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优秀事迹材料
时间:2022-02-19 10:47:00
导语:妇联优秀事迹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任北京市宣武区委、区政府信访办主任六年多来,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勇于进取。在*同志的带领下,宣武区信访排查调处工作一年一个新举措,在高起点上又上新台阶。2004—2005年,宣武区信访办分别荣获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连续九年被评为北京市信访排查调处工作优秀单位;年年被评为区、机关先进党支部、创建文明机关先进单位。她本人被评为全国信访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2006年2月,又代表北京市参加了全国信访干部先进事迹宣讲团对全国30个省市进行了宣讲;2007年被推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参加了党代会。
“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同志牢记党的宗旨,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真心实意的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她身上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家住粉房胡同7号的残疾人张跃华来区政府上访,反映因拆迁补偿费少自己无能力买房,要求政府帮助解决困难。因张孤身一人,又身患残疾,帮助弱势群体的强烈责任感牵动着*同志的心,她多次协调拆迁公司,亲自查看房源,后在区委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为张买了一套一居室现房。使这一和信访办无亲无故的残疾人深深感受到政府的关爱、人间的真情。张跃华既高兴又感动,她没想到政府对她这个残疾人反映的问题竟如此上心,又这么快的解决了实际困难,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亲自送了锦旗,上书“勤政爱民百姓安居。”
*同志常说:“群众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群众找上门来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要尽可能的为群众多办实事。”
2005年1月22日星期六清晨,几十名外地民工围堵区政府门口,要求政府帮助讨要工资。接到电话后,*同志不顾寒冷,马上赶到区政府,耐心倾听了民工们反映的问题。原来,这些民工在一家私企饭店做内装修,工程完工后,包工头结帐后不知去向,民工们未拿到工资待在工场不走,饭店老板把民工驱逐出现场。民工们一无生活费,二无回家的路费,只得找区政府求助。听了民工们的诉求,*同志深知处理此事的难度,因该饭店是私企,民工未签劳动合同,包工头又不知去向,没有责任主体怎么办?面对民工们期盼的眼神,帮助弱势群体讨还公道的强烈正义感促使她马上电话联系了劳动局、建委、城管大队、工商局、街道、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人赶到区政府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鉴于找不到包工头,甲方还有部分施工尾款未支付,随即要求民工先到甲方现场等候处理,自己带领执法部门找甲方老板进行交涉。到现场后,*同志向私企老板指出,你们来宣武区投资经营我们欢迎,我们要热情提供服务,但要守法经营,虽然拖欠民工工资的包工头跑了,但甲方还是有责任的,希望配合处理好民工工资问题;同时在对民工做工作时指出:因为你们没有合法的用工手续,很难依法保证你们的合法权益,现在政府出面协调你们的工资问题,你们要积极配合,不能提出过高要求和无理要求。在反复作好双方工作的基础上,民工与甲方老板基本达成一致,根据民工在工地干活时间的长短,分别发放了回家的路费和生活费。整个过程*同志一直在现场监督,问题处理完毕后,已到了下午4点,这时她才意识到还未吃午饭。
复杂的信访形势,也加大了协调处理的难度。大栅栏小石头胡同8号的居民去年11月份到区信访,反映其母多年居住出租房,因其年龄大(已85岁),房屋破旧危险,房主又不给修缮,暂居住儿女家,却被房主以不在此居住为由告上法院,2003年5月份,法院判决其腾房,因无条件腾退,要求区政府帮助解决这一难题。耿主任接待后,深知解决问题的难度。因法院判决无错,房管部门只能按司法判决而不能按标准租私房政策予以落实。那几天,她瞑思苦想反复琢磨如何妥善化解这一矛盾。后她又多次走访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终于找到了突破口,本着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的原则,分别找法院和房地局协商,达成共识,又召开协调会,确定了最终解决意见,使这一涉法涉诉问题终于在耿主任的手下化解。今年7月份,老人特意委托两个女儿为区政府送了锦旗,表达了对政府深深的的谢意。几年来,*同志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为政府分忧,为单位解愁,为群众解难,千方百计的为群众办实事。
开拓进取锐于创新
面对信访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同志善于思考,勤于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建立完善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2002年,她率先实践“属地管理”的信访工作机制,得到了驻区中央、市属单位的认可,使全区信访工作出现整体联动,将大批不稳定因素控制在辖区,化解在萌芽状态,为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下属设计五院与三一八厂两个单位职工因建住宅楼遮阳问题引发纠纷。五院的职工在院内打横幅、贴标语;三一八厂职工家属跑到中南海集体上访。得知此情,*和信访办同志一起赶到现场,当即召开了有关方方面面参加的协调会;回到区政府,马上向区委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当晚请中国兵器总公司的领导商议解决问题的意见。在兵总领导的支持和双方单位的配合下,经过街道、派出所的艰苦工作,终使这一措综复杂、影响地区稳定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事后,兵总领导专程到区政府致谢,称赞*同志做群众工作有魄力、处理问题点子多。
2003年,她又结合宣武区信访工作的实际,提出建立“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超前信访,把信访工作关口前移。根据不同单位部门实际,坚持深入基层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培训,讲形势、交任务、教方法。在南中轴路环境整治工程启动前,*同志针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又遇“非典”的特殊情况,在主动和有关部门沟通后,亲自对拆迁公司、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及居(家)委会的主任进行了“如何控制拆迁过程中的矛盾纠纷和怎样预防化解集体访苗头”的培训,大家普遍反映这样的辅导培训针对性强、管用。为把上访变下访,主动深入市区重点工程拆迁现场接待上访群众,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场得到解答。四年来,我区重点工程拆迁未发生一批越级集体访,保证了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而*同志总是在双休日去值班;2004年,她又提出整合政府行政资源,建立大信访格局的工作思路,将政府各职能口的信访接待联动起来,变“小信访”为“大信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她又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信访条例为契机,提出“双规范”,即依法规范信访工作,依法规范信访人信访行为。为此,她率先垂范,亲自为不同层次的公务员、社区干部宣讲信访条例,使人人了解信访工作,会做信访工作。在2005年宣讲24场,2000余人次接受培训的基础上,2006年又结合宣传新修订的北京市信访条例,为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了不同内容的培训。在区党校处级领导干部学习班上几次宣讲“处理社会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与昌平区四套班子的领导共同研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关问题;为年轻的公务员讲怎样立足本职岗位,提高履职能力;为社区干部讲如何协调化解社会矛盾,做好群众工作……;今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后,作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又应邀到本区、本市及外省市讲学习体会、宣传十七大会议精神,自十月底至今已宣讲34场(其中外省市7场),4500余人次听了她的宣讲,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李先:与首都车流赛跑的知识女性
四十岁的年龄,一身的书卷气,高级工程师,温文尔雅,十足的现代知识女性,这就是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李先。
求真务实——追逐交通前沿问题的现代知识女性
1990年,李先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刚刚毕业不久的她便主持编制西南四环路、南四环路规划方案,东三环路、北三环路改造规划方案,六环路通线段规划方案,大栅栏地区改造方案等一系列交通规划方案。并参与编制了北二环路改造方案,北京旧城区路网加密方案,深圳快速路系统规划,青岛跨海大桥配套工程规划方案等。
接着,李先又马不停蹄地主持编制《北京市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两项重大规划中的“综合交通体系”方案。期间,她还指导其他几个团队完成了《北京市交通改善方案研究》及《白颐路道路改造方案》《奥运公园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和北京市重点科研项目,并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李先还先后发表“交通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我国城市道路车流离散规律初探”、“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北京-对北京交通规划的建议”、“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历程中的若干问题反思”、“北京市‘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研究”、“北京市路网单位距离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等多篇论文。1996年李先同志被评为北京市城建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被评为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2007年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在李先的眼中,交通与其他学科相比,理论发展尚不成熟,研究手段日新月异,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研究成果,把握交通发展新动态,学习新方法、新经验,不断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因地制宜,采取最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所以,尽管单位工作极其繁重,在大学毕业十四年后她又重返校园,攻读硕士学位,并于2007年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除去工作学习,李先还有着自己丰富的业余爱好。京剧、越剧则是她打小的挚爱。一有大的空余时间,李先还喜欢外出旅游,因为旅游除了能开阔眼界、转换环境、放松身心外,她还能顺路考察当地的交通。小的空余时间,李先则喜欢在家做做瑜伽之类的运动,因为这样的运动一则不受外界条件和设备限制,二则可以起到舒缓身心、缓解压力的作用。
