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个人事迹材料二

时间:2022-02-25 02:06:00

导语:公司个人事迹材料二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司个人事迹材料二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是*宝钢股份宝钢分公司炼铁厂工人*。两个月前的今天,我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登上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领奖台,我的专利发明“金属检测与自动除铁新技术”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使我成为全国首次获奖的两位工人之一,还受到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使我倍受鼓舞,倍感振奋。

今天,党和政府又将*市劳动模范这一崇高的荣誉授予我,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一线工人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在这里我要感谢党和政府给予我们工人的崇高地位和荣誉;感谢宝钢各级领导对我们一线技术工人长期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还要感谢与我一起奋斗的同事们!谢谢你们!

我是一名从*到安徽插队的知青,1974年离开农村,到马鞍山钢铁公司当上了一名电工,从事冶金设备的维修工作。自从高中毕业后,我就再也没有机会进行过正规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和设备专业知识都相当缺乏,碰到问题往往力不从心。为此,我努力学习,工资的相当部分用来购买学习资料。科技画廊、科技馆和各种工业展览会,都是我经常去的地方。工作至今,我唯一没有放弃过的就是学习。特别是随着宝钢迅速发展,岗位知识总是不够用,为挤出时间学习,我没有一天是半夜12点以前睡的。我自修了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传感器技术、电气系统设计等知识,参加各种技术培训。我认为发明创造是一个人学习的积累,是岗位投入的积累,是人生奉献的积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艰苦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我解决设备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对设备缺陷的改进办法多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马鞍山,当时市科委还授予我“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进一步激发了我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1983年我调入宝钢后,我的人生又面临了一次重大的挑战。面对各种进口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我发现自己仅有的知识根本无法应对,于是我又加紧自学。有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那是1985年一个下雪天,原料生产线上传来警报:“金属检测器出故障了!”当时我脑海里第一个反应就是“情况紧急”,因为没有金属检测器,取料机就不能工作。若不尽快修复它,整个生产线要停产。我和同事们立刻赶到现场,只见取料机上那台日本进口的金属检测器像发了疯似的,根本不由人控制。那天大雪纷飞、狂风呼啸,我和同事爬上取料机维修,没想到这样一修就是三天。我们不断地爬上爬下,弄得自己是又气又恼。虽然我们最终凭运气修好了它,但从那天起,金属检测器就成了我发誓要研究攻克的“堡垒”。我心里一直在琢磨:我们能不能研制出性能更加优越的“中国制造”?这一次维修的折腾,更坚定了我的决心。

金属检测器就像生产线上一双不可缺失、不容模糊的“眼睛”。由于炼铁原料中混杂的大块钢铁件,很容易损坏运输和冶炼加工设备,有了金属检测器就能准确发现任何大小破坏设备的钢铁件。当时,国内炼铁厂长期使用从日本进口的价格昂贵的金属检测器和除铁装置。虽说设备技术先进,但实际使用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能耗高、损耗大、可靠性差。为此,宝钢烧结工序每年因这些运输机的停机,影响生产时间高达16小时。

实践告诉我,解决生产中的设备问题,一线工人最有发言权。针对国内炼铁原料处理领域的这一老大难问题,我大着胆子,将自己的设想写成项目书。我担心,我一个普通工人,这样做行不行?谁知,项目很快就通过了,还拿到了一笔可观的项目经费。原因很简单,公司认为,工人师傅有技术、有经验,这个老大难问题如果能获得解决,前景不可限量。

这一“干”就是十多年,失败多少次自己也记不清了。我潜心研究,开发了工作可靠、能源节约、技术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检测和除铁技术。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突破了国内外使用了数十年的除铁手段,我终于成功了,并获得了7项专利,覆盖了该领域内大部分关键技术,由新技术制造的除铁设备,价格从几十万元下降到十几万;金属探测装置更从进口的27万下降到2万。从2003年以来,我为企业累计节资4000多万元。这一装置不仅在国内的钢铁厂被广泛运用,还出口到日本、蒙古、泰国等国。

大家都知道,建设初期的宝钢很多设备靠引进,每当设备部件损坏只能向国外厂家订购时,外商的报价总是高得令人咂舌,一件小小备件要价几万、十几万甚至上百万人民币,而我们辛辛苦苦炼出的钢材才卖几千元一吨。“落后就要付出代价”,一种一定要赶超国外先进技术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总是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

宝钢4号高炉建设时从日本进口的微波铁水液面计,每套要32万美元。2号高炉大修时,当日本商人知道我开发的试制样机已经成功后,马上把价格降到17万美元。现在宝钢1号和3号高炉都使用了我开发的装置,每套仅10万美元。在这一技术领域中我已经获得了4项发明专利。至今,我总共已拥有了27项专利,其中,19项是发明专利,还曾获得了第二十届*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一等奖、*市发明创造专利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还获得第四届*市十大工人发明家称号,这次又赢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今天,我在这里更想多讲的是,岗位,就是我创新的舞台,我的成功离不开宝钢的创新模式和人才激励机制。在宝钢,不管你在哪个岗位上,不管你是技术人员还是一线工人,只要提出的创新方案是可行的,对企业是有益的,都能获得支持。为鼓励职工创新,宝钢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发明创造的举措。比如对发明专利加大奖励力度;产生效益的创新项目可以提成;而完成技术贸易后,创新者还可以获得报酬等。去年宝钢股份公司专利申请数达到656件,其中发明专利达到312件。

宝钢还创造性地提出用“受教育年限”取代“学历”作为上岗条件,以开展科技创新小组活动,推动立功竞赛,为每个人每个岗位设计了成长、成才通道,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可以找到自身发展所在的位置,获得同样地位、待遇和荣誉。在宝钢我被聘任为技能专家,享受了很高待遇。正是这样的创新环境,这样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我这个高中文化的普通工人才能有不平凡的创新成果,才能不断地获得展翅高飞的机会。

宝钢的热土孕育了一大批和我一样的,有着自己专利、拿手绝活的技能专家,孔利明、杜国华、王军、陈阿威等,越来越多的普通工人在岗位上创新、岗位上成才,成为工人发明家、创新能手。今天的大会,将是我人生新的起点,我将更加努力地在生产一线岗位上,为宝钢、为*的发展,为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充分发挥我们工人阶级的聪明才智,不懈奋斗、勇攀新高峰!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