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优秀创业事迹材料
时间:2022-01-14 05:34:00
导语:企业家优秀创业事迹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把握机遇,勇做创新
每当提起创业时的艰辛,作为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的于畅就有无限的感慨。于畅出生于农安县合隆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心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无论干什么都想争第一。1994年,刚刚从农安师范学校毕业的于畅,在改革开放政策的鼓励下,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毅然放弃了教师这个当时在人们眼里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主动下海经商,开始了自主创业的生涯。自主创业,说起来容易,可当真正开始做的时候,就会发现那是一条崎岖坎坷的路。创业之初,首先摆在于畅面前的问题就是选择哪一个行业进行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查,于畅在父亲的支持下,选择了饲料行业。发展的项目确定了,但在一无资金、二无经验的前提下,要在当时饲料生产厂家林立的市场中立足,谈何容易!然而,于畅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无资金,他拿出了家里仅有的积蓄,又求亲告邻,千方筹措;无场地,他就租借了别人闲置的院落;无经验,他虚心请教,向市场学习,向高手学习。为做好营销工作,他吃的苦、受的罪,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就这样,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前身——吉达饲料厂建成并投产了。办厂初期,由于企业规模和产量都很难与大企业抗衡,在市场竞争中如何生存,并将企业做大做强,成为一道严峻的课题摆在年仅22岁的于畅面前。通过对一些成功企业的调查,他认为诚信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基础。所以,从建厂的第一天起,他就将“诚实做人,守信经商”作为办厂的宗旨。正是凭借这样的人生信条和经营理念,他大胆探索改变传统饲料产业的经营方式,从企业正式投产开始,他主动联系养殖大户,与养殖农户订立诚信合约,把自己的产品先无偿的提供给养殖农户,帮助养殖农户解决购买饲料的前期投资难题和畜禽的后期销售风险,在养殖农户有了自己的收入后,再交付购买饲料的款项。正是这种大胆的“诚信经营战略”,使企业从一起步便与养殖农户建立了互信互利,忠实可靠的合作关系,既推动了农户养殖业的发展,也使自己的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现在“诚实做人,守信经商”已经成为吉达饲料公司独具特色的经营风格和企业文化。
吉达饲料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中站稳了脚,并在当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企业的利润也逐年增加,于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挖到了他的“第一桶金”。但是,于畅并没有满足,他要的不仅仅是使自己身边的市场,他要把吉达饲料推向全省乃至全国。于是,新的一场战役打响了,在于畅的带领下,经过吉达饲料厂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经过六年的拼搏,吉达牌饲料不仅在吉林省市场中打出了一片天下,而且在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都拥有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占据了一席之地。
面对运行良好的企业和逐年增加的利润,于畅并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成绩。此时的饲料市场的激烈竞争时代已经尘埃落定,大起大落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微观的调整还在继续。如何为企业发展选择新的突破口,成为此时摆在于畅面前新的课题。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于畅发现,现阶段饲料生产企业和厂家都采取了同一种销售模式,即厂家—销售商—农户。对于厂家来说,“厂家—销售商—农户”的销售模式可以使企业减少经营风险,市场维护工作做得也比较容易,而且可以降低销售成本。对经销商来说,“厂家—销售商—农户”的销售模式可以保障自己所经营的品牌在一个区域内的独占性,保证自己所获得利润。在调研中,于畅感到,“厂家—销售商—农户”销售模式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生产厂家和经销商都已经习惯了这种销售模式,在没有大的市场波动的情况下,想在这种销售模式下打开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是十分困难的。怎么办?于畅在思索、在探究。在回顾吉达所走过的道路时,于畅突然被企业创立初期所采取的“诚信经营战略”模式点醒。于畅想,传统的销售模式中,经销商是连接厂家与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也正是因为这种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经销商才成为传统销售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遗患,这也是经销商获得利润的基础。如果抛开经销商,由厂家直接与农户打交道并分享经销商的利润,这样不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吗?于畅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振奋,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企业发展的新突破口。当于畅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的时候,听到的却是一片反对的声音。家人认为,企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了,只要继续做下去,总会有壮大的一天,何必在另辟蹊径,搞不好会将已经取得成绩都赔进去。厂里的员工也劝于畅,如果直接与农户打交道,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和销售成本,而且必将放弃一大部分已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市场份额,这样必然是得不偿失。面对家人的质疑和员工的劝说,于畅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如果满足于现状,那只能是“小富即安”,根本就谈不上发展和壮大,企业的发展在于创新,只有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会得到别人没有得到的发展机会。
