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2-01-25 05:22:00
导语: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男,汉族,中共党员,县政协委员、农民。1951年9月出生于*县,现为*县四合城乡下河村会计。
从1984年开始承包荒沙丘用樟子松固沙1100亩,栽杨树300亩,个人植树治沙造林1400亩,为辽宁个体固沙造林的成功典范。
1999年6月被国家林业局评选为“全国优秀乡村护林员”;1999年6月被省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1999年7月被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5月被省绿化委授予“省十大绿化标兵”称号。
*市委、市政府、市总工会先后9次授予他为“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劳动模范”、“十大致富状元”、“十大劳模”、“致富状元”等荣誉称号。
*县委、县政府、县政协9次授予他为“劳动模范”、“致富明星”、“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
见到杨海青,是在他的松林里。
“这风刮得太邪乎了,枯枝败草的沾火就着,这大片林子不照看那还得了!”说这话时,老杨显得很是无奈和焦虑。看着他那憔悴的面容和一身尘土,使我们对眼前这位蜚声辽宁省的固沙造林第一大户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敬慕。
我们跟随着老杨的脚步,在他的林子里转悠了一阵。松林随着沙丘的地势绵延起伏,显得苍苍翠翠,一片生机。强劲的西北风刮得松枝呼呼作响。一只只叫不出名的大鸟和小山雀不时地在我们眼前飞过。这片松林全都是樟子松,面积有1100多亩,坡下的松树胸径30公分左右,坡上的也有10多公分粗细。20年来,杨海青把他的精力他的心血全都倾注在了这片松林里,使无垠的沙坨子出现了一道绿色的风景。
杨海青居住*县四合城乡下河村,北部就是闻名的科尔沁沙地。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杨海青不屈的性格。“要干,咱就整出点名堂,可别让咱后辈儿再受风沙的气。”1984年春,当乡政府动员农民承包荒坡植树造林时,当年34岁的杨海青第一个在全乡报了名,承包了自家房后的1000余亩沙丘。想栽树就得先固沙,他弄来了优质草籽,可是怎样才能把草籽均匀地洒在一千多亩的沙坨子上呢?杨海青犯愁了。好在他对家乡的坡坡沟沟都了如指掌,有事没事就爱往沙坨子里钻。一次,他踏山回来,一串串的羊蹄印给他带来了启发。于是,他就把本村和邻村的羊倌请来,让他们帮忙把羊赶进他包的沙坨子里,然后他又雇人顺着羊蹄印撒草籽。天随人愿,几场春雨后,沙坨子一天天地见绿了,老杨的心里也随之升起了新的追求和希望。
听说樟子松固沙效果很好,他就将自家的3匹马和20余只羊全卖了,揣着钱来到辽宁省章古台固沙所,找专家寻求治沙树苗和治沙要领。经过专家的精心指点,披星戴月,鏖战了两个春天,在亲友和乡亲们的帮助下,老杨将20多万株樟子松苗栽进了沙坨子。昔日的不毛之地,终于被点缀出一块块绿洲。
“在沙坨子上栽树,最重要的是管理,要三分种七分管,管理不好,栽多少也是白塔。”杨海青牢牢地记着专家的这一句告诫。刚刚栽下的幼苗,最怕牲畜祸害和人为损坏。于是,他在亲友的帮助下,又奋战了两个多月,在千亩沙坨子四周筑起了高2米、长10余公里的沙壕。并且在沙壕两侧栽上了三道固沙专用品种锦鸡儿,形成了一道绿色的保护墙。然而,他还不放心,又在这道保护墙的外围,用秸杆和树枝扎起了一道栅栏。为了管理好这片松林,头几年,不论是赤日炎炎的盛夏,还是白雪飘飘的冬天,杨海青差不多天天长在沙坨子里,坨子里的一草一木他都视为珍宝。在下河村,烧柴一直是个难题。老杨封山后,宁可花高价到乡里买煤烧,也坚持不到坨子里搂草打柴,谁想动坨子的柴草,就象揪他的心一样。一次,老伴儿在坨子上搂了两背柴草,杨海青知道后冲着老伴儿狠狠地发了一顿火:“你怎么这点道理都不明白,刚栽上的松苗最怕风沙,你把茅草搂净了,拿什么给树苗遮风挡沙!……”。老伴儿很委屈地把柴草重新撒扔在沙坨子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巡护这片松林,杨海青骑坏了多少副马鞍子,穿破了多少双胶鞋,就连他老伴儿也说不清楚。
到了1985年,在林业专家的指导下,杨海青对松林实行了有计划的抚育,先后产薪柴2000余车,价值4万余元的松枝,他都无偿地分给了本地乡亲,下河村基本解决了烧柴难题。
光阴荏苒,一晃20年过去了,昔日的幼苗终于郁闭成林,千余亩蜿蜒起伏的沙丘,变成了一片苍翠的绿洲。杨海青也因此先后荣获了全国优秀农民护林员和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的殊荣。然而,面对几十本烫着金字的荣誉证书,杨海青并没有满足,他把“劳模”和“先进”的称号,理解成奉献和责任。
20*年。按着县、乡两级的统一规划,下河村有100亩退耕还林的任务。村里先后几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但任务却没能落实下来。原因是多数群众要求平均分配,要是平均分配一人只能分得几分地,太零散了不便管理。于是,老杨就主动找村领导,“这一百亩地我负责栽树和管理,等成型后再包给其他农户”。领导答应了杨海青的请求。
经20余年的固沙栽树,老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保证树苗的成活,他贷款在林地里打了6眼小井,利用十几天的时间坐水栽树,到了6月份,他又在林地里种上了优质牧草,经过杨海青精心管护,树苗的成活率超过了95%,成了全乡的样板田。20*年的春天,令村民们没有想到的是,杨海青把管理一年的成型林地交给了村里,村里召开群众大会公平的承包给了其他农户,老杨没要一分钱的管理费。杨海青的这一举动,在村里引起了很大反响,他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20*年春。上河屯有一半的农户将退耕还林地主动让老杨承包。为了这200亩的退耕还林地,杨海青花了6万元承包费,又打了9眼小井,并和农户签订了合同,而且还主动允许农户到地里种花生,年底花生获得了好收成,有些农户提出将花生分给杨海青一些,做些补偿。然而,老杨却没有要。村民们说:“老杨这个劳模我们服气”。
杨海青围沙造林成功了。也带动全乡个体固沙造林的兴起,如今四合城乡荒坡地已成了香饽饽。乡党委书记于信说,现在全乡承包荒坡造林100亩以上的就有50多户,其中超过300亩的有10余户。老杨栽的是生态林,虽然间伐时有些收入,但那是很少的。20年来,为了这片林子,老杨投入很大,但收益甚微。对此,老杨把它看得很淡。他说:“有这片林子,我心里就踏实。将来树多了,咱的后代就不受沙子气喽。”
握着老杨的那双大手,看着那一株株伟岸笔直的樟子松,我似乎感到,眼前这位质朴的农民,不就是一棵挺拔隽秀的樟子松吗!采访结束了,老杨的身影很快消逝在茂密的松林里,因为那里有他的心血、事业和追求。
- 上一篇:金融脆弱性分析论文
- 下一篇: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