李先,一个交通领域青年科研带头人,一个求知欲望极其强烈的女性,一个成功的现代知识女性。
深入实践——与首都车流赛跑的刚性女人
有人说在这个年代与北京交通打交到的“交通专家”叫生不逢时,无论你如何“作为”,结果都是一个字——“堵”。可李先不这么认为,在她的心目中交通是一门复杂的应用学科,如果不能把所学的应用的现实中,那才叫人生的悲哀。世纪之初,北京进入了“拥堵时代”,这给所有的“交通专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施展才华的历史舞台。只有将面前的一个个现实中的交通难题化解开,交通专家才可以成为真正的专家,书房中产生不了真正意义的交通专家。
所以,面对北京每年近30万辆增长的机动车流,李先开始了她破解首都之堵的艰难历程。
破解拥堵,路网是基础。虽然在常人的眼中,北京的城市道路不可谓不宽,北京的道路不可谓不好。但在李先这个交通专家的眼中,北京的路网的先天不足就显露无疑了。目前,北京道路面积率仅为12%,与国外25%的道路面积率相比差距巨大。此外,北京路网更为致命的弱点则是城市微循环道路严重不足,这就大大制约了路网整体效能的发挥。
所以李先就开始着手对微循环治理的“疏堵工程”的公关。在连续五年开展的“疏堵工程”研究中,李先都是项目负责人,该项目主要针对“局部路段拥堵现象严重、居民反映集中、近期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或少量工程措施即可有助于缓解拥堵的路段和地区”开展工作,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和调查结果,提出“短平快”的“治标”措施,供交通主管部门作为决策和实施参考。五年来,通过实施“疏堵工程”,确实改善了局部地区交通拥堵状况,方便了市民出行,也为实施缓解交通拥堵的“治本”举措赢得了时间。通过开展疏堵工程,北京局部路段的通行能力提高了15%至20%。
对于路网中拥堵严重的另一头,李先着手开展了“北京市区快速交通系统功能改善研究及示范工程”,她是专题负责人和主要撰稿人。结果项目取得了四项创新:提出了“车流成份分析法”;首次发现城市快速路的车流运动规律;提出了城市环路出入口数量、流量与环路周转量以及环路主路与辅路间交通集散条件关系式;用交通模型建立了城市交通组织优化辅助系统,获得了2002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要想改变首都持续拥堵的交通局面,李先深深明白,除去对路网的继续优化和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外,必须改变人们的出行结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因为2003年北京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仅为26%,诸如伦敦、东京、纽约等世界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已经达到了70%—80%。
2006年3月,李先开始着手研究北京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工作。经过两年多努力,在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方案”中,她担任专题负责人,通过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制定了公共交通“路权优先”的总体方案和近期实施计划,突破了公交优先的路权“瓶颈”,为切实落实公交优先做出了让人瞩目的贡献。战略性定位、公益性定性、低票价、路权优先……,提起被誉为“北京模式”的北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重大举措,现在在全国已经有着非常高的知晓率了。可就在这项重大政策的背后,有着许许多多默默无闻工作的“专家”,李先便是其中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北京全面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的一年来,北京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从2006的30.2%增长到2007年底的34.5%。一年的功夫增长了4.3个百分点,谁都明白,这背后蕴藏了多少像李先一样默默为公交优先工作的交通专家的心血和智慧!
作为首都的一名交通人,作为一名重量级的交通专家,面对首都四年机动车净增120万辆的艰难境遇,她坚持不懈地推动对路网进行优化,打通断头路,疏通微循环;力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公共交通实行路权、财政、赋税等“四优先”;加强管理,推动智能交通的研究和发展。在与机动车的赛跑中,李先现在可以自豪地说,四年一路走来,作为首都的一名交通人,至少他们与机动车打了一个平手。作为交通专家,他们的正确的判断和参谋,为从根本上改变北京交通格局赢得了时间和战略上的先机。
笑对生活——细心周到的“大姐”称职“温柔”的妈妈
提起李先,最有发言权的无疑是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一帮在交通领域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打心底里,他(她)们感谢这位“大姐”,感谢她在工作上的鼓励、支持和帮助,感谢她在生活上的照顾、关怀和关心。工作上的困难、学术上的难题、生活上的不顺心,他们都会找这位“大姐”倾诉和帮忙。所以,在中心的年轻人当中,李先除了“李总”这个称谓,还有一个年轻人最青睐的称呼——“大姐”。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对待年轻人,李先总是像一位大姐一样,耐心、宽容、不厌其烦而又无微不至!
“我也曾经有过年轻人的经历,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往往心高气傲,总是喜欢用国外的经验或者书本上的理论套现实的问题,可书本上的交通理论和现实中面对的交通问题总有着不小的距离,所以我总会去说服他(她)们,让他们懂得交通看似简单,其实是复杂的系统,供需相互影响,并且时常互为因果,系统内部相互牵连。实践和理论更是存在复杂的关系。要懂得不断运用所学的理论从现实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李先这样开导年轻人。
李先有一个宝贝女儿,作为一个在事业上“成功”的女性,说起孩子,她有说不完的话,“我虽然非常热爱我的事业,但说句心理话,孩子在我心目中甚至要高于事业。作为一个现代女人,如果连妈妈都做不称职,还能去做好什么呢!”
虽然她把孩子从幼儿园起就送到了寄宿制学校,但是在李先的眼里,成功的妈妈并不是每天都守候在孩子的身边,而是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的意识和良好的习惯,不能让孩子们长在温室之中。虽然一周与孩子见不上几面,但孩子对李先的依赖特别的强,周末一有空李先必须要与孩子在一起。比起同龄的孩子,李先的女儿显得特别有独立意识和判断能力。
正是因为专业上的卓有成效、工作上的带动效应,生活上的表率作用,2007年,李先当选为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与北京市交通委主任赵文芝一起肩负起全市60万交通人的重托,成功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书卷气十足,工作上忘我,学术上一丝不苟,生活上宽容,细心的大姐,温柔慈爱的妈妈,成功的现代知识女性,这就是交通科研领域成功的现代知识女性——李先。
焦冬梅:努力做好六种人
时间象一位老人,他用公正的眼神注视着芸芸众生,只有时间才能衡量每个人所做的一切。自89年参加工作以来,焦冬梅一直从事在工程类专业技术岗位上,兢兢业业,扎实努力,认真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也从中悟出了几点体会。
做一个“胆小”的人
柳传志先生有个形象的比喻,“拿一个鸭蛋和鸡蛋去比较,人们会觉得这两个蛋差不多大,但如果把一个鸵鸟蛋放鸡蛋的旁边,人们才会意识到鸵鸟蛋确实要比鸡蛋大。”正如很多时候,女性必须证明自己真正到了鸵鸟蛋的大小,外界才会认为她们和男性是一样的。因此,做一个“胆小”克尽职守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曾经战斗过的工程管理部是公司项目管理的主控部门,集技术、进度、质量、安全、测试、贯标等各项职能于一体的大部室,因此一专多能才能在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特别是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更应该无条件地服从和完成。1990年正值全局试验认证的起步阶段,前期工作杂乱无绪,且工作量大、人员少,腹中的胎儿陪伴着我,无论是白天在工地监督试验室建设、准备试验仪器的检定,还是晚上加班加点整理内业资料,事事跑在前面,从而使我处顺利地通过了试验室的认证;2001年的夏天,半年没有休假的爱人从工地前脚进家,我便踏上了去往引沁入汾的现场,由于引水隧洞出现断层破碎带,急需拿出施工方案,我毫不犹豫地整装出发了,经过现场实地勘察,研究提出了采用“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边开挖边衬砌”的施工方案,顺利地通过了监理及设计单位的审查;2003年四月下旬,SARS病毒在北京处于肆虐的高峰期,总公司组织的职业技能高级考评员培训班在湖南湘潭举行,我依然冒着被高度感染的危险奔赴南方;特别是今年6月22日,根据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公司将派驻工作组去郑西支持工作,想着6月24日儿子中考的时间,但为了领导交付的任务,我依然丢下即将中考的孩子和工作组的同事们奔赴了洛阳。……细细想来,我真的就象一个陀螺,只要领导一声令下,我便飞快地旋转着。
做一个单纯的人
哲学家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读历史使人明智,学逻辑使人周密,学哲学使人善辩,学数学使人聪明……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闲暇之余我最爱翻看的杂志是青年文摘,她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使人能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而且还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迪。社会生活的著名法则中有一则“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在去年组织的保先教育中我曾尖锐地提出了这个定律,即污水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虽然个别人有想法,但得到了公司主管的认可。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铲除果箱里的烂苹果、将污水与酒分离正是我公司2006年“四清五反”工作的中心所在;充分进行安全投入,把应急措施制定的周全,把后果按照最严重的情况加以估计,不计成本挽救人的生命,才是企业生产经营“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安全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为此我在2006工作会前向领导提出了“像保护航天员一样保护每位员工”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也正与集团公司提出的“先要命,再要脸,后要钱”的企业经营方略不谋而合。
机遇和工作效能是分不开的。前两年的一个星期天,我忙着在家给他人做一篇论文答辩的PowerPoint,中午做饭时分,点上火觉得有一点没做好,便一头扎到电脑前,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突然发现家中烟雾弥漫,这才想起火上烧着的锅,可惜新装修的房子被我描绘的一片漆黑,油烟机也被烧得面目皆非,差点酿成一起火灾;记得今年合家团圆的除夕之夜,在看了一会儿春节联欢晚会以后,我突然想起我们部室的职能分解还没做好,为此我打开笔记本便开始工作,爱人觉察到半天没有我的动静,起身看着我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他真的娶了这么一个单纯的傻老婆!
