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个人事迹材料
时间:2022-03-02 04:19:00
导语:城管个人事迹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男,43岁,共产党员,工程师。1986年参加工作,199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桥梁处设施科科长。
*同志作为设施科科长、工程技术负责人,将“桥梁设施安全完好”的重任始放心间,对工作始终保持认真、严谨、求实、求精的态度,不懈思考、不懈钻研、不懈创新,以桥梁卫士的高度责任感,团结和带领全处工程技术人员为消灭桥梁病害,保证桥梁设施完好、结构安全而辛勤工作。多次被评为“设施管理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年还被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一、有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同志能坚持不断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党的一系列理论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时时刻刻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年,我市遭遇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我处高度重视灾情预报,做好提前防范,提早就准备了融雪防冻材料,并启动桥梁应急预案。作为设施科科长的*同志,他组织桥梁处各科室和基层单位职工积极投入到除冰铲雪工作中。我市天桥上结冰,严重影响行人通行,*同志带领职工顶风冒雪,每天战斗十几个小时,没有一个人畏缩不前。因为哪里最艰苦,哪里有共产党员;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同志以身作则,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践行党章规定,无时不刻地发扬了一个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
二、有强烈的护桥意识,以维护桥梁安全为己任。
近年来,桥梁安全被列入市政府一级工作目标,我处作为全市桥梁专业管理单位,承担着保障桥梁设施安全的重要责任,而设施科又是具体负责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的工作部门。作为设施科科长的他,深感桥梁安全责任重大,为了落实好上级和处领导的指示精神,*同志严格按照“勤检查、早发现、快动手、保安全”的工作思路,双管齐下,一方面积极组织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对处管桥梁设施开展全面系统的检查,及时掌握所辖设施的各项数据指标,并根据检查结果科学分析提出年度桥梁维修计划,指导维修单位进行常规的维修、养护工作;另一方面重点加强对病害桥梁的观测、鉴定,组织本单位技术人员开展桥梁动静载测试,提出有针对性的维修处理方案,加大病害桥梁的处理力度。在调查工作中,为了掌握真实、详细、准确的第一手数据材料,他与设施科、管理所的技术人员们跑远郊、下泥滩,常常是一身泥水、一身汗的回来,换来的是对处管桥梁现状的了如指掌。在动静载测试工作中,他身先士卒,与测试人员一起通宵达旦的坚守现场,指导和解决技术问题。在桥梁病害处理和改造工作中,加班加点最多的是他,工地去得最勤的也是他。不管酷暑严寒,哪里出现险情,哪里有维修施工,哪里遇到技术难题,哪里就一定会出现他的身影。
三、有真挚的爱桥热情,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促进科学发展。
从走进桥梁处、爱上桥梁维修管理事业的那一天起,*同志就从未放弃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他先后参加了施工员、预算员、项目经理岗位培训,不断地吸取专业知识、增强工作本领。在他的办公桌上永远放着几本厚厚的专业书籍和工程建设类刊物,一有空就翻翻,随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专业领域的新动态,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并结合我处的工作实际创造性的加以学习运用。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我处桥梁维修工作水平,增加了维修工作中的技术含量,促进了桥梁管理工作和科学发展。刻苦的学习和钻研,不断的实践和积累,使*同志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在我处组织的桥梁病害专家论证会上,他负责组织制定的病害处置方案以详实准确的数据材料、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和良好的处理效果得到专家的一致肯定,为我处走专业化维修、专业化管理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有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桥梁事业兢兢业业。
自桥梁处成立之初*同志参加工作直今已二十多个年头了,二十年的岁月,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陪着桥梁处一起走过、一起成长、一起成熟,建立和培养了一种深厚而真挚的感情。对桥梁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使他在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默默奉献。从最初的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到工程师、维修队副队长再到现在的设施科科长,他牺牲了无数的休息和与家人欢聚的时间,坚守在维修施工现场,坚守在桥梁巡查、检测的第一线。工作时间在设施科你很难看到他的身影,不是去施工现场指导技术工作就是去检查、收集桥梁数据资料,研究和制定维修处理方案,同事们常笑他有一个“移动的办公室”。在李家桥静载测试工作中,由于那次测试是我处首次利用自己的仪器、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进行的,为了顺利完成测试任务,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有效,他将办公室搬到了管理所,与测试组的同志们放弃休息时间,一次又一次的对测试方案进行讨论、完善。在测试过程中,他又将办公室建在了李家桥现场,与测试同志一起分析研究数据材料,解决测试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常常加班直至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