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技术部事迹材料

时间:2022-05-19 09:41:00

导语:学校技术部事迹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校技术部事迹材料

我们高区第一小学现有24个班级、60名教职工、1500多名学生,其中外籍学生、省内外流动人口子女及留守儿童占30%。19*年建校特别是近年来,学校以“快乐着有所收获”为校训,以“享受童年,感谢生活,珍爱生命”为办学理念,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成果日益丰硕,先后被授予“*省规范化学校”、“*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省红领巾示范学校”、“*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市教学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家长学校20*年被区、市妇联推荐为*省和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和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

我汇报的第一个题目是:快乐着有所收获

每当听到孩子用稚嫩的声音演唱着校歌“蓝蓝的大海边,是我快乐的一方;有我可爱的校园,求知

的课堂……”我就想:是啊,十几年来,我们在努力着我们的努力,快乐着我们的快乐的同时,也收获着我们的收获。

19*年,高区一小挂牌招生,同时也挂起了家长学校的牌子。但那时的家长学校既无教学计划,也无教学内容,有的只是十几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老师,是来开发区创业对学校无限信任的家长,是茶余课后老师们一次次的家访,是考试后程式化的家长会,当然也不乏因孩子淘气家长立于案头的个别教育。回想起来,这一步我们虽然象婴儿学步一样地蹒跚,但是却充满了快乐、期待与渴望。

20*年伴随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理念更新,我们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之间找到了一个共同的美妙的音符,那就是周弘教授的赏识教育。于是,一场取名为“走近理想的教育”的家校牵手系列活动,使每逢休假日寂静的校园不再寂静、忙碌了一周的人们重新坐进了教室。清华大学的范文芳教授、江苏阳光教育的常海教授、中央教科所的周家华教授、*大学的范军等知名教授轮番登台授课,从教育的角度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从艺术的角度谈孩子特长的培养,从法制的角度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的法律常识,一道道营养丰富的培训大餐满足了家长的需求,家长们在学会赏识孩子的同时,理解了学校和老师。一位家长在学习心得里写道:“我的孩子也许不是优秀的,但他是有希望的,因为他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被塑造着”。更有曾经的家长、现在的家长、将来的家长把这种理解变成了热情的关注与大力的支持,相继帮助我校建起了一批以企业命名的卡尔系列科学活动室、银翔乐队、华菱图书馆、盛德乒乓球俱乐部、因塔思微机室,家长学校再不是一个呆板的等式,而是能够为学校建设发展不断注入创新活力的宽阔的平台与快乐的载体。

20*年以来,为配合高区妇联在我校创建全区第一个示范性特色家长学校,我们进一步调整完善了领导机构、管理制度、教学计划、专兼职教师队伍、辅导教材和家教场所,采取分开学、期中、期末3个阶段的固定班和分年级月均一次的主题班教学方式,通过有计划的专家讲座、校长讲学、爱心牵手、主题联谊等系列活动,促进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在20*年开展的创建“和谐家庭、“平安家庭”、“关爱流动人口子女与留守儿童”等活动中,我们积极宣传倡导创新、科技、文明、平安等先进文明理念,所开展的中外家庭创新设计作品展示以及家长委员会参与的读书节、航空航模运动会、艺术节、英语节等活动深受社会各界赞誉和家长欢迎。我校选报的课题《家长学校运行机制的研究》,被市教育学会确定为“十一五”重点课题。

在一次赴韩国友好学校访问交流中,我们受韩国学校“家长运营委员会”启发,借鉴他们的“家长直接参与学校大政方针的制定、资金的筹措,负责孩子的安全,对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去留有一定的发言权”等经验,重新修订了家长委员会章程,成立了外籍学生家长协会,调整了家长学校的授课内容,鼓励家长们直接参与到学校及班级管理、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当中。于是,有了高区一小特色的“家长听证会”、学校与社会联姻的“媒人”,家长开放周中对教与学品头论足的“评论员”,竞争上岗的“助理班主任”;有了家庭参加的学校千人越野赛,有了一大批荣获“家校牵手先进个人”称号和“最佳宣传报道支持奖”的家长。正如宋文欢的爸爸所说:“今天上午我有3个会,但我仍然把参加学校家长委员会会议作为首选。过去因为关注自己的孩子,我关注学校;现在我是那么多孩子家长的代表,因而我更关注教育”。