做一个负责的人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曾经说过: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么卑微,仍属于“高层管理者”。在工作中我最大的特点是“无论干什么,首先要做到为自己负责,不心存遗憾”。
由女同志担任公司施工技术部长在我公司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我明显地感到了压力和肩上担子的重量。开部务会时我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个人可以受委屈,但我们部门的业务工作不能受委屈”。施工技术部不仅囊括了公司施工技术、工程调度、科研开发等专业职能,而且新上项目的前期上场组织,在建项目人员、队伍、机械设备配置及资金等资源配置状况也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经过对合同工期与资源配置分析,为公司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在我的带动下,我们部室的三员女将都挑起了大梁。今年,由我部组织撰写上报的“吹砂法填筑淤泥质软土路基”获总公司工法二等奖,现申报铁道部级工法。机关组织的文牍材料评比、投标施组的编写、物资采购招标、遗留问题处理、职业技能鉴定等相关事项均做到了有效的配合。
被集团公司命名为“王洪江工程”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轴路铺装工程,于2006年6月一举中标,奥运工程的“三大理念”及“安全、质量、进度、功能、成本五统一”的原则成为了指导项目的“纲领”,可见其政治意义的非同一般。在此时我毅然接受了组织的任命,成为了公司首位女项目总工兼常务副经理。由于市政的无压(雨、污水)及有压(给、中水)管线、电气(强、弱电)及铺装工程在我公司乃至集团公司范围内都无成熟经验可言,加之雨洪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在奥运工程的引入,各专业铺天盖地不断涌来,角色转换使我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心中时常响起的一句话便是“不如归去”。经过短暂的心理PK后,我便投入到项目的技术及行政管理中。奥运工程可谓“五边工程”,有的专业图纸在短短的的三个月内改动近10版,而四大专业设计内部的不协调,导致项目不能按照进度计划展开大面积施工,而与设计院交涉便成为我每周工作的一大重点。
中轴路景观大道石材最大体积长2m,宽1m,厚0.25m,重量达1.3t,如此大体积的石材铺装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十分罕见,其吊装及铺装工艺便成为本项目施工的一大难点,我们从土路床密实度及弯沉值控制、施工测量、底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混凝土的胀缝设置、石材的进场检验、吊装、铺装及成品保护等各个环节入手,明确试铺目的,总结出了测量控制、1:3水泥砂浆虚铺厚度、石材吊放安装工艺、锤击次数、纵横缝调整与控制、确定日铺装量等一系列技术参数,为其他标段的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我曾戏言试验段在我中铁十六局,集团公司是三个铺装工程的“先锋”,我便成为“先锋”手中披荆斩棘的刺刀,为项目的有序施工清扫着障碍。与此同时,以技术为先导抓工程洽商,为项目部的土方换填及市政雨污水管线工程量增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施工中加强质量管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在设计范围外提出了“井圈周围回填28灰土”及“给水管道设置支墩”以保证井圈周围不产生不均匀沉降和增强管道的承载力,得到了业主的确认;以砌清水墙的标准砌筑的各类检查井也得到了市质检站领导的认可。
我在任职谈话中曾经明确表示:工作我会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地去做,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
做一个自信的人
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女不如男”、“男强女弱”的意识对女性形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使女性不能充分认识和坚信自身的力量、潜能和优势,从而在成功的道路上丧失了进取心。也可能是个性的缘故,十几年来,我一直是把自己当做企业的员工在默默地工作着。进行优质工程的申报和复查、QC小组活动的指导、贯标内审、指导项目编写竣工文件等我经常一人单打独斗。2002年,由我组织申报的大坂山隧道工程在获得2001年度铁道部优质工程一等奖的基础上,喜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成为集团公司改工以来首个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的工程;特别是参加年初集团公司组织的武广客运专线总工竞聘,更是把我推到的台前,受到了集团公司各级领导的认可。
做一个执着的人
女性具有敏锐的直觉和观察力,母性的天性决定了对所担负的社会公职具有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富有实干的精神。这些个性特征上的心理优势常常发展成一种职业女性所需要的敬业精神。
2004年,由我公司组织申报国家级优质工程的南京新庄立交桥工程,在前期就遇到了资金紧缺、素材极少等诸多问题,也曾有过放弃的想法,在集团公司安质部和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依然坚持下来,可现场专家组复查时,对项目立项、工程特点等一系列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专家组给予了近似于否定的结论。想着前期为制作专题片,带着孩子和大家奋战到深夜的情景,我心有不甘。回来后从国家发改委开始,江苏省发改委、南京市建设厅等逐级联系,终于将该项目立项的问题症结找到,以使用国债的名义给以回复;针对该项目的技术特点,提出了由钻孔改挖孔方案的环保理念和185m超长穿束技术,使两项难题迎刃而解,为该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铺平的道路。
做一个感恩的人
人在遇到逆境时会有些许失落和彷徨,前些年我感慨颇深,“铁打的科员流水的领导”是我最大的苦恼和牢骚,总觉得得到和付出没成正比,心里也曾有过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想法。但我也始终默默地坚守着“踏踏实实工作、清清白白做人”的个人信念。感谢逆境给予我磨难,她让我能在沉默中勃发。99年开始,我便在工作中认真总结各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并积极参与和撰写各种科研论文及工法。我参与编写的《高海拔高寒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通过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参与编写的《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及验收标准》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参加的“平西高速公路自重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质量管理小组获“铁道部优秀QC小组”荣誉称号;撰写的《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及处理对策》获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撰写的《淤泥质软土地基加固施工技术》获2005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主持或参与撰写的《砂砾地基沉井封底技术》《软弱围岩隧道混凝土衬砌拆换施工》、《水下大面积沉井封底施工技术》、《清江七号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施工》、《用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的施工技术》等5篇论文分别于2000~2002年期间发表在《铁道建筑》杂志上。
感谢领导给予我信任,虽然我不是千里马,但众多的伯乐把我引领上战场,给了我驰骋疆场的机会,我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并运用于施工现场以报答各级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2005年我荣幸地被评为集团公司巾帼十佳岗位标兵、去年被评为“首都奥运工程优秀建设者”。作为一个技术干部,我一定要为真正成为一个好地执行者、落实者,做出不懈努力!
