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新征程 夕阳分外红
时间:2022-02-18 01:35:00
导语:小康新征程 夕阳分外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0月18—21日,四川省老干部发挥作用成果展在成都隆重举行,这既是省委、省政府多年来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倾情关爱老干部的结果,又是省委、省政府尊重、鼓励和支持老干部为党和人民再作新贡献真诚愿望的具体体现。这里,我们撷取老同志们的部分事迹予以刊载,以此激励全省广大离退休老同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继续努力。
关注重大发展课题
2001年和2007年,省老同志廖伯康两次写信给省委领导同志,对推进跨越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等问题提出建议,得到省委的高度重视。
我省广大老同志十分关心改革发展事业。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四川跨越发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都引起了老同志们的关注,他们结合四川实际,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议。
韩邦彦、沈国俊、林凌等就四川核电发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21世纪长虹集团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意见。省科技顾问的专家们在辛文等老同志的牵头组织下,完成了《科学发展观与四川战略发展重点研究》、《构建四川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研究》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受到省政府表彰。
许多老同志是经济方面的专家,他们积极运用专业知识,参与和促进经济建设。老同志刘昌杰退休后始终关注农民问题,在他积极协调、指导和争取下,“四川省首届(三圣乡)花卉博览会”和“中国第六届花博会”相继在成都成功举办。
“智库”的助推力
改革开放,为我省老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智库”作用。老专家们组织参与的许多课题研究,提出的许多建议意见,得到了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和采纳,一些建议意见还带来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宜宾市修建沿江路时,采用老专家们修改设计的意见,使工程投资由2200万元降为600万元;攀昆高速公路攀枝花段采用老专家们的建议,缩短路程6公里,少拆房屋1/3,少占农田300亩,节省投资2亿元。
我省是农业大省,老科技工作者们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将农科知识送进农家,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川农大老科协成立几年来,已有1100人次参加“三下乡”活动,举办技术培训班240场次,培训农民5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000余份。
全省各级老科协每年举办科普讲座200次以上,听众达3万余人次。电子科大、科分院的老专家还编写了《信息世界与人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丛书》等科普读物。
托起明天的太阳
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五老”志愿者,一直是我省关心教育青少年的骨干力量。全省各级关工委组织70余万名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教育青少年工作。
据统计,全省共有8万余名老同志担任校外辅导员,辅导学生1120万人次,并积极组织“五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十个一”关爱等系列活动,用理想和爱心滋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冯元蔚、副主任龚读纶等,不但承担着省关工委领导工作,而且还亲自带头参与到具体活动之中。老红军贺文玳长年坚持为成都几所中学作革命传统报告,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可爱的红军爷爷”。泸县离休干部夏秋冬离休22年来,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自费编印教材3套,并深入全县基层作理想宗旨报告300多场,听众达18万次。
目前,全省各级关工委组织了5万余名老同志参与关爱留守学生活动,4万余名老同志参与帮教、关爱10万余名有严重不良行为习惯的青少年和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并举办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报告会320场,向30余万家长传播科学家教理念。3.7万名老同志参与义务监督网吧活动。
亮丽的健身风景
每当你清晨和晚上漫步于广场、街道时,你会看到一群群老人正在健身。遍及全省各地的广场晨练和晚练等健身活动,成为了各地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
自1983年省老体协成立以来,全省老体协不断发展。目前,全省建有省级行业老体协14个,直属俱乐部6个,市州一级已普遍建立老体协,县(市、区)达到85%,发展会员70多万人,培训技术骨干1.3万余人。同时,老年健身的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全省现有老年活动中心1.8万多个,老年健身场地1万余个,向老年人优惠开放的各类体育场馆3万多个。
