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委主任事迹材料

时间:2022-04-02 03:14:00

导语:工委主任事迹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委主任事迹材料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以一名老党员的高度责任感,拖着多病年迈的身躯,奔走在克什克腾草原,燃烧自己的心血,点燃一盏盏灯,照亮一片片天地。公仆情怀,可歌可泣,可碑可传。

在美丽的贡格尔草原,活跃着一支关心下一代的工作队伍,他们中间大都是七十古稀的老年人,被当地群众亲切地誉为“老有所为的群体”。他们的带头人就是克旗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同志。

15年来,*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暮年不已,不求所取,只求奉献,满腔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关心教育下一代的事业中来,从而使克旗关工委的工作走进了赤峰市、自治区同系统的先进行列,并连续三次被评为市、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他本人也多次受到表彰。1990年,*同志被自治区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4年、1999年两次被自治区老干部局、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1993年、1997年、2000年三年被赤峰市党委、政府和老干部局、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模范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0年被中央关工委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工作者;1998年9月,内蒙古电视台《走进生活》栏目为他录制了题为《一心扑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的老人》的专题片,在全区产生了很大反响。

排阻接重任无私献爱心

*,1948年参军,1949年入党,曾转战南北,屡立战功。1976年从团政委的岗位上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历任敖汉旗委副书记、克旗委副书记、顾问。离休后,他本可以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可他又担起了旗党委交给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任务。自从开始筹建关协那天起,各种困难、阻力就接踵而来,关协属于新建机构,在一无人员、二无经费、三无办公场所的情况下,筹建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他抱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路是人走出来的,工作是人干出来的。为了取得领导的支持,他见分管领导就汇报,有机会就呼吁,并带领几位老同志深入各家做细致地宣传工作,动员离退休老同志出来工作。经过短短的近一个月的努力,发展会员323人。

在他的努力下,于1990年4月28日,“克旗老干部、老工人关心下一代协会”正式成立,他担任关心下一代协会理事长,从此,克旗关工委的工作迈出了第一步。但在深入各单位开展工作时,又遇到新的问题,社会上一些人风言风语地说:“你们这些老同志离休后为啥不好好休息,还折腾啥?各单位都有党、团、工各种组织,还建什么‘关协’?”有些老同志看到开展工作有难度,好心地劝说:“在职的领导管不了,咱们说了谁听?”旗直各系统及各苏木乡镇,由于没有关协分支机构,布置下去的工作很难完成。为此,他带领关协一班人马,不但没有被社会压力所吓倒,反而变压力为动力,硬是凭着老军人的坚强毅力,坚持深入到旗直机关、厂矿、学校、农村牧区开展工作。全旗20个苏木乡镇,他每年都去两次以上,仅1991年一年,就召开局级领导干部会议7次。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全旗关协组织形成了网络,建立起旗、乡、村、组四级关协组织1549个,会员达5407人,其中离退休同志402人,农村牧区“五老”即:老科技人员、老干部、老模范、老转业军人、有威望的老农牧民3846人,为关协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1993年6月,克旗老干部、老工人关心下一代协会改建为克旗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又担起了常务副主任的重担。

*如今已是七十古稀的老人,但他那种做任何一件事,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到底,干好的鲜明个性还是不减当年。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身患多病(胆结石、颈椎骨质增生、糖尿病、心脏病、痔疮等),一心扑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事业上。十几年来先后五次由于工作过度劳累晕到在工作岗位上而住进了医院。1990年秋,旗关协刚建立,他由于连日奔波,胆结石病突然发作,两次住进旗医院治疗,住院期间,病房成了他的“办公室”和“会议室”,他多次半躺在病床上找人谈话、部署工作、召开小型会议。由于病情加重,不得不转院到北京手术治疗,手术后刚刚拆线,他就坐在病床上,用膝盖当桌,几次给旗委分管领导写信,嘱咐多过问关协工作。医生建议他转到康复医院理疗一段时间,可他人在医院,心却早已飞回工作岗位,住院还不到半个月时间便匆匆地出院了。从千里之外的北京赶回克旗,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刀口还隐隐作痛,他便慢慢拄着拐杖上班了……

*的家并不富裕,老伴没有工作,体弱多病。平时老两口身体有点小毛病能撑的过去,就撑着,舍不得花一分钱,可他却经常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用于爱国主义基地建设、救助贫困学生,几年来捐款、捐物近万余元。*心里装着的是全社会的孩子,特别是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孩子。他到偏远贫困的柳林乡桥头村校考察工作时了解到,孩子们没有住处,只是借村里新盖的还没有装修的房子作宿舍,吃饭时啃的是咸菜疙瘩,饮水也困难。最贫困的孩子的行李、衣服都不成样子。他的心里在流泪,“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回来后,他告诉老伴拆洗了一套大半新的行李,又在家中找了七八件衣服,给那个孩子送去,紧接着他又奔走呼吁,协调旗水电、粮食部门,动员乡、村力量采取集资的办法,为该校建起10间崭新的砖瓦结构的教室,并解决了师生吃水难的问题。他本人还带头开展了“1+1”结对救助活动,还到其他单位,特别是旗几大班子做动员工作,使旗级领导每人救助一名贫困孩子。尽管这样,但是由于历史的、自然的等诸多因素,每年仍有数百名适龄儿童初(高)中学生因家庭贫困交不起书本费、学杂费,已经失学或面临失学。面对这种情况,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3年初他又主动向旗委政府提出在我旗建立青少年助学基金的建议。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最终赢得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成立了克旗青少年助学基金。到目前为止,已收到各级各类捐款50余万元,圆了近400名因贫困而失辍学孩子的求学之梦,为协助党委和政府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做出了贡献。