庄伟:匡扶正义的女检察官
1995年7月,庄伟同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来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工作。在基层,一干就是十二年。她,一个外表文弱的女孩儿,首先被安排到了冠以男人世界之称的反贪局的前身——经济科工作。反贪工作虽然辛苦,但却没有吓住这个文弱的女子,调查取证、蹲坑守候,甚至是在大年除夕去外地抓捕犯罪嫌疑人,只要是工作需要的,她从未说过不字。三年的反贪工作磨练了她的耐性、养成了她的细致、强化了她的证据意识,并为她奠定了良好的检察业务基础。1999年,庄伟同志开始从事经济犯罪、职务犯罪的审查起诉工作,只用了短短的四年时间,就取得了公诉业务工作的最高荣誉——全国十佳公诉人。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庄伟同志从反贪局到公诉二处,从书记员到检察员,从主诉检察官到全国十佳公诉人,从少不更事的女大学生成长为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女检察官。如今,庄伟同志已调至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站在了更广阔的公诉舞台上,承担着经济犯罪大要案的公诉工作。
从事检察事业以来,庄伟同志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政治上要求进步,工作上锐意进取,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1999年荣立北京市检察系统个人二等功;2000年被授予首都五好检察干警荣誉称号;2001年光荣入选中国优秀检察官荣誉档案;2001年至2002年荣立严打个人三等功两次;2002年被评为海淀区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同年荣获北京市检察系统十佳公诉人称号;2003年荣获全国十佳公诉人称号;2004年荣立北京市检察系统个人一等功;2004年5月荣获海淀区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荣获海淀区第九届五四奖章;2005年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和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标兵荣誉称号;2006年荣立全国检察系统个人一等功、荣获首都劳动奖章、首都巾帼之星标兵、海淀区十大杰出青年、海淀区首届杰出人才贡献奖等称号;2007年又获得全国五一巾帼奖和北京市第21届五四奖章标兵。
庄伟同志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能够认真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公诉工作中坚守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为创建和谐社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秉公执法,疏而不漏”的锦旗,是早在1999年北京普而斯马特会员购物企业集团对庄伟办案成绩的最好评价。被告人徐文枝合同诈骗、票据诈骗案,由于其犯罪手段隐蔽,在先后两次被众多被害人扭送公安机关后都因证据不足被释放,愤怒的群众纷纷向媒体投诉。庄伟同志在仔细研究了20本卷宗后,还自行接待了众多被害人的来访,认真而耐心地调取了十余份证言和书证,最终追加了被告人徐文枝两项诈骗事实,一项抽逃注册资金罪行,使这个逃脱法律制裁三年之久的被告人得到了应有的处罚。在办理海淀区青云仪器仪表公司财务处负责人张鹰挪用公款一案中,由于该案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民愤极大,公诉当天,海淀区人大代表率领上百名职工旁听了此案。在旁听了庄伟同志当庭有理有据的辨析后,人大代表特意到本院对她的优异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公诉人庭前准备充分,法庭辩论口才出众,思维敏锐,依法办案,不枉不纵。
庄伟同志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吃苦耐劳,勇挑重担。曾经轰动一时的阿宝电脑公司法人代表张清保虚报注册资本案,历时三年,先后两次抗诉并取得成功,使被告人张清保得到了应用的惩罚,追诉了票据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两个罪名,刑期由原审的有期徒刑五年上升为终审时的有期徒刑十五年,维护了二百余名被害人的合法利益,体现了法律的尊严和公正。2003年,该案当之无愧地被评为“北京市检察机关公诉部门诉讼监督十大精品案件”,体现其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理念。2003年5月21日,庄伟承担了全国首例涉及“非典”案件----张新月抢劫案的公诉工作,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现场直播,中国法院网在英特网上全程直播,并且有1.5万网民参与了网上讨论。2005年4月到8月间,海淀院公诉二处只有庄伟一名主诉检察官的情况下,她亲自签批、审结四百多件案件,无一差错,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的本色。
庄伟同志刻苦钻研公诉技能,执着追求公诉的最高水平,练就一身过硬的公诉本领。在2002年获得北京市检察系统十佳公诉人后,2003年勇夺全国十佳公诉人的称号,终于用事实证明了实力,为北京市检察机关争了光!
庄伟同志具有较强的调研能力。注重总结办案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创新思路。例如,她结合自己的办案实践,总结了办理涉及刑法二百八十条案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她将海淀区近五年的知识产权案件办理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撰写了万余字的《制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实证研究》,从法律适用到司法困境系统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司法与立法完善建议;这些调研成果,共有近20篇发表在《检察日报》、《北京检察》等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特别是其撰写的四万余字的硕士毕业论文《刑法二百八十条若干问题研究》,全文发表在《刑事判解研究》上。
庄伟同志在工作中追求先进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进一步强化依法治国理念,她携海淀院公诉二处全体干警结合本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制定了《公诉二处办案组轮流告权制度》、《公诉二处规范办案细则》、《公诉出庭规范语言》、《办案内部监督制约办法细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其中办案组轮流告权制度的施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了公平正义,保障人权,她提出了“慎延审、慎退补”的公诉工作理念,在实现高效办案的同时体现了程序公正;为了转变执法理念,充分彰显法律的人文精神,在我处的精心安排与联系下,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参加了他八十岁老父亲的遗体告别仪式,了却了为老人送终的心愿;为执法为民,在她的协调下,为犯罪嫌疑人追回行政执法机关多收缴的一万余元罚款;为了服务大局,她认真研究海淀区的区情特色,区情特点决定了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将是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她带领本处工作人员把严厉打击假冒、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作为服务于经济大局的一个方面,成立了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专案组,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力度,拓宽保护范围,查办了一批涉及面广、案值较大,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案件。连续两年,办理的案件荣获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2005-2006年度知识产权保护最佳案例奖。如今,海淀检察院的知识产权案件刑事保护已经在北京树起了一块品牌,为经济秩序的良好运行做出应有的贡献。
庄伟同志在中国法治大道上,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党支部书记赵莉
赵莉同志作为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党支部书记、常务副馆长,事业单位法人,主持全面工作。她热爱展览接待服务事业,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感、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出色的工作能力。
在赵莉同志的带领下,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于2004年9月24日正式开馆至今,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已经接待了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重要来宾和国内外各界观众120多万人。以丰富的展示内容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在国内外知名度不断提高,获得方方面面的认可,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诚信(窗口)单位等36项荣誉。
目前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已成为向国内外展示首都北京、展示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窗口,赵莉同志也因为出色的工作成绩,而先后获得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全球华商文化展览行业十大管理英才、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从开馆筹备到现在高质量、高水平地运行虽然仅有三年来的时间,赵莉同志却带出了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目前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共108名员工,是北京市展览博物馆行业中唯一一家自负盈亏的单位,全年自筹运营费用需要1100万元,在她的带领下,不仅能够生存下来,而且使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成为北京和中国的窗口,在国内外知名度不断提高,为北京和中国赢得了荣誉,规划展览馆的工作获得了方方面面的认可,先后获得了4A级国家旅游景区、全国文明诚信(窗口)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首都文明服务示范单位等30多项荣誉。其展览接待服务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影响力与知名度已跃居同业先进水平。
短时间内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建设成为首都和中国的窗口
在赵莉同志的带领下,开馆至今已接待了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各省市、中央国家部委和部队的领导。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先生及夫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美国总统布什夫人劳拉女士等世界上80多个国家政府首脑,以及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观众一百多万人。已收到国内外重要来宾的感谢信和留言二百多件,美国总统布什夫人劳拉女士等曾亲笔写信给赵莉同志写来感谢信,对北京市规划展览馆热情周到的接待服务和丰富的展示内容表示特别的感谢和由衷的赞赏。2006年,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因圆满完成了北京中非合作论坛非洲国家和组织重要首脑贵宾的参观接待服务任务而获得上级单位表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11月6日,我们接待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先生那天,他是在他的夫人苏珊娜女士参观规划展览馆后的极力推荐下,于当日下午临时决定来馆参观的,并对展览馆的展示内容和接待服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第二天与国家领导人接见会晤时,还高兴地提起此事。并在离开北京的第十七天派专家来馆考察交流,表示要在埃及首都开罗也要建设一座与北京规划展览馆一样的规划展览馆……,为此外交部专门给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写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不断充实自我,打造了一支合格的领导干部队伍
赵莉同志热爱学习,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在办公室学习研究管理和思想教育方面的书籍专著,如《卡耐基给年轻人的处方》、《培根哲学美学集》、《一生的资本》、《赖斯传》、《母亲的榜样》……,为提高全体干部员工的素质,她用现代思想政治、哲学、心理学、美学等不断积累和充实自己的头脑。
为了进一步提高展览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提高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她参加了著名的长江商学院EMBA课程班,并学以致用,坚持定期召开扩大至中层干部的中心组学习讨论会,将她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管理知识和方法,以及具有启发性的经典案例在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学习工作会上分享交流,开阔大家的视野,激发大家的对本单位、本部门的管理方法思路如何创新的思考,提高了大家的科学管理意识和水平,使大家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了找准位、不缺位、不越位、会补位,带领着展览馆这支年轻的队伍不断地成长进步,不断地取得新的成绩。
坚持创新,建设了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员工队伍
为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开馆以来,赵莉同志多次利用业余时间给全体员工讲思想品德和组织行为课,讲“人生成功的要素”;“培养健康的思维和良好的习惯对人生进步的重要意义”;讲“三个等于零——即知而不行等于零,行而无果等于零,有结果不改善亦等于零”;讲“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讲“做最好的自己”……多个主题,并组织“人在奉献的时候才有价值”、用“微笑和宽容对待身边的同志和亲人”等大型体验活动;她送给每一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由她精心挑选的管理专著《从我做起——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人树立榜样》,并在每本书的扉页上亲笔写下了“只要从我做起,你会成为出色的管理者”勉励大家,她还送给每一位员工《于丹〈论语〉心得》一书……。
赵莉同志通过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思想教育引导活动,提升了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和境界,大家更多了一份沟通、理解和宽容,多了一份关心、爱护和帮助,使全体员工知道了应该如何做人,应该怎样做事。赵莉同志为了培养人才和带队伍而付出了巨大的精力,才使展览馆的全体员工真正明白和深刻理解了她常对大家说的那句话:“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培养人,艰苦的环境锻炼人,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干出高素质的事”。
不断更新展示内容,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她在工作中坚持开拓创新,积极学习国内外博览与会展行业先进的展示方法,追踪世界和国内最先进的展览理念和技术。借鉴与创新并重,不断改进、升级和提高展陈内容,提高展陈水平和质量。在赵莉同志的领导下,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在开馆不到三年的时间已先后进行了六次展陈内容的改造升级工作。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立体化,声光电结合,观众参与互动,形式与表现手法新颖现代,居同业领先水平。
同时与国内外政府和专业机构等积极合作,成功举办了多次高水平的以城市建设为主题的展览、研讨会、会等,使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成为国内外政府、专家、学者间展示、交流与研究城市规划建设的平台和专业场所。
赵莉同志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建设成为“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展览、一流的服务”作为工作努力的方向,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永远的奋斗目标。在他的带领下,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这支高素质的、和谐、团结的年轻团队,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为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不懈地努力与奋斗!
