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高级农艺师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2-01-25 03:48:00
导语:县高级农艺师先进事迹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这是一位精神矍铄、乐观豁达的老人。
初识*老人,是在辽西一片黄色的沙土地上———*县冯家镇哈大冷村村外。
在炎炎的烈日下,大地蒸腾着一股股热浪,远处是一垄垄刚刚冒出嫩绿的新品种花生幼苗。一位老者蹲在地里,滔滔不绝地为几位农民讲授花生栽培新技术。
他就是*,今年78岁,高级农艺师,原*县政协副主席。说来也许有人不信,*在这片土地上整整辛勤工作了57年。尽管他早已离休,但是,在他离休后的12年间,也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从未中断过为贫困农民传授新技术。
大漠深处,留下了一位老者的坚实足迹……
循着这串闪光的足迹,一位执著追求、信念坚定、奋发有为、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67岁入党,老兵迈上人生新起点
*的人生经历并不平坦,在上世纪50年代,他曾被错划为“右派”,“”期间又被“专政”,下农村、蹲“牛棚”,历经磨难。
18岁时,*就提出过入党申请。此后他一直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即便是在人生最“落魄”的时期,也没有对党产生过一丝一毫的怀疑。他相信,党会真正了解自己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已经落实政策的他被安排到政协工作。
1993年,刚从*县政协副主席岗位上退下来的*,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再一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1995年11月,*实现了人生中的最大愿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那年他已经67岁了!
刘老是学农出身,喜欢与农民打交道。上世纪50年代,他就以渊博的知识赢得农民的青睐,被亲切地称为“棉花刘”、“烤烟刘”。
人们发现,入党后的刘老好像换了一个人,精神饱满,劲头十足,下乡为农民讲课的节奏更快了。
哈大冷村67岁的村民齐占元,对刘老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过去,老齐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科技种田,不知道啥叫引进新品种。全家守着近百亩沙土地,清一色地种大苞米,收入不高干受穷。
可自打刘老来到村上讲授了科技课后,老齐的脑袋开了窍。在刘老的参谋下,今年齐家80多亩地栽上了花生,20多亩地种上了马铃薯,还有新品种谷子、玉米……因为种的是新品种,加上风调雨顺,现在地里的小苗已经出齐,绿油油的一片,老齐很自信:今年的收成肯定少不了。
老齐说:“这老刘头真够样,为咱农民的事儿操碎了心,对咱的事儿就像对待他自家的事情一样。现在咱是缺不了他了!”
在乡亲们眼里,刘老不是外人,谁家地里有个大事小情,都会在第一时间向他汇报,听取指导。有时即使他住在医院,也会二话不说,拔下“吊瓶”,拔腿径直来到农民家中帮忙。
熟悉的人都说,*县的24个乡镇、183个村,几乎都被刘老走遍了。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要把毕生精力献给那些淳朴的乡亲
*家境贫困,祖辈是农民,9岁时从法库县来到*县。尽管家里没钱供他念书,但是,好学的*还是考上了当时的“国高”,由于经济原因,他选择了学农。
*县地处辽西,人口41万,是省内较为贫困的地区。在全县520万亩土地中,有60%以上是沙土地。这里风沙大,土地贫瘠,农民收入一直较低。
如何帮助农民早日走出贫困怪圈?
*———这个农民的儿子在苦苦思考。
刘老意识到,土地沙化,种植结构单一,农作物品种老化,技术手段落后,这是农民增收缓慢的主要原因。
哈尔套镇梨树村是典型的沙土地。过去清一色种植玉米、高粱,农民收入少得可怜。1993年,刘老来村后,一头扎进农民技术员张建复家,鼓励他尝试种植烤烟。在刘老的帮助下,张建复种了6亩烤烟,获得大丰收。连续3年,刘老吃住在张家,手把手地教他育苗、施肥、烤烟……
如今,村上的30多户农民种上了上等烤烟,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2000多元。
从1993年开始,在刘老的主持下,*县的烤烟生产仅用3年时间,就从500亩扩展到2500亩,现在达到1万多亩,年产优质烟叶2.5万担,实现了亩效益1000元,全县农民增收1000万元,县、乡两级财政增收300万元的目标。
在离休后的12年间,*先后被聘为县烟草生产开发办主任,县棉花“双万工程”高产开发办技术顾问,县老科协副会长兼任农民分会会长等职务。
下乡期间,刘老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要知道,他已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了!
乡亲们说,忘我工作,辛勤奉献,一心为农民利益着想,是*的崇高品格。
2003年,刘老牵头创办了金秋高效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会,搞起了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在大四乡三河岔村,他首先发展8名农民技术员作为示范领路人,引进11种作物共35个新品种,11项新技术。
经过一年苦干,三河岔村科学实验项目成功率达到95%,28户农民在大旱之年喜获丰收。其中新品种花生“双花20”亩产327.5公斤,高产田亩产406公斤,比老品种分别增产118%和103%;2004年,在刘老的竭力主张下,新品种在全县7个乡、7个村307户农民的1500亩土地上进行大规模试验,共引进53个新品种,当年获得丰收。仅以花生为例,共增产16.5万公斤,为农民增收43万元。
农民兴奋地说:品种一更新,沙土增了“金”!
