,志在‘四化’当尖兵。”
1997年至1998年,一年多的时间里,*的老伴、儿子、女婿相继去世。他强忍着巨大的悲痛,照常工作,坚持出席春播现场会、赶科普大集,坚持下乡讲课培训、搞科技推广,人们无不为之动容。去年春季,他患上了末稍神经麻痹,双手不能写字,他就口述让儿媳记录,然后打印出来,讲课时发给农民。多年来,他亲手编写的农业科技资料达百万字之多,全部无偿印发下去。他说,“共产党员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做‘三个代表’的忠诚实践者。”
*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农业科技推广第一线,为当地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离休后,解甲未下鞍,不知疲倦地播撒农业科技火种,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人们称他为“刘财神”、“刘丰收”、“老刘科思”。几年来,他多次受到省市老科协的表彰,还荣获了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获得了国家老龄委、全国总工会、民政部、劳动人事部、国家科委联合颁发的金质奖章。
大地守望者——*县原政协副主席、高级农艺师*心系“三农”的故事
夕阳唱晚
题记:*一辈子不会打麻将玩扑克,也不爱旅游休闲,不单是在他在岗的日子里,离休后依然如此。他更不图安逸享受,不崇拜金钱,他一生的乐趣和追求,全在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民增收上。五十六年中,他走的是乡间的土路,住的是农家炕头,吃的是粗茶淡饭,还搭进去不少钱。已逾古稀之年的*仍痴情于农业生产,分文不挣却依然乐此不疲。如果读懂*的大半生,就能明白一个道理:人生价值的衡量尺度,不在于个人利益的得与失,而在于能否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发光发热。
五十六个春种秋收里,半个世纪的绿色守望中,从青年到暮年,从黑发到白头,一个高瘦的身影,在*3600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的每一处都印下了他的足迹。
他的心中,记录着*农业发展的历史。
*大地,则传颂着一个痴情农业、奉献了一生的农科人员的动人传说。
从发展棉花到推广烤烟,从“棉花刘”到“科技财神”,*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一腔热血和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农民。从*身上,可以看到*农业半世纪的发展史,而他则在继续耕耘这片热土的同时,也书写了无怨无悔的壮丽晚年。
如今,*已是77岁高龄。从1948年参加革命,在*县政府任农业科技员起,他的命运就与*农业紧紧缠绕在一起,虽然人生几起几落,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土地,没有放弃过对农业科技的追求和改善农民生活的渴望。
1950年春天,*背着行李来到现在的*县大四家子乡夕明村蹲点搞实验,引种和推广棉花新品种、新技术,也从此和棉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块块棉田里,他给农民手把手地示范、讲解,和棉农同吃同住同劳动。经他示范、指导,三年间,*棉田由2727亩发展到15万亩,棉田面积扩大了近60倍。1963年籽棉产量也由建国初时的亩产不到30公斤上升到100多公斤,产量增加了3倍多。广大棉农深情地送给他一个外号“棉花刘”。
时隔四十多年后,已“超期服役”了5年,刚刚从岗位上退下来的*,又一次被推到了历史的前沿——1994年初,*县决定发展烤烟项目,要用三年时间完成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再次成为指导技术环节的首要人选。