迟小秋:开拓创新的程派传人
迟小秋同志是著名京剧演员,在戏曲界享有较高知名度。她19岁即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献身文化事业,刻苦用功,爱岗敬业。
热爱京剧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造诣,是当今优秀的程派传人
在十余年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吟秋先生学艺期间,她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深深体会恩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良苦用心,认真体会程派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唱腔特色。特别是,程派身段动作,水袖舞蹈的韵律之美,程派表演的娇柔妩媚,含蓄传神之美,程派唱腔悠扬婉转,如泣如诉的音韵之美,她都反复琢磨,用全部心灵去感受,因而,具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领会和体味。她主演程派名剧经典系列,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声情并茂、表演细腻、光彩照人的古代女性艺术典型。她的唱、念、做、舞具有不可低于的艺术魅力,剧场中总是座无虚席、掌声如雷、彩声一片。她主演的程派经典名剧《锁麟囊》、《碧玉簪》经中央电视台11频道现场直播长生强烈反响,博得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戏迷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赏。
具有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通过竞聘走上领导岗位,出任北京京剧院青年团团长
开拓创新,全身心投入工作。团结全团人员,积极开拓市场抓人才、出精品,充分发挥自身公关优势,动用多年以来苦心营造的社会关系网络,为青年团联系演出,开拓演出市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不辞辛苦,既当主演,又兼任演出经理,四处奔波,为创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07年9月上任之后,和团领导一班人制定了实事求是,符合青年团可持续发展的品牌、人才、经营战略,三个月以来,平均年龄26岁的青年团,艺术建设扎扎实实,演出经营红红火火,显示出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新风貌。迟小秋同志率团赴福州、漳州、泉州、厦门和赴东北、沈阳、鞍山、铁岭等城市的巡回演出即产生重大社会反响又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锻炼队伍,培育新人、拓宽市场、培养青年观众几方面都获得显著成果。她经营理念新,营销渠道多,社会关系广,青年团的演出八方出击,连续不断,有时“分包”,一个团分成三个演出队一天演三场,既为青年演员提供了舞台实践机会,又出色完成了“星火工程”送戏下乡和国粹艺术进校园的演出任务。为开拓新市场,培养新观众,她既当主演又为大学生开办“导赏讲座”,为大学生们讲解京剧艺术的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现场示范唱、念、做、舞,语言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引导第一次观赏京剧的大学生迈过“门槛”,进入规定情景,领略到国粹艺术的音韵之美和意境之美。
潜心艺术,为弘扬民族艺术甘为人梯,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作为早年成名享誉海内的著名京剧演员,她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作风朴实、不骄不躁以独具个性的精湛表演技艺,职业道德和平易近人,提携后进,对青年演员进行传、帮、带的大艺术家风度,赢得剧院同仁的尊重和好评。青年团人才济济,老生马、谭、杨、奚,旦角梅、尚、程荀,各流派再传弟子已然初露头角。迟小秋深知这些青年尖子人才是剧院的未来。她肩负着把这些青年主演锤炼为未来名角,艺术中坚的历史使命,为此,她召集老艺术家进行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对青年人才一个一个的进行认真的分析,根据他们的天赋条件,艺术潜能,未来发展空间和流派艺术风格,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定老师、定剧目、定演出档期、定宣传方案,稳步推进人才战略计划。
淡泊名利、具有高尚的品格情操
她从来不计较自己作为主演的名次,牌位,待遇、报酬,更不计较剧目安排的先后和演出档期的淡季旺季,她珍惜每一场演出机会,总是把尽善尽美的舞台表演艺术,奉献给知音观众。她目光远大,胸襟开阔,心中装着京剧大事业,如北京京剧院筹备印制建院25周年纪念画册,经费紧张难以筹措之际,她恳请自己多年的知音知友,崇拜民族艺术的爱国企业家,一次性捐款人民币20万元,为剧院解决了难题。
由于表现突出,曾荣获多种奖项:1984年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85年获辽宁省劳动模范;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贴;1996年获文化部文华奖;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宣传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马辛:做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好院长
1983年风华正茂的马辛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了,满怀对未来美好憧憬来到北京安定医院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作为后刚刚恢复高考的大学毕业生,她和同学们的到来无疑为青黄不接、人才匮乏的医院注入了新的活力,医院的领导和同志们对这些年轻的后生们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重视,精神病患者苦难的病史和老专家榜样的力量,给了马辛深深的触动,她决心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像前辈那样干下去,不动摇。20多年过去了,当马辛回忆起从事精神卫生事业所走过的坎坷道路,仍很动情。她说,是患者的康复让我看到了工作的价值,在为患者的服务中,我体验到了快乐和成就感。在精神科这个特殊的岗位上,二十多年的苦辣酸甜,二十多年敬业奉献,她更多的感触是这份工作的艰辛和为病人解除病痛的欣慰。
做患者的好医生
到医院后,马辛经过四年普通临床精神病学的训练后,定向老年精神病专业,她的虚心好学、勤奋努力博得了许多老专家的好评;同时,马辛热爱岗位,视病人如亲人的工作精神也受到了同事们的称赞。1991年,她担任了老年病区主任,从此她以更努力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中,而为了工作,她几乎放弃了家中的角色。数年来,每天早上7点准时赶到医院,逐一检查病人的病情,归无定时也成了家常便饭。马辛对待患者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充满理解和爱怜,无论是出门诊还是查房,她从不直呼患者的名字,而是大爷、大妈的叫着,叫得老人和家属的心里热乎乎的。而患者也从来没有把马辛当成外人,不少已经痊愈的出院的老人一遇不顺心的事,首先想到找“闺女”马辛唠叨唠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也愿意向马辛求助,“闺女”这个中国传统名词成了马辛特殊的社会头衔。“我的患者们真的把安定医院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我们医护人员当成了朋友和亲人。虽然我们为此付出了许多额外的劳动,但心里很高兴,也很满足,因为患者需要我们,信任我们。”马辛常动情地这样说。
马辛对病人好,做了许多病人亲属都做不到的事。曾经有一位河北承德的患者家属,满怀感激地给医院党委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我带着十分感激的心情给你们写信,以表达我们对马辛的谢意。感谢她在短短的时间里就为我母亲治好了抑郁症。
马辛就是这样她把为患者治病看得很重很重,马辛常说,我是院长,但我首先是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痛是我的天职。无论工作多忙,她决不让患者失望。为了那些远道而来没有挂上号的患者,多少次她的办公室成了临时诊室。为了让更多的患者不会失望而归,马辛在百忙的工作中,坚持出门诊,每周的工作时间表都排得满满的,她就利用休息时间加出门诊。周二晚间灯火通明的诊室外,坐满等候马辛诊治的患者。
马辛不仅是患者爱戴的好医生,同时还是一个不倦的学者,仅近年来,她牵头研究的项目有: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抑郁症早期诊断方法和标准化综合模式研究”;北京市“十五”科技重点项目“北京地区社区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和中央保健局、北京市卫生局资助项目等多项研究,完成论著、专著、论文40余部(篇),成为国内老年精神医学的骨干力量。
做人民的好院长
2000年,马辛担任了北京安定医院的副院长和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所长职务,肩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多年的临床工作不仅锻造出她的精湛医术,也使她对这个自己倾注了满腔热情和精力的精神卫生领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如何提升精神卫生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拓展精神卫生专业的品牌优势,如何打造安定医院在这个领域的卓越地位成为她不断思索的问题,对精神卫生专业的热爱和对安定医院培养成才的感激成为促使她不断探索、不断求新、不断为医院谋发展的不竭动力。她的勤奋执著、开拓探索也源于她内心的恒久追求——做人民满意的好院长,马辛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3年,马辛满载全院职工的期望,当选为北京安定医院院长。在更高的管理层面上,她把心中对精神卫生事业的爱继续升华和延展,变成推动自己带领干部职工勇攀高峰的巨大动力。她深知,面对具有90年历史的安定医院和一代代甘洒血汗、敬业奉献的安医职工,只有加倍努力工作才能不负众望。上任伊始,她团结带领院领导班子拓展思路,找准方向,确立了“争创精神医学一流地位,拓展心理卫生品牌优势”的医院愿景;改建了重点学组,调动了骨干人才的积极性,力争科教兴院的新突破;推动快速综合治疗的规范、深入开展,为病人创造更大的利益;落实中央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了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通过强化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及行政管理等管理力度,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在努力完成落实医院“十一五”规划中,马辛提出了六个以:以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作为医院生存发展的任务;以两个学系建立的新模式促进医院科教的快速发展;以高水平科技攻关项目促进科技人才团队的成长;以科学研究为指导,发挥临床优势与发展特色医疗;以学科建设促进专科技术服务与创新;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医院科学化管理和现代化建设。
