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党建事迹材料
时间:2022-03-01 12:27:00
导语:县党建事迹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张风吹日晒黝黑的脸,一双沾满泥巴粗糙的手,一条洗得发白、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牛仔裤……眼前的*普通的难以再普通,没有一点大学生的影子。只有谈起大棚蔬菜种植时,他那滔滔不绝的专业知识,才让人感觉到这个年轻人非同一般,把他同“大学生”三个字联系在一起。然而,就是这名质朴如农民的年轻人,两年前却在他的家乡——石门寨镇付水寨村制造出了爆炸性新闻: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并在城里找到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却毅然放弃,回到村里搞起了大棚,像父母一样种地挣钱。乡亲们纷纷质疑:这大学不是白读了吗?可是*却用扎根农村种菜创业致富的事实,再一次向人们证明:农村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广阔天地,大学生在这里同样大有可为!
十年寒窗苦读竟然回乡务农
*年,*以优异的成绩被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园艺蔬菜专业录取。三年的大学生活不但让他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开阔了他的视野,重塑了他的人生理念和目标追求。*年,同所有大学生一样,*怀着自己的梦想,走向社会,开始在北戴河集发观光园实习。在那里,他遇到了昌黎农学院的刘教授。在朝夕相处中,刘教授不但手把手教给他校园里学不到的实践技能,而且言传身教,让他懂得了一个道理:学农的大学生绝不能离开土地,只有像庄稼一样深深地植根于土壤中,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我价值。在集发实习期间,他的才能得到初步展示。公司让他负责特大南瓜种植项目,在他的努力下,项目取得了成功,受到了公司领导和游客的一致好评。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锦州一家酒店对集发公司的经营模式很感兴趣,想在酒店推广这种模式招揽客人,但苦于没有技术人员。于是在实习结束后,他被这家酒店聘用,负责无土栽培的技术指导。能在城市上班并且包吃包住月薪1500元,对一个农家大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父母对他的这份工作非常满意。能够从事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学有所用,*欣然前往,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然而,创业的道路总是曲折的,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来到新的工作岗位后,他才发现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加之准备不充分,在锦州搞无土栽培投入成本太高。更重要的是,这个酒店经营模式与集发相比有很大的差别,而且短时间难以转型。尽管酒店的老板对他十分信任,但这个项目却注定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是去是留?*陷入矛盾之中。留下来,虽然待遇不错但自己的专长难以发挥;离开吧,哪里才是自己放飞梦想的天空?左思右想之后,*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吃惊的决定:放弃优厚待遇,回村种菜当一名农民。尽管做出这个决定已经有两年,但现在回忆起来,*觉得仿佛就在昨天。“其实,当时并没有想太多。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从小就和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不想一个人‘走出农村’。而且,我坚信在农村也能够施展才华,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大学生种菜还真有一套
“大学生回家种菜了!”这一消息就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全村,这个宁静的小村庄犹如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块巨石,掀起了轩然大波。父母看到儿子回来伤心落泪:铁锋啊!你就不能让爸妈省点心!你是咱家唯一的大学生,我们花几万块钱供你读书,就是希望你能够跳出‘农门’,要是想种菜,还念大学干啥?”乡亲们在背后议论纷纷:“莫不是在外面犯了啥错误?”“年轻人真是不知几斤几两,在城里管吃管住一个月净落1000多块还有啥不知足?”“念了十几年的书哪会种菜?”“唉,念书都念傻了!这大学算白读了!”一些老师和同学也纷纷打来电话为他介绍工作。面对父母的责怪、乡亲的质疑和同学师长的关注,*没有做过多的解释,更没有退缩,他想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他的选择没有错。
他从亲戚朋友手里借来8万元钱,在村里租了7亩地,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终于在辞去了工作的一个半月之后,用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建起了第一个高标准的温室大棚,同时配置了相应的设施,种起了反季大棚蔬菜。为了种好菜,他天天在大棚里摸爬滚打,饿了吃一口母亲送来的饭菜,困了就睡在大棚边搭建起的简易房子中。功夫不负有心人。临近2006年春节,他种的菜长势良好即将上市,有望获得一个好的收成。然而,好事多磨。正当他满怀希望等待收获的时候,市场上的蔬菜价格却一落千丈,*粗算了一下,他辛辛苦苦的劳作并没有获得多少回报。村里的流言蜚语又多了起来。
面对挫折,*没有丝毫气馁。“这让我又吸取一个深刻教训,种棚菜光有技术还不够,还要懂得市场。”痛定思痛,*深感自己市场知识的缺乏。在以后的时间里,他定期上网查询蔬菜价格行情,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的品种和时间,而且还经常在周边地区进行市场调查,错开其他种植户种植的高峰期,摸索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种植经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在种菜的第二年里,他种的大棚菜和裸地菜都卖上了好价钱,赚了2万多块钱。这次成功,对于*是一个莫大的鼓舞。于是,他趁热打铁,又建了2个高标准大棚,种植面积达到了近两亩。他种植的蔬菜以良好的口感和品质逐渐征服了市场,产品供不应求,附近市区的一些超市都选择了他种植的蔬菜。两年下来,他获得纯利4万多元,收回了一多半投资。父母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笑容,乡亲们质疑的声音没有了,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这孩子几年大学还真没白读!大学生就是不一样,种起菜还真有一套!”
我的梦想就是建立自己的蔬菜品牌
为了提高蔬菜品质,增加种植收益,*从北京引进了紫霞红叶生菜,修建了沼气池,利用沼液实现蔬菜无公害生产,并经常借助网络、书刊和电视,不断学习蔬菜种植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种植蔬菜技术日渐成熟,驾驭市场的本领也越来越强。
*年春节,刘铁峰的蔬菜更是成为当地争先抢购的绿色食品。靠种植蔬菜致富,实现个人的价值,对于*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他对曾不理解他的亲人和乡亲们说:“大学毕业后,在外漂了一段时间,现在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
谈到今后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想法。他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体现在蔬菜上就是对蔬菜的品质和安全越来越重视。对于高品质蔬菜,即使价格高一点也会购买,而且回头客越来越多,甚至会供不应求。靠品质求生存是未来蔬菜生产的发展方向。他说:“我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建立一个像集发一样属于自己的蔬菜品牌,吸收更多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联合建立蔬菜生产基地,实施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销售,不断提高蔬菜的品质,同时,加大机械化生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让更多的人吃上绿色、生态、安全、放心的蔬菜。”
当问及对大学生当“村官”有什么看法时,*说,农村发展需要人才,农村最缺少就是人才。有人说,农村孩子考上大学是“鸡窝里飞出金凤凰”,但为什么凤凰飞出了那么多,鸡窝还是鸡窝,而没变成凤凰窝呢?关键是凤凰忘记了出身。如果农村学子都不愿意再回农村,用学到的知识给乡亲们一些帮助,给农村发展添一点活力,农村的落后面貌何时才能改变?他希望更多学子,特别是学农的大学生要勇于、乐于投身于农村这一广阔天地,像农民一样把土地当成“命根子”,让农村辽阔的土地成为“生产线”、“写字楼”、“办公室”,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干事创业,把所学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普及到农村,传授给农民,改变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让更多的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大学生*种菜致富的经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秦皇岛日报以《回乡种菜的大学生》为题进行了报道,石门寨镇党委表示:“*是全镇回乡务农的第一个大学生,像他这样的技术人才,在农村大有用武之地,镇里欢迎更多的大学生回乡创业,并将给予他们大力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