这一年,*66岁。正月初六这天,儿女们带着孩子来给老人拜寿,*一脸的幸福。与儿女同期而至的,还有叮叮作响的电话铃声,那是请他再度出山的动员令。
烤烟,在*还是项空白,从未有过栽培的历史。对于*来说,从没有接触,只是从书本上看到过。那一瞬间,*也有过一丝犹豫,恐怕自己干不好,会误了这个大事。
烤烟,被誉为农业的黄金产业,*需要它,农民需要它,可自己已是这么大岁数,身体还吃不吃得消?可领导的一句话:“我们认为非你莫数”,让*下定决心,作出了自己暮年的一项最重要的决定,接下了这个前程未卜的千斤重担。
*是痛快地答应了这件事。儿女们却全部持反对意见。一是父亲快70的人了,离休后该颐享天年了。最为关键的是,*从来没有发展过烤烟,一旦失败了,责任重大。*当然懂得其中道理,然而,作为一名老同志,一个苦苦追求党一生的新党员,他深晓加入党的目的就是要回报党的恩情,为人民谋利益。哪里有困难,他就要义不容辞的顶上去。
此后,*又给自己肩上压了一副重担,一方面指导全县棉花增产,另一方面细心琢磨起发展烤烟的事。
技术是最大的难题,但却难不倒*。要说*能当上高级农艺师,靠的不是他的学历,而是他在农业生产上不断学习的结果。刚出正月,*就把外出考察学习的事敲定了,临行的前一晚,*兴奋得像是一个准备冲锋陷阵的战士,年轻时工作的一幕幕再次浮现在脑海中。他想起,1948年,刚刚参加革命任农业科技术员时,自己还是一个小伙子,干起工作来风风火火,从不知道累。又想起了1963年全县籽棉由单产25公斤发展到100多公斤时,农民们亲切地叫他“棉花刘”,那是对他最大的褒奖。之后,是他在动乱年代因为为农民说话而关进了牛棚,但当地的农民还时常向他请教农业技术,把他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令他兴奋的还有,党一直是信任他的,受到他帮助的农民从来没有忘记他。
接下烤烟重担后,考察学习的第一站,选在了阜蒙县福兴地镇。当地农民发现,身边不知何时悄然多了一位矍铄的老人。烟地里,烤烟房内,到处可以看见他的身影。别人干活的时候,这个老人会认真观看技术要领,闲下来的时候,他就主动凑上去问这问那,还像个小学生似的,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一个多月后,*带回来两大摞100多页的技术资料。为了指导烤烟生产,县里从丹东请来两个技术员,*好象见了老朋友,整天与他俩形影不离,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学习、探讨。
当年和*一起支援烤烟生产的*县烟草公司的吴义良回忆起那段时光,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呀,我们这些年轻人都赶不上他那么有精力。”心里有了点底,*和省烟草公司的技术员来到了平安乡红旗村和哈尔套镇梨树村示范栽培烤烟。种了一辈子庄稼的农民却不买这个帐,这玩艺也能挣钱?你老刘整棉花行,整这个也行?农民心里画着一个个问号。为了让农民充分认识到烤烟这个黄金产业,*几乎挨家挨户动员了一遍。“咱这地块能种烤烟吗?”“烤烟种出来有人要吗?”乡亲们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每天要解答上几十遍。后来,*干脆将行李搬来,吃住在村里。对*记忆犹新的,还有当年给*开过车的司机。他开玩笑说,“老刘下乡没好道”。给刘老开车,整日地围着农田转,也没有正经路可走,从早到晚弄得人晕头转向,那一年下来,车子跑了3万多公里,跑坏了4条轮胎。
哈尔套镇梨树村农民张建伏,家里的烟地由最初的6亩发展到现在的15亩,是村里最早一批种上烤烟的,当年*曾住在他家多日。在他家的烟地里,张建伏回忆说,那段日子里,只要看见*的日常生活,就知道烤烟的发展状况了。如果老远就听见他的笑声,吃起饭来又格外的香,那表明一定是又解决了技术难题;如果饭也不吃,就钻到屋里研究起资料,那一定是又碰上了难啃的骨头,他那屋的灯通常又会亮上大半宿。
就这样,从烟叶育苗、假植,再到移植大田、烟房烘烤,半年时间里,7个自然屯、264户的田地里,处处留下了他四处劳碌奔波的身影。所有的棉田,*几乎几天就要走上一遍。从二月到九月,100多天里他只回了几次家。老伴抱怨说,*跟烤烟过上了。