据权威部门匡算,花生新品种、新技术在*县普及后,几年内至少能为农民增加纯收入两亿元以上。
“*是用20世纪50年代的精神,传播21世纪的农业科技知识。”这是阜新市有关领导对*的评价。
是的,50多年来,他好像长在了农村,每年下乡进村都超过100天。离休后更是三天两头往乡下跑。因为他惦念着那些淳朴厚道的乡亲们。为了他们,他舍得付出自己的一切。
活到老,学到老,干中学,学中干,这是*的一贯作风。年轻时,*就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为了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每年他都要自费订阅很多报纸、杂志,了解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用新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2003年到沈阳就医期间,每天一大早他先不去吃饭,而是去书店买书。先后3次到省城就医,买回有关绿色食品方面的资料就超过了600多元。
再看一看刘老的居室,那简直就是一个实验室。地面、阳台上摆满了各种植物的标本,一排排瓶瓶罐罐,有的装了土,有的长着苗……他就是带着这一盆盆的新鲜植物,寒冬腊月里给农民讲课的。
有人算了一笔账,在57年里,刘老始终活跃在农业新技术推广第一线,为农民传授新技术,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离休后的12年里,刘老下乡时间超过1500天,授课1500多课时,农民听众达4.5万人。他亲手撰写的实用技术资料达80多万字,难怪农民亲切地称他是“科技财神”。
*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农民祖辈土里刨食,缺少科技知识,受苦受穷,我了解他们,所以在有生之年,要尽自己的全部所能,为他们彻底脱贫服务。”
舍弃小家为大家,他把根深深扎在了这块并不富饶的土地上
熟悉刘老的人都知道,他曾经历和忍受过常人所无法忍受过的痛苦,一门心思地坚持为农民服务。从1997年到2001年,5年时间内,刘老先后失去了老伴、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婿共4位亲人。可是,刘老强忍着巨大的悲痛,依然活跃在*县乡村农民的讲坛上。
原*县棉麻公司经理杨友谈及当时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1997年3月,科技备耕时节,按照原计划,作为县棉花种植科技顾问的刘老,要在3月8日为农民讲大课。可是,3月5日,刘老的三儿子因脑出血而突然死亡。县棉麻公司领导反复劝说刘老,把讲课的日期往后挪一挪。可刘老一听就急了:“农时不等人啊,定下讲课的时间就不能改了!”
为三儿子简单处理后事后,刘老强忍悲痛,一点也不敢耽搁。3月8日,在大四乡西明村,130多位棉农听了刘老4个多小时的技术传授课……当时,赵景茹等了解内情的同志都流下了眼泪,他们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坚强的老者。
同年7月,与刘老相依为命一辈子的老伴因脑出血住院了。那时正值棉铃虫泛滥时节,刘老虽然身在病床边守护,可心却在乡下,他惦记着农民棉田里的灾情……
老伴走了!在送别的一刹那,这位刚强的老者流下了愧疚的眼泪。他说,老伴没跟他享过一天福,困难时期吃糠咽菜,养育了7个儿女,在他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是老伴无怨无悔,在身旁默默地支持着他……
他向着老伴的遗体连着叩了3个响头,表达自己的歉意之情。
人生的打击一个接着一个,可刘老并没有倒下。他在争分夺秒,他发誓:要在有生之年,为农民干更多的事情。
1998年4月3日,刘老正参加全县棉花工作会议。家人打来电话,说他的大女婿正在医院抢救,让他马上去。可刘老却说:“我讲完课再去。”在这次会上,刘老讲了40多分钟的技术课,连大女婿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
第二天,他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又走上了全县棉花技术培训班的讲台。
第4天,他又要去大四家子乡讲课。望着有气无力的刘老,许多人劝他不要去了。可他却说:“人都通知了,我怎能不去呢?”就是这样,在儿子、女婿病亡期间,刘老仍坚持着下乡搞技术推广,风里来雨里去,一点也没耽误。
杨友激动地说:“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他合格!”
哈大冷村党支部书记李东学说:“在刘老身上,咱看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风范。在他嘴里,没有那些成篇大论的空洞大道理,而是实实在在为咱农民做好事,几十年如一日,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般人很难做到!”
在刘老57年的工作履历中,他曾获得国家、省、阜新市的各种荣誉称号、奖励38次,引人注目的是,离休后获得的奖励就有25(件)次!
乡亲们都说:“*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一心一意为农民,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的活样板!”
大漠情深。*———那是一尊永远矗立在*县农民心中的雕塑!
- 上一篇:商贸公司董事长先进事迹材料
- 下一篇:金融资产的分类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