2003年的春天,由她领导下的市精神卫生保健所牵头,有3所大型精神专科医院、18个区县精神卫生人员共同参与完成了北京市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为政府制定疾病控制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成立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打下了基础。2006年年初,根据医院发展的战略目标,结合北京市抑郁症患病率高,就诊率低的特点,成立了全国首家抑郁症治疗中心,充分发挥了北京安定医院在抑郁症治疗方面的技术优势,专病门诊和专病病区为全市乃至全国的抑郁症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尤其为全市30余万抑郁症患者带来福音。中心成立近两年来,共诊治抑郁症患者近7000人次,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抑郁症治疗中心主任,马辛说,“医院的这项举措是为了使更多的抑郁症患者得到及时的、专业的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就是在这一年,在马辛的主持下,北京安定医院完成了有全市各区县精神科医师和三级综合医院内科医师及全科医师参加的抑郁症诊断与治疗的培训班,这种规模大、覆盖面广的精神卫生专业培训,在北京乃至全国还是首次。这又一举措,对于提高综合医院内科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率和早期干预及规范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马辛非常尊重老专家,充分发挥老专家的积极性。2006年以老专家、前任院长蔡焯基教授领衔、中青年临床骨干参与的专家队伍,在查阅了大量的国际学术资料的基础上,编著了《精神疾病快速综合治疗》的万言治疗方案,这套治疗方案和治疗模式体现了现代治疗理念,是标准化、规范化、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可操作、可考评的标准流程,规范了三种常见精神疾病的医疗诊治、心理治疗、护理及精神康复全过程,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快速综合治疗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减少了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为患者回归社区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老专家翁永振多年潜心研究精神康复,有中国Libermam(世界精神康复鼻祖)之美称。马辛全力支持翁老的事业,为他的研究并转化成为精神病患者服务的临床治疗项目助阵搭台。2006年11月1日医院成立了精神康复病区,在翁教授的指导下,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过程,已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康复理论和技术。为了更好地将康复技术服务于住院患者,北京安定医院康复病房全面实施的成套精神康复技术及分级开放式管理,不仅改变了精神病院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同时是对院内康复技术的深化和创新。具有悠久历史的北京安定医院积淀了诸多老专家的研究经验,是医院的宝贵财富。马辛一心为医院发展的精神,更激发了老专家爱医院、为医院发挥余热的奉献精神。
功以才成,业以才广,建设具有高素质、高效技能和高效协作能力的人才队伍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和决定性因素,这是马辛常说的一句话。2006年,在马辛的带领下,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关于“抑郁症早期诊断方法和标准化综合治疗模式研究”的项目申报中,医院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团队为目标,整合医院人才资源,充分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树立攻关大项目的勇气和信心,增强了凝聚力,形成了人才优势互补的整体合力,促使人才群体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北京安定医院年轻的科技团队在马辛的领导下,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成功地成为申报项目的领衔团队,并以其雄厚实力最终争取到这一课题。这是北京安定医院作为负责单位首次获得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资助,同时表明,医院的抑郁症治疗中心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均跻身国内一流的行列。
教为医用,医为教行,2006年北京安定医院遵循首都医科大学的学系建设思想,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精神病学系和临床心理学系,学系充分利用首都专科资源,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术顾问,提升了首都医科大学的整体实力,也提升了北京安定医院的科教水平,对加快学院型医院建设和科研教学工作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马辛担任院长后亲自策划的一件大事。
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是促进医院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向现代信息化科学管理模式转变,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马辛多次在全院职工大会上这样说:“我们医院底子薄,几年前以有限的经济投入建立的一套信息系统为医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这套信息系统已无法适应医院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为方便和满足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以突出专科特性、发挥自身优势为特点,我们一定要打造建设适应医院自身发展并具有个性化的信息系统”。一年多的时间,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努力、团结协作,一个体现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新系统成功运行并在不断的建设中。这是马辛任职院长后所做的又一件大事。
作为一名精神科女医生和女院长,马辛院长更多的感触是这份工作的艰辛和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欣慰。看着她神采奕奕的样子,我们明白了究竟是什么支撑着这样一位不知疲倦的女院长,当一个人精神特别愉快的时候永远不会觉得累,因为她由衷的热爱精神卫生事业。
山村女支书王秀莲
王秀莲同志,汉族,1959年出生,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斋堂镇黄岭西村人。
2003年12月11日,王秀莲被斋堂镇党委派往川底下村任党支部书记,她首先抓两委班子建设,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抓制度建设,规范村内和企业的行为,先后制定了服务管理制度、景区员工工作制度、游客分配实施细则、景视拍摄收费管理办法等30余项制度和责任制。
她请北京建工学院教授进一步完善全村的整体发展和保护规划,制定了符合村情的三年发展计划,简称1210发展计划,既一条思路:传承古村历史文脉,建设特色文化名村;两个达标:达标国家AAAA级景区、达标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十项工程:文明古迹保护工程、旅游服务、设施工程、特色接待服务工程、旅游商品研发工程、民间文化挖掘工程、生态修复建设工程、景区拓展开发工程、市政建设完善工程、村民素质教育工程、社会和谐稳定工程。
长远规划是:逐步实施村内游村外景的发展格局,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古村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几年她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利用党和政府给予的支农惠农政策,积极立项并争取到国家资金2千余万元,按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她许下的诺言,先后为村民办了几十件实事。
村民福利逐步完善和提高,自2005年起每年春节王秀莲都带领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给全村村民拜年,为每一个村民送上他们的一片真情和美好的祝福。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川底下已是国家级景区、国家级保护单位、中国最具旅游价值的古村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71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一万元,户均纯收入达到4万元,旅游人次由03年的4.8万人次增加到现在的11万人次,上缴国家税金25万元,全村劳力全部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王秀莲30岁任农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从事农村基层工作18个年头了,她处事宽宏大量,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不畏艰难,凭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忘我的工作作风,连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双学双比先进个人、北京市商海女能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今年她光荣的成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程翠英:她的心中有一个太阳
程翠英,北京天普集团天普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英豪阳光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1962年出生,汉族,北京市大兴区人大代表,北京市优秀企业家,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她,是一个平凡的人,却从事着一项不平凡的绿色事业。她敏锐、执著,18年前发动“太阳能”这部绿色引擎是为了改变贫困;18年后斥资兴建中国第一座奥运新能源示范专项大楼,和北京市最大规模的太阳能产业基地,是因为对“太阳”无穷能量的痴迷。
18年来,在程翠英带领下,天普团队通过不懈地努力,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新能源建筑一体化推广、渠道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百千万阳光工程”项目等公益事业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业绩与荣誉。不但推动企业稳健发展,在行业和社会中的作为与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正因为这些杰出表现,2007年她光荣地代表太阳能行业入选“北京2008奥运火炬手”。
你相信一栋8000平方米建筑它的能源(采暖、制冷、生活热水、游泳池)来自太阳能吗?它被央视称为“魔方大厦”。
你相信:北京一个太阳能工业基地,每一年的产品在使用周期内可以替代标准煤405万吨吗?而他对环境贡献高达15个亿。
你相信不用任何能源开支,可以24小时使用生活热水吗?