秋收过后,别的村农民收回了麦穗、玉米,梨树村的农民却收回了大把大把金灿灿的烟叶。在*的技术指导下,当年试种的500亩烤烟新品种喜获丰收,很多群众尝到了甜头。第二年,全县把烤烟面积扩大到2500亩,种烟乡镇也由2个变成了4个,这2500亩烟地全部采用*提倡的新技术:育苗期采用棚膜法,利用地膜覆盖提高温度,烘烤期使用改良后的烤烟房和三段烘烤新工艺。一系列的改进,使烤烟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到1996年全县烤烟栽植面积突破了1万亩,产烟叶2.5万担,创产值890万元,创税300万元,亩效益超过了1000元。当时的一位县领导送给他一个雅号叫“科技财神”,而在梨树村的农民中则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棉花刘’变成了‘烤烟刘’,送财神到咱炕头。”不久后,烤烟在满堂红乡再次试种成功,*县也被国家烟草局批准为优质烟叶商品生产基地。一位县领导当时动情地说:“*烤烟生产,*功不可没。”这期间,他走的是乡间的土路,住的是农家的炕头,吃的是粗茶淡饭,还搭进去自己不少钱,有人说,*是自己找罪受,但他觉得,让他在田野里干自己愿意做的事,就是最快乐的。
*一生对党的追求,也终于在他离休后的第二天得尝夙愿。这一年,他已67岁。早在50年前,*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了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愿望,就在他即将被批准入党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击“右派”运动,使他的入党计划搁浅了。三中全会后,他再次表达了入党的强烈愿望,但组织上考虑他在政协工作,需要非党身份,又未能使他如愿,当时他觉得,这也是党的安排,一定要服从。直到1995年,他从政协岗位上退下来的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又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人和他开玩笑说,都离休的人了,还入党做什么?*的回答掷地有声:“我多年追寻党,不是为名为利,而是要报答党多年培养我的恩情,我要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再做贡献。”而他的实际行动也证明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打不倒的。
1997年,*的老伴患脑出血,他只在医院里护理了几天,就匆忙赶回了工作一线,当时,他正在指导*县万亩棉花项目。老伴出院后,他白天下乡做田间技术指导,晚上还要陪伴老伴,这一年,棉花单产再创新高,可老伴却永远离开了他。祸不单行,1998年4月3日,*正在参加全县棉花工作会议,家里却打来电话告诉他,女婿病危。“我做完发言,就去。”*迟疑了一下,这样说道。40分钟后,*关于农业生产的精彩发言赢得了满堂喝彩,而当时没有人知道,他是带着怎样的一种心情离开会场的。女婿去世后的第四天,他又出现在大四家子乡的讲台上……两年间,*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有人问*,每天这样奔波,又一分钱不挣,你苦不苦?累不累?*这样回答道:“酸甜苦辣,都得品尝;风霜雨雪,都要经历;春夏秋冬,都需适应;上下荣辱,都要面对。”这就是*根据一生的经历总结出来的人生座右铭。挫折和打击让*一次次感受着生活的深层含义。在他看来,亲人的离去只是他个人的痛苦,他决不能因为个人的得失而影响到工作,多少个农民期盼着他的到来,田野里多少技术指导等着他呢,他还要工作下去。在“小家”与大家之间,他毅然地选择了后者,有人为*编了一段顺口溜:“*啊*,一个月工资一千五,本该在家享清福,为什么到农村去受苦?”可在*心中,只要他的付出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收益,他个人的得失都是无足轻重的。
