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建村支书事迹材料

时间:2022-11-29 10:05:00

导语:农村党建村支书事迹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党建村支书事迹材料

听村里人说,要是***站在村口,一声吆喝,保管就有许多村民响应。

春节期间,我们来到***所在的**乡赤岸村。这个村有600多户人家,2358人。村民们有从事废品收购的,也有些从事养鸭、种菜等农副业。村里还办了几个碎石供应厂。村经济实力处在县里中上水平。

在村部,我们见到了***。他40岁,1.7米的个头,面庞黝黑,身着黑色皮衣,讲话声高扬八度,挺实在。

***当村干部有**年了。当村委会主任9年,当村支书*年。他一直为村里的事忙碌着。调解矛盾、解决群众子女上学、关爱困难群众、心系农民增收……

19**年,村里集资建小学,因建围墙需占用个别村民的田地。这些村民开始漫天要价,甚至以武力相威胁。这时,***说,要适当补偿,可以;但漫天要价,不行。建学校,是公益事业,村民理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借机敲竹杠,那是不允许的。谁要打人,就第一个来打我!他的无私无畏令那些村民服气。学校如期全部建成,在当时这所学校据称是宁德市建得最漂亮的小学。

***说,村里也像是个大家庭,要做好村里的事,自己首先要立得正,要带头。如,交公粮和农业税,自己的老爸带头交。村里现有村财10多万元,但***一向都很小气,他从不乱花。他在村里办了个碎石厂,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村里有接待任务,他还经常花自己的钱。

做群众工作,千头万绪。而***总是很耐心。因为他对群众有颗爱心。就拿收乡统筹与村提留款来说吧。有时一户人家,少则去七八趟,多则十多趟,总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此,他每年都要磨破一双皮鞋。

20**年农历十二月廿八下午5点多,***带着乡村干部一行人到农民谢锦清家收款。谢,40岁,离婚,只带一小孩,按规定两人须交乡统筹村提留款84元。谢家确实困难。虽然谢觉得要尽这个义务,但因没钱,终未交上款。王就带着一行人心平气和地走了。到了大年初二,谢突发脑溢血病死亡。***获悉后向他的弟媳苏玉香说:“我帮你筹点钱把后事办了。”而苏玉香说:“不要了,大过年的麻烦书记不好意思。”事后,***心想,如果那天他对谢锦清态度不好,他将会难过一辈子的。

***很会体贴困难群众。55岁的卓阿珠,丈夫去世,去年过年时,她拿了30元向他交“三金”,王书记叫她别交了,把钱拿回去多买些菜过年。田坪自然村兰郎法是***的挂点贫困户,他帮兰家借了**元钱买了2只母羊。结果,这户人家一年下来收入数千元。

***说,只要他还在村干部任上,他就要一心一意为村民谋事。目前全村还有5%-10%%的人口是非常贫困的,他希望这些村民能尽快富起来。但是,他在带领村民致富过程中也有苦恼。近年,他多次派村委柳凡自费到浙江等地考察,想为村民引种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均未能奏效。尽管他有想法,但村民不领情。因为,要想让村民觉得种这些作物能增收,需要榜样的引导。而他在村里没能树起这方面的榜样。群众这种朴实的观念难以转变让他感到有点苦恼。不过,***还在进一步努力。他的目标是让村里每个小孩有书读,让每个老人有退休金拿。他说:“这不是我要追求的荣誉,这是我的责任。”

农村能否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领头羊很关键。***,一个普通的村支部书记,他没有惊心动魄的事迹,但他对群众有一颗永恒的爱心,有一份强烈的责任,这是造福群众所必须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