你相信在北方严寒的农村,不用煤、电常规能源,室温就能保持在16-18摄氏度吗?
……
这就是程翠英每天为之魂萦梦绕的“太阳能”创造出的奇迹。
1989年,作为“天普”主要创办人之一,程翠英等人共同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太阳能开发、制造、服务一体化专业企业——北京天普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和北京2008奥运会建设科技专题项目。18年来,在程翠英带领下,天普团队通过不懈地努力,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新能源建筑一体化推广、渠道建设、以及新农村科普宣传“百千万阳光工程”和农民职业培训“阳光育人计划”等公益事业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业绩与荣誉。不但推动企业稳健发展,在行业和社会中的作为与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她本人也被公推为北京市大兴区人大代表、北京市优秀企业家、“北京2008奥运火炬手”……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交大国飞杯”阳光奖。
创阳光事业,为国家节能减排助力
“天普”创建于1989年。是我国最早从事太阳能开发、利用和推广的民营企业之一。经过18年的技术积累和品牌文化沉淀,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太阳能行业的领袖企业之一,是4项太阳能国家标准的参与制定者,是北京奥运新能源专项的承担者。
天普不但拥有国家免检、北京名牌等220多项荣誉,获得了30多项国家专利,还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和北京2008奥运会建设科技专题项目。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1000万支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和50万台(套)太阳热水器的年生产能力;120多种产品,通过遍布全国的2000多个销售服务机构,服务于国内350多万家庭和5000多家单位,同时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了以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为主,向周边行业延伸的,中国太阳能行业中最有价值的产业标杆之一。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每年产品对环境贡献达15个亿。
“天普”品牌根植北京,辐射全国及海外发达国家,致力于成为绿色科技的创新者、新能源领域中最优秀的开发商、制造商和服务商。
研建“绿色建筑”,为北京奥运添彩
在北京大兴芦城工业区有一幢这样的建筑物:看似普通的阳台玻璃窗有发电的本事;宽敞洁净的房间里看不到空调、暖气,却能保持四季如春的小气候;游泳池的水温不用煤不用电,也能在春夏秋冬恒定保持在人体最适宜的温度……它被国内外的新闻媒体称为“太阳魔方楼”,因为这里的能源,都源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
这座以程翠英为项目总指挥的新能源示范建筑,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楼内所有照明、空调动力、生活用热水全部使用太阳能和地热两种绿色能源,这是天普承担的北京市科技攻关课题《新能源综合利用建筑研究与示范》,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新能源专题示范项目之一。
建筑集成应用了太阳能地源热泵、储热、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7大新能源尖端技术,实现了采暖、空调、热水三联供和部分电力自给。整栋建筑几乎没有使用传统能源,就得到了优质标准的舒适环境,而维护成本仅相当于使用传统能源同面积建筑的1/8。获得了北京市颁发的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此项目运行至今的4年间,共接待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团、市妇联、国家发改委及50多个国家的团队约4万多人次来参观指导。对此,美国能源专家感慨地评论说:“科技和生态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比我们做的好。”
产业升级向世人展示中国新能源发展
程翠英就像一位“首席绿色创新官”。带着太阳般热烈的创新激情,遵循科学发展观原则,她希望通过更多的绿色科技创新,产业化的成果转换,和市场化的科普传播让更多的人关注太阳能,了解太阳能,使用太阳能。
“使用1台热水器,就能节约5吨煤,对环境贡献就相当于我们种植了5棵树。”
“完成年产150万M2太阳能,我们就相当于建了1/10个三峡水电。”……
这些数字直观的宣传,时常被程翠英挂在嘴边,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传递和激动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人。在这些绿色理念的影响下,天普的一个又一个绿色战略相继出台并实施。
07年,进行太阳能产业技术升级。将国家发明专利、国家级新产品螺旋直通太阳真空管和梅花聚能管(异型内管太阳能真空集热器)进行产业化规模化的成果转换;同时受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委托,由中国太阳能和工业自动化领域顶级专家组成的专项课题小组,将以天普太阳能产业基地为试点组织设计创建“中国第一条太阳能自动化产业链”。
程翠英的心里有一个目标:一定要在2008年奥运会来临时,向世界展示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向绿色奥运献上一份厚礼。
完成升级后的天普太阳能产业基地,节能将达到35%,可实现150万平方米高效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规模,大大超过欧盟太阳能总和。在产品使用周期内,每年产量可替代常规能源超过405万吨标煤,相当于在京南大兴区建成一个平均年储量405万吨标煤的煤矿,不但没有燃煤污染,它的环境贡献约15个亿人民币,可以作为节能减排及太阳能行业先进生产力展示平台。
“关注新农村”,让新农村“热起来”“亮起来”“暖起来”
18年的风雨历程,程翠英带着她的“阳光情结”,和她的天普太阳能只专注于做好了一件事———太阳能的开发、创新和应用。
她的阳光事业越做越好,获得了30项国家专利;获得了包括国家免检、北京名牌、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中国太阳能热水器金太阳(CGC)认证在内的220多项荣誉;参与了4项太阳能国家标准得制定工作;还编辑出版了行业第1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工具书……
接踵而至的赞誉,没有遮住程翠英的双眼,没有使她迷失做人、做事的方向。她心头常记挂的一句话是:“我来自农村,深知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是最需要热水的,要让科技为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服务。”
在天普太阳能的30多项自主创新成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7年研制成功的国家级发明专利,“异型内管真空集热管”(梅花聚能管)它们大幅度提高了真空集热管的换热速度。程翠英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将这些最先进的技术率先应用在新农村中,有效地支援农村能源建设。现在,这些专利技术将被应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太阳能专利产品产业化项目》中,并申请参与了“首都社会经济发展主体计划”。
在大兴区榆垡镇求贤村,村民王秀珍大妈指着房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高兴地说:“这东西真好,现在我们想啥时洗澡都行!”“过去十天半个月才能洗一次澡,还要走七八里地到镇上澡堂子,洗一次得花好几块钱。现在农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每天干完农活儿一身土、一身汗的,进家门洗个热水澡,又解乏又干净,我们高兴着呢,新农村建设可真好!”说这番话时,王大妈始终笑逐颜开。给她带来好心情的就是程翠英在大兴区积极倡导,并和区政府共同发起的“阳光入户共建工程”。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能源;新农村、新能源、新农民、新生活”。程翠英的目标是,08年奥运会前,用实际行动,为新农村建设贡献的一份力量即:以无盈利方式,完成京郊地区100个新能源示范村的共建工作,让这些村镇真正实现“热起来”、“亮起来”、“暖起来”的阳光生活,让农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使用太阳能产品的便利和温暖。
伴随着事业的成功,一顶顶桂冠也戴在程翠英头上。如今她是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产业工委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优秀企业家、北京大兴区人大代表。在个人荣誉面前,程翠英说:“当你发出自己的光时,千万别吹灭别人的灯。你个人的进步不算进步,只有引领并促进行业发展才是大进步,才会推动太阳能行业逐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才能将‘中国太阳能’这个品牌做成世界品牌,科技无国界,愿太阳能这一阳光产业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能量是我们努力目标。
产品、商业利益、客户价值,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在“阳光”下神奇的统一,程翠英越来越坚信,随着科技进步“太阳能”这种绿色能源一定能够为中国、为社会、为人类生存环境作出更大贡献,一定会在未来创造出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奇迹。
在程翠英心中升起的这轮永昶的太阳,一定会永远伴随着她和她的事业一起升腾永隽。
关玉香:十年磨一剑造就一个知名中国民营企业
关玉香董事长,1939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89年从北京仪器仪表工业总公司退休后,1994年五十五岁的她,在海南文昌市创建奥瑞金包装实业有限公司,1995年生产出第一只马口铁三片饮料罐。
1997年在北京怀柔雁栖工业开发区,创建第二个制罐企业,北京奥瑞金新美制罐有限公司。从此,她与金属包装容器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多年来,奥瑞金制罐在她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产业报国的精神,率领奥瑞金人,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历经三次创业,三次拼搏,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工艺配套,饮料罐、食品罐品种齐全,在全国各地拥有九个子公司的集团化企业。成为中国马口铁三片饮料、食品罐最大生产企业之一。