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动,也给*带来了一系列荣誉:1983年,荣获全国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1994年,荣获全国农村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997年,荣获全国老有所为贡献奖称号。省、市、县的各项荣誉更是不胜枚举。但*对这些看得很淡,那些只是对他工作的一种肯定,而不是他所刻意追求的。他说,我都70多岁的人了,给我再多的荣誉,我也带不走它,这些证书也是对我的一种鞭策,只要农民通过我的指导,真正富起来了,才是我的最终追求。有人给*算过这样一笔帐,10多年来,他每年在农村的日子超过100天,共计为农民授课达1000课时,受训人数累计5万人次。他所编写的棉花三字经、烤烟三字经,在当地广为流传,成为最好用的科技读本。几年来全县推广的新品种中,一多半与*有关。更为详细的数据有:攻克*县西北地区发展烤烟的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难关,完成了棉花生产“万亩万担工程”,首创*县亩产优质小麦301公斤纪录,首创芝麻亩产75公斤的纪录,首创花生亩产406公斤的纪录……
现任*县老年农业科技推广协会副会长的高庆升这样评价*:在他身上,体现出很多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对待工作,他有一股忘我无私、矢志不渝的敬业精神;对待农民朋友,他甘于付出、无怨无悔,体现出一种奉献精神;对待科学,他态度严谨、求真务实,体现出一股较真精神。这些精神,更是值得每个在岗的同志认真学习的。
如今,77岁的*,依然无怨无悔地奔波在*县的田间苦耕不辍,他常说:“知足胜过长生药,长乐自然慢白头。”与以往不同的是,儿女们不再阻挠他了,因为他们已经懂得,对于父亲来说,生命的一天就是工作的一天,工作的一天才是快乐的一天。
为了农民的微笑
题记:在*的左胸内怀,常年揣着一包种子,就是晚上睡觉也戴在胸前。每次掏出来打开,里面的种子已长出了几厘米的嫩芽,而包裹它的湿毛巾还散发着*的体温。这是*为了能随时验看种子的出芽率特意揣在胸前的,老刘笑称自己的身体就是最好的恒温箱。象这包种子一样,在*心中,农民和土地有着非比寻常的分量……岁月的风霜、常年乡野田间的奔波,使*高瘦的身体,难掩一丝疲惫、苍老。不提“农”字,*只是一个与常人无异的普通老人,然而,只要一提及“农”字,*马上象换了一个人,脸上神采焕发,一瞬间象年轻了十岁、二十岁,仿佛一种气韵,在他周身流动。在*大地的田间地头,人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熟悉的一幕:
“你这种法可不行,花生种子是双籽芽的,水分又不太足,再不扒开表层土,芽苗拱不出来呀!”执拗的语气,让面前的农民夫妇一楞:“咱种地也10多年了,都是这样莳弄的呀!”中年汉子显然不服气。*转脸又对农妇说:“我看你前几天施的肥也不对路,这个品种的花生施肥得适量,不是越多越好。”农妇迟疑了,看看当家的,又看看*,用干涩的笑敷衍了过去。
“反正你们这么干可不行呀!”抛下这句话,*又急急地向下一片田地走去。留下身后的两人还在小声嘀咕:“这农家活干小半辈子了,哪见过他那样整的,八成老刘头七十来岁糊涂了。”最后一句话顺着风梢传到*耳朵里,老人心里悠地一沉,即而一股热流涌了上来,心里念叨着:等你们秋收吃了亏,后悔都来不及!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反而笑了,自己这是生哪门子气呀,人家又没请咱来,还不是自己追着人家身后磨叨。想到这儿,*释然了,可不能叫咱农民吃亏,得想个法子让大家知道我这话说得对呀……
这一幕发生在1994年的春天,*离开工作岗位的第三年。我们得承认,离休而不离岗的*曾经一度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不理解:家人说他不会享福,农民说他不知想图点啥,更有人说他瞎管闲事。如今十个年头过去了,生活中的不幸并未使*放弃对农业科技执著的追求,反而是当年说他管闲事的农民被他无私的奉献感动了——*图的啥?还不是希望咱快快利用上科技,奔上好日子吗?