有了明确的目标,于畅开始为转变销售模式做准备,进一步开展深入的市场调研。但是,调研的结果却表明,于畅的想法所面临的形势并不容乐观。当时从事养殖业的农户中,绝大多数是靠自有资金进行发展的,规模小,对饲料的需求数量也不是很多,而且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一旦出现不可预知的危险,就只有“破产”,而养殖农户的“破产”就意味着企业直接销售给他的饲料将血本无归。即使养殖成功了,如何将养殖的畜禽销售出去变为实实在在的钞票,也是一个养殖农户很难逾越的障碍。如何破解这些难题,确实让于畅费了不少的心血。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调研和深入研究,于畅提出,由吉达根据养殖农户的实际情况,依据互信原则,为养殖农户无偿提供优质、低价的鸡雏、饲料和无息贷款帮助养殖农户扩大养殖规模,不需养户投资,提供并负责回收和销售养殖的畜禽,待养殖农户成品鸡出售后,再统一结算。共同承担养殖风险,在养殖农户盈利之后再逐步还清贷款。这一想法,不仅让知道这个消息的养殖农户们觉得不可思议,就连于畅的家人和厂里员工的心中也充满疑虑。
说干就干。2002年,于畅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将吉达饲料厂更名为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将公司的业务由单一的饲料生产、销售扩大为饲料生产、销售和畜禽回收、销售。这次企业的更名和公司业务的增加,让很多觉得不可思议的养殖农户看到了希望,他们纷纷找上门来,要求与吉达合作。面对这一张张渴求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面孔,于畅却冷静了下来。此时公司的资金有限,如果对每一个前来寻求合作的农户都给予支持,那么就成了“撒胡椒面”,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鉴于这种情况,于畅一方面对前来寻求合作的养殖农户们说明情况,另一方面则积极选择典型准备加以扶持。
哈拉海镇是农安县的肉鸡养殖基地,年均出栏肉鸡约500万只。过去这个镇养殖农户一直与德惠市的德大公司合作,近年来由于饲养德大肉鸡利润减少,所以大多数养鸡农户,自己购鸡雏、饲料,自己找市场销售成鸡。这样就出现鸡雏、饲料成本高,成品鸡销售困难等现象。通过市场调查,于畅很快获得了市场信息,经过认真分析和准备,他满怀信心地进入哈拉海市场,开始了他“公司+农户”的第一块试验田。此时,家住哈拉海镇头道沟村的农户赵延春进入了于畅的视线。赵延春家世代务农,因为前些年粮食行情不好,家境比较困难,而发家致富的想法却一直没有断过,只是因为缺少资金的支持,一时间也难以摆脱困境。听到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于畅总经理想提供资金帮助农户发展养殖业的消息后,赵延春就主动找到于畅,诉说了自己家的情况和希望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想法。于畅被赵延春的诉说感动了。于是,赵延春成为了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帮助扶持的第一个签约养殖农户。于畅为赵延春无偿提供了优质、低价的鸡雏、饲料,不需要他投一分钱,待成品鸡出售后,再统一结算。在于畅的支持和帮助下,赵延春不仅当年就还清了欠款,而且当年就获利四万余元。
第一炮打响了,于畅决定根据公司的情况再选择十户养殖农户进行扶持和帮助。就这样,十户、二十户、五十户、一百户……。于畅的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扶持和帮助的农户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养殖农户在于畅和吉达的帮助下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他的“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于畅还先后协助养殖农户与内蒙、黑龙江几大肉鸡冷冻厂签订了回收合同,解决了农户无资金养鸡、养成鸡销售困难等难题。很多养殖农户都说,是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给他们提供了第二次发展的机会。为更好扩大市场,于畅还定期派技术人员到养殖农户中,解决养殖农户经营困难,对养殖赔钱的用户,实行减免政策。几年来,被减免的用户有二十多家,最多的减免金额达到万元以上。这一系列的做法,不但使企业开拓了市场,也受到广大养户的认可和好评。现在,与吉达签约的养殖农户达到1000多户,从业人员达到1000多人。随着“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推广,于畅的企业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现已在农安县的靠山、万顺、合隆、德惠市的郭家、九台市的营成子等乡镇建立了办事处,年收购和销售肉鸡1000多万只,实现产值近2亿元。
二、富而思源,回报社会,扶危助困彰显殷殷赤子情
于畅始终认为,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的发展是政府和社会支持的结果,企业的发展是为了社会,只有真情的汇报社会,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信赖和支持而不断发展壮大。所以,于畅一份强调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坚持做一名社会真情回报者。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定位以后,于畅在于养殖农户的接触中,他被农民那种纯朴善良的本性所打动,同时也为如何带动广大农户共同致富而焦虑。为此,他决定向100多困难农户提供资金支持,用于建鸡舍及购买养殖设备。许多养殖农户在他的扶持下,迅速脱贫致富。哈拉海镇金大房子村农民王保英2003年得到吉达牧业发展有限公司11000元的无息贷款支持,至今已经获利10万余元,不仅还清所有外债,而且另有存款。哈拉海镇韩大营子村农民张春和2005年得到吉达公司15000元资金支持,目前已全部收回成本,开始获利。2002年至今,于畅总计为困难养殖农户提供无息借款100多万元,平均每户1万多元。