关玉香董事长在花甲之年,仍然坚持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国家、社会作出重大贡献,受到政府和制罐行业的赞誉和肯定,先后授予关玉香董事长,文昌市荣誉市民称号、中国当代包装行业优秀企业家、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家、2004年度杰出创业女性、中国优秀女企业家、2005年杰出包装企业家、2006年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三八劳动奖章、怀柔区“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北京“优秀企业家”及第二届北京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十多项荣誉。并当选为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北京市包装技术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怀柔区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怀柔区慈善协会副会长、怀柔区人大代表。
坚持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实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奥瑞金制罐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抵御风险能力,实施贴近市场(客户)建厂的发展战略,从海南一条制罐生产线,二十多名员工,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开始,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诚信为本的方针,赢得了客户。坚持技术领先的原则,全面提升了奥瑞金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现在集团拥有引进世界先进生产线四十多条,年制罐制盖能力达20亿罐(片)。奥瑞金制罐已成为中国马口铁三片饮料罐、食品罐行业知名企业之一。
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引领科技潮流
公司不仅拥有先进的设备,且拥有先进的检测试验手段。先后投资人民币100多万元,从英国、以色列等国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试验设备40余台,强化了原材料、产品理化检验及试验,为公司的新产品开发、新材料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集团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坚持自主创新,率先研究开发并广泛应用粉末补涂的先进工艺,为三片罐边缝补涂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它不仅满足世界知名品牌功能性饮料红牛的要求,而且普遍推广到其他产品,得到了客户的好评。
为了节省能源、资源,降低成本,为客户产品出口创造条件,公司率先开展了二次冷轧铁(DR材)的应用研究,并取得了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这项技术在番茄酱罐上已广泛应用,单件产品节省马口铁用量25%。以539#罐型番茄酱罐为例,以目前的产量,一年就为公司节省马口铁1400多吨,降低成本1000余万元,为实现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了贡献。公司还开展了仿瓷涂料、涂膜减厚、盖波材的研究应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公司技术领先地位,起到了引领科技潮流的作用,受到了专家的好评,外商的赞誉。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尼日利亚。
公司还专门聘请食品、饮料、包装、印刷行业的专家、学者、教授十余人,组成专家委员会,作为公司技术发展的咨询机构。先后围绕公司的技术发展战略、产品发展方向,技术重点、难点等召开研讨会,使公司产品技术研发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十多年来,公司开发并提供给客户产品达43个型号规格300多个品种,满足市场需求。最近引进开发的5L啤酒桶,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填补了亚洲的空白,并获得国家三项专利。
为了及时公司的信息,加强与国内外的沟通,公司于2002年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中国制罐网。并与全国罐头工业协会,金属容器委员会、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等机构建立长期稳固的联系,沟通产品技术信息,确保企业产品不断更新发展。
建立战略联盟,优化产业链,创造稳固的发展环境
奥瑞金制罐企业创立以来,以诚信为本,用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服务,培育了红牛、中辰、屯河、王老吉、牵手、露露、旺旺等一大批忠诚的客户,形成了稳固的市场。2006年公司又与上游产业,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上海宝钢建立了战略联盟,运用双方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互为补充共同发展。从目前的二次冷轧铁的供给、印刷项目的合作开始,到长远的多方位合作,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利益共同体。今年奥瑞金制罐又与欧洲第二大食品罐供应商,法国的Impress(印象公司)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奥瑞金制罐成为Impress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伙伴,Impress公司将携手奥瑞金公司使其高附加值产品在中国实现商业化。
奥瑞金制罐将形成一个从上游产业到下游产业,乃至到社会废金属罐的回收再生利用的产业链,形成一个稳固的发展环境,深受行业协会领导的重视和媒体的关注。
坚持环境管理思想,狠抓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第一,公司创立以来,提出环境管理的思想,通过环境的建设引发人们身在其环境中的感受,使人们自觉服务于这种特殊的、不同环境中的行为规则,从而达到人们活动更有效、更完善的一种管理模式。公司先后三次制订、修订管理制度,明确部门任务职责、岗位责任、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第二,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论证,分别于2000年、2003年通过论证取得证书,使管理与国际接轨,进一步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用户服务的加强,清洁生产技术应用,节省能源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
第三,开展6S管理教育培训,通过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建立工作日志,目标管理,进一步解决某些场所脏、乱、差的问题,提高了员工素养和企业的安全,使企业的环境有了很好的改变。
开展三级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提高员工的素质,公司建立三级教育培训制度。
一级教育就是公司与职业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公司每年安排密云职校机电专业两个班的学生到公司工作,确保公司的员工受过中等职业学校的专门教育,保证其专业素质。为了使毕业生到工厂后很快投入工作。工厂还派相关的老师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金属印刷包装的专业知识、ISO9001、IS014001体系、奥瑞金企业文化、安全生产等课程,共128个课时,进行讲授。
二级教育是对公司新老员工每年进行双120小时教育,即对新进厂员工岗前培训120小时,学习公司发展历史、员工守则、企业文化、安全生产、各种规章制度培训。老员工继续教育120小时,结合公司各时期的发展学习新技术、学习新的管理。还结合技术合作项目,派员工到国外学习,参加国际展览会,不断接收新技术、新产品,获得新信息。
三级教育是对公司生产技术业务骨干进行学历教育及专业技术培训。公司与中国包装印刷专业知名的高等学府湖南工业大学签订联合办学,为公司培训人才的协议。从2005年开始,第一期有35名生产技术业务骨干按成人教育高考的程序到湖南工业大学报考印刷包装工程专业大专班,学制三年。已学完4门课程。第二期14人大专班,已经入学,于今年4月开学。
除此之外,公司还派中高级管理干部到人大、百林顿大学学习工商管理。
关心公益事业,为建设和谐社会承担责任
公司先后为怀柔区美化环境认养绿地、怀柔区老干部大学办学、汤河口镇新农村建设、渤海镇红十字会医疗卫生发展、帮助残疾人、帮助58名贫困大学生、海南省希望工程、怀柔区慈善协会、怀柔区工会、印度洋发生地震、海啸和抗击非典中积极主动捐款,向北京市职工送温暖基金会、亲艾工程捐款等等,累计捐助人民币90多万元。
公司对企业的员工生活十分关心,除按国家规定为职工实行“五险一金”外,对家庭有困难的职工,不仅工会为其发放补助金,还发动员工开展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的活动。公司有一名中年员工因患癌症,在北京经多方治疗不愈,在临终前,根据本人的意愿,公司租用医院救护车,配上医务人员和公司员工将患者送回东北老家,并发动员工伸出友爱之手,为其捐助善款三万余元。为了鼓励员工培养子女好好学习,公司为子女考上大学的员工发2000元,表示奖励。
公司分别于2001年、2002年、2004年先后成立了工会、中国共产党奥瑞金支部委员会、共青团支部委员会。积极开展活动,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学习党的文件,进行三个代表、党员先进性教育,到西柏坡参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和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觉悟,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先后发展新党员5名。工会、共青团组织职工开展优秀员工评比活动,组织优秀员工到海南、山东旅游,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参加“宏怀杯”和“雁栖杯”篮球赛,参加怀柔区运动会。制盖车间、制罐车间还荣获怀柔区团委授予的“青年文明号”的称号。各种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职工的业余生活,还促进了员工的身心健康,增强团队精神,有力的促进企业发展。
- 上一篇:妇联纪念改革工作讲话
- 下一篇:妇联优秀事迹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