刚从工作岗位退下来那阵,他的儿女们纷纷说:“爸,你都70来岁的人了,该是享享清福的时候了,没事到各家转转,多好呀。”也经常有同龄人约他打牌钓鱼,他不会,因为他并不爱好这些,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指导农民发展优良品种,看着他指导过的农民一天天富起来,比让他玩什么都高兴。也有外地的亲戚请他去旅游,同样被他婉拒了,在他的眼里,最美丽的风景,就是那一块块翠绿的麦田,一垅垅醉人的谷香。可因为离休了,这些再与他无缘了,他读的书、看的报,都是与农业有关的,几十年的惯性让他遇到有用的资料,忍不住勾勾划划,往往正在兴头上的时候,却想起自己已经离休了,人似乎衰老了许多。
有几次,他忍不住跑到田野里转转,望着一垅垅麦田,嗅着泥土的芳香,*立马来了精神。如果能有一个组织让我们这些老同志利用丰富的生产经验再做贡献该多好,*常常这样想。不久,听说县里组织成立了老年农业科技推广协会,*一大早赶去,一进门就遇见了老同事李兴山:“怎么,你也来了?”“在家也呆不住呀。”“那就让我们这些老头子再为*的农业做点贡献吧,就当是老来找乐了!”这之后,那个对土地永远有用不完热情的*又回来了。“老科协”成了他施展才能、为农民服务的家,*也成了“老科协”推广农业科技的核心。他和他的老哥们扎根在西六家子乡,指导水浇麦田良种繁育和玉米吨粮田试验。
儿女们得知他又要往乡下跑,怕累坏了身体,他却说累点能多吃饭,身体会变得更健康。他的根深深扎在黑土地里,离开了农业,就像鱼儿离开了水。
*和李兴文在三河岔村蹲点,先是了解了以前农民是怎么干的,收益怎么样。侧面一打听,这个村是市级小康村,土地类型多,生产条件好,对农业生产的要求高着呢。选在这里推广科技难度不小,一位年轻农民就曾对*说:“我们要的可是每亩收入千元的新技术。”*要让农民信“协”(老科协),而要实现亩收入千元的效益非引进新品种不行。此后的近一个月里,*突然像从人间蒸发了,只有李兴文知道他的去向。再回来的时候,12大类,36个名、优、新、特、奇的农作物品种摆在了农民面前。原来这段时间里,*自费到盘锦、凌海等地考察去了,选择的品种还请教了农科院的专家。面对*辛苦得来的成果,视土地为命根子的农民并不买帐:“种了这些新品种,万一产量低咋办?就算产量可以,会不会有人买呀?”“种子你们尽管拿去,俗话说秋后算帐,有损失算我*的。”
村支书用手碰了一下*,显然在提醒他别把话说过了。其实,*心里再明白不过这样说的后果,但他更明白,如果不整点“邪”的,农民们就不会相信“协”的。再说,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底,这底就在他的衬衣口袋里,各个品种的种子用布和塑料袋一裹,早就揣进了他的衣兜里,连晚上睡觉也不脱下来,这就成了一个免费、恒温的发芽试验场,种子吸着他的体温渐渐地发芽,这些个品种就是这样选出来的。
*的话传扬出去了,可协会里并没有资金,拿什么给农民买种子呢?*想到,县里给离休干部补发的3600元工资还没动,再加上他一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凑足了5000元钱,第一批种子在年前拉回来了。钱,对于*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他要用自己的诚意来说服周围的农民。这次,农民们也不含糊,一袋袋新品种的种子扛回了家,不用多说,老刘头为咱做到这份上,咱自己也不能太孬了!