我汇报的第二个题目是: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有爱而不深沉,父母难以有远见,孩子难以成大器;有爱而不丰富,难以满足培养素质人才的需要;有爱而不能持久,难以实现长远的目标,更难达到光辉的顶点。学校是播洒爱、孕育爱、收获爱的地方,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在传道、授业、解惑、教改、创新、求变的时代里,关注学生身心的阴晴冷暖成了老师们最日常的工作之一,电话、电子邮件每天、每周、常年累月地频繁来往于老师和家长之间,而所有的一切都是源于教师的爱心……

我校有一个和姥姥生活在一起“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孩子,恶作剧的夸张掩饰不住他眼神中转瞬即逝的忧郁。象这样或经历了父母离异伤害、或常年得不到父母关爱失落、敏感、自卑、拒绝吐露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孩子,老师们都会用细心的关爱悄悄地融化着他们心中的坚冰:春游时巧妙地将食物聚在一起共同分享,掩饰了生活的窘迫;与老师一起备课、作业,避免了作业无人过问的尴尬;为了和其他孩子没有任何区别,老师对他们的关心还要不露声色,因为同情和怜悯只会使孩子们更加脆弱,他们还要长大、还要经历风雨。大爱是无痕的。

20*年“三.八”节前夕,在高区妇联的帮助下,我们立足“帮助他人,完善自己,服务社会,传播文明”,全体女教师都做了“集体社会妈妈”,结对资助了21名农村贫困小学生,并积极参与了高区妇联开展的“村中绿中”活动在初村镇四甲村营造了10余亩“社会妈妈纪念林”。对于孩子们来说,老师妈妈们的到来不仅仅解决了他们暂时的经济困难,重要的是妈妈们更关注他们心灵的健康成长。从那时起,母子、母女间通信不断,那边是经常的汇报、问疑、求助,这边是不断的安慰、鼓励、开导。在我们的真情感召下,来自非洲喀麦隆的志愿者“露西”也伸出关爱之手,从微薄的生活费里拿出一部分,献上了一份爱心。当记者问黑皮肤的外教有什么感受时,她动情地说:“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是一个帮助他人、传承爱心的善举,我为中国*而感动,我会永远记住这些善良的人们、善良的老师。”学校的同学更是纷纷汇聚到“大手牵小手”的爱心行列中来,为他们的小伙伴们捐赠了书、本、笔、书包等学习用品,光在“读书节”中就为小伙伴们捐赠课外图书千余册。温暖传递,让爱心汇聚,一直到更多人向弱者张开双臂。爱是可以传承光大的。

我校是*市几所涉外学校之一,在校的留学生有一百多人,他们生活在异国他乡,最初语言不通、习惯不同,特别是他们中的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常年往来于中韩两国或国内很多大城市之间无暇顾及孩子,因此,这些小留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学习生活都极为消极而懈怠,成为让我们极为挠头的“国际留守儿童”。为此,我们想方设法给予了他们更多地关爱:外籍家长协会里的妈妈们就是他们共同的“妈妈”,韩语老师权超成了他们“知心大哥”,开设的韩语、跆拳道等校本课程让他们找到了家的感觉,留学生活动室的开辟使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活动小天地;小学生干部的名单里有他们,学校的“五大”主题文化节里有他们,每周的小标兵中有他们,期末的光荣榜上更有他们;20*年我们家长学校配合高区妇联组织的“建和谐家庭,创和谐社区”中韩家庭百米长卷现场书画活动中有他们精彩的表演和优秀的作品,“亲商安商服务,共建和谐家园”中外家庭知识竞赛和以“爱是我们的共同语言”为主题的高区中外家庭圣诞联谊会上,中韩两国家庭竞猜、两国小朋友同台献艺的和谐感染着他们;“艺术节”上获奖留学生为妈妈戴上花环、佩带红领巾的荣光瞬间激励着他们。爱,让他们学会了自爱和爱他人。

爱以家长学校为纽带,穿越心田、跨越国界,有如灿烂的阳光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灵。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为了教育的理想、走近理想的教育,在快乐中有所收获、在爱中不断升华!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