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于畅深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的艰辛,也知道现今农民的生活水平急需提高。为此,他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改善“靠天吃饭”的现状,为农民提供增加收入的渠道。他最初将厂址选在合隆镇,就考虑要解决部分农民就业问题,为农家子弟提供就业机会,现在全厂几十名员工,基本都是附近的农家子弟。同时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农民,他大力进行养殖扶持,不但为他们无偿提供技术服务,还以较低的价格出售饲料,以较高的价格回收农民养成的畜禽,尽自己最大能力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在禽流感疫情爆发期间,为了弥补1000多户公司养户的损失,于畅在肉鸡市场价2元的情况下,以2.6元—2.8元的保护价回收,宁亏公司不亏老百姓,公司直接损失100多万元。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农安这片热土给了他创业的机会,作为农安的一份子,他也愿意为家乡贡献自己微薄之力。1998年在全国人民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他主动捐款5000元,支援灾区建设。2003年在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疫情战斗中,他又拿出5000元送到抗击非典指挥部。用他的话说,我的事业成功,是党和国家政策带来的,在党和国家有困难时,我有责任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2001年冬季取暖来临之季,他得知农安县德彪小学的锅炉年久失修,满足不了学校的供热要求,全校的师生们一直都在冰冷的教室里坚持学习。为此,他心急如焚,自筹资金,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学校购买了一台新锅炉,并请最好的施工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安装,及时地改善了师生们的学习条件。于畅经常讲:虽然我的企业规模有限,但我本人十分愿意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作的。
于畅为社会做的贡献,牢牢的记在了人民的心里。2000年,于畅当选为农安县合隆镇工商联执委、“个体协商会”的副会长;2002年,他又被推选为农安县政协委员。当选为政协委员后,于畅在感到光荣的同时,更感到了责任的巨大。为了履行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职责,于畅积极学习相关的法律和规定,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为发展当地经济和解决民生问题献言献策。于畅常说:既然人民选择了我,那我就要为人民负责。在担任政协委员期间,于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并据此向农安县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先后提出了《关于在302国道农安段设置减速带的提案》和《关于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动物检疫费用的提案》,充分履行了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在积极献言献策的同时,于畅还和同一小组的政协委员一起开展扶危助困活动,积极捐资帮助贫困户,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三、超越自我,立足长远,争做时代弄潮者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为弄潮儿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就对每一个经营者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了世贸组织的一员,改革开放自此又掀开了新的一页。于畅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年轻的企业经营者,还能满足于现状,一方面要“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经商”,另一方面,不要有拼搏于更广阔市场的雄心与气魄,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和挑战。面对日益完善的现代市场,他深深感受到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抓紧时间学习相关知识给自己充电。为此他阅读了大量的关于企业管理、市场研究与经济理论方面的书籍,并且研究了国内外著名企业家的自传,借用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的失败教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改变了以往私营企业家族式管理方式,不断地吸收人才,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手段。现在,企业在坚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外,还与沈阳波音公司合作,专门聘请一批博士、硕士生等高级人才,进行后续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为了搞好产品销售,更好的占领市场,他聘请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各办事处的经理和业务员。更有一批专业的畜牧兽医师和饲料方面的专家队伍,专门为养殖农户排忧解难。在经营企业中,他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科学,尊重科学”,使企业不断从小到大,而他自己也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努力的使自己成为一名既有商业头脑,又有丰富学识的现代年轻企业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个容易满足的人,取得成功的时候,他会得意的停下来欣赏风景;一个充满前进动力的人攀上一座高峰时,他会仰望另一座更高的山峰。企业的初步成功并没有另于畅沾沾自喜,他又把目标指向更高更远的前方。在原有企业基础上,他的想法是“在三年内再建造一座肉鸡屠宰厂和一座肉鸡加工厂,规模为日屠宰肉鸡10万只,年销售额达到5个亿,利税5千万元。这样,企业可形成一个孵化——饲养(供应饲料)——回收——屠宰——加工——销售的闭合产业链条。企业全部达产后,发展成为农安县最大的饲料加工及肉鸡加工基地,带动农户5千户”。同时,一个企业的发展与“高效、合理、科学”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一个有能力的管理团队也是至关重要的,于畅准备把企业的管理人员全部由公司出资进行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培训,使企业管理科学化、系统化。只有这样,企业在未来的发展竞争中才能越走越远,立于不败之地。
不懈的努力,使于畅的事业蒸蒸日上,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党和政府给与他很多的荣誉,当地的农民还选举他为新一届农安县人大代表,这更让于畅深切体会到党和国家对他这样的个体经营者的信任和重视,更坚定了他做大做强企业的决心。
- 上一篇:法院政治处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 下一篇:火电厂优秀职工个人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