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共产党员材料
时间:2022-06-30 04:25:00
导语:新农村建设中共产党员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盛夏的*两岸,雨后显得更加葱绿,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走进元阳县的农村,所到之处都能看到共产党员的身影,他们正以崭新的姿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热忱的奉献精神,积极带领广大群众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迈进。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镇*村是一个青山绿树环抱的傣族村寨,我们走进该村采访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养殖“大户”——共产党员陶海明。
几年前,陶海明承包了集体的100亩荒山种芒果,并在果园里发展生猪和山地鸡养殖,随后又搞起了旱鸭养殖。凭借掌握的农业技术,陶海明的经营规模和项目不断增加,效益也越来越好,每年收入可达到8万多元。
陶海明靠种植和养殖富了,但他的心里却多了一份责任,那就是要帮助村里的群众致富。他说:“让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路,是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职责。”陶海明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致富。
群众科技意识淡薄,养殖和种植方法落后,他主动传授“秘诀”,把自己掌握的生猪饲养技术和芒果载培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群众。在陶海明的带动和指导下,*村的农户已熟练掌握了芒果栽培、管理和生猪的养殖、防疫等实用技术。如今,昔日的荒山变成了四季飘香的果园,全村的50户村民已发展芒果1000余亩,家家户户进行科学饲养,生猪存栏比过去增加了150头,人均纯收达1400余元,成了元阳县农村收入较高的富裕村。
当好引路人为增收献策
“是共产党员,就要当好群众走上致富路的引路人。”这是新街镇聚起村科技致富带头人黄有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黄有明这样说,也是这样做。他凭着一颗创业心,积极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致富门路,依靠科技发展柑橘、西瓜、反季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取得成功经验后,带动了全村经济发展。仅柑橘和养猪两项产业,全村每年就创收近90万元。
为了获取更大的效益,在黄有明的倡导下,聚起村成立了柑橘协会,并以此为依托,开始了柑橘产业发展的第二轮“冲刺”,柑橘改良与引进新品种同步进行,提高了科技含量,增加了经济效益。为提高土地利用率,黄有明从外地引进了西瓜新品种,并摸索出了“冬季育种,初春移植”的新办法。今年,全村西瓜种植规模创历史记录,种植面积达400余亩,获得4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形成了以柑橘、西瓜、反季蔬菜、生猪为主的产业群,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巾帼显威力撑起半边天
提起马街乡的“妇女友善基金”,不得不讲到该基金的发起人杨秀珍。作为一名女党员,杨秀珍把半边天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她靠饮食服务业起家,积蓄了近百万家产。杨秀珍富了不忘“姐妹”们。为使妇女早日脱掉贫困的帽子,杨秀珍提出建立“妇女友善基金”,用于帮助当地妇女们发展经济。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她组建了马街乡“妇女友善基金”。目前,加入“妇女友善基金”的农户已发展到72户,筹措基金126.32万元,受益群众达324人。
马街村的杨丽英是第一批受到基金扶助的人之一,杨丽英说,通过“妇女友善基金”扶持,她有了做生意的资金,不但扩大了规模,而且生意越做越大,还购买了汽车搞运输,每年的收入逾万元。
闯出新天地带富一方人
俄扎乡哈播村的石朱发,是该村到外面承包建筑工程并率先在村里富起来的一名共产党员。富裕起来的石朱发心中装着乡亲,他回到家乡,将本村的46名富余劳动力组成务工队伍到外地务工,为了让带出的村民安下心来工作,石朱发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尽力将每人的工资从原来的420元提高到了500元,调动了外出务工村民的积极性,坚定了村民们致富的信心。现在,全村每年外出务工收入达30多万元。
一个党员一面旗。在共产党员们的带领下,元阳县广大农村处处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一个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正在逐渐显现。
- 上一篇:农村信用社党支部事迹材料
- 下一篇:河口冲淤量计算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