为了农民的事,*永远不知疲倦,他要利用春节的空儿编写资料了。新品种有新的栽植办法,光靠现场讲课,农民难以理解,有心的拿个本记记,粗心的几天就忘得差不多了。做编辑材料这摊儿活,*乐此不疲,早年发展烤烟、棉花那阵,他就把技术要领编成三字经。从大年初一开始,*每天伏案写作,经常是工作到夜里十二点多。眼看到了关键处,他突然患了末梢神经麻痹,右手握不了笔了。情急之下,他就用左手写,可左手字只有自己能认识,*叫来孝顺的儿媳帮忙,白天写出来的资料,由他口述,儿媳誊写。就这样,终于在春耕前,把所有品种的技术资料下发到了农民手中。
种子有了,资料发了,要命的春旱接踵而来,不下雨就开不了犁,在家打点滴的*如坐针毡。误了农时,整个计划就得泡汤啦!我得下去动员三河岔的农民抗旱播种呀!子女们心疼地劝说他:“爸,咋说你也得把病养好呀,现在去不得呀!”可时间不等人,子女们依然拦不住他,一连几天,*上午打针,下午赶到三河岔村,到科技示范户家中,给他们分析气象形势,让他们丢掉幻想,抓紧抗旱播种。
万事开头难,为了开好这个头,*一屁股坐到种田大户蔡德富家的炕头上和他唠起了气象。经过*的引导,蔡德富在全村第一个搬出了柴油机。昼夜不停的马达声搅动着全村人的心,开始有人跟着做了,一家、两家、三家……很快,全村400眼小井开始派上了用场,*的心里踏实了。5月末,全村7000亩都出齐了苗,见到绿油油的小苗,有了精神头,*的末梢神经麻痹也很快好了。
秋天的三河岔村,处处是丰收的美景。试验田里,硕大的玉米棒,沉甸甸的谷穗,黄澄澄的大豆、花生,喜得人心里乐开了花。*指导的耕地98%获得了丰收。其中花生(双花20)平均亩产达到了300公斤,高的达到了400公斤,比老品种白沙16亩产高出一倍。蔡德福一家100亩地中98亩选用了*引进的新品种,全家收入了7万多元,是前两年的总和。一直不愿意务农的儿子蔡健伟这回看到科技的力量,下定决心学科技务农。那些曾“刁难”过*的农民这回服了——不,与其说“服”,不如说他们相信科技的力量了。今年,没用*动员,村里人自动地找他学技术,询问新品种。“老科协”成了农民心中沉甸甸的名牌。
农民丰收了,*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是太爱农民了,他太希望把自己的全部科技知识都用在指导农民种田致富上了。他儿子刘洪书告诉我们:“我结婚二十多年了,刚结婚那阵,我媳妇还不理解,她说你爸咋净整个农民的穷朋友来,来了光个大脚丫子就盘腿上床。农民来了,还要留人家吃饭,喝水抽烟。农民都是他的朋友,越穷的他越搭讪人家,农民来了比谁都亲……”正是这种诚挚的爱,支撑着*累月经年出没在*三千六百平方公里的田间、乡野、村庄、农舍,为农民送去科技送去收益。
为了农民,*的故事太多太多……
*县西六乡三河村科技委员会副主任许继周介绍:“有那么一次,我们村开村委会,提前去信说让他给讲一课。他来了,还跟来一个人在旁边坐着。我寻思那个人比他高级,他讲话也不让多说,坐在那儿让他快点讲。这是谁呢?闹半天是他儿子,看他在家打完滴流不放心陪他来的。”
县老科协高庆升副主任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前天我跟他下乡到冯家镇哈大冷村,那天刮着大西南风,本来到花生地要很长一段距离,可车到沙坨子就陷住了。我们往返走了十几里路,到田里他一垅一垅看苗,在坨子里走了一天,我比他小十几岁,回家还累得够呛,可是这老头第二天就又要求下乡。”
五十六载春秋,饱含着对农民的情意,浸润着泥土的芬芳。*就这样奋战在农业科技推广的第一线上,像一只辛勤的益鸟般,检查着田野里的瑕疵。在他的日记里,记录着一首吴玉章老人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人到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在*老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老科技工作者扎根农村的执著,是一个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范!
- 上一篇: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分析论文
- 下一篇:公司董事长优秀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