1994年7月,上头地乡水头村第九组村民韩文广夫妇被洪水夺去生命,扔下了年仅6岁的孤儿韩志民,寄养在大伯家。*下乡时听说这件事,主动承担起他上学的费用。但这个苦命的孩子却祸不单行,1996年春又患了“深度脑质瘤”,家人没有办法,只好又去找*老人。他二话没说主动从家里拿出100元钱给他,又多方奔走筹集资金5000余元,让小志民去山东治疗,小志民的奶奶来到*家,跪在地上,老泪纵横地说:“如果没有您老人家,没有老干部的关怀帮助,这孩子早就完了。”后来,小志民还是没能治好病,带着无限的感谢、留恋和遗憾追随他父母而去。小志民的大爷写信给*,感谢党和政府为韩志民治病尽到的最大力量,一再表示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育后人

社会在前进,青少年的思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同志不时注意观察,对所发现新的情况,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制定新的举措。他在深入基层开展工作时发现,尊老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在某些地方已被一些人丢弃。影响了老年人做青少年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为使尊老这一中华传统美德成为永恒的风尚,1991年他倡导开展了尊老爱幼的“双向交流”活动。其目的是老少和谐、互助互利,使老年人在青少年的帮助下安度快乐祥和的晚年,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去,青少年在老年人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双向交流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继几年来“双向交流”经验,于1998年9月又在河南店乡的一个村搞了“关心下一代、关心老年人协会”试点,经过半年的试点工作,成效显著。1999年经旗委、政府批准,在全旗农村、牧区推广,把村级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改建为“关心下一代,关心老年人”协会(“双关”协会)。目前,全旗共成立村级“双关”协会133个,“双关”小组1280个,形成了全旗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双关”组织网络。

克什克腾是一片用英烈鲜血染红的热土,为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这些生动感人的乡土教材,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他带领关工委的老同志,下力气抓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他们组织人力收集历史文献,编辑整理历史资料,并出版了3万多字的《英烈谱》。十几年来,他还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编写了20多份爱国主义教育材料,对青少年教育起到很大作用。为建爱国主义基地,他带头捐款200元,又同老同志一起走机关、串单位、下乡动员捐款捐物,几经周折,先后筹集资金、物资合计达15万余元。自1996年以来,陆续在烈士牺牲的地点建起“英烈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7处,其中纪念碑15座;纪念亭两个;战场遗迹纪念碑3座,移入先烈遗骨25具。当地干部群众都说,老干部们做了件利国利民,既能告慰九泉之下的英烈,又能教育一代代后来人的大好事。

为进一步加强全旗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2000年,他负责组织创办了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室,为建好展室他亲自搜集资料,亲自设计。近一年的时间,他带领老同志们建成面积为124平方米,展板42块,展出革命先烈、英模人物73例,由2.6万文字,210幅图片组成的图文并茂的展室,现已成为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的9至10月份组织镇内青年职工和学生参观,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并已成为制度化。

为了给青少年提供有教育意义的、高品味的精神食粮,*同志同旗图书馆等单位协调,在经棚镇建起了青少年书亭,旗关工委投入资金2000余元,动员旗直各单位的干部职工捐书3000余册。冬季取暖时,他把自己家的炉子拿到供书亭使用。他在下乡检查工作时了解到山区孩子读书难的问题,回来时便协调有关单位共同努力,四处奔波,八方求援在农村牧区建爱心书库18所,解决了孩子们读书难的问题,此举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两劳释解”人员的接茬帮教和学校“双差生”的“三结合”教育工作,是最令人头疼的活儿。*带领关工委的一大批老同志,知难而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教育感化工作。经棚某中学一名:“双差”生,因经常聚众打架、无故旷课,屡教屡犯,学校准备除名。当*得知此事后,主动与学校、家长联系,三方签订“帮教协议”,每周找这个学生谈一次话,了解学生的思想转化情况。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一次次严格督促检查,这名学生由抵触变为主动接受,最终不但改掉了打架、旷课恶习,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圆满地完成了学业,考入了赤峰某中等专业学校。在他的带动下,全旗各级关工组织主动承担起对失足青少年和“两劳释解”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十年来,已帮教转好的累计达到230余人。

*同志虽已暮年,但他仍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把余热倾注在了关心下一代的伟大事业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