我省的老年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每4年一届的全省老年人运动会,每年68项次的全省老年体育赛事活动,成为了全省老同志展现健康风采的场所。老人们还积极走出天府,每年组队参加全国老年体育比赛46项次,展现了天府老人良好的精神面貌。
丝竹之声伴墨香
2006年,杨超、何郝炬、杨析综、冯元蔚、廖伯康、聂荣贵等12名省老同志在深入调研后,向省委提出了振兴川剧的建议,引起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老同志们坚持弘扬先进文化,把先进文化的种子洒播在天府大地上。
老干部党校、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既是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教”的重要场所,又是老同志传播先进文化、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多年来,他们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并积极组织老同志开展书画创作、文艺演出等活动,使学习成果进社区、进支部、进家庭,达到了“培训一人,带动一片”,“一人提高,多人受益”的良好社会效果。
近年来,省老年书研会和省级机关老年书研会就举办大型书画展百余次,出版各类作品期刊近200期,作品专集近百册。各地的老干部艺术团,每年都深入工厂、学校、社区、农村等基层演出。成都市老同志京剧团成立20年来,演出150多场,剧目192个,观众达10余万人。
著书立说,笔耕不辍。一些老同志离退休后,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92岁高龄的著名作家马识途,在双目几乎失明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用电脑写作。许多老同志还参与编审史籍、撰写回忆录。天宝、何郝炬、聂荣贵等省老同志参与编审的《天宝与西藏》、《当代中国·四川卷》、《政协十年》,以及省老同志何郝炬、杨岭多吉和老红军张天伟分别撰写的《霜天晓月》、《康藏革命史》、《二野女大》等书籍,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巴中退休干部张崇鱼,105次
行程40余万公里,拜访1000多个单位和3000多位红军将士及亲属,协助筹建了红军将帅碑林和纪念馆,被省委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
永远飘扬的党旗
全省广大离退休党员以党支部为战斗堡垒,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为党旗增光添彩。
老同志们威望高,作风正,要求严,许多人被聘为监督员,参与行业或单位的行风、作风监督,或被邀请参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巡视工作,充分发挥了老同志的政治优势。
一些离退休党支部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科技、法制等知识。每逢党和国家召开重大会议或举办重大活动之际,老党员们都会及时向群众宣传党中央的精神。巴中市巴州区老红军支部6名党员虽然平均年龄达90岁,但他们近几年深入中小学教唱红军歌曲40多次,作传统教育报告250余场次,被称为“红军精神的传承者”。南江县赶场镇的老党员们以身边人和事为素材,创作节目91个,辗转通、南、巴三县义务演出194场,行程2740多公里,观众达17万多人,被人们尊称为“拐棍宣传队”。
许多老党员多次响应支部的号召,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自贡沿滩区离退休支部为贫困学生捐款2万多元,帮助18名学生完成学业,为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捐赠学习用品和衣物129件,慰问贫困党员217人次,帮助15户村民脱贫致富,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25人。
赤子情怀眷民生
近年来,我省广大离退休老同志以多种方式投身于扶贫帮困事业中。
2004年,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之际,全省广大老干部积极参与“我为小平故里植棵树”活动,在小里故里广安捐建了“晚霞林”。2007年,诞辰120周年时,省级机关的老干部们又积极参与向革命老区仪陇“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为故乡仪陇捐赠现金50万元,捐物15500件。
全省各级扶贫基金会、扶贫开发协会、老区促进会,在离退休老同志的领导和参与下,为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省扶贫基金会20多年来募集资金1亿多元,为贫困地区招商引资12.2亿元,发展了多项农业产业化项目。并先后帮助1.1万余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免费培训乡镇干部和农村技术骨干4000余名,建立农村希望小学和图书室240个,改造彝民住房6500余户。实施栋梁工程,帮助10177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
老科技工作者们在服务“三农”活动中大显身手。雅安市老科协利用奶牛粪便种植又胞菇,取得经济收入的同时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许多老同志情系贫困地区的发展。省老同志杨岭多吉长期关心“三州”的发展,多年来,他已先后为甘孜、凉山等地筹集募捐资金40余万元。老同志冯振伍除做好省扶贫基金会的领导工作外,其个人还先后捐款5万余元。原泸州市政协副主席何宗辉,1999年退休后回到家乡古蔺小水山区,带领村民科学种植,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被村民们尊称为“大公”。